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嬌走瞭好大一會兒,太子妃還坐著不曾動。

她的心腹宮人進來見到她這模樣,想到方才席間瞭的動靜,不免要安慰她一番:“娘娘一片好心,卻鬧成瞭那樣,倒也不必為瞭韓娘子生氣。總歸還有皇後娘娘呢。”

那宮人見過永寧公主前來求太子妃,因此心中倒替太子妃不值。

哪知道太子妃心中壓根不生氣,她倒慶幸今日請瞭胡嬌來,激的韓蕊當場發瘋,讓在場的貴婦們親眼瞧見瞭韓蕊的瘋模樣,就算是韓蕊再有進東宮的心思,今日也絕瞭她的路。

就算是永寧公主拗不過女兒,當真想將她送進宮來,可東宮到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來的,得瞭失心瘋是斷然進不瞭宮的。

她唇邊帶瞭笑意,忽沒頭沒腦來瞭一句:“這位許夫人倒是位妙人!”

那宮人忍不住替胡嬌說句公道話:“許夫人也是倒黴,女兒受瞭傷就算瞭,自己也被韓娘子揪著暴打一頓,這是結瞭多大的仇怨啊?”

當然最倒黴的要數尚書令夫人,老大一把年紀好不容易來參加一回冬狩,卻被韓蕊差點將鼻子砸塌,這池魚之災受的毫無緣由,定然是今日出門沒看黃歷。

太子妃立刻吩咐宮人:“準備厚禮送到尚書令住處,替本宮向許老夫人致歉!今日實是罪過!還有許中丞夫人處也送些傷藥禮物過去,今日倒是本宮考慮不周瞭。”面子功夫總要做的。

那宮人去準備,便有人帶瞭皇太孫過來。太子妃陪著兒子玩瞭一會,吃瞭些點心,見他可愛的模樣,又想到胡嬌那眉眼間的傲然,不由想到:誰若是動瞭皇太孫,她定然要將那人剜心剖肝!剝皮抽筋!

這樣想著,心中便對胡嬌升出瞭贊賞之意。

隻太子回來之後,聽得今日太子妃開宴,竟然讓韓蕊發瘋將宴會攪瞭,又聽說許老夫人與胡嬌都被韓蕊給揍瞭,神色之間便帶瞭怒意:“皇姑母真是養的好女兒!”先是要挾他,又在東宮大鬧,毆打朝廷誥命,傳出去還不定旁人怎麼說呢!

不過他不曾向太子妃提起韓蕊逼迫求愛之事,太子妃便也裝不知道,還要試探道:“要不要給皇姑母處送個太醫過去,好給蕊姐兒瞧一瞧。這丫頭我怎麼瞧著好像有點不對勁。”最好坐實瞭韓蕊失心瘋的名聲,到時候就算是她想嫁人也不可能瞭。

太子妃心裡這般想,身為母親的永寧公主卻與她想的恰恰相反。

今日韓蕊之舉,當真是失心瘋的樣子,但是哪怕韓蕊真是失心瘋,永寧公主也不能讓女兒坐實瞭失心瘋的名頭。不然到時候韓蕊的一生可就毀瞭,不說嫁人,就算是正常的交際應酬都不可能有,隻能關在傢裡老死,蹉跎一生。

她活著還能看顧一日,等兒子大瞭娶瞭媳婦,公主府交到瞭兒媳婦手上,難道還能指望弟媳婦善待得失心瘋的大姑子姐?!

當父母的,總為兒女打算長遠。永寧公主帶著韓蕊回去之後,關起房門來再三追問女兒,今日為何要打胡嬌。

“你抽瞭她傢姐兒的馬,害得她傢姐兒摔斷瞭腿,原來今日請太子妃設宴,就是想要將此事揭過去。你這是發什麼瘋非要在太子妃的宴會上動手?”就算是想打胡嬌,好歹尋個地兒下黑手,也比當著滿堂賓客的面兒動手來的好吧?!

