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包公奉旨詔英雄 五虎興兵臨敵境

  詩曰:
  
  食君之祿報君恩,尸位素餐枉作臣。
  
  把筆文官分善惡,提刀武將立功勳。
  慢言平西王與公主是夜家宴之言,再說包龍圖領旨詔取狄爺回朝,一路帶了王朝、馬漢許多家丁,擺駕規模實難盡述。出了汴京城,向山西太原府而來。一程俱有各府州縣相送,不用多談。是時包爺有王命在身,不敢停留,無分日夜進發。一日,到了山西地面,進了太原府西河縣,早已命家丁通報。是日狄爺正在銀安殿閒坐,有宮門官來報聖旨下來。狄爺聞知,吩咐大開王府正門,預排香案燈燭接旨。當日包爺到來,小楊村內下了車,人坐大轎,進至王府銀安殿,開了聖旨。狄爺俯伏於地,包爺啟讀。詔曰:
      奉天承運大家帝詔曰:今有交趾依智高作叛,舉兵犯界反擊,
    邕州危於旦夕。朕乃興兵征討,不意逆賊又差使官投下戰書,內有
    不遜之言,十分無禮,侮辱朕躬,恨於切齒。正欲親征擒拿,以正國
    法,方消朕恨,方洩朕恥。今特旨來詔,請卿家回朝商議平南之策,
    以靖邊疆,以安庶民。旨意到日,卿須勿緩登程。朕預設筵宴於金
    鑾殿,與卿餞行。欽哉。
  包爺宣罷旨意,狄爺謝恩,起來接了聖旨。當時與包爺重新見禮,分賓主坐下,早有家將獻上香茗。吃罷,包爺呼聲:「狄王親,目下邊關危急,聖上深恨叛賊戰書之侮辱,原欲御駕親征。但下官想起來,一者國家政煩,不可離君;況目下朝廷尚未定立太子,聖上卻是不問,太子所立,乃國之本,群臣與下官諫陳多少,只不准依。是以下官薦本於王親為平南總領,望祈早日動身。」狄爺說聲:「包大人,下官一介武夫,行伍之賊,初立些微小之功,蒙聖上加思,今已位極人臣,須赴湯蹈火也要圖報隆恩,何獨馬上之勞?即欲明日動身登程,回朝面聖了。但是一路風霜跋涉,有勞於大人。」包爺說:「狄王親啊,這也奉君之命,何須說勞?」狄爺點首稱謝。當下吩咐排開酒宴,與包大人洗塵。對酌之際,談論國家政務一番。至更夜已深,方才用過晚膳,安宿一夜。次日狄爺打點,備了行裝登程。是夜公主知有聖旨相詔,難以諫阻,暗暗垂淚,不敢多言。此時狄龍、狄虎二位世子在書房聞爹爹回朝,也來送行。狄爺吩咐弟兄二人:「用力發奮攻書,不用遠送。」言罷拜辭母親,老太君也有一番囑咐。相辭公主,許多叮嚀之說,難以長談。
  是日,狄爺、包公一同起程離了王府,路出本省山西進京,非止一日程途。忽一天,到了汴京。次早天子臨朝,文武百官參見已畢。有擋駕官傳過旨意,包爺即上前俯伏,呼聲:「陛下,前者,臣包拯奉旨宣詔狄王親,今已回朝,現在午門外候旨。」仁宗天子大喜,說:「包卿平身。」又忙傳旨宣平西王見駕。門官領旨宣進狄爺,俯伏金階,朝見已畢。天子大悅,說:「御弟平身。只因南方依智高逆賊作亂,入寇邕州,晝夜攻打,黎民不安。今下來戰書,侮辱寡人。朕原欲親征,包卿又諫止。故特宣御弟回朝,領兵征剿亂黨,與寡人洩忿,足見卿之忠義也。今由御弟撥調那一方雄兵,先斬後奏,大展雄才。得勝班師回朝之日,大加升賞,以慰卿勞。」狄爺說:「陛下啊,臣受主恩,即粉身碎骨,難報萬一。敢不效股肱之力,代主之勞!蠻兵雖銳,何足掛懷!臣托陛下洪福,此去必然馬到成功。」
  仁宗聞言大悅,傳旨就於偏殿排宴款待狄爺,又賜統領帥印,狄爺飲畢謝恩。天子又呼:「御弟,提調各方軍馬,必得一智勇雙全上將,同往為先鋒方妙。」狄爺說:「不用調取別方之將,前者平西四將與手下焦、孟六將足矣。但四將上年告駕歸家未回,須要陛下發旨,各路調齊回朝,然後發兵。」天子聞奏,即發詔旨四道去訖。是日退朝,狄爺與潞花王千歲並駕同行,一路往王府,直到南清宮內。潞花王千歲先進內稟知,狄太后娘娘大悅,即命宣進。狄爺進內拜見姑娘,見禮畢,又與千歲見禮,一同坐下。是日,姑侄兄弟相逢,仍有一番別後之言,狄爺請安,不一會,排上筵宴相款,不用煩言。自此狄爺就在南清宮等候四將回朝,然後發兵起程,按下不表。
