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業,周玄豹,盧質 1

我們先來瞭解張承業這個人。

張承業,字繼元,本姓康,同州人(今陝西大荔),生於唐武宗會昌六年或唐宣宗大中元年(846)。因為家貧的緣故,張承業在唐懿宗鹹通年間(860873)入宮淨身做了太監,被內常侍張泰收為乾兒子。

因為張承業被唐昭宗李曄派往太原給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做監軍,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宰相崔胤在梁王朱溫的支持下乎殺盡了宦官,並派人到太原,要求李克用把張承業交出來處死。李克用不忍好友被害,殺了一個犯人,把人頭交給崔胤,並把張承業藏起來。

因為這一層關係,等李克用把權力交給兒子李存勖時,張承業事實上的政治身份是顧命大臣,與大將軍周德威一起輔佐性格不是很穩定的李存勖。

如果說李存勖是五代十國的姜小白或苻堅,那麼張承業和周德威的合體就是管仲或王猛。李存勖對這位「老兄」極為倚重,甚至以兒子的身份拜過張承業的老母親。

在人性泯滅的唐末亂世中,張承業的人品算是比較正直的。但可能是因為張承業出身貧寒,所以他的階級本能對唐朝宰相的子孫極為反感。武宗朝名相李德裕的孫子李敬義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遭到了張承業的痛恨,經常當面羞辱李敬義,「待敬義甚薄,或面折於公宴,或指言德裕過惡。」

好在馮道出身於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這反而增加了張承業對他的好感。張承業很欣賞馮道身上的那股書生意氣,而不是那些一身公子哥臭脾氣的公卿子弟。

張承業雖然是個太監,但他骨子裡卻是士大夫做派。如果不是因為家貧去勢,張承業很有可能像大多數士子一樣,伏案讀詩書,貨賣帝王家,求取功名。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馮道去找名為太監實為士林領袖的當權派要飯吃,並沒有辱沒馮道的讀書人臉面。

馮道是讀書人,雖然在幽州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對人生的態度有了細微的變化,但骨子裡的文人氣質是改變不了的,而張承業最喜歡馮道的就是這一點。

馮道的文章寫得非常漂亮,這一點從隨後李存勖任命馮道為河東掌書記的職務上可以看得出來。張承業無緣由地喜歡馮道,其實是張承業從馮道身上找到了另一個自己,曾經渴望像馮道那樣不避斧鉞死諫求名的人生。

馮道很快得到了張承業的認可,張承業認為馮道之才可直取公卿萬戶,他曾經認真讀過馮道幾乎所有的文章,「重其文章履行」。張承業是唐朝為數不多的尊重知識分子的太監,實際上以張承業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操守,他更像是失勢的良士大夫,比如司馬遷。

張承業應該是知道馮道在幽州死諫劉守光的事情的,這更讓張承業堅信眼前這個青衫挺拔的年輕人必是人中龍鳳,前途不可限量。張承業決定不惜代價幫助馮道實現他的理想。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