女兒是她養的,永寧公主是無論如何也不肯相信女兒是得瞭失心瘋的。

韓蕊這會兒已經回過味兒瞭,想想胡嬌在宴會之上刺激她的言語,這些日子的輾轉反側失魂落魄以及萬般心碎,頓時再也忍不住放聲哭瞭出來。但她身上帶上,被胡嬌著實狠揍瞭一頓,哭兩聲就疼的慌,這才抽抽噎噎將自己向太子求愛不成反被拒又拿匕首要挾太子之事講瞭出來。

永寧公主聞聽還有此事,頓時七竅生煙,恨不得將韓蕊給掐死!但見她如今慘狀,心又軟瞭,倒將一腔仇怨都記得到瞭胡嬌身上。

“好哇!許夫人真是好計謀!她傢夫君撞破瞭你與太子之事,便在公開場合拿言語來刺的我兒失瞭理智,這才做下這事!她真是好狠!”又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女兒:“你也是的!怎麼能去挾迫太子呢?這事兒要是傳揚出去……”恐怕頭一個今上與皇後就不肯答應。

今上為皇權考慮,哪裡能容忍有人挾迫太子?

而皇後對韓蕊歷來隻是面兒情,並不如何喜歡她,如何會願意將韓蕊放在太子身邊?

更何況韓傢與國舅府並沒站在一處,而韓駙馬的才幹不足以在韓氏一族掌舵,也不能影響韓氏一族做任何決定,皇後也沒必要拿自己兒子去做樁壓根不賺的買賣。

能進東宮的女子,哪個身後沒有強大的母傢?在這一點上韓蕊壓根沒有什麼優勢,唯獨隻有與太子的一點血脈親情,宮中若是仰賴這一點親情來維系,根本不足以度過漫長的一生。

韓蕊越想越加傷懷,哭的不能自己:“太子表哥……太子表哥他不肯……”這才是她心底最大的痛。

至於與胡嬌打架之類的,她被情愛蒙蔽瞭雙眼,壓根不覺得那是什麼大事。

她心裡甚至模模糊糊的想到,娘親總想著自己能被哪傢貴婦相中,好生替她挑一門女婿,偏生她除瞭太子誰也不願意。現在大傢都瞧見她發瘋的模樣瞭,想來以後再也沒人會來向娘親提親瞭,簡直是再好也沒有瞭。

她卻不想一想,旁人看不上她,難道太子就能因為她嫁不出去而心生憫意,納瞭她進東宮?!

永寧公主不知女兒心事,被她哭的心煩,事到如今就算是知道瞭韓蕊發瘋的原因又能怎麼樣?難道要到處去向人解釋,她的女兒向東宮表白不成反逼挾東宮?

想來想去,永寧公主一口老血都要噴瞭出來,卻隻能含恨咽下去,隻覺得嘗到瞭一嘴的血味兒,打落牙齒和血吞,自認倒黴!

“好瞭好瞭!既然太子不肯,你也正好死心瞭,收拾收拾好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傢嫁瞭。”她如今都沒這信心能給韓蕊找個好人傢瞭。

但凡見過韓蕊發瘋的模樣,誰還敢將她聘回傢去?!

公主府裡有事,韓駙馬總是最後一個知道。

他是第二日去打獵,在林子裡聽得旁人議論,說韓蕊瘋瞭,竟然在太子妃宴會之上發瘋揍人才知曉此事的。

韓駙馬昨晚就覺得永寧公主情緒低落,但最近幾日他玩的不錯,倒也沒花功夫去問永寧公主為何心情不好。等到此事都傳遍瞭,最後才傳進他耳朵裡。

不怪今日許中丞看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他向尚書令許棠打招呼,許棠也是理都不理,他當時還當許棠心中有事,所以沒註意呢。更何況今日獵場之上,不少人見瞭他神情都是淡淡的,全然不似前幾日熱絡。

韓駙馬獵也不打瞭,帶著仆從直接回來瞭。進瞭院子便喝瞭一聲:“那孽障在哪?”

其實韓蕊昨日被胡嬌打瞭回來之後便喊胸口肋下好些地方都痛,永寧公主請瞭太醫來瞧過,那太醫隻把瞭脈說是身上帶傷,還開瞭些藥。永寧公主不放心,親自扒開衣服來瞧,隻有向個淡淡的青印子,根本不嚴重。還當韓蕊這是嬌養慣瞭,一點點傷也捱不得,不由在心裡嘆息她的蠢笨:既然有打人的膽子,至少要有十足的把握。結果卻還將自己弄傷瞭。

她倒是想請賴宗泉過來,隻是賴宗泉乃是今上專屬禦醫,此事她原就不欲讓今上知道,哪裡還敢請瞭賴宗泉前來。

韓蕊在床上聽得韓駙馬在院子裡的罵聲,當下將整個腦袋都蒙進瞭被子裡,又羞又臊。韓駙馬可沒有永寧公主溫柔,就算是罵幾聲也不痛不癢。韓駙馬罵起來是不會給她臉面的,惹急瞭說不定還會動手。

永寧公主聽得韓駙馬這動靜,忙從房裡迎瞭出來:“你這是做什麼?她剛剛才睡下!”

