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九十章

其實劉夫人很想告訴同知夫人,傢裡小妾的正確使用方法的,但在同知夫人似笑非笑的註視下,終於覺得糾正同知夫人的常識性錯誤,還是需要勇氣的。

樓夫人暗罵她是個蠢人,怎麼提點都不能變聰明,隻能考慮以後大傢的來往密切程度。

尉遲夫人倒不是沒見過苛待小妾的主母,但從來沒聽過胡嬌這種論調。她是從市井商人傢裡出來的,對付優雅世傢女,自然有一套市井裡的潑辣法子,但碰上同樣出自市井的胡嬌,這手段就有點不夠看瞭。

首先,同知夫人並不介意自己有個悍婦的名聲,你委婉的表示,她是一名悍婦,她的態度就是:謝謝誇獎!而且態度十分的真誠。

尉遲夫人:價值觀不同三觀不合,還能不能一塊玩耍瞭?

三觀不合,首先她覺得會被人詬病的事情,在同知夫人那裡就是誇獎。

站在輿論的至高點上,讓同知夫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生出羞愧的感情來,進而對她彎下腰,尉遲夫人發現這點真的很難。

其實,以勢壓從中書令賈昌出山還行,但尉遲修如今跟許清嘉品級相同……平級去壓制對方,尉遲夫人覺得自己不蠢,也做不出這種事情來。

通判夫人從開年到三月份,舉行瞭三場春宴,然後不得不挫敗的發現,自己真的是沒辦法在同知夫人面前討到好。

邀請瞭胡嬌,她就興沖沖的來,十分領情的樣子,吃喝宴飲全程參加,隻不過通常話題的拐換方向就不是通判夫人能決定的。

總歸胡嬌身邊幫手不少,樓夫人高夫人段夫人三人儼然就是她身後的護法,但有不好聽的話,這三人總能岔開瞭。

通判夫人倒是著力在胡嬌身上,隻是試瞭幾次都被她身邊的幫手給輕而易舉的轉換瞭話題。

比如她提起許清嘉的座師,原本許清嘉不受座師愛重,這在官場之上幾乎都不是秘密瞭,但胡嬌就愣能硬生生給掰扯成:“尚書令老大人大約見站我傢夫君是個可造之材,這才丟到百夷來試煉試煉。難道尉遲大人不是吧?”胡嬌雙目亮光,打量著尉遲婦人的神色,隻要她說個不是,胡嬌就有一籮筐話等著她。

平日被娘子給教育的太多瞭,這人兒她忽然發現自己的教學癖復發瞭。心道你要說句中書令大人的不是,我立刻給你想辦法能傳揚多遠就傳揚多遠……

胡嬌覺得,就憑她這麼費心巴力的想法子維護賈昌在別人面前的形象,此人就應該給她點贊或者發面錦旗之類的,最好再來一點獎金,那就更好瞭。

通判夫人自然不能在公共場合說自傢夫君座師的壞話

這若是傳出去,隻要扣下來一頂不尊師重道的帽子,尉遲修此後就不必在官場混瞭。尉遲夫人是襄助丈夫來的,不是給丈夫添賭來的。

“大約……大約是我傢大人太過貪杯,老大人才將我傢夫君放到百夷之來好好學學同知大人的為官之道罷。”

立刻有婦人附和:“分明是中書令老大人看重通判大人的才幹,這才將他派到雲南郡來的。”

以前通判夫人還會對自傢與中書令賈傢的關系掩藏一二,自從以勢壓人法以及輿論譴責法都不能令胡嬌皺一皺眉頭之後,旁的夫人再委婉的打探尉遲府的後臺,通判夫人就會隱約透露一二尉遲府與中書令府上的關系。

