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傳

李景,本名王景,到將向後周稱臣時,因觸犯廟諱的緣故,所以改了名。李景是李韁的長子,李韁去世後,就繼承了偽帝位,改元為保大。以二弟李遂為皇太弟,三弟李達為齊王,又在父親的靈柩前設盟發誓,兄弟相繼帝位。李景僭稱帝號之後,正逢中原多有戰事,北方動亂流離,因而雄據一方,將近十幾年。他的地盤東連衢州、婺州,南到五嶺,西至湖湘,北據長淮,共擁有三十多州,廣袤數千里,都為他所佔有,在近代僭占竊據的地盤中最為強盛。又曾經派遣使者私自買通北方戎族,使之成為中原的禍患,以實現自己偷安一隅的計策。

後周顯德二年(955)冬天,周世宗開始計劃南征,以宰相李谷為前軍都部署。這年冬天,後周軍隊包圍了壽州。顯德三年春天,周世宗親征淮甸,在正陽大敗淮南賊寇,於是進攻壽州。接著又在渦口打敗何延錫,在滁州活捉皇甫暉。李景聞訊後大為驚恐,就派他的大臣鍾謨、李德明等人奉上降表給周世宗,請求作為後周的附庸國。仍然每年進貢百萬的巨額財富,又進上金銀寶器錢幣以及犒勞軍隊的牛酒。不久,又派他的大臣孫晟、王崇質等人奉表調整貢賦,又說「:李景願意割讓濠、壽、泗、楚、光、海等六州的地盤,歸於大周朝廷,請求停止進攻討伐。」周世宗沒有答應他。這時李德明等人見後周軍隊急攻壽州,估計不能保住,於是上奏說:「請放寬五天時間誅殺臣下,容許臣下親自前往江南,取來本國的表章,將江北各州全部奉獻給大周朝廷。」周世宗允許他們走,很久,李德明等人沒有回來,於是商定暫時御駕回朝,只留下偏師數千人包圍困守壽州罷了。

顯德四年(957)春天,周世宗再次御駕南征。三月,在紫金山大敗江南援軍,旋即攻下壽州,才下令班師。這年冬天十月,周世宗再次駕臨淮甸,接連攻下濠、泗二郡,進攻楚州。第二年春天正月,攻下楚州,於是移駕揚州,在迎鑾駐紮大軍,將商議渡過長江。李景聽說後,自思滅亡就在朝夕之間,於是計劃把帝位傳給他的大兒子,使他向後周稱為藩臣。派他的大臣陳覺奉表向周世宗陳述心意,順合周世宗的意旨。陳覺到後,周世宗在御營召見陳覺對話。這時江北各州,只有廬、舒、蘄、黃四郡沒有被攻下,世宗於是對陳覺說「:江南國主如果能將江北的土地全部歸於我,那麼我也不至於窮兵黷武。」陳覺聽後欣然高興,立即派人渡過長江去取李景的表章,把廬、舒、蘄、黃四州奉送給世宗,請求劃江為界,仍舊每年進貢地方賦稅數十萬。周世宗答應了他,於是撤軍回到京城。從此李景開始奉行後周朝廷的正朔,上表章自稱為「唐國主臣景」,數次派遣使者進奉貢物,也不失外臣的禮儀呢!

北宋建隆二年(961)夏天,李景因病在金陵去世,時年四十六歲。以他兒子李煜承襲偽帝位,那以後的事情都記載在北宋朝廷日曆中。

《舊五代史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