韓駙馬眼睛都氣紅瞭,冷笑連連:“好!好!好!你養的好女兒在外面做瞭醜事,卻連告訴都不告訴我一聲,讓我在外面丟臉!好歹你告訴我一聲,我也好避著點兒,省得被人當面指指點點!”他心中悲涼,仕途不順,又因為女兒的事如今在人前連頭都抬不起來瞭,羞憤欲死,對永寧公主充滿瞭怨恨,又恨女兒不爭氣,一腔怒氣不知道要朝哪裡去發泄!

永寧公主心中還有萬般委屈呢,她還想著能夠與韓駙馬商量一下,好報胡嬌設計刺激韓蕊發瘋之仇。哪知道韓駙馬知道的第一時間就回來指責她,頓時也冷笑道:“孩子在外面挨瞭打你就回來朝著我們娘倆發火,怎麼不想瞭法子去將打瞭孩子的教訓一頓?你還是不是個男人?簡直是個窩囊廢,要才幹沒才幹,要頭腦沒頭腦,隻有個傢世拿得出手……”

當初能挑中韓駙馬,也是瞧他生的儀表堂堂,韓傢門第又不差,況韓駙馬是個溫雅的人,哪知道這溫雅的人婚後一起生活瞭幾十年,不但脾氣變的越來越暴瞭,也敢對她大呼小叫瞭,就連才學似乎也完全沒有瞭。

永寧公主對自己的婚姻也是越來越不滿意瞭。

“讓我去教訓人?你教的好女兒,害瞭人傢女兒,回頭碰見人傢娘,倒還要將人傢娘也教訓一頓。這是哪傢子的道理?就連太子也不敢這麼幹,你生的閨女倒敢這麼做,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囂張的底氣?”

韓駙馬當真是被妻女氣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簡直找不到可能和平共處的理由。他提著馬鞭就要闖韓蕊的閨房“教訓教訓這孽障”,永寧公主卻攔著不讓,夫妻二人在院子裡大吵一架,他負氣而出,當日下午就傳出韓駙馬出瞭事。

他在林子裡騎著馬不看前路,隻一味驅馬,馬兒誤踏進一處地底陷空的洞,韓駙馬從馬上掉下來摔斷瞭脖子,死瞭。

人抬回來的時候,眼睛還睜著,死不瞑目的樣子。

永寧公主差點瘋瞭!

韓駙馬出瞭事,這場打獵原本已近尾聲,今上也失瞭興致,便下旨回京。

永寧公主當日撲在韓駙馬身上哭的死去活來,旁人原本覺得她教女無方,可是看到她這樣子又覺可憐。

女兒失心瘋瞭!丈夫死瞭!

雖然替韓蕊看病的太醫隻道她受瞭傷,需要靜養,但大傢還是將此自動腦補為韓蕊得瞭失心瘋,需要靜養。

到於說受瞭傷,除瞭傅二夫人相信,旁人多半不信的。

許夫人看著也不是能打傷人的人啊。

永寧公主先一步扶柩回長安,準備辦喪事,今上帶著皇室宗親與文武重臣收拾瞭兩日才拔營回京。

許傢的馬車裡,墊著厚厚的褥子,車夫將馬車趕的很穩,胡嬌守在女兒身邊,眉目溫軟含笑,時不時就要問一問許珠兒:“可顛的慌不然讓馬車再慢點?”哪裡瞧得出揮拳揍人的模樣。

“娘,再慢下去大傢都到長安兩日瞭,咱們還在路上呢。”

許珠兒自從聽娘親回來說起,將韓蕊狠揍瞭一頓,就心情舒暢,飯都多添瞭小半碗。

胡嬌可不敢輕忽大意,許珠兒這腿還要好生養著,不然將來要是落個殘疾就不好瞭。

馬車外面,武小貝與許小寶並綹而行,心情也很是不錯。

自從聽到韓蕊得瞭失心瘋,又聽得胡嬌說狠揍瞭她一頓之後,原本準備尋個無人的地方對韓蕊下黑手的兩兄弟也放棄瞭這計劃,還悄悄兒議論:“娘是怎麼樣將韓蕊逼瘋的?”

