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十二:凡做人,在心地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壞,是凶類」,這是王陽明家訓的尾聲。琅琅上口、樸實無華的幾句話卻足以讓人深思一生。

有人問王陽明:「既然良知是指引人向善的,而人人皆有,為何會有惡人?」

王陽明回答:「惡人的良知被遮蔽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認為,惡人的良知被遮蔽,就是良知不能發揮作用,分不清是非善惡,於是有了好人和壞人之分。所以,良知就是心地,良知光明,就是良人;良知被遮,就是惡棍。

這種看法大錯特錯。王陽明早就說過,良知無論光明還是被遮蔽,它都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它肯定能判斷出是非對錯。但是,惡人不會執行良知的命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對於搶劫,任何人都知道是錯誤的,但有人卻去做,這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良知永遠是向善向「是」、天天向上的。但是,我們的心所發出的意(念頭)卻是有善有惡的。所以王陽明要求我們要誠意——真誠惻怛地對待自己的念頭——即正念頭。

而心地,原本是佛教用語,指的是存心、用心。

存心就是光明良知,用心就是誠意。歸根結底,所謂「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壞,是凶類」說的就是:念頭正時是良人,念頭歪時是壞人。

所以,做人在心地,就是在念頭。這件事,你的念頭是好的,你就是好人;那件事,你的念頭是壞的,你就又成了壞人。

我們可以從西漢宣帝時的宰相丙吉身上得到證明。

丙吉有一天出門辦事,見到一群古惑仔正在血拼,有人已滿臉血污,倒地不起。丙吉卻似沒看到般,就從械鬥現場走過。

出了城就是郊區,有人驅著一頭牛走過,那頭牛氣喘吁吁,伸長了舌頭,有氣無力地緩緩前行。丙吉急忙讓車伕停下牛車,上前查探,如同醫生檢查病人一樣認真。

回來的路上,他的車伕忽然說道:「老爺,我就不明白了。」

丙吉問:「你怎麼啦?」

車伕說:「生死事大,您見到有人械鬥,置之不理。可看到一頭牛,卻跑上去噓寒問暖。牛比人大?」

丙吉說:「這你就不懂了,打架鬥毆的事自有京城治安官負責。而那頭牛喘得厲害,我擔心是天熱的原因。現在剛進入春天,如果天氣炎熱的話,那麼老百姓今年的收成就成問題了。我身為宰相,黎民百姓的生計問題是要管的,打架鬥毆的事不是我管的。」

後人評價說,丙吉識大體。馮夢龍卻嘲諷道:「牛體比人體大,他的確是識大體。」

人命關天,丙吉不管,這就是念頭不對,此時,他成了壞人。牛吐舌頭,他下車詢問,所抱的念頭是對百姓收成的擔心,這個時候他又成了好人。

有人向王陽明請教道:「我秉性平直,安分守己,遇到口才好的人,就特別慚愧,恐怕這是根器太弱,後天無法補救吧?」

王陽明回答:「你這是重外輕內。如果平時能集義(積累善念善行),則浩然之氣至大至公,充塞天地,自然就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就能通曉人講話背後的意思,凡是那些弄虛作假的言語在你面前根本無從藏身。若能做到這點,你有什麼可慚愧的!集義就是致良知。心得其宜為義,致良知就是心得其宜了。」

此人又問:「我因和弟弟謀劃一件事,結果沒成功,還連累了很多人。後來反省,都是因為不老實的緣故,您怎麼看?」

王陽明回答:「所謂老實,須是實在地致自己良知才能得到,不然恐怕所謂老實,正是不老實。」

此人再問:「我聽說有個縣官清廉異常,退休後險些貧困而死,我就跑去給了他些食物,回來後感覺很舒服,自以為有所得,我覺得『自以為有所得』,恐怕不太好,您認為呢?」

王陽明回答:「你既然知道『自以為有所得』不太好,其實就是在致良知。做善事,本是天理。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就不是致良知。」

「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這就是念頭不正,心地就不好了。

佛家講,「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儒家說,動機最重要;王陽明則說,要真誠惻怛地對待你的意(念頭),時刻提防它。其實大家說的都是一回事:好人和壞人,不是永恆的。它們在互相轉變,轉變的玄機就是我們的念頭!

明末的心學門徒高攀龍也有類似的家訓:我兒生在世上,只想著怎樣做一個人,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不要緊。做人的道理不必多說,只消看看《大學》這本書即可。按書上說的去做,就不會有錯。自古以來聰明、通達、明智的人,還有那些聖賢豪傑,對這一點看得最透徹,做得早,所以他們名垂千古,永不磨滅。如果聽到這些話還不信,那就是平庸、蠢笨的人,應該猛醒過來。

做一個好人,從眼前看,得不到什麼好處,但從長遠看,卻是佔了大便宜;做一個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處,但從長遠看,必然要吃大虧。自古以來,成功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都非常明顯,為何有人還執迷不悟?真是可悲!

不錯,心地壞的人,的確很可悲!

《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