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寫完《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II》,已經三十二歲瞭。才兩年,心境發生瞭非常明顯的變化,跟三十歲那年完全不一樣。當年還有一種跨過一條檻的感受,現在已經毫無芥蒂。年齡算什麼?年齡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才會格外珍惜的東西吧。因為除瞭年輕,那時候我們一無所有,所以才會格外珍視每一歲的變化。

二十五歲該怎樣,最合適的結婚年齡是多少,三十歲前該有多少存款......以前滿腦子的這些問題,這幾年已經漸漸清空瞭。以前會很認真地覺得,讀過書的人看起來不一樣。其實不是的,三十歲後外表上的變化,隻跟財力有關。看起來年輕、滋潤的人,多半是因為充裕的經濟條件,跟結沒結過婚、生沒生過小孩,都關系不大。

這本書裡的女主角最終選擇瞭另一個男人。在第一本書中,有小五歲的男主角,和大五歲的另一個男人,因為女主角十分自信,從來沒有喜歡過同齡男性,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和同齡人一直格格不入。到三十歲後,才發現,噢,原來和自己一樣大的人,並非無趣,也不一定世故,有著平凡普通的一面,卻也不乏閃光點。

三十歲,還沒有成功怎麼辦?三十歲,還沒有成傢立業結婚生子的念頭怎麼辦?三十歲,還想不管不顧仗劍走天涯怎麼辦?

當松開這條枷鎖才發現,人類其實是不需要設限的,愛和自由,跟年齡無關,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奮力追求的寶藏。

毛利

《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