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康夫

(福田康夫Fukuda Yasuo 1936.7.16— )

出任第91屆(2007.9.26—2008.9.24)內閣首相

福田康夫(1936年— )繼承其父福田赳夫的政治衣缽,從政拜相,創造了日本憲政史上第一對父子首相的記錄,而且巧合的是,都是71歲入主首相府,可謂「大器晚成」。福田自命「背水一戰的內閣」,面對安倍殘局後的「非常國會」和自民黨的頹勢,終難扭轉時局而開創新局面,繼安倍之後執政一年而再次突然拋出政權,此舉為朝野政黨和日本國民廣為詬病。然而,執政期間積極推動中日關係改善和發展的行動,實有可圈可點之處。

1936年7月16日,福田康夫出生於東京世田谷區,當時的福田赳夫在大藏省任職。戰爭期間,福田康夫一度被疏散到老家群馬縣,還在那裡上過小學。1955年東京麻布中學畢業後,考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學習經濟。性格沉穩、不善言辭的福田,並沒打算從政。1959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丸善石油公司工作。同年1月,其父福田赳夫出任自民黨幹事長。弟弟橫手征夫(因過繼給橫手家而改姓)剛滿20歲,頭腦靈活,有志從政,便當了父親的秘書,打算將來繼承其父的「政治家產」。福田康夫則步入商界,一幹就是十七年。在此期間,他還被派到美國洛杉磯分部工作了兩年。長期的社會工作鍛煉,培養了福田的庶民風格和務實作風。1966年他與實業家嶺駒夫的女兒嶺貴代子結婚。貴代子的外祖父櫻內幸雄戰前官至農相和藏相,舅舅櫻內義雄是原眾議院議長,姨弟太田誠一是眾議院議員。福田家族也是門庭顯赫,除了出任首相的父親福田赳夫外,叔父福田宏一是參議院議員,姐夫越智通雄是原經濟企劃廳長官。結婚時福田表明,自己不打算當政治家,也保證「不會讓她成為政治家的夫人」。

世事難料,造化弄人。原定繼承父親政治衣缽的二弟身患重症,提前放棄了自己的政治夙願,之後於1994年因癌症去世。1976年11月,在父母的勸說下,福田康夫辭去公司職務,當上了其父福田赳夫首相的秘書官,不惑之年進軍政界。在父親的提攜與指點下,1978年作為秘書官,福田參與並見證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過程。1990年2月,福田赳夫退出政壇,干了十四年秘書的福田康夫繼承父親在老家群馬縣的選舉地盤,一舉當選眾議員,就這樣陰差陽錯成為一名第二代「世襲」政治家,時年53歲。對於媒體的非議,福田表示,「有人批判我是第二代,雖說我是政治家的兒子,可是我已50多歲了,希望把我看做是一個獨立的人」,可從選舉來看,人們還是認為「不過是一個老頭代替了另一個老頭」罷了。

出道較晚的福田,一直比較低調。因為父親的門生們都已加官進爵,如小他一歲的森喜朗、小他六歲的小泉已經當上了大臣,自己才剛剛正式接班,內心不無尷尬。福田從1992年到1999年一直擔任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理事,1995年出任村山內閣的外務省政務次官,也先後擔任過自民黨副幹事長、政務調查會副會長等職務,被議員們評為「無慾無為、低調安逸」。「角福之戰」雖硝煙散盡,可是餘韻猶存,實際上在「田中—竹下—小淵」一派掌權的20世紀90年代,儘管出生背景不凡,然而初出茅廬的福田也不可能得到重用,正好是積累經驗、等待時機的階段。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日本的政治權杖在新世紀由原田中派轉到原福田派,即森派手中時,福田康夫也就時來運轉了。2000年10月,當森喜朗內閣官房長官中川秀直因桃色醜聞辭職後,在時任森派會長小泉純一郎的舉薦下,既沒擔任過大臣、黨內重要職務,又非派閥首領的福田,一舉進入權力中樞,成為內閣中僅次於首相的二號人物。面對周圍眾多質疑之聲,福田能夠出任官房長官,無疑是高貴的政治血統和知恩圖報的「情意」因素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原本福田是「公子」,而森喜朗和小泉是陪伴左右的「書僮」。不過,在森首相屢屢失言,政府金錢醜聞頻發的情況下,不善言辭但沉著穩重、長於協調的福田,還是出色地發揮了自己的「辯才」,出面為森喜朗政府「消災避禍」,因而贏得了一個「辯白長官」的稱號。

