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赳夫

(福田赳夫Fukuda Takeo 1905.1.14—1995.7.5)

出任第67屆(1976.12.24—1978.12.7)內閣首相

福田赳夫(1905—1995)從20世紀60年代起便已成為爭奪自民黨總裁和內閣首相的實力人物,但直到70年代後期,才提古稀之軀執掌政權,在任不滿兩年。有人稱福田內閣是「來得過晚」、「走得過快」的政權。

1905年1月14日,福田出生在群馬縣群馬町(舊稱金古町)一個地方豪門之家,其祖父、父親、長兄先後當過該町町長。

福田孩提時代聰明伶俐,人見人愛。與大人下圍棋時,常輕鬆取勝,有「神童」美稱。高崎中學畢業後,順利考入東京第一高中、東京帝國大學。

1929年,福田在東大法學院畢業前夕,參加了高等文官考試,以優異成績被大藏省錄用,第二年被派往日本駐英國大使館擔任財務秘書。

1933年,福田調回國內,在大藏省所屬部門中歷任稅務署長、省參事官。1941年受命來到中國,任汪偽政權財政顧問。1945年任大藏省官房長官。

日本戰敗後,福田繼續在大藏省任職,歷任銀行局局長、主計局局長,可謂一帆風順,仕途坦蕩。

1948年9月,正當福田即將升任蘆田內閣大藏省次官時,昭和電工賄賂事件敗露,福田因有受賄嫌疑被捕。

1952年,司法當局作出初審判決,宣佈福田在昭和電工事件中無罪。革職賦閒的福田立即參加了當年舉行的國會大選,以無黨派議員身份,一舉當選為眾議院議員。次年,福田加入自由黨,開始了長達25年的通向首相之路。

在自由黨內,福田對吉田茂等人的專橫不滿。1954年鳩山一郎與吉田反目時,跟隨鳩山、岸信介等退出自由黨,加入民主黨。民主黨與自由黨合併後,先後擔任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1958年)、幹事長(1959年)。這一期間,他與岸信介志同道合。岸組閣時任農林相,岸下台後作為岸信介的正統繼承人活躍於政治舞台。

岸信介下台後池田勇人擔任自民黨總裁和內閣首相。由於福田始終反對池田的經濟高速增長政策,引起池田反感,結果其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職務被罷免,一連坐了幾年冷板凳。

佐籐上任後,福田時來運轉。1965年6月,「人事的佐籐」脫掉「借來的衣裳」,全面改組內閣,福田擔任了藏相。

池田政府時期經濟的高速增長,在進入1964年後放慢了速度,擺在福田面前的任務,是如何刺激景氣,恢復經濟高速增長。

一向批評池田的「經濟倍增」政策而以穩定增長論者自居的福田,上任後卻一反常態,大膽採用大量發行國家公債刺激景氣的政策,宣稱日本進入了「財政新時代」。福田的說辭是:公債像是一種「烈性毒藥」,用不好會禍患無窮,問題是會不會用。在福田的主持下,政府大量發行國債,擴大公共建設投資,降低利率,同時大幅度減稅。結果,這一財政金融政策收到了明顯效果。1966年和1967年,國民生產總值分別增長13.4%和13.6%,增速超過池田時期,為近代以來日本經濟發展速度之最。

1968年福田再任佐籐內閣藏相時,日本經濟處於景氣過度局面,物價、公害、交通與城鄉問題亟待解決,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摩擦也日趨尖銳。此時福田採取了財政緊縮等抑制景氣過度措施,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副經濟」問題。

佐籐執政的七年八個月中,福田除兩任藏相外,1971年還擔任外相,在自民黨內擔任過幹事長,充分顯露了才能,與田中角榮一起,被公認為佐籐內閣的台柱子。

佐籐卸任後,自民黨出現了三角大福(三木、田中、大平、福田)四強鼎立局面。總裁選舉中,福田敗給田中。此後在田中內閣中,歷任國務相、藏相,後以反對金權政治、整肅黨風為名,與三木一起退出內閣。

1974年12月,田中辭掉首相和自民黨總裁職務,總裁爭奪的戰火再燃。福田與太平勢均力敵,均擺出不惜魚死網破的決戰架勢。但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椎名裁定」的結果是三木登上總裁和首相寶座,歷史又一次和福田開了個玩笑。

