亞歷山大遠征

英氣勃勃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來向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辭行,說:

「尊敬的老師,我即將去遠征了。您知道我最崇拜荷馬史詩中的英雄,我也要像他們那樣以超凡的智慧、異常的勇猛,去橫行天下。現在我20 掛零,不正是創建偉業的好年華嗎?老師,請您指教我吧!」

年屆50 的亞里士多德指著牆上的地圖說:「尊敬的陛下,您雖然曾是我的學生,但為師已經老朽了,還有什麼可以指教於你的?我的學問差不多都已經傳授給你了,只有這張地圖是最近才製作出來的,就算是獻給陛下的一點心意吧。」

亞歷山大注視著地圖,聆聽亞里士多德講述。亞里士多德說:「..,小亞細亞,敘利亞,埃及,折過去,中亞細亞,再在東,印度,北邊還有中國..」

亞歷山大說:「天下真大,我要以我們馬其頓為中心,建立一個空前的大帝國。」

亞里士多德說:「可惜我老了,不能跟隨陛下去開疆闢土,只有等陛下遠征凱旋後,再聽你敘述史詩般的經歷了。陛下珍重,老臣耑候佳音。」說畢,把地圖捲起來贈給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辭別亞里士多德後,便令尼阿庫斯率艦隊從海路出發,自己則統率陸軍由陸上向東開拔。

亞歷山大的軍隊一律手持長矛、盾牌,排成密集的方陣前進,以不可阻擋之勢越過赫勒斯滂,進入小亞細亞。

卻說波斯國王大流士接到前方報告,知道亞歷山大已攻人自己領土,便組織人馬前往迎擊,軍隊開到伊蘇城時正遇上亞歷山大的軍隊。大流士便派使者去告訴亞歷山大,讓亞歷山大撤回去,亞歷山大聽罷,拔出長刀一刀砍死波斯使者,對其隨從說:「回去告訴大流士,他要是個聰明人,就馬上來投降,要是不聰明,我亞歷山大大帝就踏平波斯!」

大流士聽了使者隨從回來時的秉報,氣得眼冒金花,怒罵道:「狗娘養的亞歷山大!豈有此理!什麼馬其頓,彈丸小柄來侵犯我堂堂大國,朕叫他有來無回。」於是大流士集合了從各地抽調來的人馬,準備迎擊亞歷山大。

但這些波斯軍隊不願作戰,離心傾向很大,有些士兵趁夜逃跑了,甚至有些下級軍官也逃掉了。

次日,兩軍在一片平原上擺開陣勢。波斯軍在東,馬其頓軍在西。一陣鼓響,四周用盾牌排列、護衛得有如城牆的馬其頓方陣向前推進。波斯軍萬箭齊發,轉眼之間,方陣接近了波斯軍,千萬長矛直向波斯軍刺去,喊殺的聲音有如雷霆,波斯軍如何抵擋?只好後退,大流士也阻止不了。真是兵敗如山倒,一直退到一座山腳下。大流士正想整頓人馬回身鏖戰,哪知亞歷山大早有兩支人馬埋伏在山的左右,一陣鼓響,直衝過來。大流士膽戰心驚,只好丟下敗兵,飛馬從「御道」一直向東逃去。亞歷山大大獲全勝,縱容士兵四處擄掠,奸婬婦女,焚燒房屋。

亞歷山大按亞里士多德的地圖,隨後又攻敘利亞,進攻腓尼基。腓尼基人知道敵不過亞歷山大的陸軍,想憑自己善於航海的特長,把亞歷山大引到海上去設法打敗他。豈料尼阿庫斯的艦隊,一舉就把腓尼基人停在海灣中的船隊全部摧毀了。亞歷山大輕易地攻佔了腓尼基。

亞歷山大在馬上揚鞭大笑說:「偌大一個波斯帝國,原是一個空架子。

我的老師還讓我小心謹慎哩,現在看來,我們馬其頓大軍,只要想開到哪裡,就能開到那裡,我們的國土,願意擴大到哪裡,就能擴大到那裡!」他左右的臣僚們聽了,異口同聲地說:「大帝陛下聖武,往昔的英雄們都相形見絀了!」亞歷山大大喜,統率大軍向西攻入埃及。

