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

范老先生聽了我的話,並沒有在意,而是瞪了我一眼,說道:「以正常下葬而言,這小道士的主意沒錯,但你們不要忘了這場喪事的特殊性。風水有雲,地者,先也,達也,講究的是以先為主,若是先將母子棺下葬,這塊地的風水便會以母子棺以主,那沈軍的棺材反倒成了輔,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我剛想開口辯解幾句,一旁的青玄子立馬朝范老先生彎了彎腰,說:「范老教訓的是,小道本末倒置了,多謝您老提醒。」
那范老先生冷哼一句,說:「以後出主意,多在腦子轉幾圈再說出來,免得害人害己。」
「是,謹遵您老的教訓!」那青玄子再次彎了彎腰。
看到他們這番對話,我心中疑惑的很,那范老先生到底是啥身份,把青玄子訓的一愣一愣,半點違抗的意思都沒有。
想了一會兒,實在想不出個所以然,便壓下心中的疑惑,問那范老先生,應該怎樣下葬。
他說,喪事要主次有序,不能因為一些原因亂了主次,必須先印七,將沈軍的棺材下葬,再弄母子棺。
對此,我們誰也沒提反對意見,便按照他說的開始忙碌起先,由於那母子棺已經裂了一些縫隙,此時太陽又升了出來,倘若讓陽光照進棺材裡有些不吉,我們找了一些黑布蒙在上面,遮擋陽光。
至於沈軍那口棺材,我們只是用白布稍微擋了一下,畢竟那口棺材完好無損的,陽光不會照到死者。
弄好這些東西後,我們肚子有些餓了,按照花嫂的意思是回去整點麵條給我們送到山來了,那范老先生的臉色當時就沉了下來,說,下葬是大事,必須吃好,喝好,要將我們這些八仙奉為上賓。
說實話,我覺得范老先生這話在理,我們八仙最體面的時候就是下葬這頓飯,若是煮點麵條送到山上來吃,的確有些不妥,更為重要的是,這次下葬比較辛苦,沒有體力哪來的精力,老話也有說了,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哪能在山上隨隨便便吃點麵食的道理。
當下,我對花嫂,說:「要不我在山上守著,你領著老王他們回去吃中飯,至於晚飯,我個人贊助你們遛馬村幾百塊錢,給他們整頓好的?」
「這…」那花嫂愣了一下,面露難色,說:「陳八仙,不是我們不想整好的,我們這些在家的婦人身上哪有那麼多錢,平常都是男人回來了,一年給一千兩千生活費,這場喪事已經把我們的錢搾的差不多了,若是按照正餐來辦,我們下半年拿什麼生活?」
我懂她的意思,在我們農村一些婦人的確是這樣,過年時男人留下一兩千的生活費要花到年底男人回來,倘若有啥急事都是東借一點,西湊一點,待年底再還回去。
當下,我也不好再說什麼,想了一會兒,就說:「現在才10點左右,我給你拿些錢財,你去鎮上買些好菜招待他們。」
說完,我摸了摸口袋,蛋疼的要命,沒錢,無奈之下,只好向那些八仙借了一些錢財,大概湊了六百來塊錢交在花嫂手裡。
她拿著那六百來塊錢,說了一句,『好心有好報』,便徑直的回了村,說是做好飯菜再來叫我們。
待花嫂走後,我們一眾八仙席地而坐,扯了一會兒,大致上是一些鄉村的黃段子。
中午1點的樣子,花嫂來了一趟墓穴,說是飯菜做好,領著老王他們回了村子,3點的樣子,老王他們回來了,給我帶了一些飯菜,還算豐盛。
隨後,我們又開始聊天打屁,一直聊到晚上7點,花嫂再次來到墓穴,還是如中午一樣,請老王他們回去吃飯。
也不曉得咋回事,這頓飯菜他們吃的有些久,直到晚上10點,他們才回到墓穴,一個個紅著臉,喝了不少酒水,特別是老王,隱約有些喝醉了,見到我的第一句就是,「九伢子,我這輩子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就是帶你入行,哪天若是死了,也有了炫耀的資本。」
聽著這話,我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沒好氣地說:「馬上就要印七了,說啥死不死的,大不吉利。」
他走到我面前,一把摟住我肩頭,酒味很重,說:「九伢子,這社會很殘酷,像你這麼古板的人,以後會吃大虧,聽老王叔一句話,要學會變通,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
說著,他打了幾個酒嗝,緊了緊我肩頭,繼續道:「若有來世,老王叔給你當師傅。」
話音剛落,不知喝的太多,還是咋回事,他開始嘔吐,奇怪的是,他吐出來的東西特別異常,並沒有飯菜之類的殘渣,而是一些黃黃的液體,令人難以分辨是什麼東西。
一見這情況,我連忙扶著他往墓穴後面的大石塊走去,才走幾步,那范老先生喊了一聲:「小九,馬上要印七了,趕緊過來。」
我愣了一下,就叫過來一名八仙,將老王交給他,讓他好生照顧老王,便走到那范老先生面前,問他,有啥東西需要準備。
他瞥了我一眼,沉聲道:「子時印七,青玄子那小道士唱『夜歌』由你印七,至於要準備什麼,你自己看著辦,老夫不會插手。」
說完,他不再理我,掏出煙斗抽了起來,我叫了他好幾次,也沒理我。
瑪德,我暗罵一句,這范老先生簡直就特麼一坑貨,凡事只說一半。
隨後,我看了看時間,離子時只剩下半小時,便開始安排印七的人手,我先是將五花這五人安排在沈軍棺材周圍,讓他們面向棺材,每人手中拿上一根柳樹枝。
後將八門這八人安排在五花身後,席地而坐,背朝棺材,每人手中拿上一根桃木杖。

第459章印七(84)
待安排好五花八門後,一個難題出現了,那范老先生一人頂替兩角,一為五花中的水仙花,駱寡,二為八門中的扎紙匠。
按照我這樣安排,那五花是面對棺材,八門是背對著棺材,這就有點難辦了,總不能將范老先生剖開吧?
