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道的官場生存法則 2

自古以來,當官講究的都是和氣生財,你好我好大家好,有錢大家一起賺。而逆批龍麟,博取清名,那是傻瓜才會去做的。

清朝道光時有首譏諷官場混世的《一剪梅》,其中有云:「大家贊襄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無災無難到三公。」面對領導的過失,是三緘其口,順逢其惡,還是挺身而出批龍麟,是檢驗一個官員是否介直的重要標準。

《序言》中曾經提到東漢胡廣與馮道是官場兩大不倒翁。胡廣是真正地對《一剪梅》所提官場混世真經的實踐者,所謂「天下中庸有胡公」,而史上卻無人說「天下中庸有馮公」。

因為馮道的骨子裡,是求直不求曲的。

除非遇到一個喜歡下屬拍馬屁的領導,真正幹事業的領導,是不會欣賞除了拍馬奉迎之外一無所長的員工。有些實幹型領導對下屬不留情面的勸諫也會發怒,但等他們冷靜下來,他們往往會稱讚下屬的直言敢諫。魏征頂撞李世民,李世民認為魏征是忠臣,而封德彝吹捧李世民,李世民認為封德彝是佞臣。

大讜即為忠,馮道的「忠」,並非對一家一國的死忠,也非對君王惡行的一味諂忠,而是直諫君王之失,才不失人臣之忠。馮道在《仕經·事上篇》專門講了這個問題。

「君父之有過,求學不可以勸諫之、諷之、喻之,必明之而後快。上不可欺,欺上若欺君父也。焉有巧言令色,以蒙蔽君父之過為忠乎!」

歷史上的馮道以阿順十朝出名,但總有許多人忽略了馮道寧死必諫的強項性格,這才是真正的馮道。

面對劉守光、李存勖、柴榮三位強硬的君主,馮道大可以學得一個烏龜法,得縮頭時便縮頭,何必為了一件事不關己的事情以命相搏?別人面對君主的盛怒,選擇了沉默不語,而馮道強項而出,當面折辱手握生殺大權的君主,這說明馮道的骨頭是硬的。

馮道更像是一個誤入官場的隱居者,他性格恬淡素雅,不與人爭,不與利爭,不與世爭。但在隱居於官場的同時,馮道還是一個兼懷天下的儒家士大夫,「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信條,是刻在馮道骨子裡的。讓馮道滿面諂笑地去逢君之惡,馮道寧可辭官歸隱江湖,也斷做不出如此下等事。

「曲意逢迎,以干祿位,期莫大焉,若非奸佞者何?以此事上,焉有不身敗名裂,貽笑後世者乎?」——《仕經·事上》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