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傻小子!”

胡嬌在他腦門上拍瞭一下,就跟小時候拍他一般。然後轟他出去跟許小寧玩兒瞭。

外面春光正好,他一個半大小子坐在房裡作少女憂愁狀,竟然還發表感恩感言,真是煽情到讓人受不瞭!

武小貝傻笑著放下肉幹出去跟許小寧海哥兒玩瞭,由他帶領,院子裡那倆傻小子的笑聲差點掀翻瞭屋頂。

胡嬌則起身去收拾過兩日赴春宴的衣服。

自太子在戶部打瞭漂亮的一仗,又恰到瞭春三月百花盛開之際,太子妃便發瞭請貼請各府女眷前去芙蓉園開春宴。

原本太子妃也是多年低調,就算是生瞭皇太孫也不曾張揚過,不過似乎是為瞭配合太子今春病體痊愈開始上朝理事,太子妃近日也十分活躍,已經請過幾次客瞭。

胡嬌在府裡消息閉塞,等接到東宮發來的帖子,自己也覺詫異。她來長安城這半年從無應酬,就算是傅開朗的夫人請瞭她兩次,都被她婉拒瞭。

傅二夫人為人不錯,而且她傢的姐兒跟許珠兒也算是手帕交,但傅府的大門還是不好進的。不過胡嬌不去,卻不阻止許珠兒跟傅傢小娘子相約玩耍。

芙蓉園就建在曲江,隻因曲江池中蓮花盛開,紅艷異常,而蓮花雅稱芙蓉,因芙蓉園這名字經歷兩朝,到瞭大周這是第三朝,竟也無人更改。曲江之水流入內城,乃是城內各處用水來源之一。

更因歷經朝代之久,歷朝歷代都有修建,前朝李唐曾修紫雲樓,彩霞亭,蓬萊山等,又開放這皇傢禁苑給皇族,平民,僧侶遊覽,歷經兩朝,如今的芙蓉園更是長安城中無分階級權貴平民都喜遊玩之地。

許傢人來長安城許久,都不曾去遊玩過芙蓉園。因此聽得胡嬌要去紫雲樓參宴,傢裡孩子們都鬧翻瞭天,紛紛嚷嚷著要去。

胡嬌好不容易安撫瞭傢裡一幹小鬼,向他們許諾改日等許清嘉休沐全傢出遊才得以脫身。她今日難得請瞭梳妝娘子來傢,眉間貼瞭鈿花,淡淡塗瞭口脂,梳瞭高髻,上身瞭綠色窄袖短襦,下身著長安城近兩年最流行的間色長裙,半臂面料乃是貴重的聯珠獸紋錦。

她這身打扮出來,就連傢裡的幾個小鬼也看呆瞭去。

大傢都習慣瞭她平日素面朝天的傢常樣子,忽然之間盛裝打扮,許小寧瞧著她的眼神都帶瞭一二分的陌生,瞧瞭又瞧,等胡嬌往二門走去,他才一路邁著小短腿追瞭過去,直瞧著胡嬌登車而去,這才哇哇大叫,又失望又憤怒。

“娘——”

車裡的小寒與秋分聽著小鬼頭撕心裂肺的叫法,偷偷相視而笑。

許府的馬車到得芙蓉園,便有守候在外的東宮侍人引瞭胡嬌前行,一路之上還遇見過好些平民百姓。不過紫雲樓卻不對外開放,隻有太子妃請的各府女眷。

紫雲樓位於芙蓉園中央,樓高四層,憑欄觀望,能瞧見萬民遊曲江的盛況。胡嬌跟著侍人上瞭紫雲樓,先拜見瞭太子妃,又在席間瞧見瞭兩位認識的人。

一位乃是寧王妃,她坐在太子妃右下首座,胡嬌便向她也行瞭一禮,寧王妃見到她,似乎眸光都帶瞭厭惡之色,隻略略點瞭個頭表示受瞭她的禮便不再言語。

這也很好理解,如今小貝還在許府住著呢。

武小貝這次似乎是鐵瞭心要在許傢住到夠本,胡嬌催瞭好幾次,讓他回王府去上課,都被他撒嬌耍賴蒙混瞭過去。

胡嬌也不在意寧王妃的冷淡,便向著坐在中間的傅二夫人打瞭聲招呼,傅二夫人前面還坐著兩位婦人,一位年約六旬,打扮的十分莊重,另外一位年紀在四旬左右,瞧著傅二夫人待這兩位的態度,胡嬌估計這兩位大約便是國舅夫人與傅大夫人瞭。

太子妃見狀,便笑道:“許夫人既然與二表嫂乃是舊識,不如就坐在二表嫂下首?”