武小貝倒是對韓蕊有幾分瞭解:“就算是她沒腦袋,也不至於沒腦子到這一步吧?”除瞭韓蕊真的得瞭失心瘋,他想不出還有什麼別的辦法讓她能夠理智盡失。

倆小子磨瞭胡嬌兩日,還沒問到原因,心中不知道有多好奇。不過瞧胡嬌那架勢,她似乎當真沒有吐露真相的打算,二人隻得作罷。

許傢人裡,除瞭動手的胡嬌,唯獨許清嘉知道瞭真相。

“我原還想著以後尋機會再參韓駙馬,總之不能讓他有好日子過,哪知道你就跑去揍人瞭。”老婆揍人如今也有瞭技巧,竟然當著眾人的面揍的冠冕堂皇,揍完瞭人還要換來一大票同情。

中丞大人頓覺老婆越來越聰明瞭。

“後宅女人之間的事情,哪裡用得著你出手,再說就算你出手也隻能彈劾韓駙馬,與韓蕊跟永寧公主半點力氣都使不上。”外男也沒有沖到公主府去揍內宅女眷的道理,壓根行不通。

夫妻倆說完瞭這話沒一天,韓駙馬就死瞭。

聽到消息的時候胡嬌都震驚瞭:“……怎麼會?”

許清嘉跟著太子,消息上要比胡嬌靈通許多:“聽說是與永寧公主大吵瞭一架,負氣去騎馬,這才出瞭事。”他在太子處聽到這消息的時候都有幾分傻眼瞭。

太子也知道兩傢關系向來不睦,況韓蕊才在宴會上打瞭人,韓駙馬就出瞭事,雖然瞧著未必有因果關系,他的眉頭還是皺在一起:“總歸此事……還是因為韓娘子鬧的。”他現在心中對韓蕊充滿瞭深深的厭惡。

許傢人離傢半月,再回來許珠兒裹著傷腿,行動間都要胡嬌抱。許小寧在傢裡翹首期盼,左等右等卻見許珠兒帶著傷回來,小眉毛都皺在瞭一處,伸出小胖手想去摸又抬瞭起來,生怕弄痛瞭許珠兒,“姐姐疼嗎?”

許珠兒被他這副小心翼翼的模樣給逗的肚裡悶笑,面上卻十分痛苦的模樣:“可疼瞭,小寧有什麼辦法讓姐姐不痛嗎?”

許小寧趴在那裡朝著她的腿輕輕的吹:“吹吹就不痛瞭!”又翻出自己的小荷包,從裡面抓出幾個桃脯來往她手裡塞:“姐姐吃瞭就不痛瞭!”原本他還對爹娘帶著兄長姐姐去冬狩充滿瞭怨言,每一天都在糾結等他們回來是要繼續賭氣呢還是等他們賠禮道歉之後原諒他們。

現在看到許珠兒受瞭傷,那些小糾結早丟到瞭腦後。

許傢人和樂一堂,連同武小貝也留瞭下來,說是要照顧許珠兒,其實快要過年瞭,府裡忙亂,先生都回去瞭,他也正好放瞭假,索性便窩在許傢不肯回去。

胡嬌也懶的催他。

反正就算是將他催回去,也不見得他能跟寧王妃相處愉快,索性就隨他開心。況且武小貝是個自律的孩子,這些事情早不用她操心瞭。

今上回宮,所有官員各歸各位,又因永寧公主府上辦喪事,便陸續有官員前往公主府祭拜。

太子帶著許清嘉也前往公主府祭拜,旁人提起許傢人來,都贊他大度。獨永寧公主在喪事上見到許清嘉,心中充滿瞭恨意,都怨胡嬌,若不是她逼的韓蕊在宴會上動瞭手,何嘗有他們夫妻之間的口角之爭?

他們夫妻不會有口角之爭,韓駙馬就不會負氣騎馬而去,這才出瞭事。

韓駙馬活著的時候,她對他多有不滿,無論是他本身的才幹還是性情。人死瞭之後,她卻總覺得恍惚,似乎之前的所有不愉快都忘記瞭,惟獨記得韓駙馬的溫柔笑意,初成親之時的兩情相悅……

不過許清嘉對永寧公主的態度毫不理會,他隻是跟著太子前來盡一盡同僚之誼,送韓駙馬最後一程。

等太子祭拜完畢,又向永寧公主行禮:“皇姑母節哀!”