2001年小泉上台後,福田留任官房長官,協助小泉通過了海外派兵法案,領導了外務省有關事務,在外交和安全方面繼續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輿論稱為「影子外相」、「影子防衛廳長官」等。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他反對小泉一意孤行參拜靖國神社,主張修建國立的和平追悼設施。因此,被部分保守勢力批判為「親中派」、「媚中派」等。2003年8月,在中日關係處於低谷的情況下,福田訪華,參加了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25週年慶典。久而久之,福田由小泉的心腹密友逐漸變成了「諫言長官」,兩人之間心生芥蒂。2004年5月7日,福田以未交養老保險問題為借口辭去官房長官職務,任職長達1289天,成為日本政治史上擔任官房長官時間最長的人。此間媒體認為圍繞亞洲外交和靖國神社問題,福田與小泉等人產生重大分歧是其去職的深層原因。三年半的官房長官,歷練了福田的能力,顯著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在小泉明言2006年9月任期屆滿不再尋求連任的情況下,福田成為小泉之後有望接班的所謂「麻垣康三」(麻生太郎、谷垣禎一、福田康夫和安倍晉三)中的熱門人選之一,輿論調查的支持率僅次於當時的官房長官安倍晉三。他表明要在父親提出的「福田主義」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構建自己所謂的「新福田主義」。然而,安倍晉三先聲奪人,趁著「劇場政治」的餘熱,表明將繼承小泉路線,在小泉首相和周圍人等的支持下,憑藉著「年輕」和「強硬」的優勢,佔據上風。同屬森派的福田眼見勝算不大,而且反對靖國神社參拜的主張必將與安倍的看法產生對立,成為總裁選舉的爭論點。他對支持自己的朋友吐露:「最頭痛的結果就是變成『靖國神社選舉』」。同時也考慮到為了避免其父創立的「清河會」內部分裂,造成原本世交的兩家不睦,於是福田以年事已高為由,於2006年7月21日無可奈何地宣佈不參加競選。甚至後來有消息透漏出來說,他要從政壇隱退,將位置讓給自己的秘書即長子福田達夫。期望中的「首相之夢」,在沒有明確表示出馬競選的情況下就已幻化為泡影。

誰也沒想到,一年之後隨著「安倍劇場」的驀然落幕,首相之運居然悄然落在了慨歎「廉頗老矣」的福田頭上。六年半的「劇場政治」中,小泉、安倍奉行「新保守主義」路線,日本社會呈現出改革疲勞症,安倍的「擺脫戰後體制」的口號和「價值觀外交」亦遭到各界批判。在年輕的安倍落馬後,與其風格相似的自民黨幹事長麻生太郎,原本信心十足地準備接替安倍的位置,然而,在參議院選舉失利的情況下,為了謀求贏得不久即將到來的眾議院大選,必須明確地改變路線,於是自民黨各派把目光投向了穩健派的代表——「老將」福田康夫。早年就在首相府一個鍋裡吃飯的森喜朗,因2006年小泉之後未能把福田扶上大位就心懷歉疚,如今積極協調各派領袖意見,自民黨九個派系中除了麻生派之外,其他八個派系都表示支持福田。2007年9月23日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國會議員387票、地方代表141票,共計528票,除了一張無效票之外,福田獲330票,麻生獲197票,其中地方票中,福田獲76票,麻生獲65票,福田當選為自民黨第22任總裁。從結果來看,在派閥約束功能下降的情況下,福田的優勢並沒有設想的那樣大。9月25日,日本國會舉行首相選舉,眾議院選出福田康夫,而民主黨佔優勢的參議院選了小澤一郎。參眾兩院選出不同人選,這是自1998年來的第一次,現行憲法下是第四次。根據憲法規定的眾議院優先原則,福田當選為日本第58位、第91屆首相。第一對父子首相誕生的同時,福田也是繼福田赳夫、中曾根康弘和小淵惠三之後從群馬縣走出的第四位首相,群馬縣也因此成為日本產生首相最多的縣。

