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辛勤的一生

朱元璋用全部精力、時間,管理他所手創的朱家皇朝。

全國大大小小的政務,都要親自處理。交給別人辦,當然可以節省精力、時間,但是第一他不放心,不只怕別人不如他的盡心,也怕別人徇私舞弊;第二更重要的,這樣做就慢慢會大權旁落,而他這個人不只是要大權獨攬,連小權也要獨攬的,以此,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辦公,批閱公文,一直到深夜,沒有休息,沒有假期,也從不講究調劑精神的文化娛樂。照習慣,一切政務處理,臣僚建議、報告,都用書面的文件——奏、疏,等等,他成天成月成年看文件,有時也難免感覺厭倦。尤其是有些賣弄學問經濟,冗長而又不中肯,說了一大堆而又不知所云的報告,看了半天還是莫名其妙,怎能使人不發火、惱怒?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萬言書,他叫人讀了六千三百七十字以後,還沒有聽到具體意見,說的全是空話,大發脾氣,把太素叫來,打了一頓。第二天晚上,又叫人讀一遍,讀到一萬六千五百字以後,才涉及本題,建議五件事情,其中有四件事情是可取的、可行的,元璋即刻命令主管部門施行。同時指出這五件事情有五百多字就可以講清楚了,卻囉囉嗦嗦說了一萬七千字,這是繁文之過;自己厭聽繁文,打了人,承認這是過失,並表揚茹太素為忠臣。為了教育全國官民,他把這件事情的經過親自寫成文章公佈,規定了建言格式,文章說:

洪武九年,朕見災異萬端,余無措手,於是特佈告臣民,許言朕過。」……是以近臣刑部主事茹太素以五事上言,其書一萬七千字,聯命中書郎王敏立而誦之,至字六千三百七十,乃雲才能之士,數年以來,倖存者百無一二,不過應答辦集。又雲所任者多半迂儒俗吏。言及至斯,未睹五事實跡,意其妄言,故召問之:爾為刑部之官,彼刑部官吏二百有餘,爾可細分迂儒俗吏乎?使分之而又無知其人者,於是撲之。

次日深夜中,朕臥榻上,令人誦其言,直至一萬六千五百字後,方有五事實跡,其五事之字止是五百有零。朕聽至斯,知五事之中,四事可行。當日早朝,敕中書都府御史台著跡以行。吁,難哉!……今朕厭聽繁文而駁問忠臣,是朕之過。有臣如此,可謂忠矣。

因如是,故立上書陳言之法,以示天下。若官民有言者,許陳實奉,不許繁文,若過式者問之。[80]

經過這番整頓以後,奏章只陳實事,從此他讀文件就省了不少精力、時間,工作效率提高了。到廢中書省以後,六部府院直接對皇帝負責,政務越發繁忙,以洪武十七年九月間的收文為例,從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內,內外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件,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事。[81]平均他每天要看或聽兩百多件報告,要處理四百多件事。

他早年過的是缺衣少食的窮苦日子,中年在軍隊裡,在兵火喧天、白刃相接的戎馬生活中度過,四十歲以後,把全副精力處理國事,過分緊張疲勞,五十歲以後,體力便支持不住了,害了心跳很快的病症,宋濂勸他清心寡慾。[82]他又時發高熱,好幻想,做怪夢,在夢中還看到了天上神仙宮闕。[83]有時喜怒不常,暴怒到失去常態。[84]特別使他感覺痛苦,影響精神體力的是家庭之間、父子之間的矛盾。

元璋的大兒子皇太子標,生性忠厚,長期接受儒家教育,被教養成儒生型的人物。老皇帝過了五十歲以後,精力有點不濟事了,就要皇太子幫著處理一般政務。一來是分勞,二來也趁此訓練這下一代皇帝辦事的能力,指望他兒子是漢文帝,不是漢惠帝。但是,父子倆出身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生活實踐不同,一個是從艱苦鬥爭中成長的,一個是在太平環境中成長的,思想作風也就自然不同。老皇帝主張以猛治國,運用法庭、監獄、特務和死刑震懾官民,使人知懼而莫測其端,皇太子卻大講其周公、孔子之道,講仁政,講慈愛,殺人愈少愈好;老皇帝要用全力消滅內部的敵對力量,鞏固皇家統治,皇太子卻要照顧將相過去的汗馬功勞,照顧親戚情誼,兄弟友愛,向父親說情爭執,一個嚴酷,一個寬大,一個從現實政治鬥爭出發,一個從私人情感出發,父子倆的分歧日漸擴大,有時也不免發生衝突。明朝的野史家傳說,宋濂得罪,皇太子為他的老師哭救,元璋發怒說:「等你做皇帝赦他!」皇太子惶懼投水自殺,左右赴救得免。又說皇太子諫元璋:「陛下殺人過濫,恐傷和氣。」元璋不做聲。第二天故意把一條棘杖放在地下,叫皇太子拿起,皇太子面有難色,元璋說:「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這些刺都給去掉了,再交給你,豈不是好。我所殺的都是天下的壞人,內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當這個家。」皇太子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意思是說有怎麼樣的皇帝,就有怎麼樣的臣民。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朝他摜,皇太子只好逃走。[85]這兩個故事雖然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卻反映了一部分他們父子之間矛盾情況。