我將心中的難題跟那范老先生講了出來,他聽後,哈哈大笑起來,說:「這簡單的很,老夫趴著就行了。」
一聽這話,我差點沒笑出來,就問他:「咋扒?」
他笑了笑,說:「到時你就知道了。」
見他這麼說,我能再說什麼?也沒繼續問下去,便在墓穴的正前方,插上三炷香、一對蠟燭,又在沈軍的棺材前頭掛上一隻大公雞。(註:這只公雞要紅冠,未打過水的。)
我這邊忙著印七需要準備的事宜,那邊的青玄子已在墓穴的西北方搭了一個簡單的法壇,上面的東西不多,一個香盅、三杯酒水、死者的生辰八字以及一把紅色黑邊的蒲扇,青玄子則坐在法壇的正前方,手裡拿了一個很怪異的東西,那東西遠看像一根普通的桃木杖,近看,那桃木杖上好像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
那些字奇怪的很,以我的學歷壓根看不懂那是啥字,就知道那些字有點像豆芽,歪歪曲曲的。若不是馬上就要印七,真心想過去問一下,因為直覺告訴我,那些字應該不像道教的咒語,反倒有點像佛教的密文,青玄子一個道士,拿佛教的東西在這幹嗎?
壓下心中的疑惑,我繼續忙碌印七的事,大約弄了十來分鐘,該準備的東西,差不多都弄好了,那范老先生喊了一句:「子時到。」
一聽這話,我心裡緊張的要命,深呼好幾口氣方才平復下來,怔了怔神色,先是朝東方作三次揖,然後又朝西方作三揖,點燃三柱清香插在墓穴的正東方,燒了一些黃紙。
做好這個,我找來五穀雜糧放在左手,右手放在死者棺材頭部的左方,雙腳則微微張開,有迎接死者魂魄的意思在裡面,拉長嗓門,喊道:「印…咯」(註:此話拖長音)
話音剛落,那邊的青玄子立馬站了起來,拉長嗓門喊道:「接…咯!」
隨後,我跟青玄子對唱了一段『淨文』,這過程大約持續三四分鐘,(註:『淨文』流行於兩湖地區,都是用一些本地話進行對唱,說是唱其實有點類似東北那塊的數快板,算是民間藝術,一般唱夜歌開頭都會唱上一段淨文,意為讓死者乾乾淨淨的投胎。)
剛唱完『淨文』,那青玄子面色一沉,一手持像桃木杖的東西,一手持蒲扇,嘴裡喊了一句很奇怪的話,我聽的不是很懂,只能大致上聽懂兩個字,『嬤糜』。
喊完那話,他立馬坐了下去,雙目微微閉上,嘴裡開始唱了起來。說句實在話,我真心聽不懂他唱的是什麼,就聽老王說過,所謂『夜歌』其實就是混元往生經,只是用唱把那經文給表述出來。
隨著青玄子開始唱『夜歌』,我收回心神,怔了怔神色,朝朝西方作三次揖,拉長嗓門喊道:「手捧天生五穀丁,神農賜吾百萬兵,弟子今日親手撒,撒去五方壓煞星。」
說著,我朝棺材左邊走了七步,念道:「一撒中天藏真龍,運轉時來大亨通,二撒青龍護先魂,後代千年蔭福澤,三撒降住白虎星,福祿深淵壽門庭,四撒朱雀鎮明堂,旺家旺業旺運長,五撒玄武坐北斗,盤龍臥虎運千秋。」
值得一提的是,在念這段話的時候,我將手中的五穀雜糧撒在棺材的四周,依次是,中央戊己土,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撒完五穀雜糧,我朝五花八門那些人打了眼神,意思是讓他們按我先前的安排坐好位置。
那些人嗯了一聲,便圍著棺材坐了下去,四『花』面對棺材,七『門』背對棺材,將棺材圍了起來,乍一看有點像眾星捧月。
待那些人坐穩後,我瞥了一眼范老先生,他此時正坐在一旁,手裡拿著一支硃砂筆在腳上搗鼓什麼東西,我問他咋不過來,他說馬上好。
約摸等了一分鐘,那范老先生說了一句好了,便朝棺材走了過去,二話沒說,趴了下去,用腳對著棺材,頭向著青玄子那個方向。
