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5 第二十三章 流言

回到宮中,對著斟瞭白菊桑葉茶上來的小允子笑道:“你去欽天監很會找人。”

小允子笑嘻嘻道:“季惟生原是奴才的老鄉,鬱鬱不得志的一介書生,屢考不中才靠著祖蔭進瞭欽天監當個閑差,還總被人壓著一頭。”

我扶著他的手盈盈起身,微笑撥著架子上的一隻白鸚鵡,從前棠梨宮那一隻因無人照管早已死瞭。因而玄凌又送瞭我一隻給我解悶。我給鸚鵡架子上添上水,緩緩道:“人呢都是要一個機會的,機會來瞭還要敢賭一把。或者平步青雲,或者終生鬱鬱。季惟生賭對瞭,本宮也贏瞭。”我停一停,“隻是本宮沒想到他那樣會說話。”我笑:“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很聰明,本宮喜歡和聰明的人打交道,以後好好用著他吧。他的才幹可不止一個欽天監司儀。”

小允子嘻嘻笑著,替季惟生謝恩不提。正說著話,卻見花宜疾步進來,悄聲道:“娘娘!景春殿走水瞭。”

我點一點頭,“知道瞭。”說罷起身扶著槿汐的手行至儀門外,遠遠見朝南方向滾起一縷黑煙,火勢雖不大,卻也看著驚心。耳聽得外頭人聲喧嘩,奔逐不息,想必皆奔去景春殿救火去瞭。

我穩穩站著,聲音在和煦的風裡顯得輕描淡寫,“怎麼起火的?”

花宜斂眉道:“小廚房用火不當心——除瞭景春殿的人自己不當心,還有什麼別的緣故。”

我默然不語,隻靜靜微笑出神。不知何時,浣碧已悄悄佇立在我身邊,輕輕道:“當真可惜!為何不幹脆燒死她,一瞭百瞭。”

我回首望她,她眼中有深沉的恨意,如暗沉的夜色。我輕輕嘆息,“我何嘗不想——隻是,現在還不到時機,我也不願便宜瞭她。”

小允子垂手恭謹道:“這樣的時氣也能走水,可見安貴嬪真是不祥人。”

花宜唇角蓄著笑意,低聲道:“皇上聽聞景春殿走水也有些焦急,隻叫著緊救火,到底沒去看望安貴嬪。”

我隻凝神望著鳳儀宮方向,嗟嘆道:“安貴嬪如此不祥,侍奉皇後反而有所沖撞。”

槿汐淺淺含笑,“是呢。皇後若此刻大好瞭,可見安貴嬪真如天象所言不祥;若要說天象不準,那麼皇後隻得久久病著,無法幹預後宮大事。”

我但笑不語,隻道:“楊芳儀雖不在瞭,她身邊的人怎麼打發?”

槿汐在旁道:“尋常侍奉的人自然另去伺候新主子,隻楊芳儀的兩個陪嫁秀珠和秀沁得打發瞭回去。”

我沉吟片刻,“從前見那兩個丫頭還妥當,教李長安排瞭去儀元殿伺候茶水點心吧。”

槿汐微微一想,“那可是近身侍奉皇上的好差事……”

“本宮偏要抬舉她們,叫她們多在皇上跟前說話做事。”

槿汐應一聲“是”,匆匆去瞭。

此後月餘,玄凌雖偶有賞賜安慰,卻再不聽聞往景春殿去瞭。偶爾提起,也隻道:“以前不知怎的,一去瞭便似勾瞭魂一般,再不舍得離開。如今長久不去也就罷瞭。”

我隻笑著啐他,“安貴嬪隻有她的好處呢。”

然而,玄凌的心到底淡瞭下來。

因著我請求玄凌與太後瞞住瞭我懷有雙生子一事,加之小腹見大,束腹的帶子也逐漸放松,看起來腹部便更顯得大些。

我亦故意不加理會,偶爾扶著槿汐的手在上林苑中漫步,或有宮嬪經過向我駐足請安,目光無一不落在我明顯的小腹上,繼而趕緊抑住自己疑惑而吃驚的神色。我隻作不以為然,含笑與她們說話幾句也就罷瞭。

不過幾次,宮中的流言蜚語便甚囂塵上,人人在私下揣測我大於常人的腹部。我不止一次聽見宮嬪們私底下的議論,“莞妃娘娘的肚子如何像有六個月的樣子,莫不是……”

我相信,流言總是跑得最快的,帶著溫熱的唇齒的氣息,略帶惡意的,詭秘而叫人激動。

偶爾,我無聲經過茂盛的花叢,能聽見曼妙的枝葉和絢爛的花朵之後,那壓抑著興奮的竊竊私語。

“莞妃……”有一人小小聲地提起。

“什麼莞妃!”有人冷笑如銹瞭的刀片,生生刮著人的耳朵,“不過是一個被廢黜過的姑子罷瞭,長得又和賤婢傅如吟一般妖精模樣,要不是為瞭她肚子裡的孩子,皇上肯給她這樣的位份?!”

“孩子?”更有人不屑而鄙夷,“誰知道那是哪裡來的孩子?瞧她這樣大的肚子,哪裡像是六個月的身孕,足可以跟徐婕妤快八個月的肚子比一比——”聲音低下去,“咯”一聲笑道:“她一人待在甘露寺裡,保不準耐不住寂寞去找瞭什麼野和尚……”

“噓——”有人輕聲提醒,“她好歹是三妃之一,你們也不怕隔墻有耳,小心些!”

