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一百八十章

崔老大人見許清嘉要走,忙招呼他:“許大人留步……”

許清嘉卻快走幾步,恰趕上瞭太子寧王一行,還朝崔旭道:“老大人慢點。”

崔旭見他已經跟著太子走瞭,隻錯瞭半步,便隻能放慢瞭腳步,與後面的傅溫同行。

沒過兩日,寧王帶著武小貝登門,眼看著許傢門房與武小貝打招呼,這小子熟練的吩咐仆人請寧王去前廳,自己卻往後院而去,便覺心中莫名不是滋味。

“父王稍等,我這就去後院去瞧瞧。”

許清嘉才回府不久,剛剛洗漱完畢,吃瞭兩口點心,喝瞭杯熱茶墊墊肚子,準備去前院書房處理公事,就見武小貝徑自闖瞭進來,拉他去前廳,隻道寧王來瞭,欲與他一敘。

許清嘉與胡嬌交換一個眼神,都想到瞭寧王登門的原因。

寧王與許清嘉一碰頭,話也不多說,便從懷裡掏出一封信來遞給許清嘉:“許大人且看。”

許清嘉打開一看,正是雲南郡私設銀礦之事,崔泰給寧王的手書,如今卻是向老上司請教此事該如何處理。

“許大人覺得此事可與太子有關?”寧王思來想去,他若是將此事捅到今上面前,保不齊今上會以為他按捺不住要奪大位。他若是前去問太子,太子也說不準會這樣想。而此事太過隱秘,若是交給攀附在他門下的那些官員,誰知道事情會不會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

唯獨許清嘉出面比較合適。

許清嘉倒是不想當這出頭的椽子。他官做到這個份上,就算有一腔熱血,也學會瞭審時度勢謹慎行事。

“殿下的意思是讓微臣前去質問太子殿下?”這是拿他當槍嗎?

寧王苦笑:“本王倒是自己想去,可是我去合適嗎?”他生性豁達,如果說少年時代曾經自請離開長安戍邊,還隻是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那麼後來的無數個鐵馬金戈的日日夜夜裡,那些不敗的戰績成就瞭一個男人終身無可替代的榮耀,即使是多年以後回憶起來,他仍舊不為自己當初的選擇而後悔,甚至隱隱生出一種慶幸來。

慶幸他這大半生沒有一直糾纏在長安城這趟混水裡,營營茍茍,而是見識過瞭最美的比寶石還要藍的天空,比美酒還要清冽的空氣,比花兒還要純樸的百夷少女的笑臉,毫無機心。

甚至,體會到瞭柔腸百結輾轉反側。

“……或者,此事與太子無關,而是國舅的意思?”

寧王的話讓許清嘉眼前一亮,“這幾日微臣也這樣想過。以前太子體弱多病,除非太子是裝病,否則哪有精力將手伸到雲南郡去?”

“太子打小身子就弱,一直拿湯藥當水喝長大的,裝病不可能。況且前些年他被排除在朝政之外,就算有心伸手,也隻能通過國舅。本王隻是想弄明白,此事是太子示意還是國舅以太子的名義私下行事。”若是太子如此有機心,那麼他與國舅的甥舅陌路就值得寧王深思瞭。

他如今位高權重,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當夜,許清嘉在書房坐瞭一夜,並未回房去。胡嬌自聽得寧王前來,便知沒什麼好事,隻半夜讓冬至往書房送瞭一碗雞湯面,以及兩碟小菜。

小寒與永祿在去年冬天已經成親,開年就有瞭,吐的死去活來,如今還在養胎,她房裡便留瞭兩個大丫頭冬至與秋分侍候著。

第二日沒有早朝,許清嘉連戶部也不去瞭,一大早就去東宮求見太子。

太子在書房裡見瞭他,見他這匆忙模樣,便打趣到:“大清早的許尚書這是遇見什麼急事瞭跟火燒眉毛似的。”

許清嘉見他面色有幾分蒼白,似有勞累之象,愈加堅定瞭之前的想法,直挺挺就跪瞭下去,倒將太子嚇瞭一大跳:“許尚書這是做什麼?可有為難之事?說出來本王或者能幫你。”

“微臣聽聞有人在外面破壞殿下聲名,一夜沒睡,一大清早就來求見殿下。”

