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二:要孝悌

世界上恐怕沒有比「家和萬事興」更走心的格言了,這五個字是每個中國人最熱切的期盼,從最遠古的中國人身上代代遺傳至今。家如何「和」,兩個字:孝悌。孝乃儒家美德的基石,是孝順父母之意;悌是友愛兄弟姐妹,成家的自然還包括妻子。

怎樣才算孝順父母?王陽明和弟子們談論過很多次。在《傳習錄》第一篇的《徐愛錄》中,就多次談到對待父母的禮節是在心內還是心外的問題。王陽明的主張是,「心即理」,有孝順父母的心就必能產生孝順父母的道理和禮節,這些東西根本不必去外部尋求,只在自己心上。

關於孝順的心學內涵,王陽明特別提到兩個案例,第一個是傅鳳的故事,另一個是舜和他父母的故事。

先來看傅鳳的故事。

傅鳳是安徽祁門人,以孝順父母為終生志向。但因為沒有像樣的工作而賺不到錢,所以志向無法實現。他為此很苦惱,有人指示他,去見見王陽明,讓他給你出個主意。

傅鳳就來見王陽明,王陽明和他談心學。傅鳳天資聰穎,情不自禁地眉飛色舞。他對王陽明說:「我要拜您門下修行。」

話音才落,王陽明就見他眉宇之間升騰起一股憂色,於是詢問。傅鳳長吁短歎道:「我若在此修行,我年邁的父母該怎麼辦啊?」

王陽明不語。

傅鳳歎息著離開了。回到家中,一如既往地苦讀詩書,希望能考個功名,讓父母過上幸福日子。由於吃不飽,穿不暖,再加上日夜不分地苦讀,傅鳳終於累倒,一病不起。

他父母每日以淚洗面,傅鳳看到後,越發肝郁氣滯。有人指點他:「去找王陽明先生吧,看他有什麼好辦法。」

傅鳳抱病去見王陽明,把大致情況一說,王陽明就長歎一聲道:「你呀,雖志在孝親,可已陷入不孝深淵了。」

傅鳳莫名其妙,問:「難道我不想去做官賺錢養活父母,就是孝了嗎?」

王陽明道:「你為了做官賺錢而養活父母,卻把自己搞成病夫,這是孝嗎?」

傅鳳仍在疑惑。

王陽明又說:「就看你現在的病夫樣子,能考上進士嗎?」

傅鳳很坦誠地說:「不能!」

王陽明說:「你把自己的身體搞垮了,卻沒有中舉入仕,而因為你身體不佳,不但無法照顧父母,還要讓他們來照顧你。你說,你這不是大不孝,還能是什麼?」

傅鳳萬分驚駭,潸然淚下,懇請王陽明指點迷津。

王陽明說:「天地間的孝道,無非是莫讓父母擔心。明白此理,你就知道怎麼去孝順父母了。」

傅鳳的腦子豁然開朗。原來如此,陽明心學所倡導的孝,就是不讓父母擔心。

良知會告訴天下的孝子們,孝順父母就是讓他們心上安寧,物質條件倒在其次。這其實就是感應,人世間所有父母都希望兒女的平安,錦衣玉食還是其次。那麼,將心比心,做兒子的所希望的自然是父母的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則,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

