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攻守相宜

危機即是轉機,很多時候,往往後無退路之際才是豁然開朗之時。2002年1月11日,一場在馬格德堡舉行的會議把默克爾推入更深的漩渦中,卻也給她帶來了更大的改變。

默克爾預約了施托伊伯的私人時間,提前一天乘坐飛機從杜塞爾多夫飛到了慕尼黑,第二天抵達巴伐利亞,到施托伊伯家中做客。施托伊伯並不知道默克爾此行的來意,但看得出來他很激動。

兩個人愉快地共進早餐,直到默克爾起程離開,施托伊伯還沉浸在驚訝之中——因為默克爾此行的目的是來告訴他,她決定放棄總理候選人的資格。這對施托伊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那麼,默克爾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呢?

默克爾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主要還是迫於各方的壓力。就在這一天,基民盟主席團和聯邦理事會的會議在馬格德堡的一個酒店裡舉行,眾人還未坐定,會議就進入了討論的高潮,參會人員一致要求盡快確定總理候選人。

不出所料,各位州長們都表示,總理候選人應該是施托伊伯。如此,局勢很快就明朗起來了。另外,原本已經訂好休假計劃的黑森州州長科赫特意放下假期,趕來表明自己的立場——不喜歡默克爾。

不難想像,這是針對默克爾的一場政治變革。

雖然也有基民盟的成員要求自己的黨主席做候選人,但是州長們的氣焰著實囂張。基民盟的成員們這才反應過來,這個會議確實是針對默克爾的一場有計劃的政變。

再說默克爾,她離開施托伊伯家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基民盟的年會。來到會上,她說了這樣一番話:「什麼樣的人最應該成為大選的候選人呢?當然是最有可能當選的人,我一直這樣認為。符合這樣標準的候選人,除了要本人同意或者黨內領導者的舉薦,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讓大家團結一心。我覺得,整個基民盟都會齊心協力地支持施托伊伯成為總理候選人。」

不得不說,默克爾實在高明。在局勢一邊倒之際,她用一個大膽的決定和一頓早餐自救成功。

假如默克爾沒有提出放棄候選人資格,而基民盟背離她的意志支持施托伊伯成為候選人,那就意味著基民盟對她的不信任,一旦落選,她就一定要從基民盟離職,因為她不是輸在了對手手上,而是輸在了自己的陣營中。所以,默克爾放棄候選人資格的決定無比正確,這也使得很多人不必再糾結站在哪一隊了。

其實,默克爾的這種做法在德國並非沒有前例。1976年,萊法州州長科爾獲得了48.6%的民眾支持,成為當年基民盟的總理候選人,這成為基民盟有史以來排名第二高的支持率。不過,那時在巴伐利亞任州長的約瑟夫·施特勞斯並沒有對科爾表現出支持的意願。

1980年,總理大選如期來臨,科爾並沒有參加這次大選,而讓聯盟黨內的下薩克森州州長埃恩斯特·阿爾布萊希特參加候選人選舉,與施特勞斯相抗衡。結果埃恩斯特·阿爾布萊希特敗下陣來,而總理候選人施特勞斯在後來的大選中損失慘重。假設參選的是科爾,他一旦選舉失敗,就要辭去基民盟主席的職位,可以退為進的策略卻讓他成功地為後來參選總理鋪設了道路。

通過效仿科爾的做法,默克爾一樣成功地化危機為轉機。

自從成為總理候選人,默克爾就危機不斷。從信任坍塌到不斷殺出的對手,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她成功地扭轉了局勢,原本基民盟黨內沉重的氣氛也霎時輕鬆許多。

就在默克爾宣佈放棄總理候選人的馬格德堡會議上,圖林根州州長、政界元老級人物福格爾稱讚默克爾說:這個女人充滿了智慧,競爭的同時不忘維護自尊。

各方的讚揚也隨之而來,大家佩服她的勇氣和膽略,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能夠在這樣的會議上公之於眾,實在非常人所能。默克爾重新樹立起了一個好形象。

默克爾在基民盟的同事們都知道,即使是對手林立、危機重重,她也未曾想過放棄,她一直擁有堅強的意志和對局勢冷靜的分析,堅守著總理候選人這個角色。而在危機四伏之際,執拗地堅持也許會讓事情變得糟糕,她在眾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迅速改變政治策略,與施托伊伯達成了共識。

表面上看,默克爾失去了總理候選人資格,但在她自己看來,這不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她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的有關候選人的經驗,對於以後的政壇之路會有巨大幫助。

默克爾成功地化危機為轉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局勢的清醒認知,之前她的目標就是盡全力做好總理候選人的準備工作,之後她的目標就是與黨內人士齊心協力幫助施托伊伯取得大選的勝利。

默克爾和施托伊伯的合作使得聯盟黨內部一片和諧,對於大選的準備工作也漸漸進入正軌。彷彿萬事俱備,只差最後一個勝利的結果,懷揣如此自信的態度不是沒有理由的,從大選前的民意調查看,聯盟黨優勢非常明顯。

