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師徒大鬥法 10.用兒子性命來埋單

李秀成此番回援,是放棄了他奪取上海的最好機會。

在上海城外,李秀成大顯神威,擊敗了那支攻破北京城、攆得先帝咸豐逃往熱河的英法聯軍,法國提督卜羅德斃命於南橋之役。英法聯軍這時候才知道李秀成的厲害,不得已蜷縮回租界之內,從此不敢言戰。

上海城中還有一支奇怪的武裝,是由華爾所統率的洋槍隊。華爾是美國人,但英國不允許美國介入中國的內戰,而當時的美國正處於南北戰爭之中,也不敢招惹英國。於是華爾和他的副手法爾思德乾脆加入了清國,再行招募各國兵勇,對抗太平軍。結果李秀成驅數十萬人猶如滾滾洪流,將華爾困死於松江,副手法爾思德被俘虜,後由華爾用了許多槍械彈藥,才把這個可憐的傢伙給贖回來。

聯軍敗績,洋槍隊受困,這時候李鴻章的淮軍出場了。但李鴻章的淮軍人手不足,其實力與太平軍極端不成比例。幸虧李鴻章學了曾國藩的一不要命,二死要錢,先把他的淮軍武裝到牙齒,而後又是匹馬躍出,不作生還之想,親自殺入太平軍的人山人海之中,這才將太平軍擊退。

但擊退也沒用,畢竟太平軍這邊人太多,再來幾波人海戰術,李鴻章的淮軍想不崩盤是不可能的。

幸好這時候洪秀全的順口溜詔書趕到了,這才救了李鴻章的性命。

洪秀全的手詔是這麼個措辭法:

三詔追救京城

何不啟隊發行

爾意欲何為

爾身受重負

而知朕法否

若不遵詔

國法難容

仰莫仕暌專催起馬

啟奏朕知

可想而知,當李秀成聽到來使宣讀這怪異的詔書時,心裡是何等的痛苦。

詔書裡有個三詔,這是有來由的。早在曾國荃孤軍深入,陷於雨花台死地時,天京城中的洪秀全就嚇破了膽,立命李秀成回援。當時李秀成召集手下十三王於蘇州開會,商議應對之策,諸將的意見完全一致,都認為目下的情勢,湘軍一時半會兒是打不下天京城的。而自己這邊看起來兵力數量驚人,但俱是裹脅之眾,戰鬥力不堪一提,全憑了人海戰術軋鬧猛。如果往援天京,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所以呢,眼下最應該做的,就是往天京城裡,多運些米糧軍械,而這邊速速拿下上海,取其膏脂以養兵,等兩年之後再行決戰。

洪秀全對李秀成的蘇州會議,那是相當的惱火。尤其是兩年後的決戰,差點沒讓洪秀全抓狂。兩年之後他這個天王還存在嗎?恐怕早被曾國藩弄零碎了。所以洪秀全發出最後通牒,勒令李秀成立即回師,否則國法難容——後面這個國法難容,是難容不到李秀成的。但李秀成的母親卻舒舒服服地待在天京城裡,作為人質掌握在洪秀全手中,這是李秀成只能聽命於洪秀全的根本原因。

李秀成的母親早年是一個丐婦,獨自拖著李秀成,無以活命。時洪秀全崛起於草莽,設立團營。入團營者,必須把家裡的所有財產全部貢獻出來,放在團營中由洪秀全統一分配。此外,家裡的男人女人必須要全部分開,女人給洪秀全做性奴,男人替洪秀全打江山。按說只要心眼不是缺到登峰造極,是不會接受這些條件的,但李秀成的母親卻是個例外。她一無所有,加入聖團也是白吃別人的,何樂而不為呢?

但這個丐婦卻忘記了,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她在聖團裡吃的每一口,最終都得由他的兒子埋單。現在,是李秀成埋單的時候了,他求單得單,無可抱怨。

於是李秀成大軍回返,他將太平軍分為三路,以應對曾國藩的四路——曾國藩的第四路多隆阿走了,所以李秀成這邊就少對付一路。

李秀成的三路人馬,一路由楊輔清、黃文金率領阻擊鮑超,一路由如獅子般兇猛的陳坤書統領,負責切斷曾國荃的糧道,主力部隊由李秀成自己率領,向雨花台下的曾國荃發起壓倒性的攻擊。

阻擊鮑超的楊輔清、黃文金,打了一場奇怪的戰役,他們根本沒有見到鮑超,也沒有攻下城池。猜測起來,或許是鮑超的部隊這時候已經染上了時疫,又或者是鮑超和多隆阿一樣,對曾氏兄弟吃獨食的搞法心存不滿,所以行軍遲遲。總之這兩支軍隊最終未能碰面。這對於李秀成來說是個好消息,畢竟是達到了阻止鮑超增援曾國荃的目的。

第一路人馬贏了,第二路獅王陳坤書卻輸了。陳坤書其人,久在李秀成麾下,因為眼睛有斜疾,人稱陳斜眼,在戰場上他就像頭勇猛的獅子,百萬軍中來去自如。這是因為他眼神歪斜,作戰特點是指東打西,衝你殺過來的時候,你還以為他在看著別人。等你明白過來他是個斜眼,看的就是你——你已經被他砍了。

陳坤書本來深得李秀成信任,但他對百姓極不體恤。李秀成拿下蘇州之後,以其為巢穴,苦心經營,當地士紳多有依附者。新依附的士紳向李秀成投訴陳坤書擾民,李秀成查證屬實,陳坤書生恐被殺,逃往常州,賄賂洪秀全受封護王。如此一來,李秀成要殺他,就得另想辦法。

李秀成派陳坤書掐斷曾國荃的糧道,或許就是殺陳坤書的最好辦法。此時的曾國藩,全靠了水師運輸給養軍械,陳坤書也慣於水戰,而且他也成功地將水師與曾國荃分隔開來——可想而知,曾國藩如何能夠容忍此事?必令彭玉麟、楊載福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打開通道。雙方激戰到最後,陳坤書吃虧是必然的。

於是陳坤書就無可選擇地失敗了。失敗而後,他不敢再與李秀成打照面,而是繞道逃返常州。

於是天京城外,雨花台下,李秀成以二十萬大軍對曾國荃三萬人馬,展開了四十六天的慘烈爭戰。

   

《笨人的成聖之道: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