“有這等事?”太子虛扶瞭他一把,但許清嘉卻不肯起來,隻覺得此舉形同賭博,賭的全是他這幾年與太子君臣相處之時瞭解到的太子的品性,賭太子不是那等詭詐之人。

許清嘉緩緩起身,抬頭直視太子,一字一頓道:“有人在雲南郡私設銀場,打的是太子殿下的旗號,被人發現瞭,扣押瞭起來。”他也不說被誰扣押瞭,隻將重點講出來,緊盯著太子神色。

太子臉色瞬間煞白,“是誰?是誰?”從來溫雅之極的人竟然連聲音都高瞭,十分激動,“是誰這麼大膽?”瞧著神色,竟然不似做偽。

許清嘉一顆吊在半空中的心晃晃悠悠落到瞭實處。

過得兩日,散朝之後,寧王與太子也不知為何吵瞭起來,引的散朝的官員皆遠遠觀望,不敢上前。寧王似乎氣的狠瞭,丟下一句:“本王在長安城待夠瞭,既然皇弟看為兄不順眼,那為兄回百夷好瞭!”說罷拂袖而去。

太子似乎沒想到寧王竟然能說出這句話來,朝著寧王的背景也冷笑一聲:“我就等著你去雲百夷!”

兄弟倆似乎都氣的夠嗆。

齊王與蜀王來勸,太子還餘怒未息:“一根腸子通到底,他懂什麼?竟然就想對本王指手劃腳!”

這話落到傅溫耳中,正中下懷,湊到太子面前去勸:“太子跟寧王一個粗人計較什麼啊?!”

太子似乎也頗為同意國舅這話,竟然還同國舅閑聊瞭幾句才回東宮去。

當日傅溫回到傢中,心情甚美,還令房裡的小廝燙瞭壺酒來喝。

正想到高興處,卻聽得後面喧嘩之聲,有個聲音一疊聲的叫道:“既然婆婆不公,我便請公公做主!”卻是韓蕊的聲音。

傅溫的眉頭都皺瞭起來。

自韓蕊嫁進來之後,國舅府後宅就沒一刻安寧的,偏生這一位身份比較高,傅老夫人也不想打壓的太狠瞭,讓永寧公主臉上不好看,因此隻有盡量安撫。

但韓蕊從來就不是消停的性子,你安撫她,她還當你怕瞭她。又因為傅五郎與她至今不曾合房,傅五郎自回到蘇州之後,就連傢信也不曾往回寫過,府中仆人暗底裡都嘲笑她空有虛名兒,也不知道傅五郎在蘇州府如何的左擁右抱,逍遙快活呢。

說不定五夫人沒跟著去,倒正中五爺下懷。

這話傳到韓蕊耳裡,她一想果然如此,就又鬧將瞭起來。在府裡看到仆人都覺得仆人是在笑話她,好幾次向下仆動手,鬧的十分難看。

原本她與傅五郎就一點夫妻情份都沒有,她也不計較傅五郎在外面左擁右抱,反正與已無涉,但被國舅府傢仆在背地裡笑話就讓她不痛快瞭。

傅老夫人叫過去才說瞭她兩句,她就鬧起來直奔前院書房,要尋公公評理。

傅國舅的好時光到底讓這個兒媳婦破壞殆盡。

寧王回府之後果然吩咐仆從收拾行李,要去百夷。

寧王妃如今與寧王感情十分淡漠,她將所有的精力都撲到瞭曜哥兒身上,隻盼著曜哥兒出息。但似乎寧王對曜哥兒並無什麼期待。她也曾暗暗傷心,隻想著無論如何也要捍衛曜哥兒的世子之位,聽得寧王要去百夷,當下五雷轟頂,帶著曜哥兒忙忙來勸。

“如今邊陲無戰事,夫君去百夷做什麼?”

“長安氣悶,去百夷走走。”

聽到他隻是去百夷走走,而不是長居不回,似乎也沒拖傢帶口的打算,寧王妃總算松瞭一口氣。方才她還當寧王要帶著全傢同行呢。

寧王答完瞭才回過味來,立刻去瞧妻子,見她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似乎躲過一劫,心中微黯,卻也不無嘲諷的想到,他原本就能期望妻子與他生死相隨。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生死相隨?!