當選首相的9月25日,福田在會見記者時,自歎為「背水一戰內閣」,他說,「一步走錯,自民黨將喪失政權,我就是有這種可能性的內閣。念及此點,我們必將緊張地度過每一天」。福田反覆強調了本內閣的定位,首要的是就安全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等重要問題與第一大在野黨民主黨「協商」。因為2007年參議院選舉失敗後出現的「非常國會」不同以往,從政治勢力對比來看,日本政治史上首次出現了兩大政黨各把持一個立法機關的局面。

倉促上陣、臨危受命的福田,鑒於正值國會會期之內,留任了安倍內閣的大部分成員,與公明黨組建了聯合政權,贏得了諸多國民對「穩健政治」的期待。據《讀賣新聞》於9月25—26日進行的輿論調查顯示,福田內閣支持率為58%,這是自1978年大平內閣以來,繼小泉、細川、安倍之後排名第四的高支持率。此外,福田任命四大派閥領袖出任黨內要職,即伊吹文明任幹事長,谷垣禎一為政調會長,二階俊博為總務會長,古賀誠為選舉對策委員長,以求先行黨內協調,再去尋求黨外「合作」。

10月1日,福田在第168屆國會的首次施政方針演說中,改變了安倍時期那種意識形態先行的「大政治」,著眼於務實可行的「小政治」,提出了「自立與共生」的基本政策理念,意欲適當修正小泉的改革路線,某種程度回歸「大政府主義」。他提出對內要恢復國民對政治的信任,通過改革和發展經濟,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整頓公共教育、工作和育兒環境,縮小社會差距,建立一個「希望和安心」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對外則主張實現「日美同盟的強化與推進亞洲外交的共鳴」,「積極推進亞洲外交」,並且指出當前最緊急的課題就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向印度洋美軍提供後勤支援問題和朝鮮問題。國會演說中福田首當其衝強調,要誠心誠意與在野黨協商,共同推進國政。

面對「非常國會」的長期化,某種程度上權力的中心已由內閣轉移到了國會。福田不得不奉行「協商路線」,考慮在何種程度上能夠取得第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合作,如何尋求合作的途徑和方法?事關向美軍繼續供油的反恐法案還沒找到頭緒,10月19日,又傳出前防衛省事務次官即被稱為「防衛廳天皇」的守屋武昌涉嫌嚴重受賄案件。民主黨藉機根據國政調查權,在眾參兩院分別傳喚了守屋武昌等數名當事人,還牽出原防衛大臣久間章生和現任財務大臣額賀福志郎等多名政治家參與其中,問題變得更為複雜。如何盡快收場,剛剛上任的福田已是舉步維艱。毋庸置疑,其中「大聯合」是消除「非常國會」的根本辦法。於是,10月30日、11月2日,福田與民主黨黨首小澤一郎,即所謂的「眾議院首相」與「參議院首相」舉行了兩次會談,探討了建立「聯合政權」的問題。在福田對小澤的安全政策方面做出較大讓步後,小澤態度也比較積極。雙方約定,小澤出任無特定事務的副總理,內閣人數分配分別為自民黨10人、民主黨6人、公明黨1人,其中國土交通大臣、厚生勞動大臣和農林水產大臣由民主黨擔任。據說《讀賣新聞》會長渡邊恆雄和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也從中斡旋,此間有關建立「大聯合政權」的問題喧囂一時。結果小澤的建議遭到民主黨內的強烈反對,甚至搞得小澤不得不宣佈要辭去黨首職務,最後在大家挽留下小澤又收回了辭職的發言。