元璋費盡心機,製造了多次大血案,把棘杖的刺都弄乾淨了,卻又發生意外,皇太子於洪武二十五年病死。六十五歲的老皇帝受了這嚴重的打擊,傷心之至,身體一天天軟弱下去,頭髮鬍子全變白了。

皇太子死後,立允炆為皇太孫,才十六歲。

皇太孫的性格極像他的父親,元璋擔心他應付不了這個局面,諸將大臣將來會不服他的調度。只好再一次斬除荊棘,傅友德、馮勝這幾個僅存的元勳宿將,也給殺光了。

元璋學習了元朝的歷史教訓,認定皇位繼承是維持皇朝安全的根本制度,必須規定嚴密的法則,才不會引起家族間的紛爭,造成宮廷政變,最好的辦法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嫡長承襲制。在立了皇太子以後,為了要使諸王安分,保護和維持大宗,洪武五年命群臣采漢、唐以來藩王善惡事跡可為勸戒的,編作一書,名為《昭鑒錄》,頒賜諸王,進行宗法教育。立皇太孫後,又編了一部書,叫作《永鑒錄》。二十八年又頒布《皇明祖訓》條章,把一切皇帝、藩王和臣下所應遵守的、不該做的事,都詳細列舉,並定制後代有人要更改祖訓的,以奸臣論,殺無赦。[86]希望用政治教育的方法,用制度、法律的約束,使藩王大臣都能忠心服從這未來的小皇帝,朱家皇朝的族長。

但是,元璋失敗了,他的安排和苦心的教育並不能發生作用,權力的爭奪引起兄弟之間和父子之間更深刻的矛盾。第二子秦王在藩多過失,「不良於德」,二十四年召還京師。第三子晉王為人多智數,性驕,在國多不法,有人告發他有異謀,元璋大怒,皇太子力救,二人才得免罪。二王都靠不住,元璋才特派皇太子到關、陝巡視,帶晉王回朝,痛加訓戒以後,二王答應改過,才許回藩。[87]太子死後,二十八年秦王死,三十一年晉王死,都死在元璋之前。皇太孫即皇帝位後不久,用種種方法削減藩王的權力,展開了皇朝和藩王之間的鬥爭,元璋第四子燕王棣就起兵南下,援引祖訓,以靖難為名,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佔領南京自立為皇帝,是為明成祖。離老皇帝之死,還不到五年。

洪武三十一年,元璋已經七十一歲了。五月間病倒,躺了三十天,離開他手創的皇朝,安靜地死去。葬在南京城外鍾山山下,名曰孝陵,謚曰高皇帝,廟號太祖。

遺囑裡有一段話:「朕膺天命三十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88]「憂危積心,日勤不怠」這八個字寫出了他辛勤的一生,也寫出他在統治階級內部激烈鬥爭中的心境。

元璋的相貌不很體面,曾經找了許多畫工,畫像十分逼真,愈是逼真,他就愈不滿意。後來有一個聰明的畫家,畫的面貌輪廓有點像,卻是一臉和氣,看著很仁慈,這才傳寫了很多本子,分賜給諸王。[89]這兩種不同的畫像,到現在都有傳本。

和歷史上所有的封建帝王比較,朱元璋是一個卓越的人物。他的功績在於統一全國,結束了元末二十年戰亂的局面,使人民能夠過和平安定的生活;在於能夠接受歷史教訓,對農民做了一些讓步,大力鼓勵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推廣棉花和桑棗果木的種植,在北方地多人少地區,允許農民盡力開墾,即為己業,大大地增加了自耕農的數量;在於解放奴隸,改變了元朝貴族官僚大量擁有奴隸的落後局面,增加了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在於大力清丈田畝,製成圖冊,相應地減少了一些賦稅負擔不均的情況;在於保護商業,取消了書籍和田器的徵稅,繁榮了市場;在於規定了對外政策,吸取元朝對外戰爭失敗的教訓,總結為一面必須抗擊外國侵犯,一面也不許可輕易犯人;在於嚴懲貪官污吏,改變了元朝後期的惡劣政治風氣;在於改變元朝匠戶制度,住坐、輪班的匠戶有大部分時間可以自由生產,部分地解放了匠戶的勞動力,推進了民間手工業的生產;在於不信符瑞,不求長生,講究節儉,不搞一些像秦始皇、漢武帝、宋真宗搞過的糊塗事;在於限制僧道的數量,減少了不勞而食的寄生蟲,也相應地增加農、工業的勞動力,這些措施都是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的,有利於社會的前進的,是為明朝前期的繁榮安定局面打了基礎的,是應該肯定的。