一看這動作,我差點笑了出來,不過看到他腳板上的兩幅畫,我笑不出來了。
只見,那范老先生光著腳丫,右腳畫了一朵含苞待放的水仙花,栩栩如生,宛如古時的青樓女子站在閣樓嬌嗔道,客官,快來,只要三個錢,極具誘惑力。
真正令我詫異的是卻不是這幅水仙花,而是他左腳畫了一副三清圖。瑪德,他居然把三清畫在腳底板,也不怕被五雷給劈了。
當下,我沉著臉問那范老先生,「您老把三清畫在腳底板,不怕得罪三清?」
「屁,你個細伢子懂什麼,三清法力無邊,廣施善緣,只要能救贖回魂魄,別說畫腳底板,就是畫在茅廁板上,三清也不會見怪。」他哼了一聲,又說:「別墨跡了,趕緊在老夫右腳綁一根柳樹枝。」
我想揍他,真的想揍他,這死老頭子,把道教至高無上的三清畫在腳底板,居然還有理了,這讓道士看到,非得找這老傢伙拚命不可。
於是,我沒好氣地問了他一句,「你確定這樣真的行?」我怕他敷衍這場印七,又立馬補了一句:「若是少了水仙花那股氣場,印七可能會失敗的。」
他罷了罷手,不耐煩地說:「細伢子,老夫辦喪事的時候,你爸還穿著開襠褲耍泥巴,做好你的事情就行,不該管的事別管。」
說著,他沒再理我,而是揚起右腳晃了晃,意思是讓我替他綁上一根柳樹枝。
見他動作,我特麼是一肚子火,撈起一根柳樹枝,沒好氣地走到面前蹲了下去。
忽然,我眼尖看到的,他腳板有兩行特別細小的字體跟一個卍的符號,左腳的左邊是真靈位業圖,右腳的右邊是,尊道貴德,物轉星移。
這是咋回事?那范老先生怎麼會寫上這幾個字?跟這場印七是否有關係?

第460章印七(85)
那范老先生見我一直盯著他腳底板,就說:「小九啊,該辦正事了,不該看的東西就別看。」
我眉頭一皺,看向范老先生,發現他饒有興致的看著我,說:「還看,趕緊辦正事,耽誤時辰,是不是你來承擔這個責任?」
我苦笑一聲,也不好問他那幾個字到底啥意思,便壓下心頭的疑惑,在他右腳綁上一根柳樹枝,咋一看,還挺像那麼回事。
隨後,我找來七枚銅錢,在棺材附近擺了一個小型的北斗七星陣,與紙紮品擺出的北斗七星陣相呼應,這二者相輔相成,據說能將死者的魂魄接到棺材內,讓死者享受正常人的生死常理。
擺完那小型的北斗七星陣,我沒有任何猶豫,取三柱清香拿在手裡,朝西方作了三個揖,嘴裡吟道:「識得真葬少人知,四庫聚寶最為奇,七個銅錢步北斗,七星北斗分東西,殯葬宛如一雙筷,顛倒陰陽不分離,左前照路燈一盞,麒麟引路魂歸來。」
念完這話,我腳下朝後推了七步,作了三個揖,再將手中的三柱清香點燃,插在第七步的腳印上,再作三次揖。
做完這個,我朝愣在一旁的高佬打了一個眼神,示意他在棺材的左前方插上一支紅蠟,他會意過來,二話沒說,點燃一支紅蠟便插在過去。
待他插完紅蠟,我怔了怔神色,示意他將招魂幡遞給我,他嗯了一聲,將招魂幡遞給我,正欲開口說話,我連忙朝他做了一個禁聲的動作,又示意他跟其他八仙打聲招呼,在這期間切莫開口說話,容易招來孤魂野鬼。
那高佬點了點頭,也沒說話就朝一旁的八仙走了過去,看那樣式是打算一一通知八仙。
接過招魂幡後,我圍著五花轉了一圈,每一步,都會在五花頭上摸一下,值得一提的是,走到那范老先生旁邊,我是彎腰在他腳底板,也不曉得那老傢伙是什麼做的,竟然愣是沒笑,這特麼太不正常了。
當然,我也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並沒有久留,繼續圍著棺材轉了起來,一共轉了七圈,在五花那些人頭上也是摸了七次。