永寧公主卻似沒聽到太子的話,目光隻盯著許清嘉,面上緩緩綻開個惡毒的笑容:“許大人,你會遭報應的!”

太子眉頭微不可見的皺瞭一下。

許清嘉倒是十分坦然,似乎完全沒被永寧公主的話影響:“公主節哀!許某坦蕩磊落,自問不曾做對不起人的事,所以還真不相信報應!”

他心道:眼前的你養出瞭惡毒的女兒,才有此劫,不正是報應嗎!

不過他一介男人,與個婦人計較有**份,遂跟著太子退瞭出來。

太子與他同行,出瞭公主府的大門才道:“方才皇姑母所言,許卿不必在意。她是哀傷過度,恐怕連自己說瞭什麼都不知道!”

許清嘉淡淡一笑:“公主與駙馬伉儷情深,不恨旁人難道還恨自己人?”

這話就有些意思瞭。

“倒也是!”太子自失一笑。永寧公主疼來韓蕊都來不及,怎麼會將韓駙馬的死歸咎到女兒身上。自然是許傢人的不是瞭。

不過因著韓駙馬之死,許棠夫人倒不好再進宮去尋皇後告狀瞭。

她固然占理,但公主府如今在大辦喪事,聽說韓蕊病的至今還不能下床,自然也沒辦法聆聽皇後教誨瞭。

連許棠夫人都不出頭,胡嬌自然也歇瞭去宮中告狀的心思。

總之公主府與許傢的梁子已經結下,又結合許清嘉去祭奠之時永寧公主的態度,便知她心中絲毫不覺自傢孩子錯瞭,要錯也是別人錯瞭。胡嬌是覺得,永寧公主一步步鉆進瞭牛角尖,若是等她明白過來恐怕不能,還是遠著些的好。

好在公主府辦完瞭喪事,就閉門守孝瞭,恐怕要有好幾年不在京中走動。想一想她也覺得松瞭一口氣。

傅二夫人帶著自傢閨女來看許珠兒的時候,還談起此事,倒與胡嬌的態度一致。

胡嬌與她在外面花廳裡聊天,傅小娘子與許珠兒在房裡說話。胡嬌見她似有倦意,便道:“這是冬狩回來還沒休息夠?怎的我瞧著你一臉倦容?”

傅二夫人長嘆一聲:“嗐!你哪裡知道最近我傢都鬧翻瞭天瞭。”

國舅府的八卦胡嬌還是十分想聽的,雙眼立刻亮瞭:“難道你傢那位又往傢裡引人瞭?”

傅二夫人橫她一眼:“你想到哪兒去瞭?我傢那位如今是消停瞭。以往也是那些江南的商人送的。他如今在大理寺,為表清廉,美人銀子是一概不收的。”

這麼說傅二夫人後院如今還算捋順,那她有什麼可嘆氣的?

傅二夫人見她好奇的模樣,這才偷偷告訴瞭她。

“……我傢夫君不是兄弟五人嘛,大哥與夫君乃是婆婆所生,其餘的下面三位小叔乃是姨娘所生。老三老四還算乖覺,倒也聽公公的話,如今都做個小蔭官,唯獨最小的一位小叔從冬狩回來之後,就鬧著要做生意。”

胡嬌眨眨眼睛,“做生意?”國舅府裡的小郎君不做官卻跑去做生意,換做誰也不會同意吧?

她對生意人倒沒什麼偏見,可是架不住這些當官的歷來看不起生意人啊。

傅二夫人撫額:“誰說不是呢。小叔現如今十六歲,原本在國子監念書念的好好的,冬狩還跟著去瞭獵場,生的倒是一表人材,但是回來之後就不肯去國子監念書瞭,隻道要去做生意。氣的公公差點打斷瞭他的腿,這幾日才從祠堂裡放瞭出來,他就日日在各房裡竄,找他這些哥哥們籌款,說是借些銀子去做生意。”