大聯合的設想落空之後,朝野對立激化,反恐法案成為鬥爭的焦點。11月1日反恐法案失效之後,福田政府急忙於11月13日提交新反恐法案並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帶著這個還沒加工好的「見面禮」,福田於11月15—17日首訪美國,表明將繼續強化日美同盟,爭取早日通過新反恐法案以恢復自衛隊向美軍等的供油活動,同時也重申了「日美同盟與亞洲外交共鳴」的理念。上一年保守的安倍首訪中國,破除了中日關係的堅冰,如今溫和的福田首訪美國,以顯示重視美國的姿態。

圍繞年金記錄丟失處理問題,福田政府對應遲緩,新反恐法案強行再行表決的意向,也遭到各方批判,導致內閣支持率急劇下降。據朝日新聞社12月19—20日的全國輿論調查,執政不到三個月,福田內閣的不支持率首次超過支持率,支持率由上台時的53%下滑到31%,不支持率由27%上升為48%。

在內政不見起色的背景下,福田發揮自己外交的特長,在歲末的12月27—30日,福田繼「破冰」、「融冰」之旅後,展開了「迎春」之旅。他在北京大學發表了題為「共創未來」的演講,提出以「互利合作、國際貢獻、相互理解和信賴」作為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三大支柱,進而最後強調指出「中日兩國之間不單單是一種利益或利害關係,兩國是有著悠久交流歷史的鄰國,共有相互的文化和傳統,共有相互依存的基礎」。隨後,福田參觀了天津濱海新區及天津一汽豐田工廠,並前往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參觀,親筆寫下了「溫故創新」的感言,蘊涵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之義。福田「政治、經貿、文化」 三位一體的「迎春之旅」,為中日邦交正常化35週年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2008年5月,胡錦濤主席展開「暖春之旅」,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十年首次訪日。雙方簽署了中日之間的第四個政治文件《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進一步推動了中日關係向一個新的高度發展。

為了通過反恐法案,時隔19年,福田內閣決定延長臨時國會。於是,臨時國會自細川內閣以來時隔14年第二次跨入新年度,成為「跨年國會」。進入2008年,福田內閣迎來了更大的挑戰。1月11日上午,新反恐措施法案在參議院被民主黨、共產黨和社民黨等多數否決後,當天下午眾議院大會上,自民黨和公明黨實行再次表決,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強行通過,該法時效一年。被參議院否決的議案在眾議院再次表決通過,這是繼1951年《賽艇法》之後57年來的第一次。表決現場,民主黨代表小澤一郎等人拂袖而去,放棄投票,以示抗議。

緊接著所謂「DNA」的一些列棘手問題,嚴重困擾著福田內閣,特別是日本銀行總裁的選任問題。隨著2008年3月日本銀行總裁福井俊彥任期屆滿,按照日本國會法的規定,政府對日銀正副總裁的人事任命,必須經過參眾兩院的批准,而不像預算和法案一樣眾議院有優先權。民主黨據此以財政和金融分開為由,先後兩次否決了福田政府的人事提案,使得日銀總裁空缺達三周之久,這是日本戰後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事態,福田政府在國民心中成了「不作為」政府。加上在處理汽油稅率等問題上福田表現不佳,4月19—20日,朝日新聞社發表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福田內閣的支持率已降至25%,有人認為福田內閣已經進入「危險水域」。4月30日—5月1日該社的調查結果是,福田內閣支持率進一步降至20%。政黨支持率也發生了逆轉,民主黨由22%上升為28%,自民黨則由26%降為24%。與此同時,5月2日,日本共同社的民調結果也顯示,福田內閣的支持率跌至19.8%,這也是2001年森喜朗內閣下台以來,日本內閣支持率首次跌破20%。福田的政權運作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進而,民主黨加緊「逼宮」行動。2008年6月11日,民主黨聯合其他在野黨向參議院提交了針對首相福田的問責決議案並獲得通過。在日本憲政史上,首開首相問責決議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的先例。民主黨代表小澤認為,「儘管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但針對首相的問責決議案獲得通過的話,是迄今為止從未有過的重大事態」,他還表示「無視國民的意見而繼續存在的內閣是不符合憲政常識的。只有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才能解決問題」。

