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結構

林朝夕猛地抬頭, 放下書,慢吞吞站瞭起來。

和張副校長大眼瞪小眼瞭一會兒, 她隻能問:“您……讓我……說什麼呀?”

“他們問什麼,你回答什麼。”張副校長說。

林朝夕又懵瞭, 張叔平見此情形, 搖瞭搖頭, 說:“就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最後一個問題是——“這怎麼學?”

“就這麼學啊。”林朝夕看著那個提問的小同學,直白地道。

對方“噗~”地向後仰倒, 一副被她擊敗的模樣, 還閉著眼睛躺在地上喊:“她根本不知道!”

林朝夕看到小破孩這個樣子,不由得想起曾經被樓上張阿姨孫子嘲笑遊戲打很爛的情景,十年前十年後的熊孩子一樣熊, 就很氣。

“書在那裡。”林朝夕指著墻,又指瞭指地上演戲的小男生,說, “你人在這裡。這不是很清楚嗎, 還需要什麼?。”

“還需要老師!”小男孩說。

“老師已經教你瞭啊。”她昂著頭,老氣橫秋地道。

“才沒有教我, 老師沒有上課!”

“學習不是靠老師教的,老師隻是幫助你,你還是要靠自己。”林朝夕蹲下來, 在地上隨便拿起一本架子上的書,教育他:“不是老師站在黑板前面,告訴你1+1=2就是上課。”她帶著點奶聲奶氣地說。

“那麼, 在你拿的這本書裡,老師上瞭什麼課?”張叔平問。

“聯系。”她答。

“什麼聯系?”

“知識之間的聯系。”

“翻開書具體說,舉個例子。=。”張叔平看著站在他面前的小女孩,說。

林朝夕今天還是穿著很隨便的校褲,她明顯長高,褲子吊著,露出很大一截腳腕。皮膚很黑,整個人看上去灰撲撲,唯獨眼睛很亮。

在三個問題前,她小臉上就寫滿瞭“你差不多可以”的字樣,越這樣,張叔平就越想看看她到底還知道多少。

果然,他問完後,林朝夕雖然滿臉不情願,但還是舉起書,說:“栗子是,一年級的《數一數》、《填圖與拆數》和二年級的《認識簡單數列》、《自然數列趣題》以及三年級的《從數表中找規律》這些……。”

地上的小學生們都開始翻書,有些人手上的書不全,就要去看別人的。

很快他們發現,她所提到的章節後,都被標有明顯的鉛筆字“1”。

“這些課,都……都在講數字?”

林朝夕一本正經地道:“我也不知道,你要自己去看書,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關系呀。”

“但沒有老師,我不知道,我找的關系是對還是錯啊?”

孩子們又有瞭新的問題。林朝夕仰頭看他,意思是老師該你回答瞭。

“對錯不重要的,不是最重要的。”張叔平說,並且自動糾正瞭下,“當你們看瞭很多書,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這些知識點歸納整理出來,將他們在你腦海內分門別類擺好,這些知識才真正變成瞭你自己的。”張叔平指指腦袋,“你們如果不確定,自己整理的東西有沒有問題,這個閱覽室裡有的是書,你去找到那本,拿出來看一看,比對一下,知道瞭。”

“噢~”坐在地上的小學生們齊聲地道,像打開新世界大門,非常興奮。

林朝夕聽到這裡,很想說你說的對。不過張副校長的神色嘛,還是像先前那樣冷淡,兇巴巴的,眼神裡也沒有對她有任何欣賞。

她聳聳肩,心想還是算瞭吧。

“所以,如果碰到從未教過的知識,該怎麼處理?”張叔平問。

林朝夕很確定,這位大爺就是想借她的嘴巴,告訴孩子們這些道理。

那你自己幹嘛不說,傲嬌嗎?

他們又大眼瞪小眼瞭一會兒。

她輸瞭,撇瞭撇嘴,回答:“我覺得,遇到沒學過的內容,就要像老師剛才說的那樣,先把那個東西,放到曾經學過隻是的框架裡,試著去理解它,簡單來說,就是,先預習啦。”她停下來,回答結束。

可張叔平卻說:“繼續。”

“繼續什麼?”

“預習之後?”

“報告老師,我不知道!”林朝夕算是明白瞭,張副校長今天是什麼話也不想說。她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太多瞭,再回答就不像小學生,幹脆閉嘴。

於是張叔平說:“第一、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你們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第二、抱著嘗試的態度,去瞭解陌生的內容;第三、通過考試來檢驗隻是框架上的薄弱環節;第四、帶著問題,去聽老師第二天講的內容。這些步驟通過互幫互助的小組學習來完成,這就是我們這十天來要遵循的學習步驟。”

張副校長終於抬起漫不經心的眼睛,認真看著她,說:“你之前,回答得很好。”

林朝夕懷疑自己耳朵出問題,她居然被張叔平表揚瞭?