在能夠影響大選的許多政治活動中,聯盟黨的得票都遠遠多於社民黨。民意調查發現,對於是否能帶動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問題,一半的德國民眾對聯盟黨很有信心,而只有1/3的人表示支持社民黨。

據調查,對最能左右此次大選的失業問題,認為聯盟黨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比支持社民黨的人多了11%。從這個比例來看,聯盟黨具備壓倒性的優勢。

而在其他問題上,兩個黨派各有優勢,互相咬住不放。這種時刻,誰更有能力解決選民心中最關注的問題,誰就是最後的贏家。因而,聯盟黨對現在的形勢充滿信心並非沒有依據。

不過,不到結果公佈的那一刻,誰又能猜到哪個政治問題最能左右選票?誰又能知道花落誰家、鹿死誰手呢?

除了聯盟黨和社民黨,還有一個重要的黨派,這便是此時的聯邦總理施羅德帶領的紅綠聯合執政黨(即社民黨與綠黨的聯盟)。

2002年夏天,一項對德國民眾的調查顯示聯盟黨有希望打敗掌管德國4年的總理施羅德。儘管形勢一片大好,但默克爾並不鬆懈。在準備大選的過程中,她的每一步都走得相當有頭腦。

在競選初期的基民盟黨代會上,默克爾的表現可圈可點,既為自己拿到了更多的支持,博得了更多的好感,又突出了自己和施托伊伯的合作,給黨內議員們打了氣。而其中最有影響、對默克爾最有好處的一招,就是邀請科爾回到基民盟。

沒有永恆的敵人。默克爾和科爾之前鬧得「不歡而散」,可此時又能「同仇敵愾」,其實也是各取所需。

在這次黨代會上,科爾發表了講話。儘管此次講話只有30分鐘,可對這位前任領導有著深厚感情的基民盟成員們仍然非常激動,加上講話本身就非常感動人心,因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同時也讓基民盟的成員們對默克爾的好感有所提升。

此外,默克爾作為黨主席,自然也發表了演講。作為大選前的鼓舞講話,默克爾充分發揮了自己具有強大帶動力的講話特性。她不斷地強調如今的基民盟可謂處於最佳狀態,黨內情況一片良好,各項決議都取得了黨內一致同意,萬眾當真是擰成一股繩往前衝,議員們被鼓舞得激動不已。

在如此具有煽動性的場面中,默克爾也出奇地保持著冷靜,在講話中時不時地提醒眾人,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絕對的,千萬不要提前想基民盟勝利了該如何。

事實的確如此,儘管全黨整體上呈現出一片祥和之貌,但實際上仍有爭論和摩擦。比如,默克爾在黨代會上否決了要與社民黨大聯合的提議,這就讓施托伊伯周圍的人非常生氣,可他們的態度也不敢太過強勢,只是旁敲側擊地暗示默克爾不要發表這樣的言論。

再多的準備也是為了大選中那重要的一刻。聯盟黨內大部分人原本都非常看好此次競選,然而最終結果卻令他們大跌眼鏡,甚至連施羅德自己都沒有想到在競爭水平幾乎相當的情況下,自己能以微弱的優勢贏得這場戰鬥,再次當選德國總理。

從失去總理候選人到支持的政治家落選總理選舉,默克爾接二連三地遭受政治上的打擊。聯盟黨輸給聯邦政府其實並不奇怪。在總理大選之前的8月份,易北河地區就曾發生一場嚴重的水災,這給了政府一個很好的樹立形象的機會。這種時候,只有政府能主動站出來處理危機,其他黨派基本只能觀望。

隨後,德國國內的政治情形又受到了伊拉克事件的嚴重影響。國內的民眾並不希望參與這場戰爭,德國聯邦政府也在第一時間明確表態,不會幫助美國攻打伊拉克。雖然基民盟始終與大洋彼岸保持著友好往來,但並沒有明確說明自己的立場。在德國沒有收到出戰請求的情況下,施羅德打了個幌子,聲稱德國收到了這樣一份邀請,還譴責聯盟黨有可能會讓德國捲入一場惡劣的戰爭中,同時他還對民眾們心中的恐懼表達了深深的認同感。

施羅德的這種做法深得民心,尤其能打動那些還活在「二戰」恐慌中的民眾,這反倒使聯盟黨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也嚴重影響了施托伊伯的形象。之後的民意調查顯示,施羅德獲得了63%的支持率,而支持施托伊伯的只有17%的選民。

雖說在發展國家經濟和解決就業問題上,施托伊伯以33%對24%和33%對18%贏得了勝利,但此時的德國社會明顯對於伊拉克戰爭可能帶來的恐慌遠遠超過失業所造成的恐慌,最終大選以施羅德連任告終。

此番對壘默克爾失利不少,無論是她還是她的「陣營」,都竹籃打水一場空。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總會在你覺得只欠東風的時候就欠「東風」。

《默克爾:一切夢想終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