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門」帶來的兩難境地

2013年6月5日,英國《衛報》一則披露「稜鏡計劃」的報道,像一顆重磅炸彈在世界範圍內掀起軒然大波。

隨著報道的不斷披露,人們終於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楚門的世界」裡,美國政府以反恐為名,實施代號「稜鏡」的秘密監視項目,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地監視人們的電話通訊和網絡信息。

美國政府的「稜鏡計劃」讓全世界感到憤怒,人們紛紛譴責奧巴馬政府的無良行徑,要求美國政府停止監聽,歸還自己的隱私和尊嚴。德國民眾也積極參與抗議活動,抗議監聽行動。而奧巴馬在6月19日訪問德國時聲稱,德國是美國的夥伴,絕對不會被監聽,且監聽的目的是為了拯救生命,打擊恐怖活動。

此時,默克爾也與奧巴馬立場一致,認為「稜鏡計劃」有著重要的反恐作用,希望德國民眾保持冷靜。

就在默克爾安撫國內小部分激烈抗議的民眾之時,德國《明鏡報》從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手中拿到了一份絕密情報:德國是美國在歐洲主要的竊聽國家之一,每月德國被竊聽的數據高達5億次。

消息一出,原本已經漸漸平穩的德國輿論瞬間爆炸,有了切膚之痛的民眾憤怒地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同時要求默克爾替民眾做主,做出反擊動作。

形勢將默克爾推向了風口浪尖,作為政府代表的她此時也是左右為難:一方面,德國經濟與美國經濟有眾多彼此依賴的地方,她希望與美國政府保持良好關係;另一方面,聯邦議會大選在即,如果視民眾憤怒情緒於不顧,反對黨會抓住機會大肆攻擊,給大選帶來不確定因素。

默克爾的左右為難,主要表現在她模稜兩可的態度上:她不停地向民眾表示,她理解民眾的憤怒,並且與德國人民站在一起,反覆聲稱德國絕對不是一個被監聽的國家,她會維護德國人民的利益與安全;同時,繼續認為美國的監聽計劃有一定的反恐作用,而且在德國的監聽範圍是嚴格遵守德國法律的。

這樣的處理方式,非但沒有使德國民眾的憤怒之氣逐漸消隕,反倒愈演愈烈。默克爾這種不夠堅決的做法,也讓德國媒體難以接受,認為她表現得太過軟弱,不敢得罪美國。反對黨也大肆攻擊,認為默克爾像一隻懦弱的綿羊,根本沒有勇氣和奧巴馬對抗。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監聽是為了反恐安全。其不甚在意的態度,讓德國民眾憋了一肚子火。

儘管默克爾對於監聽醜聞的表態不痛不癢,模稜兩可,可她依靠出色的經濟政策,依然獲得了大選的勝利。在此期間,她也曾多次表示反對,不過都顯得蒼白無力。

就在人們滿腔憤怒無處發洩時,10月23日,《明鏡報》透露總理默克爾的私人手機可能也被美國監聽。這一刻,憤怒的人們就像在高壓鍋裡找到了透氣孔一樣,強大的民意氣流噴向美國。

這次,默克爾沒有了之前的曖昧不清,無論怎樣的反恐監聽,她都沒有理由成為被監聽的對象。同時,她作為一國之總理,代表著德國的國格,怎能容忍被人監聽?這簡直是唾面般的恥辱。

默克爾與德國民眾一道,順便拉上歐盟其他國家,向美國政府發難。10月25日,默克爾與奧巴馬直接通話,表示了內心的憤怒:德國把美國當作朋友,在國際事務上甚至以美國為「大哥」,難道換來的就是如此不信任的監聽嗎?

這是默克爾上任以來,首次向美國表示如此強烈且直接的不滿。在憤怒質問的電話那一頭,奧巴馬也感到臉上掛不住,沒想到默克爾會如此直截了當,只好訕訕地說:我們現在不會監聽德國,以後也不會監聽。言下之意,就是默克爾以前的確被監聽了。後來也有消息證明,默克爾至少被美國監聽超過10年,尤其是2005年成為總理候選人以後,更成為重點監聽的對象。

10年!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別說是一國領導人被監聽,這涉及到國際問題,就算是普通人被監聽10年,也是侵犯了人身權益。

默克爾帶頭出聲反對「大哥」之後,歐盟其他國家也緊跟其後,元首們紛紛直接給奧巴馬打電話抱怨,一致要求美國給出解釋,法國也與德國站在一邊對抗美國。

一時間,美國與整個歐盟的關係跌到谷底,奧巴馬政府與默克爾政府之間的信任蕩然無存,美國陷入監聽醜聞的泥淖之中。

奧巴馬政府在如此四面楚歌之境地,也開始左右抵擋。為了瓦解以默克爾為首的歐盟譴責大軍,美國開始攻擊默克爾的經濟政策,說她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政策給其他歐盟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只是,奧巴馬企圖分散歐盟反擊的措施顯然沒有成功,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歐盟各國依然跟在「一姐」默克爾身後,持續向美國施壓。

