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招兒,施羅德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政治家們的政治屬地,從來都不允許他人插足。當然,沒人能一直霸佔著某塊領地不放。只是,一旦哪塊蛋糕被盯上了,它即刻成為群雄必爭之物,群雄也在心裡對其默認了所有權。默克爾與施羅德,就是「總理」這塊蛋糕的爭搶雙方。

2005年的大選還沒到來,德國已經陷入一團紛亂之中。各黨都在最後關頭爭取進入議會的權利,拉選票,攏民心,還不忘攻擊對手。特別是德國最大的兩個黨派,施羅德領導的社民黨和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兩黨之間口水之戰不斷,利益之爭不停。紛爭中,似乎大家都漸漸變得疲憊和厭倦,都期待著大選快點到來,盡快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畫上句號。

默克爾的總理之爭並非一時興起,談起她的鋪陳之路,可就說來話長了。

2003年時,基民盟計劃在萊比錫召開黨代會。黨代會的時間還沒到,默克爾就已開始為自己地位的崛起造勢了。黨代會召開前的兩個月,默克爾來到柏林歷史博物館的政治論壇,發表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說,題目叫作《德國的未來在哪裡》。她在這場演說中,將自己的主席風度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又恰到好處。

「假如沒有默克爾,您覺得基民盟缺失的是什麼?」

「我。」

這是一個記者曾經提問默克爾的問題,而她的回答只有一個字。

默克爾用這個作為演講的開場,她說世界上沒有假如,這件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她身上。一開場,默克爾便為整個演講注入了自信和氣勢,處處彰顯著她身上獨特的領導魅力。她為這次的演說做足了功課,論壇的相關人員也非常配合。

場上,默克爾胸有成竹,場下坐著的是許多聯盟黨的重要人士,這些人都專心致志地聽著,在他們看來默克爾成為2006年總理候選人的可能性最大。

施羅德曾公開批評聯盟黨封鎖改革政策的做法,演講中默克爾對總理的這一說法進行了反駁。她表示,聯盟黨從未也不會採取封鎖的政策,對於改革也會以公正公平的態度予以處理,而且她不擔心彼此之間有爭執,因為這可能是一個好政策誕生的契機。期間,默克爾表達了對前西德總理勃蘭特的欣賞,她覺得根據勃蘭特、科爾和阿登納提供的政治策略,德國也許會達到統一的狀態。

2003年12月,基民盟黨代會在默克爾的政治生涯中就像是一座里程碑,在這次會議上人們開始關注她、認可她,包括認可她的領導力和政治觀點。

隨著默克爾成為基民盟的「一號人物」,基民盟在2004年的發展形勢也一片大好。2月29日,馮·波伊斯特帶領基民盟參加漢堡的城市大選,結果一出,震驚四座,選票增長率達到20%——這是史無前例的。毫無懸念,基民盟無須和別的黨派共同執政,它成為了漢堡城的獨立領導者。

與之相比,施羅德帶領的社民黨形勢卻每況愈下。大選中,施羅德關於解決失業問題的承諾並沒能兌現,由此引發了選民流失,社民黨支持率急劇下降。情況緊急,為了更好地專注於總理事務,施羅德雖然已做社民黨主席5年,但也不得不辭去這一職位。

不管怎樣,如今聯盟黨內的局勢已基本被默克爾掌握在手中,此時的她無須看別人的臉色,無須拉攏某個幫手。這也許是不經意間的成就,也許是準備許久的結果。總之,在一次次的失敗和打擊中,默克爾一點點積累著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地在總理競選的路上前進著,她不斷與政敵周旋又不斷地提高自己,逐漸成為一位能獨當一面的領導人。

時光飛逝,2005年9月18日到來。只是,大選這天的到來非但沒有結束紛爭,反倒拉開了一場新的混戰。

先來看看德國的大選制度。一個黨要想成為德國的執政黨,必須擁有半數以上的議員席數。要想擁有議員席數,前提是進入聯邦議會,進入議會的標準是德國選舉制度中的5%條款,意思是所在政黨要得到全民5%以上的支持率,並且有多於3個的選區議席才可以,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然而,2005年這場選舉的第一輪,沒有一個黨派順利地獲得入場券,他們都沒有獲得一半以上的議員席數。

按照德國憲法規定,單個政黨議員數目不足時,可以選擇和另外的政黨聯合執政,只要聯合黨的議員席超過一半就可。社民黨和聯盟黨是當時德國最大的黨,也佔了最多席位,其他小黨獲得的席位少得可憐,所以,競爭的雙方都發現,即使和自己的盟友聯合,也難以達到憲法規定的席位數目。無奈之下,只能和對手聯合以達到參選條件的要求。於是,這場大選的競爭雙方——社民黨和聯盟黨要聯合執政。這真是一場有意思的政治選舉。

雖說兩個對手黨聯合執政勢在必行,但默克爾和施羅德都認為,自己的黨派才是能領導德國的執政黨,自己才是最合適的領導人。從《誰將會管理德國》的文章就能看出,整個德國都陷入一片迷茫之中。兩個領導人的態度都很堅決:默克爾說聯盟黨可以和社民黨聯合執政,前提條件是施羅德不再出任新任總理;施羅德則堅持,他也可以主動促使德國兩大黨派的聯合,但有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由他繼續擔任德國總理。

默克爾和施羅德都沒有讓步的意思,之後的20多天,雙方進行了3次艱難的談判。是年10月10日,兩個大黨終於達成一致意見,決定聯合執政,並由默克爾擔任德國新一屆總理,成為德國第一位女總理。

其實,在這兩人的對抗中,誰贏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都是身經百戰的老牌政治家,但為何最後的結果是由默克爾來執政呢?3次談判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施羅德做出了最後的讓步?

先來看看雙方就執政問題達成的一致意見:兩黨組成新的執政黨後,社民黨負責國際外交、國家財政、法律和勞動就業等相關事務,聯盟黨負責國家防務、國內政務以及農業、林業、教育等相關事務。從媒體的報道來看,默克爾能坐上總理寶座,是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的,最終默克爾以多給社民黨兩個議員席位的承諾,才拿到了德國總理的「offer」。

對默克爾來說,德國總理的位置讓她喜上眉梢,但更大更嚴峻的問題還等待著她。兩個曾經在許多國內政策上持有不同意見的德國最大的黨派聯合執政,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諸多的不同之處該如何處理?可以想像,假如黨內融合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那執政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面臨的都是內耗,何談惠及國民?

雙方在國民就業和經濟發展方向上有很多分歧,德國國內專家分析說,這樣的聯合執政是他們能想到的最不利的一種執政方式,它可能會使得德國國內政治、經濟以及改革寸步難行。

默克爾可謂四面楚歌:在基民盟和基社盟內部會不會有人突然飛來一刀?應該如何讓社民黨盡快地歸順?此時的德國是歐盟成員中經濟增長最慢的國家,怎樣解決這一困境?國民對於兩個對手組成的執政黨深表懷疑,這樣的情況怎麼化解?

不得不說,在默克爾面前的這條路的確是漫長的,但前途是否光明還不得而知。唯一值得一說的是,她終於坐上了頭把交椅,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光芒。

《默克爾:一切夢想終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