她這是不願意再將那層關系藏在暗處,而是擺到明面上來瞭。

也許是想瞧瞧雲南郡官眷們識趣的有多少罷。

可惜天高皇帝遠,這些官眷的丈夫們如今在許清嘉手底下討生活,不是在賈昌手底下吃飯,縣官不如現管,這句話再沒有錯的瞭。

唯二三婦人倒是捧尉遲夫人捧的越發高瞭,其中就有劉夫人。

胡嬌出席瞭幾次各傢宴會之後,自覺今年出席公共宴會已經差不多瞭,剩下的日子便在府裡宅著,推托自己有事要忙。

傢裡是早就上瞭軌道,武小貝還沒回來,老先生與武師都回來瞭,孩子們的又開始瞭新一年的學習。有時候胡嬌很懷念現代社會的便捷,碰上這種情況,就可以在企鵝群裡或者圍脖裡呼一下寧王殿下,留條信息:殿下啊,年過完瞭是不是可以把孩子帶回來瞭?

可惜現代溝通方式單一,除瞭書信之外,沒有其他方式。而最應該寫信的同知大人還在州郡各縣巡視,最後胡嬌靈機一動,提醒許小寶給武小貝寫封信,聯絡一下兄弟感覺。

許小寶還從來沒給人寫過信,意識裡還沒有這種千裡寄思念的溝通方式,聽瞭這話立刻就丟下功課趴桌上寫信去瞭,從許胖妞已經會叫小貝哥哥瞭,到自從他離開雲南郡,自己與段傢倆小子掐架的次數呈直線下降,他熱烈期待著小貝盡快回來,提高團隊的戰鬥能力。又問武小貝有沒有被嫡母給欺負,告訴他師兄弟們都討論瞭一番,認為在自己力量還比較弱小的時候,還是先積蓄力量最重要。

許小寶寫完瞭才覺得後半段不妥,考慮到萬一這封信落在武小貝的嫡母手裡,還當他對嫡母有意見呢。提起筆來將後半部分塗成瞭墨團團,最終又拿瞭紙來重新抄寫。

小傢夥垂著腦袋,跟大人似的嘆瞭口氣,十分的憂愁武小貝這吃貨是不是被長安城的吃食給迷住瞭,壓根忘記他瞭。

希望這封信能夠幫助武小貝想起來他們往日的兄弟情,好讓他盡快回傢!

武小貝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已經到瞭四月初瞭,長安城裡大傢都踏過瞭青,他與長姐敏郡主相處的也算不錯,至少能夠聊幾句傢常,偶爾逗一逗小弟弟,那小傢夥也不會因為他是個生面孔而大哭瞭。

過完瞭年,賢妃的身子就時好時壞,正好今年邊疆無戰事,又有崔泰與一幹將士們戍守,今上又吐口讓寧王多陪陪賢妃,寧王就暫時沒回邊疆。

他隔個三五日,必定要帶著王妃與孩子們去宮裡求見賢妃。

也許是分開的太久,一傢子人都極為陌生。六年時間足夠讓一對再熟悉不過的人都陌生起來,更何況之前的那些年也未見得熟悉,寧王沒空陪伴寧王妃,而武敏又對他這位父王太過陌生,武小貝就更別提瞭,回到長安之後才慢慢的發現,其實他有一大傢子親人。

祖父高高在上,賜瞭什麼東西都要跪下磕頭謝賞,嫡祖母……是個神情很陰鬱的婦人,隱在皇後鳳冠之下的眉目武小貝總是瞧不清楚,而且他本能的覺得這位嫡祖母不喜歡他,隻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見瞭兩回,就生不起什麼興趣瞭。

倒是他那位太子皇叔,為人十分和親,雖然身體不好,但每次見到他都十分溫和,武小貝表示他身上還帶著墨香味兒,倒是與許清嘉身上的味道有點相似。

——其實完全不!