胡嬌便應瞭,徑自走過去坐到瞭傅二夫人下首,聽得傅二夫人介紹她上首那兩位果然是國舅夫人以及國舅長媳,胡嬌亦向著兩人見禮。

許清嘉的品級若是放在地方,那也算是執掌一方的大員瞭。但在長安城中,四品京官又不是皇帝身邊近臣,還真算不得什麼大人物,充其量隻能算大人物身邊跑腿幹活的。

國舅最近心氣兒不順,對年初開始就開始高調的太子夫婦已經心生不滿,等到戶部脫離瞭他的掌控,對太子就更不滿瞭。

今日太子妃宴請,國舅夫人帶著兩兒媳來的十分勉強,因此就算是見到胡嬌向她問安,也並沒有過多的表示,就連傅大夫人也隻是回瞭一聲好,再無餘話。

說起來傅國舅生的兒子倒生瞭五兒三女,但其中隻有長子次子乃是嫡出,其餘皆是庶出,因此傅老夫人出門參宴,便隻帶瞭嫡出的兒媳婦前來。

傅二夫人見瞭胡嬌便開始埋怨她:“我還當你藏在深閨不出來瞭呢,正經的珠姐兒待字閨中,倒放心讓孩子出來玩,自己倒縮在傢裡,難道還怕我吃瞭你不成?!”

二人在雲南郡十分相得,但來到長安城之後,便不曾再見過面。不過傅二夫人也不傻,知道朝中官眷來往皆是自成一營,多半跟前院的男人們的政治小圈子脫離不瞭。

夫人外交歷來存在。

胡嬌輕笑:“夫人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個鄉下人,沒見過什麼世面,出門應酬萬一丟臉怎麼辦?!”

她嘴裡說著丟臉,但神態之間不見半絲局促拘謹,倒是落落大方,全不曾因滿堂貴婦人而有所怯場。

傅二夫人從前就喜她爽朗大方,兩傢夫君又是在吐蕃圍城患難之中結成的同僚之誼,又從年前共事到年後,就更覺親昵瞭,在她手上悄悄拍瞭一下,拿團扇遮瞭半邊朱面,小聲道:“你這個鄉下婆子對讓人看呆瞭,恨不得抓花你的臉呢!得虧是生在滬州鄉下,若是生在長安城中還不定得怎麼著呢?!”

“誰跟我有那麼大仇啊夫人盡胡說……”胡嬌隨意往席間一瞟,果然瞧見一位微胖的老婦人瞧著她的神情十分的不喜,她忙扭頭向傅二夫人求教:“那位胖夫人瞧著我的神情……真是十分奇怪啊?難道我搶瞭她傢兒子還是夫婿啊?”這兩種惡事她都不曾做過,但那夫人的厭惡不喜毫不掩飾,她就算是想假裝瞧不見也不能夠啊。

傅二夫人笑不可抑,用團扇遮著臉笑瞭一回才小聲道:“明明你搶瞭人傢的女婿,還要否認,不對人傢恨你!”

胡嬌小聲呼冤:“虧得傅大人乃是大理寺少卿,夫人連個案子都斷不明白,一點也沒跟傅大人學到!我連那位老夫人的面兒都不曾見過,哪裡就搶瞭她傢女婿瞭……”忽然靈光乍現,似有幾分不可置信:“她……她夫傢姓賈?”

傅二夫人橫她一眼:“總算開竅瞭!”

“夫人此言差矣!明明是賈傢女想搶我傢夫婿未果,如今卻來怨恨我,好沒道理!夫人要知我與夫君乃是從小訂的娃娃親,賈傢女看中瞭夫君就要搶,還認為我搶瞭她的人!”猶自憤憤:“她多大臉啊?!”

傅二夫人這下再也忍不住瞭,“噗”的一聲笑瞭出來,“等你見到她就知道她多大臉瞭,反正……”她斜睨胡嬌一眼:“總歸臉要比你大上許多!”

後來胡嬌有幸見到瞭這位比她臉大的賈氏,終於對當日傅二夫人笑場,招來瞭婆母與長嫂不滿眼神的舉動深表理解。

不過這隻能算她當日赴宴之時的一個小小插曲,她自始始終都不曾與賈夫人搭過訕見過禮,就假裝完全不知道這一位的身份,就算是後來開宴之後,這位賈夫人借故對她明諷暗嘲,她也假作聽不懂——反正她就是滬州鄉下來的嘛!