翌日,自民黨和公明黨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上,利用多數優勢通過了對福田內閣的信任決議案,以對抗前一天在野黨在參議院通過的針對福田的問責決議案。這是日本眾議院歷史上第二次通過對內閣的信任決議案。上次是在1992年宮澤喜一任首相期間。

支持率在20%左右低位徘徊的福田,寄希望於7月在北海道召開的八國峰會,欲借外交增加政府的亮點,然而,結果是不少日本媒體認為日本收穫不大,福田表現令人失望,美國布什成了大贏家。「江郎才盡」的福田8月2日改組內閣,以求挽回一路下滑的支持率。然而,朝日新聞社8月1—2日的輿論調查表明,內閣支持率沒有太大起色,支持率為24%,與7月份持平,不支持率仍舊高達55%。

新內閣不見增色,反倒是又出醜聞。新內閣中的三名大臣於8月16日被曝各自接受一名建築業大亨政治捐款,十天後的26日,福田剛拉上農林水產大臣位置的太田誠一(妻子的表弟),竟然被曝出憑空領取事務所經費的醜聞。9月19日太田引咎辭職,成為繼安倍內閣松岡利勝、赤城德彥之後一年多內栽倒的第三位農林大臣,該職位一時成了「鬼門」。 在野黨紛紛要求追究福田的人事任命責任。

執政聯盟公明黨也擔心若在沒有人氣的福田領導下迎接大選,鐵定敗北,殃及自身,要求福田下台、更換領導人。自民黨內不少人也對福田的領導能力產生了懷疑。福田提出的延長反恐特別措施法案、設立消費者廳、討論補充預算等問題,均受到民主黨的反對。面對2008年9月即將到來的臨時國會,民主黨幹事長鳩山由紀夫8月26日表示,要在臨時國會中「將福田內閣逼到絕路」。民主黨黨首小澤也表示,臨時國會開幕意味著「眾議院解散、舉行大選的銅鑼敲響」。進退維谷的福田,突然於9月1日晚召開緊急記者招待會宣佈辭職,理由是「為了國民生活,希望在新的陣勢下實現政策」。記者質問:「一般都認為您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今天這場辭職的記者會,坦白說,您給人就是這種印象。」福田有點惱羞成怒:「我能很客觀地認識自己,我和你不一樣。」「我和你不一樣」,迅速躥紅網絡,贏得日本「2008年網絡流行語金獎」。各類商家紛紛推出圖文並茂的「我和你不一樣」文化衫、鴨舌帽、馬克杯、嬰兒裝,可謂火爆熱銷。

9月24日,福田內閣辭職。與「小將」安倍同樣,「老將」福田依舊是一年之後,改造完內閣不久撂挑子而去。「非常國會」無須說是需要客觀面對的現實,那麼換個角度,究竟是「金權政治」惹的禍?還是「世襲閨閥」的劣根?無疑都與自民黨長期一黨獨大的「僵化」體制脫不開干係。新規未立,舊體制已僵,「政治崩潰」,首相更迭已是必然。從人才的角度看,小泉打破了派閥,也打破了自民黨以派閥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和功能,結果他支持、推出的兩任首相,都在直接「摧毀著自民黨」。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前首相竹下登在接受日本政治學者御廚貴(現東京大學教授)的採訪時就曾說:「橋本政權倒了的話,下一個是小淵(惠三),但是,小淵之後還沒有看到。」採訪者追問「小淵之後這麼辦?」竹下答道:「今後得收攏年輕人進行學習了。」時隔不久,竹下病倒,最後之星小淵也很快病故。該人才培養體系亦旋即告終。十餘年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福田這位平常時期的常人政治家,卻在非常時期上任,又遭遇「非常國會」,以致終於「臨陣脫逃」。從體制變遷角度來看,御廚貴教授感言:「日本真正的政權交替時期已經到來。這次福田首相突然拋掉總理職位,對日本來說,或許是個『功勞』。」

《日本首相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