這孩子隻是移情作用。許久不見許清嘉,太子殿□體不好,常年在房裡讀書,自然有一種儒雅的書卷氣,哪怕身上衣裳熏瞭香,可是那種不經意間透露出的儒雅之氣,還是讓武小貝不由自主就想起許清嘉來,很不排斥與他親近。

親祖母賢妃待他十分的好,每次去她殿裡,都會讓宮女拿果子給他與姐姐武敏吃。可是很快她的身體就毫無指望的壞瞭下去,每次去她的殿裡,都是一股藥味兒,她就安靜的躺在床上,完全沒力氣來招待這個大孫子瞭。

武小貝表示很遺憾。

其實親祖母殿裡的果子點心還是非常好吃的,宮女姐姐也和善親切,不似嫡祖母的坤福宮裡的宮女姐姐們,總是透著疏離。

最讓他嘖嘖稱奇的還是他的外祖母王夫人的眼淚簡直多到出奇,武小貝都要懷疑她身體裡是不是藏著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水,眼淚能瞬間噴湧而出。十次裡有九次看到他都要哭一場,並不是說對他不好,隻是婦人的眼淚對小孩子的情緒還是有影響的,次數一多武小貝就不想去瞭,還悄悄跟寧王殿下求救:“外祖母哭的可厲害瞭……要怎麼哄她才會不哭呢?”

他小小年紀,已經發出瞭“女人哭起來簡直沒完沒瞭讓人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慨嘆瞭。又疑惑:哥哥為啥咱娘就不哭?

似乎胡嬌從來沒在他們這幫孩子們面前流過眼淚。

引的武小貝不得不深入思考一個問題:以妞妞愛哭的個性,是不是年紀越大哭的越厲害,最後就一路發展成瞭我傢外祖母這種瞭?這也太可怕瞭!必須及早糾正!

作為一個稱職的哥哥,武小貝為許胖妞未來的發展趨勢產生瞭深深的擔憂,生怕她長成個小哭包,還特意叮囑許小寶:一定一定要教育小胖妞少哭一點。女人的眼淚太多瞭真是災難啊!

王傢外祖父母待他也十分不錯,就是有一點十分惱人,外祖父喜歡考校人功課,尤其他對武小貝的功課進度完全不瞭解,而且武小貝停課這麼久,覺得將以前的功課都還瞭一半給老師瞭,總覺得外祖父的這個屬性不太討人喜歡。

還有舅父舅母,表兄弟姐妹們,大傢目前都處於彼此熟悉的狀況。扳著指頭數一數,武小貝在給哥哥的信裡這麼寫道:親愛的小寶哥哥,我認識瞭很多親人,大傢都說我們是一傢人,不知道什麼緣故,我並不覺得有多親切。難道是因為我從小不在長安長大?我現在還是最喜歡我們一起長大的地方。唉,長大瞭真的是很煩惱啊!

這孩子近來也學會嘆氣瞭。

寧王殿下素來孝順,賢妃病重,眼瞧著不行瞭,他也沒什麼心思哄孩子瞭,多是將心思放到瞭宮裡,又見寧王妃待武小貝也十分的客氣周到,而且武小貝身邊除瞭永祿,還跟著寧王書房裡面的一名小廝,便將他放到瞭寧王妃給收拾出來的院子裡。

為此,武小貝就更惆悵瞭。

但是一直在庶長子的問題上屈辱且難堪的提著一口氣的寧王妃終於松瞭一口氣,適時的展現嫡母的溫柔,在武小貝的吃喝拉撒上也很是關註。隻不過身為王妃,她的關心方式與胡嬌的親力親為完全不同。總歸沒辦法讓這個孩子跟她親近起來。

這也是武小貝長大瞭的緣故。

自從點亮瞭寫信這個新技能,武小貝終於在生活之中找到瞭傾訴的地方。第一封信才寄出去沒幾天,他就寫瞭第二封信給許小寶,急欲訴說他生活的巨大變化。

親愛的哥哥,我現在一個人分到瞭一個大院子,裡面擺的富麗堂皇,我數瞭數,丫頭婆子足有十八個,都是侍候我的,走一步就有幾十雙眼睛盯著。以前父王還會陪著我睡覺,不過最近他都沒空陪我瞭。親祖母病的越來越重,聽說都快不認識人瞭,他整日整夜守在宮裡,就隻能讓我回自己的院子裡住瞭,我覺得侍候的人多瞭,就連永祿最近也沒有講故事的興致瞭。我讓他講故事給我聽,他說自己在寧王府後院快枯死瞭。

難道他當自己是花瞭嗎?