隨後,我在招魂幡上摸了七次,這意思是讓招魂幡沾點五花的氣,緊接著,我又依照剛才的方法在八門頭上摸了七次,再依照剛才的方法在招魂幡摸了七次。
做好這個,我左手持招魂幡,右手持七張黃紙,點燃,按照印七的規矩,這七張黃紙需要需要從棺材這個燒到紙紮品的陣首,不然就是前功盡棄。
當下,我一點燃黃紙,腳下便朝擺放紙紮品那個方向跑去,好在這距離很近,只是幾秒鐘時間便跑到了,即便這樣,跑到陣首的位置時,黃紙還是差點燒到手。
我哪敢有半點猶豫,立馬將黃紙扔在地面,然後點燃招魂幡,值得一提的是,事先考慮到在墓xue處印七,這招魂幡上的黑白綠三色紙,我用細鐵絲紮了起來,目的就是讓招魂幡燃燒慢點。不然,印七還沒印完,那招魂幡先燃燒完了,就算白忙活了。
待那招魂幡點燃,我看了看,火勢不算大,應該足夠撐完印七。當下,就朝高佬打了一個眼神,示意他點放鞭炮,他點了點頭,點燃一封七寸長的鞭炮,劈哩啪啦聲響了起來,令原本還算寧靜的夜晚變得有些躁動。
這鞭炮聲持續時間不是很長,很快,整個墓穴,除了那青玄子唱『夜歌』的聲音,四周靜的要死,那天上的月亮跟星星好似對印七很好奇一般,紛紛露了出來,銀白的月光灑在地面,照的地面亮堂堂一片,可以清楚的看見地面有什麼東西。
一見那月光,我心中隱約升起一絲不安,總覺得這月光出現的太過於巧合,不早不晚,偏偏印七時露了出來,就像在堂屋印七下雨一樣的巧合。
我愣了一下,壓下心中那股疑惑,朝五花八門的人喊了一嗓子,「五花抽打棺材,八門敲打地面,不要停歇。」
喊完這話,那五花八門紛紛行動起來,一個個拚命地抽打起來,那范老先生的模樣有些滑稽,他手頭上拿著桃木杖敲打地面,腳下卻揮著柳樹枝抽在棺材上,看上去好生搞笑。
當然,眼下這情況,誰也笑不出來,邊上那些八仙好像沒發現范老先生的模樣,而是面露沉色,雙眼緊盯我手頭上的招魂幡,都在等我焚燒陣首的紙紮。
見此,我深呼幾口氣,朝西方吆喝了一聲:「公元2006年,5月17,子時,衡陽市衡南縣東興鎮坳子村陳九,受遛馬村…黃毅(小老大本名)所邀,前來主辦沈軍之喪事,礙於天公悲泣七日,故,將印七之地移於墓xue處,望,天公垂愛佑其順利。」
喊完這話,我朝高佬打了一個眼神,示意他放鞭炮,燒黃紙,此舉為謝天。
待他放完鞭炮,燒完黃紙,我轉過身,跪了下去,朝東方拜了三下,吆喝道:「天地茫茫月含悲,芳草風華寒霜催,今天乃遛馬村沈軍一家三口下葬之時。」
說著,我再次朝東方拜了三下,繼續吆喝道:「一隻公雞敬神明,兩對紅蠟引魂歸,三兩黃紙送土爺,四柱清香邪魅避。」(註:四柱清香插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喊完,我站起身,抖了抖膝蓋的泥土,朝高佬再次打了一個眼神,示意他殺雞、點蠟、燒黃紙、焚清香,此舉為敬地。
這過程有些長,約摸弄了十來分鐘,方才弄好。待那高佬敬完地,我面色一沉,舉著招魂幡在空中揮舞了三下,念道:「今日印七,兒孫寸意,燒紙焚房,贖罪歸魂,紙紮有靈,同暉日月,喪棒立起,天門即開,青龍白虎,左右兩排,朱雀玄武,緊護前後,房房富貴,連登科元,科甲及第,代代高官,印七不燒房,子孫不興旺,山山降真龍,正氣匯北斗,後代皆仰慕,代代都光榮,良辰鞭炮鎮鬼魅,吉地印七焚紙房,悲燒紙來魂歸原,藏龍臥虎印七順,敬請本土城隍關照,拜謝!」
《抬棺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