亞歷山大立馬於獅身人面像前,對左右說:「埃及也算是古國了。我早就想看看司芬克斯獅身人面像,還有什麼金字塔。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個蠢物。」於是,抽出一支箭來,搭在弓上,說:「看我把它左眼射瞎!」亞歷山大正拉弓放箭,只見司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明眸突然一亮,那支箭便無力地斜墜在它腳下。亞歷山大又驚又怒,下今:「拆掉這蠢物!」他左右忙勸諫說:「大帝陛下息怒,何必白費人力物力去拆這個無用的東西呢?陛下可以造出比這蠢物更雄偉、更有價值的建築來,把它比下去呀!況且讓這蠢物留下來,也是陛下的寬宏。」亞歷山大微微地點了點頭,說:「也對。那麼,那麼,就造一座亞歷山大城吧。」左右忙說:「好呀,造亞歷山大城,讓它永存人間,真是偉大的紀念碑呀!」

於是,亞歷山大讓士兵四處抓人,收集木料、石塊、粘土,晝夜施工。

一座巍峨的高大雄偉的宮殿竣工,亞力山大住了進去,北瞰蔚藍大海,南眺茫茫原野。他一高興,便令大設盛宴款待文臣和武將,席上有瓜果麵餅甜酒中羊肉,並有埃及姑娘組成的舞隊翩躚起舞。將軍和謀臣們紛紛舉酒稱頌亞歷山大的神勇。亞歷山大十分高興,說:「英雄的偉大就在於不斷開拓疆土,不斷增加權力,盡情享用美味佳餚和少女美色。」手下群臣一齊高呼萬歲。

亞歷山大在埃及駐兵一段時間後,揮師東向,直達幼發拉底斯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

此時的波斯帝國因對人民殘酷壓搾,農民大批破產,兵源枯竭,加之各地爭取獨立,起義聯綿不絕,處於瀕臨崩潰的前夕。現在又面臨著亞歷山大的遠征軍,只能倉促應戰。

兩軍在高加米拉相遇,亞歷山大以二百頭戰象為前導,隨後是馬其頓方陣。波斯將領們知道國王大流士曾被亞歷山大的方陣擊敗過,而今一見此陣便心中著慌,正在手足無措的時候,亞歷山大的軍隊已猛撲過來,波斯軍頓時潰散,自相殘踏,死傷無數。波斯帝國從此一蹶不振,次年便滅亡了。

亞歷山大一舉摧毀龐大的波斯帝國後,便向中亞挺進。亞歷山大的軍隊在中亞到處掠奪糧食、牛羊,屠殺乎民,奸婬婦女,激起了中亞土著居民的反抗。一次,亞歷山大的軍隊在一個小鎮上的糧店裡輕易地搶到一批糧食,誰知一千多名馬其頓士兵吃後,竟個個手腳發麻,面色蒼白,不出半天,就死掉七八百人。原來是老百姓在糧中下了毒。又一次,在一片牧草青翠的原野上,亞歷山大的戰馬吃了那裡的青草以後,竟死掉二百多匹戰馬,原來是土人在草原上撒了毒藥。亞歷山大大怒,想殺盡當地的土著居民,但又不知道他們躲藏在哪裡。

馬其頓遠征軍在中亞廣袤的川野間行進,時而是火辣辣的太陽,時而是黃沙漫天,肅穆的群峰監視著他們,如雷的蚊陣困擾著他們,幾百里路走下去,也沒有遇到列成戰陣的大敵。亞歷山大產生了「英雄無敵手」的悲哀,便對他的左右說:「這片土地不像個地方,想打仗也沒有仗打。就是佔領了,也沒有什麼大價值,還不如向東去打印度。」左右的人都說:「去打印度一定是很好的,何況這中亞實際上已被佔領了呢。」