我沒覺得永祿長的有花漂亮呢!

哥哥你說呢?!

信的末位他就永祿是植物還是動物討論瞭半頁,胡嬌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一個人在院子裡坐瞭很久,等到許小寶放學回來,才將拆開的信交給他。

許小寶除瞭埋怨親娘拆瞭自己的信,對永祿的屬性也非常感興趣,立刻腦洞大開,腦補瞭一番永祿是個發瞭芽的土豆妖或者是新結的豆角妖,總之就是來報恩的,無論如何 ,沒辦法將他與花妖聯系到一起。

他寫回信叮囑武小貝記得給永祿澆水,別讓他枯死瞭,結果當夜永祿睡著瞭,武小貝就將半壺茶水全澆到瞭永祿腦袋上,將永祿徹底的澆醒瞭。

所幸天氣已經熱瞭,永祿也沒受寒,不然他還得挪出去,暫時不能侍候武小貝瞭。事後他抱著傻氣的武小貝再三保證,自己真的不需要澆水就能活,又得知許小寶的腦補,十分誠懇的表明自己真的是人,而不是什麼嬌精變的,而且他的幹旱癥狀已經緩解,夜間的睡前故事會可以重新開始瞭。

武小貝聽瞭,長出瞭一口氣。

他今年的文武課程都暫時徹底的停瞭下來,也不知寧王做何打算,沒有瞭課業的拘束,他都有點不習慣瞭。

遙遠的雲南郡,胡嬌想瞭很久,都沒辦法確定武小貝在長安好還是在雲南好。

這就像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是一個無解的答案。

可是顯而易見,武小貝需要與長安城中的親人們聯絡聯絡感情,比如宮中的人,比如外傢,至少要讓他在這些人面前留下印象,知道有這麼一位小郡王,將來在他長大之後的路途之上,才會走的更平坦些。

雖然心裡依然放不下,可是胡嬌也漸漸想明白瞭,有時候偷偷觀察許小寶,見這孩子經過初期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狀態中解脫瞭出來,情緒也漸漸的趨於正常,她終於放下心來。

成長,總是伴隨著分離與舍棄,這是誰也避免不瞭的。

她一面暗暗慶幸著倆孩子也許經過瞭此次分離,於他們的性格之上,也許更添堅強,一面又暗暗的遺憾,似乎孩子越來越懂事,就離童年越遠瞭。

反倒是許胖妞子目前還是傻吃酣睡的階段,對傢裡人事之上的變化都沒什麼強烈的情緒變化。她心裡慨嘆著,再這樣下去,等同知大人從外面巡守完畢回來,說不定他這傻閨女連他都不認識瞭。

四月中,鄭樂生帶著鄭舅父與鄭舅母來到瞭雲南郡,直接到瞭許府。

許府守門的小廝永安一瞧見鄭樂生,就知道沒好事,飛奔去告訴胡嬌,胡嬌便吩咐他們將人安頓到前院客房去住,就是鄭樂生曾經住過的院子。

原本女眷是應該住到後院裡去的,但胡嬌實在不耐煩與鄭舅母同住在後院,便直接讓他們一傢人住一起瞭。

鄭舅母身邊還跟著倆丫環,鄭傢如今生意做的不錯,鄭舅母也成瞭個富傢太太,十分的刻薄難侍候。

負責接待工作的是穩重的臘月,自從上次因為調戲臘月被揍之後,鄭樂生對臘月都有心理陰影瞭,看到她都不敢說什麼。倒是鄭舅母不客氣,見外甥媳婦隻派瞭個丫頭來招待他們,自己連面兒都沒露,就心生不滿:“外甥媳婦怎的不出來?”

臘月笑的十分客氣:“我傢夫人這些日子在外面宴飲喝多瞭酒,這幾日不舒服,就在傢好生歇著呢。舅太太若是想拜見我傢夫人,待得夫人身體好瞭之後,奴婢再帶夫人去拜見!”

