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草根的崛起

清朝的最後一塊土地

眾所周知,張作霖的家鄉在東三省,其成長、發跡、稱雄乃至最後死亡都在東三省,而東三省如果往前追溯的話乃是清朝的發祥地,也是清朝的龍脈所在地。如此一個十分關鍵、攸關清朝旗人生存立命之本的地方,怎麼就落到了張作霖的手裡?清朝為什麼就沒有讓一個旗人來守住自己的龍脈所在地?為什麼在辛亥革命爆發,全國人民反對帝制的時候,清朝就沒有策劃一個退到關外守住自己發祥地的方案?而這個方案如果存在並且實施的話,那是完全有成功的可能,因為東北的地形與別處不一樣,只要守住了山海關和錦州一線,關外縱有雄兵百萬,也很難撼動東北分毫。1948年遼沈戰役期間,林彪部隊就是卡住了進出東北的錦州,才使關內之兵無法北調,形成東北局部性的共產黨部隊100萬對國民黨部隊60萬的優勢,才有了遼沈戰役的勝利。當年努爾哈赤以及皇太極等進軍關內,也是在東北錦州一線受到了袁崇煥以及祖大壽等人前前後後二十餘年的阻擊,才使入關時間大大延緩,直到後來皇太極改變策略,採取圍城打援的方法,調舉國之兵,歷時兩年才拿下了錦州、松山等戰略要地。

即便如此,如果吳三桂堅決守住山海關,清兵雖有松錦大戰的勝利,也依舊很難進入關內,那麼代替明朝而起的就不是清政權而是闖王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了,只可惜歷史不容假設,李自成沒有籠絡好吳三桂,導致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直接引清軍入關,這才有了清朝267年的統治基業。

以上講了那麼多,主要是說明如果清朝有退往東北的打算,那麼按理說他應該有這麼一塊可供立足的最後一塊土地,是什麼讓清朝皇帝退位的時候沒有實施這一方案?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關外早非當年的關外。滿族的前身為女真,發源於今天的長白山地區,至明朝初年,女真分成三大部分,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北女真。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了以赫圖阿拉城(即今天的遼寧新賓縣)為首都的後金政權,創建了滿文,逐步形成了以建真女真為核心,以海西女真為主體,吸收部分漢人、蒙古人、錫伯人、達斡爾人、朝鮮人等組成的新的民族——滿族。為了保證東北「龍興之地」作為滿族的大後方,清軍入關後,在東北設置了盛京將軍、寧古塔(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佔有形式方面有別於中原地區,並且嚴厲禁止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這就是大清王朝有名的「禁關令」。為了嚴格執行「禁關令」,從順治年間開始,清政府不惜代價於東北境內分段修築了一千多公里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也稱柳條邊牆、柳牆、邊牆等,至康熙中期完成。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的滿洲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

由於採取了禁關令,東北主要居民由滿族構成,確保了大後方的安全。但是,本來清軍入關時就帶走了大批滿族人,封禁政策又使東北居民只有出沒有進,造成了東北人煙稀少;而正在這個節骨眼上,北方的沙俄卻強大了起來,不斷地蠶食中國東北邊境。晚清邊疆危機日甚一日,同時內地又有大量多餘人口無處安頓,兩方面權衡後,清政府被迫開放邊禁,採取「移民實邊」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陸續開放了吉林圍場、阿勒楚喀圍場、大凌河牧場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緒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墾,設立琿春招墾總局,此後又開放了黑龍江地區的土地開墾。並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寧古塔、黑龍江三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並設東三省總督。

邊禁政策的取消及招墾政策的推行,導致山東、河北、河南大批漢人「闖關東」,到辛亥革命前夜,東北各地均變成了移民城市或移民鄉鎮,原土著居民滿族人已經徹底淪為少數民族,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微不足道,東北大地作為滿族的大後方已經失去了意義,他們對清室的忠誠度與全國其他各地一樣,並沒有太多的差別。

第二,政局早非當年的政局。作為清朝皇室「龍興之地」的東北地區,經努爾哈赤的不斷經營,至清初已統一為北跨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東起鄂霍次克海、西北至貝加爾湖的廣袤地區。但是清朝末年列強環伺,國力凋蔽,北方的沙俄趁機不斷蠶食和吞併中國領土。在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萬平方公里領土被沙俄強行割占,烏蘇里江以東直至海邊的40萬平方公里隨後也被割占。1900年,沙俄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之機,出兵中國東北,製造了血洗海蘭泡、強佔江東六十四屯、火燒瑗琿城等大屠殺,使這些地區併入了沙俄。1900年8月開始,俄軍佔領了哈爾濱、齊齊哈爾,並繼而向南攻佔鞍山、奉天,10月31日佔領錦州。僅用了兩個多月,沙俄就控制了作為清朝大後方的東北三省。