那就扮好一個鄉下婦人的形象就好,少說話多吃東西。

倒是上座的太子妃出言回護,賈夫人才隻能不甘的閉嘴。

賈昌看許清嘉不順眼,恨不得能將他給擼下去,但不幸的是他的弟子尉遲修就因為此事而喪瞭命,這就使得兩方的仇怨結的更深瞭。

但太子帶著許清嘉從年後就在戶部清查,如今看著太子妃回護許夫人的樣子,賈昌夫人便在心裡默默盤算,看來姓許的沒有投靠他的座師許棠,倒是投到瞭太子門下。

不然何以用得著太子妃出來替許夫人說話?!

太子妃替胡嬌說話,不但是賈昌有幾分意外,便是寧王妃也有幾分意外。

宴開一時,眾女眷都不再拘於席中,而是隨意,或三兩好友聚於一處說話,或者相約下樓去透風,順便遊園,或倚欄吹風,觀園中風景。

傅二夫人去更衣,胡嬌總覺得自己多飲瞭兩杯宮裡的葡萄酒,又貪新鮮飲瞭兩杯去年釀成的荔酒,隻覺面上微有燒意,便選瞭一處僻靜些的欄桿,臨欄吹風,隻盼能夠將面上熱意降下去。

她正瞧著遠處風景出神,聽得身後一道聲音:“許夫人倒好消閑。”

胡嬌轉身,見是寧王妃,面上笑意便淡淡的:“哪裡及得上王妃娘娘消閑。”

寧王妃緩步而來,直與她並肩而站,目光也不瞧她,隻瞧著遠處風景,淡淡道:“許夫人教出來的好兒子,倒是會頂撞嫡母!”

原來她這是興師問罪來瞭?!

胡嬌恍然大悟。她撫養瞭武小貝一場,至多是屁股上拍幾下,也隻是嚇唬居多,打嘴巴子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兒。

本來對寧王妃扇瞭小貝嘴巴就十分不滿,隻是礙著那是寧王府上的傢務事,她不好插手,寧王妃今日偏自己尋上門來,她頓時便笑瞭:“王妃飽讀詩書,臣婦目不識丁,有一事不明,想向王妃請教!”

寧王妃沒想到自己前來問罪,又加之寧王回來之後便不曾在正院宿過,隻在周側妃院裡與侍妾院裡宿瞭幾晚,就連武小貝如今也還在許傢不曾回府,寧王妃問起來,寧王隻道,武小貝的事情讓她以後別過問。

寧王妃氣的夠嗆,當時就在心裡狠狠道:好!好!不讓我管最好!以後這小子的婚事也別求到我門上來!

她心知定然是寧王知道瞭自己與武小貝當初說過的話,府裡的仆從都不敢多嘴,那麼這事就定然是武小貝在背後告瞭黑狀,挑撥他們夫婦之情。因此心中已經從以前的提防變做瞭對武小貝的怨恨!

“什麼事?”這位許夫人臉皮倒厚,竟然似聽不懂她的話一般。

胡嬌燦然一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是什麼原因呢”

寧王妃的臉色一下變的很難看,“你——”

她也不是傻子,胡嬌表面上是說,淮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變變成瞭苦澀難吃的枳,其實何嘗不是拿橘子來比喻武小貝。意思是武小貝在她身邊的時候還是個品行上佳的孩子,偏偏回到瞭寧王府生活幾年,就開始頂撞嫡母,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寧王妃教導無方,她又何必跑來與胡嬌問罪呢!

這哪裡是她嘴裡自謙的目不識丁呢?分明是市井裡出來的刁婦,上次在王府裝的謙和恭順,其實追根究底就跟武小貝一樣,表面上裝的十分好,誰知道肚裡肝腸又是兩樣。

寧王妃氣的冷笑一聲:“我隻知道許中丞口才瞭得,竟然不知道中丞夫人耳濡目染,口才竟然也不下於許中丞!等我回頭就將這話告訴王爺,問問他的意見?!”

胡嬌聽得這話,心裡又替她可憐,說不過自己就拿寧王來壓她,可惜她從不來不曾怕過寧王。而且寧王也不是小肚雞腸的男人,相反,他卻是頂天立地的男兒,哪有同她一個後宅婦人計較的道理?!