鄭舅母的禮儀范疇裡,無論如何,婆傢長輩到瞭,做晚輩媳婦的做不到掃榻以待,最其碼也得親自出面接待,噓寒問暖罷?

沒想到這侄媳婦倒說什麼讓她等著拜見一個晚輩?

這丫頭莫不是瘋瞭?!

鄭舅母當場便要發作,她身邊的一個紫色衫子的丫環悄悄的扯瞭扯她的袖子,她這才忍瞭忍,“那你傢大人呢?”

“大人巡視全郡去瞭,都出去小三個月瞭,到現在都沒回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鄭樂生隻能在心裡哀嘆,來的真不是時候。那位潑辣的表弟媳婦他是見識過的,表弟在瞭尚且怕她,如今表弟不在,他是更不敢上前去招惹瞭。隻鄭舅母不信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當日住下來,收拾停當就要直接往後院裡闖。

後院裡雇的粗使灑掃的婆子們都是得瞭臘月囑咐的,攔在二門上死活不讓她進去。鄭舅母這幾年比較重視口腹之欲,吃下去的食物以最直觀的形勢表現出來,就是整個人都胖瞭好幾圈,圓滾滾的十分喜慶,倒將早些年面上的尖瘦刻薄相給掩藏瞭一二。

“我去外甥後院裡逛逛怎麼瞭?這麼大的宅子,我是你傢大人的舅母,你們這些刁婆子也敢攔我?等外甥回來,看不打斷你們的腿,將你們趕出去?!”

此次除瞭見識一番許清嘉嫁的屠戶女,鄭舅母還想瞧瞧許清嘉這幾年當官,攢瞭多少傢底子。他們夫妻倆萬萬沒想到,許清嘉竟然能有今日之成就。說實話,看到許傢的宅子,又聽得許清嘉如今的官級,鄭大舅與鄭舅母還是隱隱後悔瞭。

試想,如果當日籠絡住瞭這小子,再讓他跟她娘傢侄女成瞭親,如今這偌大的許傢又豈會落到那屠戶女的手裡?!

當真是悔不當初!

不過聽得鄭樂生說起來那外甥媳婦,是個十分霸道蠻橫的潑婦,想來他們作舅父舅母的好心出面將這潑婦趕走,許清嘉應該會感激他們做長輩的,解救自己於水火吧?

鄭舅母與許傢粗使的婆子爭吵瞭幾句,最後還是沒能突破防線進入後院,心裡都要竄起火來。得虧得她此次帶的人好,跟著的那紫色衫子的丫環小聲勸她:“太太,待得許大人回來,還怕進不瞭這後院?何必急於一時!”

鄭舅母想想,是這個理兒。索性不再跟粗使婆子爭吵,徑自回客院去瞭。途中碰上才下瞭學的許小寶,見這小孩子生的唇紅齒白,頗有幾分許清嘉小時候的模樣,立刻便湊上前去要跟他說話。

許小寶傻呆呆對著眼前突然冒出來的胖婦人不知道說什麼才好。永喜倒是個機靈的,立刻將他往自己身後一攔,以一個防護的姿勢站在瞭鄭舅母與許小寶的中間。

鄭舅母試圖越過永喜與許小寶對話,“乖乖,我是你舅奶啊!”

許小寶想起上次的“登叔叔”,立刻默默將鄭舅母劃入瞭壞份子的行列。

——能養出“登叔叔”那種兒子的婦人,想來她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鄭舅母還當這孩子怕生,肥掌將永喜一巴掌撥開,直接低頭與許小寶說話:“乖乖,你不認識我不要緊,以後就認識瞭。我真的是你的舅奶啊!”

許小寶恨不得立刻回去寫信給武小貝:親愛的弟弟,我現在知道瞭,碰上討厭的親戚是什麼感覺瞭!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一章。

《屠戶傢的小娘子(玉面桃花總相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