其實林朝夕也想說,你能嘗試教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數學體系,這也很棒。不過她現在還是個小學生,誇老師好像不恰當,所以她就還是閉嘴瞭。

“是誰教你這些的?”張叔平最後問。

林朝夕有一個很確定的名字,但此情此景,她怎麼也不能說。

“報告老師,我不告訴你!”她喊完,自動蹲下,不理張叔平瞭。

……

“書這麼多,自己看啊。”這是老林的名言瞭。

她蹲在那面巨大的鐵書架前,四周是數不清的數學書籍,又被張副校長這麼問,不由得就想起老林第一次帶她去圖書館的情景。

那時她還很小,具體幾歲已經不記得瞭,也就小學一二年級,安寧市圖書館還是老館,在老城區很深的巷子裡,綠樹成陰,建築很破。

老林牽著他的手走進去,老林看他的書,她看自己的書。

那個年代連專門的兒童館也沒有,所以她就蹲在少年兒童文學區,翻一本標拼音的科學書。

書籍具體內容是,她當然不記得瞭,隻記得有非常多的科學小實驗。她隨手嘩嘩嘩翻書,看那些彩色插圖,然後被老林制止。老林蹲下來,拿著自己手上那本書,很耐心地翻到封面捧好,告訴她。在圖書館拿到一本書要做什麼,先看書名、再看作者,然後要做的,就是看目錄。

他說看書名和作者代表尊重,並對這本書要講的內容有初步概念,然後看目錄,瞭解作者編排這本書的思維方式,瞭解組織結構和大致框架。

額……對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對“組織結構”和“大致框架”這些,連名詞都很難理解。

不過老林仍舊非常耐心,牽著她的手,對照書裡的內容和標題,給她一點點講什麼是框架,什麼是骨架。

比如有一章節講的是水實驗,他們就翻到具體的章節,老林帶她一項項看,所有頁碼內的小實驗究竟有什麼相似點,然後她發現,所有的小實驗都以水為載體或者和水有關。

大人看起來,這好像是非常簡單的理解過程,可對於很小的孩子來說,卻仿佛發現瞭什麼新奇世界。原來書應該這樣看,原來每頁紙之間都是有關系的。它們一團一團,又仿佛在不斷生長,非常有趣這是她那時候驚喜的發現。

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每看什麼書,老林都會有這麼一個帶她閱讀的過程。她不會寫很多字,他們就用畫的,因此每看一本書都會花很長時間,看完以後,他們就合上書,一起畫花和莖葉,以此來回憶整本書的內容,她從此以後就變成簡筆畫小能手。

再後來老林就教她該怎麼挑書。

按照老林的說法,市面上良莠不齊的東西太多瞭,你要自己判斷,什麼是好書,什麼是不那麼好的書,這就要求她對不同書本中的內容進行橫向比較。

最後,老林還親自帶著她,試著組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雖然她記得很清楚,老林第一次帶她整理知識體系,是關於奧特曼!

但還是很厲害啦。

總之,老林真的教瞭她很多。那些曾經她認為很尋常的內容,現在被張副校長這麼突然提起,看著所有小學生不理解的模樣,她才意識到老林究竟教瞭她多少。

很多很多孩子都在不停上課不停學習,可究竟該怎麼學習,不是所有傢長和老師會像老林那樣,充滿耐性地、一點點地手把手去教孩子。

而方法,明明該是最先去學的東西。

哎,好想老林,老林真好,林朝夕很頹喪。

……

張副校長離開。

他們小組搶瞭個靠窗的位置,陸志浩翻開書,悄悄捅她,問:“是,是公園那個叔叔教你的嗎?”

林朝夕托腮看著窗外的大湖,作憂鬱蘿莉狀,沒回答。

“所以這就是你的學習方法嗎?”陸志浩咂瞭咂嘴,換瞭另外一個問題,“難怪你成績這麼好!”

林朝夕回過頭,伸瞭個懶腰,和陸志浩打趣:“夕哥是不是超厲害,要不要教你?”

“切~”小陸同志拖長調子。

“很厲害。”這是裴之的回答。

林朝夕沒想到裴之小同學竟然這麼誠懇,有點不好意思瞭。

花卷趴在桌上翻書,有點百無聊賴:“聽上去好像很簡單,但這麼多內容,光抄一遍目錄,一上午就過去瞭,我覺得我肯定學不完。”

林朝夕一拍桌:“你不信任夕哥嗎?”

“沒有啦~”花卷翻瞭個身,指著書架,“我就是想說,第一層的書,好像,已經被拿完瞭。”

林朝夕緩緩回過頭,果然,就在她思念老林的當口,第一排書架已經空空如也。

而他們的桌上,隻擺著花卷剛才拿來的那本三年級奧數書。

“你們為什麼不去拿?”林朝夕震驚瞭。

“我們有夕哥!”花卷小同學理直氣壯地道。

林朝夕被這種甩鍋驚到,不過她轉頭掃瞭眼書架,其實還有很多成套的教材:“先隨便拿一套書來,書架上這麼多數,我們又不可能全看完,所以隻要找準一套看然後整理就行。”

“可是今天主要考點內容都在別人手上啊。”陸志浩猶疑瞭,“我們要去和他們換書看嗎,他們不肯換怎麼辦。”

“考點什麼的,記一下大概目錄是什麼就行啊。”

“但我們,還是要去借他們的書看看,不然考不出來。”陸志浩果然還在憂心考試。

聞言,林朝夕正對裴之小同學,說:“裴哥……”

《天才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