想要真孝順,做到五個字就可以了。這五個字是:讓父母心安。

讓父母心安之外,就是第二個故事——舜和他父母聯合主演的靈異劇要提到的。

某日,有父子二人來找王陽明評理。二人情緒激動,面紅耳赤,幾乎就要動手。王陽明喝令他們肅靜,聲色俱厲地訓道:「你二人如此吵鬧,我怎麼判?等心平氣和了再來!」

第二天,父子二人又來了。雖然還是互不理睬,但已看出,關係有所緩和。二人正要訴說案情,王陽明用手勢制止了他們:「你們心平氣和了?」

二人異口同聲:「是!」

「既然心平氣和了,就說明沒有了爭執,沒有了爭執,還來這裡做甚?走開!」

二人面面相覷,半天才醒悟過來,中了王陽明的心學詭計。可能是他們的矛盾太深了,非要讓王陽明判出個是非來。

於是,王陽明對父子二人說了一句話。片刻,有人就在後堂聽到這對父子抱頭痛哭而去。

王陽明回到後堂,弟子們圍上來,問:「您說了什麼話,讓那對父子如此?」

王陽明神秘地一笑:「我說舜是世間大不孝的兒子,瞽叟是世間大慈愛的父親。」

舜和瞽叟的故事需要做簡單補充。

無疑,舜的家庭是一部靈異荒誕劇。父親是個惡毒的瞎子,居然還能娶到老婆。瞎子和老婆還有老婆的兒子莫名其妙地總想搞死舜,舜也莫名其妙地總原諒他們。有一次,瞎子讓舜到房頂去修理房子,舜一上去,瞎子就把梯子拿開,目的是把舜餓死。舜真就聽話,愣是不肯從兩人高的房上跳下來。直到幾個月後,堯把兩個女兒送到舜家裡給他當妻子的時候,舜還在上面待著,靈異的是,居然沒有餓死。

舜有了兩個妻子,這更讓他弟弟、瞎子和他後媽惱怒。靈異事件再次上演。三人挖了口井,讓舜下去。連瞎子都看出來井有玄機,但舜坦然而入。舜一進入,三人就把井堵死。他那個弟弟還跑到他房間,準備把兩位嫂嫂變成兩個老婆。正當他彈著舜的琴,手舞足蹈時,舜出現在了門口。他弟弟被嚇得魂飛魄散。但舜告訴他,他沒有死。

後來的事就是一部家庭溫馨片。瞎子改邪歸正,他的老婆愛舜比愛她自己還深,至於舜那個弟弟,對哥哥的永遠不死驚恐不已,徹底絕望了殺兄的想法。

由此可知,舜絕對是孝順的,瞽叟絕對不慈祥。所以他的弟子大為驚訝,王陽明就解釋道:「舜常自以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叟記得舜是我提孩長(被我養大)的,現今為何不曾豫悅我(讓我感到愉快)?不知自心已為後妻所移了,尚謂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時如何愛我,今日不愛,只是我不能盡孝,日思所以不能盡孝處,所以愈能孝。及至瞽叟底豫(得以重新疼愛舜)時,又不過復得此心原慈的本體。所以後世稱舜是個古今大孝的子,瞽叟亦做成個慈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學語境下所謂的孝不是孤獨存在的,它必須有被孝的對象——父母的參與。也就是父慈子孝,無論是兒子還是父親,都鬚髮自肺腑地反躬自省,直白而言就是,都要致良知!

至於「悌」,同樣如此。這不是做弟弟的單方面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被悌的對象的配合與感應。唯有建立起感應,孝悌才能踏踏實實地存在。

王陽明家族中關於「孝悌」的故事也是一籮筐,而且極具代表性。王陽明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晉朝一個叫王覽的人身上,據各種史料記載說,此人大概是菩薩轉世,良知光明得一塌糊塗。

王覽和他的同父異母哥哥王祥生活在他親母的管教下,王覽親生母親對王祥懷有不可名狀的仇恨,這種仇恨後來竟然到了「除之而後快」的程度。

某次,王覽的親母準備好毒藥,準備毒死王祥。消息走漏,王覽就放下書本,每天都跟在母親身後,以防慘劇發生。可他的母親仍然下定決心要剷除王祥。她把一杯毒酒假惺惺地端給王祥喝,並向王祥保證喝了這杯酒後再也不會有體罰的事發生。

王祥傷心欲絕地端起酒杯,想了卻他悲慘的人生。

就在間不容髮時,王覽搶過哥哥的酒杯流著淚水要一飲而盡。他的親娘驚恐萬狀,搶過酒杯倒在地上。但這位詭異的母親發現了兒子的孝悌之心後,痛改前非,從此成了一個世人敬仰的慈母。

其實,無論是王陽明對那對父子說的話,還是他家族史上這個孝順的故事,都包含了同一個主題:做符合自己身份(兒子)的事(孝順),無論遇到多麼十惡不赦的人(父母),必能使其回心轉意。

《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