於是亞歷山大部署人馬,向印度河流域進軍,一直開到希發西斯河。他的大軍剛要安營紮寨,不料天氣突變,滾滾的烏雲挾著令人驚駭的雷電襲來,暴風把馬其頓軍隊的帳篷捲上了天空。須臾,風雨雷電過後,竟又睛空萬里,太陽猶如巨大火球烤的著大地。官兵們無法適應這糟糕的天氣,不幾天,便有許多人生了病。

一天夜裡,亞歷山大睡不著,就與幾個衛兵到軍隊宿營地去轉轉,只見遠近幾處火堆,不少戰士圍著火堆躺在露天底下。他想:這麼個鬼地方,也還算一個文明發祥地..他邊想邊走,忽然聞到一股嗆人的臭氣,並聽到一點什麼聲音。亞歷山大使壓低聲音問:「誰?」只聽得黑暗中的回答:「你老子,在這裡拉肚子。到這個鬼地方來打仗,不如回家去當乞丐。」亞歷山大聽了,心頭一驚,什麼也沒說,便與衛兵掉頭走了。

亞歷山大進入自己宿營的大帳篷,裡面燈火輝煌。他一屁股坐在木床上,耷拉著腦袋,也覺得有些頭暈、腹脹。

幾天後,亞歷山大召集將軍與謀臣們商議軍機。一個將軍說:「大帝陛下,現在沿路搶來的糧食快吃完了,只好吃甘蔗,那東西又吃不飽,吃了又鬧肚子..」一位文官馬上打斷他的話,說:「怎麼會沒有吃的?『餓不死的兵』嘛!只要拿下個把城市,還愁沒有米,沒有萊,沒有牛羊肉?」那將軍瞪了文官一眼,沒有再開口。其他幾個文官也都主張進攻,而武將們都顯得冷淡。亞歷山大把腦袋一仰,說:「大臣們的話,怕不都是對的。不過,我們遠征軍既已到了印度河,豈可無功而返?我是一定要把印度收進我們大帝國的版圖的。」於是各人無話,散去。

亞歷山大決意吞併印度,但苦幹不熟悉印度地理。便派人找了一個當地官員,用好言撫慰,說:「明天你來給我們帶路,將來還要重重賞你!」說罷,贈給他一袋金幣,這小辟高興地收下了,答應明天來帶路。

誰知這地方官員的舉動被老百姓知道了,老百姓一向就恨他,見他又要給敵人帶路,便把他捆起來扔到河裡淹死了,並推舉出一個機智勇敢的人去報告亞歷山大,說:「大帝陛下,真不幸,您選的那嚮導,回家就病倒了。

我是他的親信,又最熟悉路徑,他讓我來當嚮導。還送給我半袋金幣。」他故意把那馬其頓式樣的口袋拿出來一亮。亞歷山大一聽很高興,便讓此人當嚮導,並拿出一袋金幣來贈給他。

亞歷山大整頓好大軍,由嚮導帶者向前進發。嚮導騎著黑馬,領著馬其頓軍在烈日下沿河谷而行,蒸人的暑氣把兵士們熱得直喘祖氣。走了一程後,亞歷山大說:「這條路不好,有沒有好走一些的路?」

「有。」嚮導恭敬地回答。

於是嚮導把馬其頓軍領出河谷,走向一片沙漠邊緣,路雖平坦一些,腳下卻如踩火盆。亞歷山大自己也揮汗不止。走了一程,亞歷山大說:「嚮導,這條路也不好,有沒有比這好一些的路了?」

「有是有,只是要繞彎子,遠得多了。」

「遠一點不怕,」亞歷山大說,「那路上有沒有村鎮,可以搞到糧食的?」

「陛下,村鎮和糧食是有的,只是今天走不到了。」

亞歷山大看看紅日已經西斜,就說:「今晚在這裡宿營,明天給我們選條好路走,我會重重賞你的。」嚮導恭敬地說:「謝謝陛下!」

第二天,那嚮導早早就起來把馬餵飽,自己也吃飽喝足,在營帳外等待亞歷山大的指令。亞歷山大本來染了一點病,行軍中又疲勞了,見嚮導卻是精力充沛,便問:「你這個印度人是怎麼消除疲乏的呀?」