她擊掌而笑:“好啊好啊!王妃娘娘正好將這話回頭問問寧王殿下,就說是我問的,他是想要個愚孝的兒子呢還是腦子比較清楚,府裡遇到大事還懂得信任傢人的兒子呢?!”這話完全就是在反諷當日寧王妃在寧王出事之後的言語失當。

寧王妃沒想到武小貝連這話都告訴胡嬌瞭。原本她猜測武小貝告訴寧王就已經夠惱火怨恨的瞭,沒想到就連胡嬌都知道瞭。看到這小子對他養母的感情遠超她的預估。

寧王妃白瞭臉色,現在怎麼看胡嬌怎麼討厭。說又說不過她,好歹胡嬌也是命婦,又在太子妃的春宴上,她自不好像懲罰庶長子武小貝一樣對胡嬌進行**懲罰與禁足。

她還沒有那個權利。

也幸得寧王妃此刻尚存三分理智,原本存瞭問罪的心思,見胡嬌不但態度強橫,且對她隱含鄙視諷刺,知道再跟她針鋒相對下去,恐怕丟臉的是自己,便狠狠拂袖而去。

不然,若是真動起手來,就憑她身邊的婆子與見過血的胡嬌,勝負還真在她預料之外。

到時候鬧大瞭,總歸對寧王不好。

許清嘉一力堅持寧王乃是清白的,無論是在禦書房還是金殿之上,都曾提過將寧王從天牢裡放出來,結果寧王出來沒多久寧王妃就跑去找許夫人的麻煩,還不定外面怎麼傳呢。

好好一場春宴,胡嬌高興而來,敗興而歸,回去就將武小貝打包,準備讓永喜帶著他回寧王府去。

武小貝還沒玩夠,此次又是寧王特許他散心的,想著自己在牢裡關瞭數月,兒子在府裡也關瞭數月,沒想到胡嬌狠心,從春宴上回來就要他回去。

他抱著胡嬌的胳膊死活不撒手:“娘你不能趕我走啊娘——”

許小寧原本存瞭爭寵的心思,想要將靠近他娘的武小貝給趕走,可是被他死皮賴臉的模樣給鎮住瞭,隻遠遠觀望,神情十分嚴肅,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不過胡嬌可不願意再姑息武小貝瞭:“你這小子再不回去,你傢嫡母都要來拆瞭許府瞭。今兒連太子妃的春宴她都要尋我來問罪,你回去好好上學,放假瞭就來,如何?”

胡嬌覺得這小子簡直變做瞭水蛭吸在瞭她身上,揪都揪不下來,裝可憐又裝的十分到位,令得她都有瞭幾分心軟,想著是不是自己太不近人情瞭?!

許清嘉回來之後,就看到胡嬌與武小貝在角力,而許傢三個孩子都傻傻站在旁邊圍觀,許小寶似乎在考慮自己到底是要幫誰,許珠兒小小聲向胡嬌求情:“娘,不如讓小貝哥哥再玩兩天?”

雖然武小貝天天在後院賴著,晚上也照樣被許清嘉逼著寫大字考校功課,總算是讓許珠兒心理平衡許多。

見中丞大人回來,母子倆都要中丞大人來作主。

許中丞在傢向來惟老婆馬首是瞻,瞪著武小貝一句:“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就讓武小貝沒轍瞭。

到底這小子被許傢給送回瞭寧王府。

他還不知自己走後寧王與寧王妃之間是否有什麼不愉快。不過既然胡嬌說瞭讓他不要管大人之間的事情,他也就老實聽瞭,跑到書房去尋寧王問安。見寧王穿著傢常袍子斜倚在榻上看書,十分的悠閑,便笑嘻嘻上前去行瞭個禮。

“父王這些日子可大安瞭?”

寧王見到這小子從外面沖瞭進來,似乎連外面的春光都帶進瞭書房裡,唇邊不自覺就漫開瞭笑意:“你可舍得回來瞭?”

武小貝心道:我才不是舍得回來,是被娘親攆回來的!不過這話可千萬不能告訴寧王,他還懂得在寧王面前討好賣乖:“兒子這不是想父王瞭才回來嘛?!等兒子陪幾日父王再去找小寶玩!”

被寧王在腦門上敲瞭一記:“你這小子最近都玩瘋瞭!還不去讀書練武?小心被宏哥兒給比下去!”

寧王府裡三個兒子,武小貝是個膽大不羈的,老二宏哥兒膽小認真,這些日子武小貝不在府裡,他也認認真真讀書習武,最小的曜哥兒……他想起來就覺得頭疼。

以前覺得王妃在府裡苦守多年也不容易,況且到底父兄也是讀書人傢,就算當初娶的時候門第不算高,與太子妃這等世傢女全然不能比,他還是覺得王妃擔負寧王府中饋足夠瞭。

現在看來,卻是遠遠不夠。

後宅銀錢帳目管理仆人這些都不算最要緊的,最要緊的卻是孩子的教養問題,這事關寧王府的未來。

寧王帶兵多年,自然知道袍澤之間若是互不信任,不能同心齊力又想要打勝一場仗能有多難。從回來聽聞寧王妃的言論之後,他時時在思考一個問題,寧王妃對他毫不信任到底是因多年夫妻分居兩地還是自己做瞭什麼足以令寧王妃不能夠信任的事情,才引出瞭寧王妃的那些話?