沙俄的入侵在損害中國利益的同時,也損害了日本的利益,日本人早把東北視為自己的盤中之餐,沙俄的這一行為破壞了日本的計劃,經反覆交涉無果後,日本於1904年2月8日,以突然襲擊的動作發起了日俄之戰。

在中國的所有鄰國中,沙俄和日本最有意思。沙俄最貪婪,悶聲不響地發大財。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提起侵略來第一個人選必然是日本,事實上對中國造成傷害最大的卻是沙俄,其從中國前前後後攫取的領土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近10個日本領土那麼大;而日本最精於算計,最善於耍點小聰明,每次發動戰爭基本上都是搞偷襲,日俄戰爭如此,日中甲午戰爭如此,日美珍珠港戰爭也是如此。但從結果來看,日本實際上又是最短視的,雖然每次偷襲都成功,取得了完全的軍事勝利,然而從長期來看,當初吞進去多少以後又要吐出來多少,到最後總歸竹籃打水一場空,仍舊是個島國的命;其領土面積,幾百年折騰下來,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至今北方四島還被俄國佔著,愣是收不回來。面對強大的普京,日本半點脾氣也沒有,反倒在面積沒有多少、自古也不屬於日本的釣魚島上跟中國較量。所以日本的聰明始終都是小聰明,成不了大氣候,正應了中國一句老話:「聰明反被聰明誤」,到結果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話說回來,日本人的這種小聰明,在1904年的中國意義非凡,從某種形式上講,它挽救了中國的東北。如果任由當年的沙俄在中國東北盤踞,那麼以俄國人那種穩紮穩打和極其貪婪的個性,今天的東北可能早就不屬於中國了。日俄戰爭的爆發及時阻止了沙俄的這一蠶食計劃,俄國戰敗,日本人控制了中國東北,從此東北落入了日本人的勢力範圍之內。當然,由於有沙俄及當時美英法等國的牽制,日本暫時還不具備吞併中國東北的條件,因此對東北只是控制而不是佔領,這就為本書主人公在亂世之中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第三,八旗早非當年的八旗。當年,為確保清朝政權的鞏固,努爾哈赤創建了八旗制度,將所有滿人全部編入八旗,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入關後,又根據形勢的發展,將一些有功的蒙古人及漢人相繼編入了蒙古八旗和漢八旗。旗人在政治經濟待遇上地位較高,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對清室的忠誠度也比較高,因此產生於旗人的八旗兵就成了維護清朝政權的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清初對八旗兵的使用十分講究,由於數量有限,總數不超過二十萬,因此基本上都部置在首都及其他重要地區,其兵力配置為首都駐防佔二分之一,東北駐防占三分之一,其他則為畿輔駐防和直省駐防,由此可見清朝對於東北的重視程度。

應該說,早期的八旗兵確實驍勇善戰,從八旗創製初期的開疆拓土,到康熙前期尤其是對沙俄的多次用兵中,均表現十分卓越。但清軍入關佔得大統後,八旗兵養尊處優,適應了安適生活,紀律日趨敗壞,戰鬥力下降厲害。至三藩之亂起,八旗軍中竟無一人敢討伐吳三桂。康熙得以平定三藩,基本上是依靠降清的原明朝官兵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綠營完成的。彼時綠營尚有戰鬥力,但到乾隆末期,綠營又漸衰而不能戰。以至到太平天國起義時,清朝依靠平叛的不是八旗,也不是綠營,而是地方勢力曾國藩、李鴻章等組織的湘軍和淮軍。

甲午戰敗,清政府痛定思痛,意識到傳統的八旗和綠營已毫無戰鬥力,不能適應現代戰爭需要,因此決定編練新軍,袁世凱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跡的。1895年10月,袁世凱來到天津接管新兵訓練,因其訓練新兵的地方為天津與大沽之間的一個小站,故又稱「小站練兵」。1905年,清政府又提出了全國編練新軍三十六鎮的計劃,到辛亥革命成功時,只完成了十四鎮,而袁世凱編練的北洋新軍就佔有其中的六個鎮,總兵力達八萬,分別駐守北京北苑、南苑、保定、長春、天津馬廠、濟南等京畿要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的核心和基礎已經形成。