從上次因戶部之事他被父皇下瞭天牢,寧王妃的反應就足夠讓他認清楚現實瞭。而曜哥兒聽到父母的話,也隻是沉默著往寧王妃身後縮瞭縮,似乎想將自己藏起來。

這孩子越長大越沒瞭主見。小時候還有幾分聰明,這幾年被寧王妃圈在府裡讀書,又甚少與外面接觸,似乎比小時候更畏縮瞭,凡事隻聽從寧王妃的。

寧王暗嘆一聲,想他英雄一世,卻生瞭這麼個懦弱的兒子。不過懦弱無主見好,守成足矣。假若有天他真想要離開長安,大約也可再無掛礙瞭。

倒是今日恰逢武小貝國子監放假,才回瞭傢就聽到寧王要回百夷,立刻便闖瞭進來,人還未進來聲音就傳瞭進來:“父王,你要回雲南孩兒陪著你去!”上來就要將寧王抱住,待瞧清楚房裡還有寧王妃與曜哥兒,這才收斂瞭些,與寧王妃曜哥兒打瞭聲招呼,站在瞭旁邊。

“你不在國子監讀書,跟著我去做什麼?”寧王總算心中有瞭幾分暖意。

武小貝今年已經十五歲瞭,身高已經到瞭他鼻子那裡,竟然是個十分英挺俊逸的小郎君,模樣也與他有五六分相似,其餘四分卻是承襲瞭他親娘的精致,已經有人拐彎抹腳向寧王打聽過武小貝可否婚配,意欲攀親。

寧王總覺得他小,如今站在他面前,卻驟然間覺得這小子長大瞭,不過說出來的話卻跟小時候一般無賴。

“孩兒跟著父王去,給父王端茶倒水,捶腿捏肩,緩解父王旅途勞頓啊!”

寧王在他額頭敲瞭一記,隻引的武小貝“哎喲”一聲,捧著額頭後退瞭兩步,才道:“難道是國子監最近的功課太多,你懶的做才想跟著我去偷懶?”

“哪裡哪裡,兒子這是孝順父王呢!”武小貝死活不承認。

他是從小讀書練武,進瞭國子監也是認真刻苦的鉆研學問的,哪知道等到傅皓許小寶等人去參加鄉試,獨留他一個人。等許小寶從童生到秀才都考過瞭,摩拳擦掌也準備年少揚名,恨不得打破許大人十九歲高中榜眼的記錄,武小貝卻茫然瞭。

他身上有爵位,完全不必跟國子監的這幫官二代官三代一起拼命苦讀,科考入仕。

似乎旁人面前的路都是清楚的,隻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好,他呢?

他要做什麼?

寧王到底拗不過武小貝,當日父子倆就收拾包袱款款離開瞭長安城。

今上在宮裡聽得寧王與太子兄弟吵架,竟然賭氣離開瞭長安城,氣的將禦案上的硯臺摔瞭,又召太子入宮。

“到底什麼事情引的你們兄弟在眾臣面前吵架?”

太子深知此事隱瞞不得,遲早要讓今上知道,便揮退眾人,雙膝一彎就跪瞭下來。

今上聽完瞭太子所敘,終於平靜瞭下來:“也就是說,你懷疑此事與國舅有關?”

太子從小體弱,又被圈養在東宮,對於他會不會做出私設銀礦之事,今上還是很篤定的。

“皇兄與許大人以及兒臣都猜想,此事大約……與國舅有關。”他低下頭來,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心中想些什麼。似乎想起極小的時候,因為整天喝藥,隻能待在皇後的福坤宮裡,國舅每次從宮外面來,總會給他帶些小玩意給他玩。

他身子不好,尋常外面的東西皇後也不敢讓他入口,怕不幹凈。

那時候,他覺得舅父比父皇還要好。

至少父皇關心他的時間,遠遠不比舅父多。而且舅父總將他當孩子看,哄著他極有耐心,而父皇隻是讓他讀書,養好身子,別的似乎都不關心。

是什麼時候,他與國舅竟然走到瞭勢不兩立的地步?!

“若是查明此事與國舅有關,你待如何?”