但是,他的缺點也很多。首先他原來是農民革命的領袖,參加革命的目的是為了推翻蒙漢地主的聯合統治,是反對地主階級統治的。但是,由於舊社會的傳統勢力,由於接收、改編了大量的地主軍隊、地主軍官,由於地主階級的儒生的大量參加,由於不自覺地繼承了元朝的統治機構,使他逐步變質,最後叛變了農民革命,攫取了農民革命勝利的果實,從反對地主階級統治到自己成為地主階級的頭子,地主階級利益的保護人,反過來鎮壓農民革命,這個嚴重的罪惡,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替他開脫的。

其次,他的以猛治國的方針,過分地運用特務組織,製造了許多血案,野蠻慘酷的刑罰,大量的屠殺,弄到「賢否不分,善惡不辨」的地步。許多卓著勳勞的大將和文人,毫無理由地被野蠻殺害;錦衣衛和廷杖兩樁敝政,在明朝整個統治時期發生了極其惡劣的作用,都是他開的頭,立的制度。

第三,政治上的措施是必須隨社會、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的。朱元璋卻定下皇明祖訓,替他一二百年後的子孫統治定下了許多辦法,並且不許改變,這就束縛了、限制了此後政治上的任何革新,阻礙了時代的前進。

第四,他所規定的八股文制度,只許鸚鵡學舌,今人說古人的話,卻不許知識分子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嚴重地起了壓制新思想,摧殘科學、文化進步的有害作用。

第五,他自己雖然不信神仙、報應,卻為了使臣民信服,大肆宣揚許多荒誕的神跡,欺騙、毒害人民,這科方法也是很惡劣的。

如上所說,朱元璋有許多功績,也有許多缺點,就他的功績和缺點比較起來看,還是功大於過的。他是對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的前進起了推動作用的,是應該肯定的歷史人物。在歷代封建帝王中,他是一個比較突出、卓越的人物。

此外,他還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他的軍事指揮才能是從戰爭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比較突出的兩次戰役:一次是對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戰爭,他先打陳友諒,後打張士誠,從被動變成主動,避免了兩線作戰的軍事危機,各個擊破;一次是北伐戰爭,先取魯、豫,封鎖關、陝,剪其枝葉,然後直取大都,不戰而下。在軍事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他在軍事上的成功,也可以總結成幾條經驗,第一是他有比較嚴格的軍事紀律;第二是有盛產糧食的根據地;第三是採用屯田政策,保證軍食供應;第四是對敵人的調查研究,情報工作做得很好,知己知彼,所以能夠百戰百勝,能夠鞏固、擴大勝利。這也就是他的同時代的群雄都先後失敗了,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1964年2月1日重寫,4月2日寫完。


[1]談遷《國榷》。

[2]《明史》卷三百《外戚傳馬公傳》。

[3]《明太祖實錄》卷一,《皇朝本紀》。

[4]《明史》卷一百十三《孝慈高皇后傳》。

[5]《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七。

[6]《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七,徐禎卿《翦勝野聞》。

[7]《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七。

[8]劉辰《國初事跡》。

[9]《明史》卷一百十三《高皇后傳》,《吳江縣志》。

[10]《明史》卷一百三十七《桂彥良傳》附《李希顏傳》。

[11]《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公主傳》:「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嚴從簡《殊域周咨錄》一朝鮮:「初元主嘗索女子於高麗,得周誼女,納之宮中,後為我朝中使攜歸。時宮中美人有號高麗妃者。」