袁世凱小站練兵

清政府編練新軍,原意是提高軍隊戰鬥力以保家衛國,新軍的戰鬥力確實提高了,但對清朝政權的忠誠度卻要大打問號,事實上,辛亥革命以及革命取得成功,依靠的就是新軍的力量,袁世凱以共和為名逼清帝退位依靠的還是新軍的力量,可以說清朝政府是自己培育了自己的掘墓人。

當新軍響應辛亥革命時,當年清朝政權所倚重的八旗兵都去了哪裡?據史料記載,大部分八旗兵已徹底蛻化為只會鬥蟲玩鳥的寄生蟲,完全失去了戰鬥力。最後尚存一支2萬人左右的八旗生力軍,這支生力軍是根據晚清頗有見識的皇族成員良弼、鐵良等人的提議,於1903年成立的,是直屬皇家的禁衛軍,其士兵均來源於八旗,訓練均按照新式思想、新式武器操練,因此是既忠誠又有戰鬥力的。但這支武裝並沒有在清帝退位中發揮出應有作用,原因是什麼?

最主要原因是清朝選用了一個極不稱職的親貴載濤來掌握禁衛軍(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這個人膽小如鼠,非但沒有把軍權牢牢抓在手上,反而在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假裝提出讓禁衛軍前往武漢鎮壓的緊要關頭,竟然因害怕而臨陣辭職,從而讓袁世凱的親信馮國璋輕輕鬆鬆地上位,佔據了禁衛軍負責人之職,馮國璋此人曾經做過貴胄學堂的總辦,當時禁衛軍的各級軍官大都是他的學生或屬下,因此對禁衛軍有較大的影響。儘管如此,由於禁衛軍的底層士兵都屬旗人,忠於清室,他們不願看到清朝滅亡,因此在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的時候,堅決站在清帝一邊,反對清帝退位。矛盾一觸即發,這個時候馮國璋的作用顯現了出來,他以統領的身份,力勸禁衛軍妥協,說是南方十八省都已獨立,武力抵抗會失敗,清帝和平退位就可以受到優待,2萬禁衛軍也不會被裁撤等等,禁衛軍終於被說服。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原禁衛軍統領良弼被刺身亡。1903年,良弼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第二期畢業回國後,正好禁衛軍成立,清廷便任命他擔任了統領之職,禁衛軍由其一手掌握。在袁世凱擔任內閣總理大臣後,良弼掌管的禁衛軍此時已經劃歸前線回來的馮國璋負責,而馮國璋之所以能以一個漢人身份於此時取代良弼,是因為其在鎮壓武昌起義中立下大功,且其鎮壓態度非常堅決,政治上也不贊成共和,在皇室看來是忠於清廷的,可以充當牽制袁世凱的一支有效力量。再有良弼雖調離禁衛軍,但對禁衛軍影響非常大,也可以在必要時候取代馮國璋。這計劃本來是很好的,但沒想到一個意外發生了,那就是革命黨人彭家珍刺殺了良弼。

良弼是大廈將傾的清王朝的最後一根支柱和最後一點希望,他的忠誠、他的才識和勇氣都是清朝貴族中所絕無僅有的。良弼被殺,其他人嚇破了膽。那些滿族親貴一個個都成了驚弓之鳥,簡直就是聞風而逃。等到袁世凱派人來催逼清帝退位、隆裕太后再次召開皇族會議商議國體問題時,竟然半天都沒有人來。

可以說,清朝的最後一支八旗兵隊伍,在載濤去職、良弼被殺的情況下,還沒來得及有所反應就被袁世凱連哄帶騙地糊弄過去了。等民國建立,這支八旗隊伍只是眾多新軍隊伍中的一員,且軍隊也已改制,軍官士兵大多進行了改編,即使有心忠於前清,也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總之,從當時日俄交相控制東北以及東北民情民心民意來看,東北作為清朝大後方的戰略意義已經完全失去。即使清王室有心退往東北,由於清朝用於維護統治的最忠心耿耿的八旗兵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清王室也已經無力守護清王朝的最後一塊土地了。

言歸正傳,正當清王朝逐步沒落走向衰亡的時候,東北有一草根正在迅速崛起,不久的將來他將稱霸東北,睥睨天下,此人就是本書的主人公——一代梟雄張作霖。下面將作重點介紹。

《關東梟雄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