在三木內閣中,福田擔任副首相兼經濟企劃廳長官。洛克希德事件敗露後,自民黨內陷入混亂,一次次「倒三木」運動表明,三木政府就要走到盡頭。三木內閣末期,福田與大平私下達成協議,決定由福田接替三木擔任下屆總裁,之後由大平接班。1976年12月,由於自民黨在眾議院議員大選中失敗,三木引咎辭職,福田的機會終於到來。12月24日,福田內閣宣佈成立。

洛案發生後,自民黨的「金權選舉」、「派閥政治」弊端暴露無遺,眾議院議員選舉的結果是國民的嚴厲審判。而對自民黨來說,即將舉行的參議院議員選舉將是一場關係到黨的前途的嚴峻考驗。

福田對自民黨的衰敗狀況深為憂慮,決心沿襲三木前總裁的方針,改革黨的體制。1977年春,自民黨在福田的建議下成立了「黨改革實施本部」,福田自任本部長。4月,自民黨臨時大會通過改革本部提出的方案,決定「為加強黨的組織和財政,組成新的黨友組織『自由國民會議』;將全體黨員、黨友參加的預備公選制度引進總裁選舉制度中;斷然解散派閥」。前兩項措施不久即在黨內實行了,但黨內派系雖然相繼宣佈解散,實際上卻是名亡實存,不久又公開恢復活動。儘管如此,由於這次改革搶在了參議院選舉之前,自民黨在選舉中保住了原有的議席,避免了一次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後,日本已喪失了經濟高速增長的條件,進入「穩定增長」階段。但福田對經濟發展前景充滿自信,聲稱1977年是日本的「經濟年」,要實現6—7%的經濟增長率,克服物價上漲和國際收支順差局面,緩和對外經濟摩擦。但實際結果是,1977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5.4%,國際收支順差有增無減,日元不斷升值,對外經濟摩擦加劇,國內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現象變得嚴重了。

中日恢復邦交的1972年以前,福田一直是對華關係「慎重論」者,但在就任首相後,立即宣佈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是內閣的對外方針之一。1978年9月,福田派遣園田直外相來到中國,與中國政府簽訂了含有「反霸條款」內容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和平友好關係向前邁進了一步。

福田內閣在自民黨很不景氣的環境下起步,渡過道道難關後逐漸穩住了陣腳。《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使福田在國民中威信大增。民意測驗表明,國民對福田內閣的支持率較成立時明顯提高。

福田內閣已顯出長期政權的徵兆,這使自民黨內擁戴大平接班的大平派議員感到緊張,於是抓緊了下屆總裁選舉的準備活動。

福田對是否與大平有輪流執政的秘密君子協定始終不置可否。但他確信,既然輿論對己有利,必能在總裁選舉中連選連任。

1978年11月,自民黨總裁選舉揭開戰幕。根據新的選舉規則,選舉分預選和決選兩階段。首先由地方黨員、黨友進行計分制預選,各選區當選的前兩名有資格得分,再累計出全國得分最多的兩人為候選人,最後由自民黨國會議員決選,確定其中一人為新總裁。

在這場扣人心弦的選舉戰中,開始福田的得分扶搖直上,大平似乎必敗無疑。但是後來形勢急轉直下,由於得到田中派支持,大平得分趕上並超過了福田。預選結果:大平獲得748分,福田獲得638分,福田以110分之差飲恨敗北。

預選之前,充滿自信的福田曾對大平說過,「考慮到黨內輿論,如果參加決選的兩名候選人分數差距超過100,位於第二的候選人就應退出選舉」。想不到這句話作繭自縛,自食其果。不過,對於這一結果,福田還是表現了君子風度。他在電視講話聲明:「我將退出正式選舉,雖然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但老天爺也有說走嘴的時候。」接著,大平接管了黨政大權。

福田辭職後,仍在自民黨中保持重大影響。1986年辭去派閥會長職務,指定安倍晉太郎繼任。1990年,福田從政界引退,其子福田康夫接班。1995年7月因病去世,享年90歲。

《日本首相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