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的密謀 1

看得出,馮道很享受眼前的鄉村生活方式,因為他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農村孩子,他對這裡有著近乎本真的熱愛。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無論馮道如何謙稱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他都已經不是二十年前那個質樸的農村孩子了。馮道從一隻鄉野麻雀跳到枝頭上做起了鳳凰,這一點決定了馮道即使打扮得再質樸,即使背著糞箕子撿糞,也逃不過所有人或尊敬,或別有用心的關注目光。

馮道生性無爭,會有人對馮道起歹心嗎?

還真有一個人早就盯上了馮道,不過他並不是要加害馮道,而是想把馮道請到自己身邊做大官。讓馮道沒有想到的是,這個人的一念之差,差點改變了馮道的人生。

他就是被《遼史》稱為「信威萬里」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其實就《舊五代史·馮道傳》的記載來看,來自契丹對馮道的關注,並沒有提及耶律阿保機。「時契丹方盛,素聞(馮)道(之)名。」這裡所提到的契丹,不可能是泛指所有的契丹人,而應該是特指契丹王朝的最高層,特別是草原皇帝耶律阿保機。

之所以認為耶律阿保機對馮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耶律阿保機死於公元926年滅渤海國之後,而前面講了,馮良建應該死於公元923年,馮道雖然守喪兩年半,但即使是在馮道守完喪的最後一年,耶律阿保機也應該還在世。

二、耶律阿保機喜歡招納漢人賢士大夫是出了名的,康默記、韓延徽、韓知古是阿保機時代的契丹三大漢人名臣,深得耶律阿保機信重。不論他們是怎麼被耶律阿保機耍盡心機強行挖過來的,但耶律阿保機深知漢人賢士大夫對他創業的重要性。作為能力不輸於「契丹國師」韓延徽的馮道,耶律阿保機豈有不流口水的道理?

三、最為重要的一點,「契丹國師」韓延徽早年在幽州大帥劉仁恭麾下當差的時候,和馮道是同事,並且是私交非常好的朋友。憑馮道留給韓延徽的深刻印象,韓延徽肯定會經常在耶律阿保機面前稱讚馮道的才能。雖然耶律阿保機身邊已經有二韓一康,但對於求賢若渴的耶律阿保機來說,賢士大夫自然是多多益善。

四、馮道的家鄉瀛州景城距離契丹南線的長城一帶距離並不遙遠,而幽滄各州的漢人與契丹聯繫頗深,即使沒有韓延徽的推薦,耶律阿保機也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瞭解馮道。

作為有作為的一代開國名君,耶律阿保機聽說世間還有馮道這位奇偉男子,立刻就坐不住了,耶律阿保機站在遼闊的草原上,迎著呼嘯的南風,一鞭直指,面無表情地命令疾馳如風的契丹鐵騎們:你們,去把馮道給俺捉來!

從契丹的草原本部到馮道所在的瀛州景城,在契丹人看來,雖然中間還隔著由後唐直接控制的幽州長城一線,但這對疾馳如風的契丹騎兵來說並不是問題。而且在此之前,契丹騎兵就經常長趨南下進入河北內地打砸搶,搶一個文弱書生,易事耳!

大話誰都會說,要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南線直穿數百里去搶一個人,談何容易,須知唐朝的幽州兵也不是吃乾飯的。

在此前後的後唐幽州節度使,前任有李克用的義子李存審(即五代名將符彥卿之父),後任是李克用的另一個義子李存賢。李存審於同光二年(924)的三月就已經卸下幽州節度使,而改授宣武軍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幽州由李存賢接任。不過此時由於李存審已經病入膏肓,所以一直留在幽州養病,於五月病故於幽州官舍。

從時間上看,馮道守喪期間的幽州節度使很可能是李存賢。李存賢是在李存審重病時緊急接任的,此時的幽州正面臨耶律阿保機強大的軍事壓力,契丹騎兵經常出沒在幽州城外,和唐軍屢生摩擦。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