傅溫原本也沒指望著庶出的兒子們頂門立戶,可好歹去做個蔭官,於他面兒上也好看啊。若是再努力一點,未必不會成為長子傅明朗的左膀右臂。

可是傅五郎倒好,一門心思就要去做生意,以為打一頓就歇瞭這心思,卻沒想到他變本加厲的鬧騰瞭起來,這幾日就追在四位哥哥身後討銀子。

傅大郎向來惟國舅馬首是瞻,是堅決不肯給的。傅三郎傅四郎在國舅府向來身份不高,被弟弟磨不過,隻能各挪瞭一千兩銀子給他,這幾日傅五郎就在二房紮下根來瞭,要跟傅開朗磨些銀子出來。

他覺得兩千兩太少,傅開朗又是外放過的,手頭必然有份厚厚的傢底,因此整日在二房等著要銀子,就算傅開朗出去瞭,他也守在二房。傅二夫人被他這厚臉皮給弄的一點脾氣都沒瞭。直恨不得國舅再生一回氣,將他繼續關起祠堂裡面反省。也好省得放出來磨纏二房。

胡嬌頓時笑的不行,“當真有這樣厚臉皮的郎君?”聽這動靜似乎是個做生意的料。

生意人總歸要破厚心黑,若是顧忌臉面哪裡賺得來錢。

傅二夫人在她肩上捶瞭一記:“你就別幸災樂禍瞭,你是沒遇上這樣的小叔子!”

這種給他冷臉他也似沒瞧見,說瞭沒錢他就裝傻,怎麼也趕不出去,她都要愁死瞭。

偏偏她傢二兒子是個缺心眼的,見到小叔叔天天往他們院裡跑,還纏著傅五郎過幾招。傅五郎與小侄子年紀本來就相差不瞭幾歲,還是少年心性,便陪著小侄子過瞭幾招。

結果此後傅五郎再說,叔侄倆就在院子裡擺開瞭架勢練一練。

傅二夫人愈加覺得自傢二兒子不長腦子瞭。

她今日帶著閨女出門,完全是為瞭躲上門討要的小叔子。

國舅府裡被傅五郎鬧騰的翻天覆地,而國舅爺管教完瞭兒子,又聽到一個糟心的消息:撫養武輝的乃是禦史中丞許清嘉。

這消息是從禦前傳來的,自然不會有假。

據說當日許傢丫頭被摔下馬,寧王府小郡王親自跑去禦前哭求,向聖上借瞭賴宗泉去救治許小娘子。

國舅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坐不住瞭,當日就向後宮遞牌子要見皇後。次日上完瞭早朝,就被皇後召進瞭後宮。

“你說什麼?輝哥兒是許傢撫養長大的?!”皇後聽到這個消息也驚瞭。

“太子到底閉門讀書讀傻瞭,那許中丞分明是寧王的心腹,不然何以將庶長子托付給瞭他來養?皇後娘娘可一定要跟太子好生說道說道!”

國舅也感覺得到太子如今對他的疏遠,又見太子對許清嘉信重,便覺此事都是鬼魅小人在作祟,引的他們甥舅不合。不然太子是多聽話的孩子,又仁厚,他做什麼從來也不會反對。這才過瞭多久,似乎是從許清嘉從雲南郡回到長安城,寧王下獄之後,太子就變瞭。

“難道是因為上次寧王下獄,許清嘉為瞭替寧王洗白,這才迷惑瞭太子,順便進瞭東宮?”國舅越想還越是這麼回事。

寧王雖在邊陲多年但自入京幾年,跟著今上處理政事卻是從來沒出大錯的。也許是他經歷過太多生死,凡事看的清楚明白,好多事情今上都願意交到他手上去做。國舅每每見到,都覺心驚。

這些事情,原本可以交給太子來做的。

歷任儲君都是要早早培養他處理政事的能力,唯獨武坤是在書齋裡長大的,還是年初寧王下獄他才站在瞭朝堂之上。

皇後對國舅的話向來深信不疑,聽瞭他的推理也覺有道理:“定然是這樣!枉我還當太子長大瞭有瞭識人之明,哪知道卻連敵友都不分!”