  不覺已有十餘天,四位將軍先後陸續回朝,俱已面聖。天子慰勞一番。與狄千歲相逢,欣欣喜色,四人到了狄王府,會了焦、孟弟兄。焦廷貴說:「自今又有趣了。」孟定國說:「你趣在何來?」焦廷貴說:「老孟,你難道不知?前者千歲平西回朝,告駕榮旋,兄弟五人走得乾乾淨淨,單剩我二人代管王府。差不多些守了二載,好生寂寞厭棄,今得南方作叛,方得聚會。今千歲又提兵前去把南蠻殺個不休,豈不大趣麼?」四虎英雄聽了,皆忍笑不住。狄爺說聲:「休得多言!眾弟兄們,今夜須要準備刀槍馬匹,明日發兵。」眾將應諾。此夜不表。
  次日,狄爺仍往南清宮拜別年老姑娘,太后一番叮囑,狄爺諾諾連連。相辭潞花王千歲,也是一番言語,不能一一細述。是日狄爺到了教場中,挑選了十五萬精兵,五十員偏將。是日,拜辭天子,相別眾大臣,祭了大旗。當時天子又命各大臣在教場送別,備下餞行酒。元帥謝了君思起馬。先令劉慶為開路先鋒,領兵一萬;張忠為左監軍,李義為右監軍,石玉為後隊中軍接應;孟定國、焦廷貴二人各領兵三千,在後運糧。分派完了,各將自統大兵於中軍,吩咐放炮登程。跨上現月龍駒,分開隊伍,離了汴京城,向南方大路進發。涉水登山,旗旛招展,殺氣沖天,一路威威武武。當時,狄元帥軍令所到之處,不許驚擾百姓,私下行兇,強取民間一物,如違令者,立刻斬首。是以軍中肅靜,不敢妄行,民間安居如故。不表。大兵一路所到之地方,俱有官員迎接,不用多述。
  水陸並進,有兩月程途。一日,大軍正在行走之間,遠遠探子報上,前面乃廣西之境域了,狄元帥聞報。又聞報邕州已失,陳曙總兵陣亡,橫州、宣州俱已攻下,兵進廣州。當時,狄元帥一聞此報,即與廣南總兵會合,同進征討。正總兵孫沔、副總兵余靖此時得了狄元帥文書,緊守關中不出,待等大軍一到,然後開兵。
  再說狄元帥大兵是日擇地安營,起了中軍大帳。是晚三軍埋鍋造飯已畢,元帥有令:緊閉營門,兵丁停息三日,然後開兵。又發令小軍小心巡邏,以防敵人攻其不備。前面離關八十里乃蒙雲關也,次日狄元帥即著飛山虎劉慶下了文書。按下宋營慢表。一
  且說蒙雲關乃南方頭座關塞也。守關老將姓段名洪,年已五十餘,使一柄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有兒子兩個:一名段龍,一名段虎,也是能征慣戰之將。還有女兒一個,名紅玉,三小姐也,乃中南山金針洞仙翁徒弟。她八歲便學法,三年,這些騰雲駕霧、隱身遁逃、撒豆成兵俱已習熟,更有法術迷人魂魄更加厲害。是日,段洪正在帥府帳中閒坐、忽聞探子報說:「大宋天子差平西王狄青五虎將,提大兵一十五萬前來征伐,現在紮營於關外,下了大寨。」當下段洪聞報,傳令緊閉關門,嚴加巡守。次日又得接戰書,段洪說道:「我主南天王攻破邕城,已得崑崙關駐兵。這狄青不向此進兵,爭奪此關,深入我南地征進,此乃先割根本後收枝苗作用,大合兵法。這狄青果然名不虛傳。我主安坐於崑崙關,哪裡得知?況及屢屢行此無道之事,凡民間美色女子,不論孤寡,有夫無夫,令兵搶了,百端淫慾;及於行兵侈然,放縱橫掠,眼見得亡滅不遠,焉能成得大事?但本官食他之祿,必要盡彼之忠,至死而後已。」是夜不表段洪之言。
  是時已第三天,狄元帥有令開兵,一聲炮響,精兵十萬蜂擁而出,狄元帥後面帶了四將來至關下。只見蒙雲關十分高聳,氣接雲霄;扁圓垛口刀槍密密,劍翰森森,箭窗之內暗藏火炮;守城兵人人懸弓搭箭,俱是彪形大漢。狄元帥看了,令眾軍士攻打城池。眾兵領令,個個奮勇爭先,向前攻打,炮聲不絕。上面守城軍兵一見,急用箭石紛紛打下,又差人飛報中軍。段洪聞知,即忙與二子說:「孩兒,如今宋兵攻城,你二人快些披掛隨我出關,以退宋兵。」弟兄聽了即忙披了盔甲,父子三人各提兵器上馬,離了府帳,直至關頭。段洪說:「我們且看他虛實,然後與他交鋒。」二子依言,一馬衝上城樓。往下一看,果見宋兵旗旛密密,殺氣騰騰,盔甲鮮明射目,刀槍晃亮駭人。當下段洪父子三人看罷宋兵銳氣,不知如何交鋒出敵,且看下回分解。 
《五虎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