最後想來想去,未曾想到,他便不再自省,隻想著後宅婦人的想法到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現在當務之急卻是曜哥兒。

一個好的繼承人必須能夠在政治風浪中屹立不倒,而寧王妃的眼界心胸說到底還是不夠開闊,萬一曜哥兒給她教的短視又小傢子氣,那卻是最大的遺憾。

原本沒有對比還看不出來,可是小貝珠玉在前,品性正直純良,後面曜哥兒若是還不及小貝,那才是笑話呢。

旁人提起恐怕會說寧王府嫡子還不如庶子明理有見地。那將來他這個寧王府交到曜哥兒手上,他也不會放心。

武小貝回來照常上課的第二天,寧王前去正院與王妃提曜哥兒的教養問題,想將曜哥兒挪到外院跟武小貝相鄰而居,再讓他們兄弟三人一起上課,哪知道卻引起瞭寧王妃的極大反彈。

她聽到寧王此話,就跟被人要奪走崽子的母獅子一般暴怒,“王爺為何非要將曜哥兒跟那黑瞭心肝的小子放在一起?若是曜哥兒有個三長兩短,王爺不是在要我的命嗎?!”

寧王蹭的站瞭起來,一臉的怒色:“王妃慎言!”

他沒想到心地純凈的小貝夫在寧王妃心裡竟然是這樣兒的,“小貝做瞭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要王妃這樣編排他?!你還是嫡母嗎?”

寧王妃一看丈夫的臉色,再想到太子妃的春宴之上,被胡嬌諷刺她不會教養孩子,小貝回寧王府才被教壞瞭,不知為何,心裡的委屈排山倒海,隻覺得寧王爺不理解她,武小貝居心叵測,這麼多年苦守長安落得這般下場,就連曜哥兒與寧王也不及武小貝與寧王親近,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頓時再也忍不住大哭瞭起來……

若說打仗,寧王是一把好手,可若說哄女人,寧王爺是真不擅長。他原本對寧王妃的表現極為失望,甚至帶著些隱約的說不上來的心寒,也許是見識過瞭許清嘉夫妻倆恩愛不棄,他心中下意識其實也有幾分羨慕之意,現在寧王妃一哭,頓時讓他覺得又煩又不知如何處理,索性在寧王妃哭的毫無形象的時候,直接起身走瞭。

寧王妃其實也曾經想過要用靜默無聲流淚的方式來博得寧王的同情與呵護,可是真當面臨著曜哥兒可能會被挪到前院與武小貝一同生活的情況,她千防萬防沒想到事情一下就到瞭最糟糕的境地,情緒一時失控,來瞭個大爆發,結果……寧王就那樣走瞭……

她身邊的嬤嬤端瞭銅盆熱水帕子之物來讓她凈面,又不無憂心:“王妃娘娘,王爺似乎……氣的不輕……”

寧王妃此刻情緒還未完全平靜,不但在生武小貝的氣,連寧王也氣上瞭,想著他一去邊關多年,自己在府裡苦熬,結果還換不來他的好。自己又為他生瞭一雙兒女,結果反不及庶出的小貝得寵,心裡的委屈怎麼都平息不下來,連拭淚連怒道:“我還氣的不輕呢!”夫妻成婚多年,往年有多少委屈她都咽下瞭,今次卻是無論如何都咽不下去,再想想昨日回來的武小貝,恨聲道:“定然是那爛瞭心腸的小子回來又向王爺告狀瞭!不然何至於他才回來,王爺就要急吼吼的將曜哥兒挪出去呢?他這是要生生拆散我們母子啊!也不知還包藏著什麼禍心呢!”

她絮絮叨叨,邊哭邊說,隻覺得自己冤情如海!

卻不知無論是她撐摑禁跳武小貝,還是與胡嬌在春日宴上的事情,以及今次寧王想要將曜哥兒挪到前院去教養,其實都與武小貝無關,完全是她疑鄰盜斧的心理作用而已。

不過就算是小貝親自前來自證,或者寧王向她證明,她也不見得相信,至多會覺得寧王在包庇輕信武小貝而已,隻會愈加襯出瞭自己的悲苦。

《屠戶傢的小娘子(玉面桃花總相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