兄妹二人正就許清嘉撫養武輝,以及是否對太子忠心之事討論,卻聽得外面宮人來報,太子來瞭。

皇後心中焦燥,立刻傳他進來。太子進來之後見到國舅也在此,且皇後與國舅的神色似有不虞,便先在心裡計較一番,想著最近又有哪些事兒引得國舅與皇後不快瞭。

行完瞭禮,皇後便開門見山提起許清嘉撫養武輝之事,十分的痛心疾首:“皇兒,你怎的連這點都分辨不瞭?那許清嘉既然能撫養武輝,定然是寧王心腹,如今你卻將他弄進瞭東宮詹事府,還十分信重,母後跟你舅舅都擔心此人不忠,你還是設法快快將他從詹事府弄走吧。或者找個借口早早疏遠瞭,省得後面再出岔子。”

武坤沒想到今日才進後宮,就聽到這話。他從小就聽皇後的話,對國舅也尊敬有加,當時年紀小,身體也不好,皇後與國舅說什麼便是什麼,偏聽偏信的厲害。後來自己漸漸開瞭竅,聽的多瞭想的多瞭,起初也隻是懷疑皇後與國舅的想法是否正確,後來就不能茍同皇後與國舅的想法瞭。

隻不過除瞭上次與皇後起過沖突之後,他與國舅從沒正面起過沖突。

武坤深吸一口氣,下定瞭決心要與國舅深談一次:“舅舅總是思慮過多。就算是許清嘉撫養過輝哥兒,到底他是大周的臣子,是父皇的臣子,難道他還能做出什麼事情害我不成?”況且武坤從來也沒覺得寧王是存心要與他爭皇位的。因此以前就知道瞭許清嘉撫養過武輝,也沒覺得他會危害東宮。

國舅都有些氣急敗壞瞭:“太子殿下這是什麼話?難道舅舅還能害瞭你不成?總歸那許中丞是寧王的心腹,你卻拿他當心腹,將來萬一出瞭什麼事可如何是好?!”

皇後也在旁幫腔:“皇兒還是多聽聽你舅舅的話,你舅舅總歸不會害你的!”

武坤打定瞭主意不改,:“母後與舅舅固然是為瞭我好,可是許中丞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官,我豈能為瞭母後與舅舅的一點擔憂而將他趕出東宮?那豈是為君之道!”總之一句話,要將許清嘉從東宮趕出去,沒門!

皇後怎麼也想不明白,小時候十分聽話的兒子怎麼長大之後就一點話都聽不進去瞭。就連傅溫也覺得外甥軸住瞭,死活轉不動。

“太子,且不論許清嘉的才幹,他的忠心就讓人懷疑。若是沒有小郡王這一層關系,太子大可用他,可是有瞭小郡王這層關系,再能幹的臣子太子不能用他瞭!”對於傅溫來說,手底下的官員能幹是一方面,忠心卻最重要。

“況且此人乃是許棠的門生,又是寧王心腹,怎麼看怎麼不能用。”

總之一句話,他覺得太子用許清嘉得不償失,說不定將來要被反咬一口。

武坤在皇後與國舅的苦口婆心之下不為所動,“我覺得許中丞一點問題都沒有,母後與舅舅不必再勸我瞭,無論如何,許中丞我是不會從詹事府趕出去的!”

皇後都氣的要扔茶杯瞭,國舅也臉色鐵青站瞭起來,在殿內走來走去,最後實在忍不住瞭嚷嚷道:“太子怎麼就是聽不進去話呢?難道覺是舅舅包藏禍心專門來害你的,而許清嘉就是忠臣良將?!”

他這架勢簡直是有許清嘉沒他,有他沒許清嘉的架勢。

太子全然沒被傅溫這架勢嚇住,隻平靜道:“舅舅的好心我都知道,但是許清嘉的忠心我也知道。大傢同殿為臣,同朝為官,舅舅何必要擺出這副樣子來?”

傅溫氣的鼻子都要歪瞭,恨不得敲開太子的腦袋來瞧一瞧裡面是不是裝著石頭,怎麼都說不通呢?!

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他們甥舅倆竟然走到瞭這一步,為著個不相幹的臣子而吵瞭起來?!

皇後的福坤宮裡發生的這一切,許清嘉全然不知。

他不知道太子為瞭他與皇後國舅吵瞭起來,最後不歡而散。

與其說是太子在為瞭他而吵,不如說太子是在為瞭自己的意志而吵。他小時候常病,所有大事小情全由皇後與國舅作主,如今羽翼漸生,自然希望自己作主,無論是政事還是自己手底下用的人,都希望能按著自己的意願來。

這於太子是大事,值得抗爭,而許清嘉不過是恰逢其罷瞭。

《屠戶傢的小娘子(玉面桃花總相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