「陛下,我靠的是吃蛇肉。」

「怎麼搞到蛇呢?」

嚮導從懷內拿出一支短笛,說:「就靠它呀。」

亞歷山大不解,便問:「怎麼弄?」

嚮導說:「簡單呀,只要什麼地方有蛇,我一吹,它就出來啦,然後就捉蛇,烤了吃,又香,又提神吶。」

亞歷山大感到新奇,問:「你今天領我們走的那路上有蛇嗎?」

「有的。那是穿過山谷的路,眼鏡蛇、響尾蛇、蝮蛇、大蟒都有的。」

亞歷山大很高興,說:「今天給我搞些蛇肉吃吃,好提提精神。搞得越多越好,讓士兵們也吃一吃!」嚮導恭敬地答應了。馬其頓大軍出發,繞過沙漠,進入崇山峻嶺,來到一條山谷。這山谷裡藏著無數毒蛇,人稱「毒蛇宮殿」,一般印度本地人也不敢從這裡經過,只有帶著防蛇藥的人才敢走。

大隊進入山谷深處,嚮導就吹起了笛子,那如夢如醉的笛聲引誘著蛇,轉眼之間,從石縫中、洞穴裡、樹根邊、石堆旁爬出了無數大大小小鎊種顏色的蛇,亞歷山大正要讚揚嚮導,哪知千萬條蛇絲絲地都躥上來咬他的坐騎和他的戰士們,此時,嚮導卻早就縱馬過去了。亞歷山大大驚,一面揮刀砍蛇,一面大叫:「抓住那嚮導。」嚮導早已無影無蹤了,瞬息之間數千名士兵被咬倒在地,馬與駱駝也被咬倒幾百隻,山谷亂成一團。幸而馬其頓軍隊驍勇善戰,終於把蛇群殺退。

亞歷山大吃了這一次大虧,怒氣無處發洩,便命令士兵見人就殺,見物就擒,見房舍就燒,搞得所到之處一片慘象。

亞歷山大在疲勞、緊張和不適的氣候下也染上了重病,他躺在榻上召集大臣議事。文武大臣們大多數早已厭戰,只是不敢講。此次亞歷山大自己卻說:「我的帝國是不是夠大的了?」群臣不敢吱聲,沉默了好久,有威望的將軍尼阿庫斯謹慎地說:「陛下的帝國已是空前的了,憑陛下的神武,是可以拿下世界上任何一處地方的,不過這遙遠的東方,也真是荒蠻之地,老百姓竟然和毒蛇是一夥,往後還不知道會惹出什麼麻煩來呢!..」

亞歷山大一側頭說:「你是說我的遠征可以結束了?」

尼阿庫斯畢恭畢敬地站著說:「大帝陛下,這要由您來定奪。我想,陛下而今貴體違和,這裡既無好醫生,也不利於休養。況且,陛下的帝國已東迄印度河,西至尼羅河,又修建了數十座亞歷山大城,這樣的偉績,是曠古未有的呀!」亞歷山大點點頭。其餘大臣們見尼阿庫斯說動了亞歷山大,便一齊稱頌大帝功蓋在古,就是史詩中的英雄也無人可及,現在已是凱旋的時候了。

亞歷山大便傳旨:「備好糧食、馬匹、船隻,十天之內返回。」

旨意一下,官兵們歡聲雷動,四處擄掠,有些頭領還搶來民女,準備帶回去。

公元前325 年,亞歷山大率陸軍經蓋德羅西亞沙漠撤退。尼阿庫斯則率艦隊經印度洋向西撤退。到公元前324 年,亞歷山大抵達巴比倫。次年,即公元前323 年他便病死了。

亞歷山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得到亞歷山大病死的噩耗,流著淚歎息道:

「我這最偉大的學生,你一向主張身體、德行、智慧和諧地發展,才三十幾歲,怎麼身體就垮掉了呢?唉..」他搖著頭,倒在躺椅上,腦際浮現出亞歷山大英氣勃勃的影子。

(宗銘)

《戰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