倒是奧巴馬的策略激怒了默克爾,默克爾心裡肯定覺得美國也太看輕自己了。其實,從「稜鏡門」事件爆發之後,默克爾一直站在奧巴馬一邊,盡力安撫國內情緒,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畢竟,那時默克爾認為監聽是各國政府都普遍存在的情況,大家心知肚明,在東德成長起來的她更覺得見怪不怪。

直到被爆出自己的手機也被監聽之後,她才真正憤怒了,但奧巴馬竟然沒有道歉,還採取分化歐盟的措施,這實在不可忍受。

理智的默克爾很少發火,一旦發起火來卻很恐怖。11月18日,默克爾開始反擊,首次將監聽門這一政治醜聞與經濟掛鉤,她聲稱,美國的監聽行為讓歐盟感到失望,彼此之間的信任已經消亡殆盡,將會影響到即將簽署的《美國——歐盟自由貿易協定》。默克爾在歐盟國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話語權,此言一出,即將簽署的自貿協定只能擱置。

11月21日,默克爾在2013年的「經濟領導人」高峰論壇上,再次對奧巴馬政府攻擊德國搞出口政策進行駁斥,她認為,歐盟不應只著眼於歐洲,應該看到世界,同時表示德國在歐盟的出口比重並不是很高,而且給其他歐盟國家帶去了經濟利益和服務。言下之意就是,大家不要受美國政府言論蠱惑,還是要相互支持,一同向奧巴馬政府討個說法。

事實上,德美關係一直以來都比較敏感,德美的親近之路也走得並不順暢。直到2005年,美國總統小布什訪問德國,兩國的關係才開始回暖。同年,默克爾當選德國總理,才開始重新建立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

默克爾從政以來,始終堅持的是「大西洋主義」,這是德國政界人盡皆知的事。默克爾經常在公開場合表達對美國民主政治制度的欣賞,當施羅德不顧與美國的關係公然反對美伊戰爭時,她甚至還用激烈的言辭對其表示譴責。

2006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默克爾到美國出訪了兩次,希望能緩和與美國緊張的關係。

默克爾任德國總理後,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最重要的變化是——合作夥伴關係變得有主動性和選擇性。也就是說,假如兩國對於某一個問題或政策的看法是相同的,那便可以開展更進一步的合作關係,但如果就某個政策存有異議和爭執的話,就可以在各自保持獨立看法的前提下尋找一致。

2009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他希望能彌補被前總統小布什落下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當選總統半年的時間裡,奧巴馬到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訪問了兩次,受到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熱烈歡迎。2009年起,默克爾在第二個任職期內,帶領聯盟黨與自民黨將德美關係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奧巴馬的對外政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結束阿富汗戰爭,因此他特別希望能夠得到德國等夥伴的聲援。為了維護與美國的良好夥伴關係,德國向美國伸出援手,派兵支援美國對阿富汗的戰爭。

2011年,默克爾還宣佈,德國會派兵參與在阿富汗的預警行動。雖說這並不是德國民眾希望看到的,但德國的執政黨——聯盟黨和自民黨都對這次行動表示擁護。之後,默克爾訪美,奧巴馬對德國派兵參與阿富汗行動和安全工作表達了非常誠摯的感謝。

與此同時,利比亞問題也是廣受關注的國際事件。2011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對制裁利比亞問題進行表決。聯合國規定,15個安理會成員國中有9個投贊成票,同時得到5個常任理事國的全票同意,一項決策就能夠得以通過。然而,在利比亞問題的表決中,德國等3個非常任理事國放棄了投票權利。

最為支持武力打壓利比亞的是英國和法國,美國認為,只有西方國家團結一致,才能對卡扎菲產生威懾力,加上自己身上還背著「霸主」的包袱,便同英法一起支持制裁利比亞。

德國的這種態度讓美國非常意外,因為德國這是公然地站在西方大國的對立面。雖說之前德國也曾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但至少還有法國等站在同一陣營,而如今德國沒有和任何一個西方國家站在同一立場,這讓美國非常生氣,對「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說法產生了強烈的質疑。

回到德國國內,反對默克爾這種做法的聲音此起彼伏,很多人批評說,她的這個決定可能會葬送掉德國在聯合國的前途,因為這是德國統一以來最差的一個外交政策。

不過,默克爾認為,自己的這個決定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第一,利比亞國內的局勢並不明朗,在還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就發動戰爭,可能帶來更壞的結果;第二,聯合國對於國際安全的規定不夠明確,對利比亞發動戰爭是否正確還有待商榷;第三,利比亞局勢的發展並不會直接影響德國國內的形勢。

當然,雖然默克爾堅持她的判斷,但還是受到國內國際的各種壓力,她只好尋找各種機會改善與盟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此外,她還曾經承諾援助美國參加利比亞動亂後的重建工作,奧巴馬接受了默克爾這一示好,並稱德國與美國會成為彼此最信任的盟友之一。

遺憾的是,「稜鏡門」一出,不知是否會將德美多年來的努力付之一炬,是否會令兩國的關係降至冰點。這一切,還是未知數。

《默克爾:一切夢想終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