[12]《清華學報》10卷3期吳晗《明成祖生母考》。

[13]劉辰《國初事跡》。

[14]《大誥》《論官無作非為》四十三。

[15]皇甫錄《近峰聞略》,王世貞《史乘考誤》卷一,《明史》卷一百十六《諸王傳》。

[16]徐禎卿《翦勝野聞》,王世貞《史乘考誤》卷一,《明史》《諸王傳》。

[17]《清華學報》10卷3期吳啥《明成祖生母考》。

[18]《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宋濂傳》。

[19]《明史》卷一百三十五《孔克仁傳》。

[20]《明太祖實錄》卷四十,黃佐《南雍志》卷一。

[21]《明太祖實錄》卷三十一。

[22]《明史》卷一百十五《興宗孝康皇帝傳》。

[23]宋濂《洪武聖政記》《定大本》第二。

[24]《明史》卷一百十九《晉王木岡傳》。

[25]《明史》《周王橚傳》。

[26]以上並據《明史》《諸王傳》。

[27]《明史》卷八十二《食貨志》《俸餉》。

[28]《明史》卷一百十六《諸王傳序》。

[29]鄭曉《今言》:「今宗室凡五萬餘。」陸楫《蒹葭堂雜著》:『我太祖高皇帝二十四子,傳至今百八十年矣。除以事削籍外,尚有十五府及列聖所封,親支星布海內,共三十三府,今玉牒幾十萬口。」

[30]《明史》卷八十二《食貨志》《俸餉》。

[31]沈德符《野獲編》卷四《廢齊之橫》《遼王貴烚罪惡》,《明史》卷一百十八《韓王松傳》,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三十二《明分封宗藩之制》。

[32]《野獲編》卷四《宗室名》。

[33]《明史》卷二百五十一《何如寵傳》。

[34]《野獲編》卷四《郡王建白》《宗室通四民業》,《明史》卷一百十九《鄭王傳》,《二十二史札記》卷三十二《明分封宗藩之制》。

[35]《明史》卷一百三十五《范常傳》。

[36]黃瑜《雙槐歲抄》。

[37]《明史》卷一百三十六《陶安傳》。

[38]《明史》卷一百四十一《胡閏傳》。

[39]《明史》卷一百三十五《宋思顏傳》附《夏煜》傳。

[40]《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宋濂傳》。

[41]《明史》卷一百三十五《郭景祥傳》附《毛騏傳》,一百三十六《陶安傳》,一百三十七《安然傳》。

[42]《明史》卷一百三十七《桂彥良傳》。

[43]《明史》卷一百三十七《宋訥傳》附《張美和傳》。

[44]《明史》卷一百三十六《詹同傳》。

[45]《明史》《曾魯傳》。

[46]《明史》卷一百四十七《解縉傳》,一百三十六《樂韶風傳》。

[47]《明史》卷一百三十七《劉三吾傳》《桂彥良傳》,卷一百三十《周禎傳》附《李質傳》。

[48]《明太祖文集》卷二十。

[49]《明史》卷一百十五《興宗孝康皇帝傳》。

[50]《二十二史札記》卷三十二《明祖文義》條引《稗史彙編》。

[51]《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二。

[52]《明史》卷一百七十九。

[53]《明史》卷二百四十九。

[54]《明史》卷一百三十九《蕭岐傳》。

[55]《明通鑒前編》卷三。

[56]《明史》《宋濂傳》,《桂彥良傳》附《陳南賓傳》,《趙俶傳》附《錢宰傳》。

[57]《明史》卷一百三十九《李仕魯傳》。

[58]《明史》卷九十八《藝文志》三《釋家》。

[59]《紀錄彙編》卷六。

[60]《明史》卷二百九十九《方伎傳》《張中傳》。

[61]《明史》卷一百四十七《解縉傳》,卷九十八《藝文志》三《道家》。

[62]《明太祖文集》卷十五。

[63]《明史》卷一百四十七《解縉傳》。

[64]《草木子·余錄》,《庚申外史》。

[65]《明太祖文集》卷十三。

[66]《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九。

[67]《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三十。

[68]《明太祖實錄》卷四十。

[69]王文祿《龍興慈記》。

[70]《明太祖實錄》卷十二,卷九十一。

[71]《明太祖實錄》卷七十九。

[72]《明太祖實錄》卷十二。

[73]《明太祖實錄》卷二十。

[74]《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五、卷三十一、卷十四。

[75]《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五。

[76]《明太祖實錄》卷十七、卷八十五,祝允明《野記》。

[77]《明太祖實錄》卷十六。

[78]《明太祖實錄》卷四十。

[79]《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五十三。

[80]《明太祖文集》卷十五《建言格式序》。

[81]《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六十五。

[82]《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宋濂傳》。

[83]御制《周顛仙人傳》,《紀夢》。

[84]姚福《青溪暇筆》。

[85]徐禎卿《翦勝野聞》。

[86]《明史》《太祖本紀》。

[87]《明史》卷一百十六《諸王傳》。

[88]《明史》《太祖本紀》。

[89]陸容《菽園雜記》。

《朱元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