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長調慢詞的柳永

一、生平事跡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七」;曾官屯田員外郎,故又稱「柳屯田」,崇安(今屬福建省)人,是工部侍郎(中央六部之一,副部長一級)柳宜的少子。

由於柳永官職卑微,《宋史》沒有替他立傳。他的生平資料散見於宋人詩文集、筆記和地方志。經唐圭璋、金啟華先生考證(《柳永事跡新證》,《文學研究》1959年第3期),柳永約生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於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主要活動在真宗、仁宗兩朝。

柳永兄弟三人,長兄三復,次兄三接,在當時都有文名,時稱「柳氏三絕」。

柳永少年時在崇安故鄉生活,讀書比較勤奮,在他的《樂章集》裡還保留有《巫山一段雲》詞五首,就是當時游崇安武夷山時寫的。

柳永年紀不大,就到了京都,因為他的父親和叔父們都先後在汴京任職。當時的汴京(今開封市)「金絲玉管咽春空,蠟炬蘭燈曉夜色」,到處是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柳永在那裡,生活過得很浪漫,頗有點風流才子的作風。他精通音律,善於寫歌詞,常出入於秦樓楚館,與妓女、樂工交往,甚至住進「小曲深坊」,給她們填詞,讓她們唱,因此很討樂工、妓女們的喜歡。然而這種不拘禮法的行為,卻受到當時一些正統派人物的非難,甚至罵他「薄於操行」,幾次考試,都未錄取。

由於考試落第而產生不滿的情緒,他在《鶴沖天》詞中發牢騷,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把寫詩填詞的才子說成是不當官的公卿宰相。白衣,表示平民的身份。他又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認為做官是「浮名」,還不如喝酒、唱曲。傳說這首詞傳入宮中,仁宗看後很不高興,說:「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詞。」他因此受罷黜,鬱鬱不得志,每天和一些浮浪子弟縱游於娼館酒樓,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頗有點玩世不恭的味道。

直到他四十多歲時,少年的「怪膽狂情」有所消退,才改名柳永,考取進士,做過睦州(今浙江建德)推官、定海(今屬浙江省)曉峰鹽場監官、餘杭縣令、屯田員外郎等小官。他於公元1053年前後去世。死的時候很淒涼,棺木寄放在潤州(今鎮江)的寺廟裡。又傳說,柳永死後是許多妓女湊錢買棺木安葬的。出殯之日,滿城妓家,無一不到,哀聲震地。後來每到清明節,遠近許多人帶著酒食在他的墓地祭奠飲宴,謂之「吊柳會」。有《眾名姬春風吊柳七》的話本。這些雖系小說家言,但多少能反映一些客觀事實。

二、創作成就

柳永雖然仕途坎坷,輾轉漂泊,晚年生活尤其淒苦,但他把一生精力專注於詞,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專業詞人」,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著有《樂章集》,存詞二百一十多首。

柳永對宋詞發展的主要貢獻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擴大了詞的內容

柳永一生仕途失意,到處漂泊,故詞多寫「羈旅行役,離愁別緒」。《雨霖鈴》是他羈旅行役詞的代表作: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相傳是他在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與情人離別時所作。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著力在「別」字。下片寫「秋江傷離」的場面,與上片的情景交融在一起,構成一種詩意美的境界。

另一首《八聲甘州》也是這方面的名篇: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此詞抒寫思鄉懷人的深愁,通篇貫穿一個「望」字。上片寫望中所見,下片寫望中所思。詞中「漸霜風」三句筆力蒼勁,氣象闊大,深得蘇軾稱賞,認為「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引)

柳永的詞不僅寫常見的「羈旅行役,離愁別緒」,而且善於描寫都市的繁榮、祖國山川的壯麗,如《迎新春》(嶰管變青律)寫的就是當時首都汴京元夜的熱鬧景象。《望海潮》是寫杭州形勝的,則更為著名: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詞不僅勾畫了都市的風物景色,更主要的是通過一幅幅具體的畫面,反映出了當時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真實面貌。在藝術上,這樣狀物繪景,形容曲盡,出俗創新,也是過去沒有的。羅大經《鶴林玉露》說,此詞在當時就頗負盛名,流傳甚廣,直至百餘年之後,金主完顏亮聞此歌曲,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這雖屬傳聞,也可見其影響之大。

他有的詞,還表現了對下層人民、妓女的同情,反映了他們的生活和願望,如《迷仙引》(才過笄年)等,不過其中也有一些篇章寫留戀妓女的美貌和色情,帶有一種玩弄、欣賞的低級趣味,這是應當批判的。

另外,在他的詞裡還雜有部分歌功頌德、阿諛逢迎的作品,如《送征衣》、《玉樓春》(其一、其二)等,顯得很庸俗,在內容上也是不可取的。

(二)發展了長調慢詞的形式

長調慢詞是不是柳永始創的呢?不是。多數研究者認為:慢詞在唐、五代已有了,特別是民間詞中有不少慢詞;唐、五代文人如杜牧、鍾輻、李存勗和尹鶚等也有少量慢詞。柳永只是學習民間和文人詞,把長調慢詞發展了。但正如魯迅所說:「舊形式的採用,必有所刪除,既有所刪除,必有所增益,這結果是新形式的出現,也就是變革。」(《論「舊形式的採用」》,見《且介亭文集》)柳永在繼承前人慢詞形式的基礎上,有所刪益,有所變革,創造了大量的新的長調慢詞。在他留存下來的二百一十多首詞中,慢詞就有一百零三首。慢詞篇幅加長,帶來了內容、手法上的變化,使詞能夠容納更豐富的社會內容,能夠表達更複雜的思想感情。因此,其後,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相繼有慢詞創作,慢詞遂盛。

(三)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

柳永詞在表現手法上有很多特點。就其主要方面來說有兩點:一是善於採用鋪敘和白描的手法;二是善於用民間的俚詞俗語入詞,「俚而不傷雅,雅而能俗」,突破了詞原有的語言典雅的束縛,使之通俗化、口語化。因而他的詞很適合當時市民的口味,廣為流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可見,柳詞影響之大,傳播之廣。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1.唐圭璋:《柳永事跡新證》,《文學研究》1957年第3期。

2.李國庭:《柳永生平及行蹤考辨》,《福建論壇》1981年第5期。

(二)作品

1.唐圭璋:《全宋詞》第一冊,中華書局,1965年。

2.薛瑞生:《樂章集校注》,中華書局,1994年。

(三)其他

1.謝桃坊:《柳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謝桃坊主編:《柳永詞賞析集》,巴蜀書社,1987年。

3.曾大興:《柳永和他的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

4.姚學賢、龍建國:《柳永詞詳注及集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5.〔日〕宇野直人:《柳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宋文學六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