今上的聲音從禦案後傳瞭來,沉沉的帶著難以察覺的壓迫。但太子這些年用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揣摩今上的心思。很多時候從今上的眼神乃至於聲音動作裡都能瞧出他高興或者不高興,自己應該如何應對。

他這個太子也當的戰戰兢兢,半點不得自由。

而此刻,今上的這句話卻是在逼他表態,是要皇權還是要外戚,而他隻能保一頭。如果要保國舅,大約就與皇位無緣瞭。

太子將頭叩到冰涼的金磚之上,聲音裡帶著不可控制的顫抖之意:“兒臣身為儲君,豈能恂私枉法?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國舅乎?!”

“你身子不好,還跪在地上,還不快起來?”

這殿裡如今再無宮人宦官,今上起身,親自過去將太子扶瞭起來。

他的手一伸出去,太子就握住瞭,緩緩起身,聲音裡尚帶著哽咽之意:“謝父皇!”抬頭與今上直視,目光裡似乎還含著點淚意。

父子兩個的目光交匯,幾十年父子,隻除瞭太子小時候不知畏懼之時還曾直視過今上之後,自懂事起,父子倆的目光還從未如今日這般坦然對視過。

今上拍拍太子的肩,似乎還帶著欣慰之意:“朕老瞭,以後就要看你的瞭!”

太子胸口多年雍塞轟然倒塌,似乎是多年謹慎克制,才走到瞭今天這一步,才終於讓今上相信瞭他。

好辛苦!

六月裡,皇後娘娘正準備著開荷花宴,寧王從雲南回來瞭,與之回來的還有一長串的囚車以及押車的崔泰,高正,崔五郎等人。

彼時國舅還在府裡,尚不知發生瞭何事。

寧王回來之後,立刻梳洗進宮,面見今上。

一個時辰之後,京中各處都接到瞭消息,許清嘉還在戶部忙碌,聽到侍郎來報,心中終於松快瞭。想著今晚回去也可以向阿嬌報告這個好消息,忽想起傅開朗,唇角的笑意頓時又淡瞭下去。

傅溫也接到消息,似乎寧王從雲南押回來瞭什麼瞭不得的囚犯,他還未想明白,寧王便帶著禁軍闖進瞭國舅府。

國舅府門上小廝原本想要通報,卻被跟著寧王的崔泰一腳給踹進瞭大門,高正跟在崔泰身後仰頭去瞧,但見國舅府門第高華,層層疊疊的屋宇,門前石獅子武威雄壯,就跟鄉下人進城似的,還不曾見識過這等氣象恢宏的宅子。

他喜滋滋的想,沒想到老子第一次進國舅府,就是來抄傢的!

院子裡的小廝見到寧王這等氣勢,不覺心虛氣短,腿腳快的飛一般往國舅書府去報,“不好瞭老爺,寧王帶著禁軍將府門堵住瞭!”

傅溫氣的面色鐵青,須發皆張:“黃口小兒,這是想要欺到老夫頭上來瞭?!”

誠然,寧王的年紀早已經脫離瞭黃口小兒之齡,但傅溫可算是看著他出生長大,到瞭如今盛權之時,所以這句話倒也說得。

寧王帶禁軍至中庭,國舅傅溫正從書房裡大步出來,迎頭撞上帶兵的寧王,傅溫氣極而笑:“寧王殿下好大的架勢,竟然敢帶兵將老夫的宅子圍起來,未知老夫犯瞭什麼罪,倒令寧王殿下做出這等架勢來?“

“國舅爺休得動怒!”寧王將手中聖旨舉瞭起來,“本王是奉父皇之令,前來請國舅爺去天牢的,等三司官員齊聚,到時候國舅爺就知道本王為何動這麼大陣勢瞭!”

傅溫心中忽有瞭不好的預感,他是從雲南而來,難道……

就在傅溫愣神的功夫,崔泰等人已經在寧王的示意下帶著禁軍已經闖進瞭後宅去瞭。

傅溫目眥欲裂:“武琛,你敢?!”竟然敢帶著人往後宅闖進去,連他的顏面都不顧瞭!

“本王也是奉旨行事,國舅爺千萬別怪!”寧王難得好脾氣,竟然還勸瞭傅溫一句。

想想他在長安城待的久瞭,這耐心也好瞭,若是從前在定邊軍中,何嘗有這麼好的氣性?不聽號令者不是被拖下去打瞭軍棍,就是綁到轅門上去示眾,哪裡還肯溫言勸說?

《屠戶傢的小娘子(玉面桃花總相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