還是剛才那個聲音,語調有些尖利,“嚴才人就是膽子小,怕她做什麼!她除瞭那個肚子可以倚靠之外,還有什麼靠山?若真被我曉得瞭她肚子裡的孩子是野種,看我怎樣鬧上一鬧,叫她好看!”

另一人似有不信,笑道:“穆姐姐這樣言之鑿鑿,妹妹就等著看好戲瞭。若姐姐真有扳倒莞妃那一日,妹妹我必是心服口服。隻怕姐姐見瞭莞妃娘娘,就嚇得什麼話也沒有瞭。”

那人冷哼一聲:“我會怕她?我若有幸能懷上皇上的龍種,那才是不摻一點雜的,誰稀罕她肚子裡的黑心種子?”

我瞥一眼身邊的浣碧,她氣得渾身亂顫,臉色都變瞭,我隻無聲無息地揚瞭揚手,浣碧會意,跑遠幾步輕笑道:“安主子請快來,寶鵑看這裡的花開得好呢。”

花叢後的人立時一愣,焦急道:“不好!仿佛是安貴嬪和她身邊的寶鵑,聽聞安貴嬪素與莞妃走得近,若被她聽瞭什麼去就不好瞭!”

另一人埋怨道:“都怪姐姐你嘴快,若安貴嬪說出去,可有咱們的好果子吃瞭,還不快走!”說罷提瞭裙子慌慌張張走瞭。

浣碧見幾人跑得遠瞭,連連冷笑道:“奴婢當是什麼敢作敢當的人呢,就會背後一味地嚼舌頭討人厭!”

仿佛事不關己一般,我隻笑道:“看清是誰瞭麼?”

與浣碧一起的品兒道:“看得真真兒的,是穆貴人、嚴才人和仰順儀。”

我撥一撥袖口上的碎珍珠粒,慢條斯理道:“記下瞭就好。”

浣碧道:“小姐不生氣?”

我漠然一哂,“生氣?她們也配麼?”我的笑聲清冷冷地震落花枝上的露珠,“由她們說去,好多著呢。”

這日晌午,玄凌來柔儀殿小坐,帶著難以抑制的怒氣,道:“宮中人心之壞,竟到瞭如此地步,真叫朕難以忍耐!”

我用絹子為他溫柔擦拭似刀裁的鬢邊微露的汗水,溫婉道:“皇上為何這樣生氣?”

他餘怒未消,握一握我的手道:“嬛嬛,朕若對你說,你一定生氣。”

我搖頭莞爾,“臣妾必定不會生氣。”

他詫異,“為何?”

我淡然的笑容似浮在臉龐上的一帶薄霧,蒙朧似有若無,“臣妾近日聽聞的污言穢語之多勝於當日禁足之時,深感流言之禍似流毒無窮,但若為此生氣,實在不必。”

玄凌一怔,眼中憂慮之色愈來愈深,如一片濃厚的烏雲,覆上他的眼簾,“嬛嬛,告訴朕,你聽說瞭什麼?”

壺中有滾燙的熱水,我徐徐提著沖入盞中,幹萎輕盈的玫瑰花蕾在沸水中立時一朵朵嬌艷舒展開來,似下吸煙者醉顏酡紅,盛開在貴妃豐潤醉酒的臉頰上。我輕輕一笑,“臣妾所聽到的必定比皇上聽到的難聽百倍千倍,所以臣妾不生氣,皇上也不用生氣。”

“你曉得她們的污言穢語多不堪入耳,朕是心疼你無辜受屈。”

“皇上既然明白臣妾委屈,臣妾就算不得委屈,至於旁人怎麼說,由得她們說去。”殿內涼風如玉,輕揚起沐浴後松軟的發絲,斜斜從鬢邊委墮下來,墜下一點散漫的溫柔,“皇上也說是不堪入耳,那就不必入耳,更不必上心瞭。”我就著他的手把玫瑰花茶遞到他面前,“這種花茶雖不是名貴之物,然而聞一聞便覺得肺腑清爽滿心愉悅,世間可喜之事甚多,何須為不喜之事牽腸掛肚呢。”

玄凌吻一吻我的手心,深沉眸中有深深的喜悅和欣慰,“嬛嬛,朕從前隻覺得你溫柔,如今更添平和從容。”

我將散落的發絲挽於耳後,輕笑道:“皇上這樣說,臣妾反倒不好意思瞭。”

他感慨道:“你為朕懷著身孕辛苦,又是雙生之胎,宮中之人反而蜚語繚亂,對你多加誹謗,朕隻消稍稍一想,就覺得氣憤。”

我忍一忍心頭的屈辱,依舊笑臉迎人,“臣妾在甘露寺清心苦修,可見收獲亦不少,至少心中平和,能自救安樂。”我望著他,帶瞭幾分懇求的語氣,“方才皇上來時生氣,臣妾企求皇上,無論聽到什麼,聽誰說的,都不要生氣,更不要因此而責罰六宮。”

玄凌大有不豫之色,“錯而不罰,朕覺得不公。”

我垂著眼瞼,低低道:“皇上若要罰可也罰得過來麼?宮中人多口雜,若真要計較,必有株連之禍。何況……”我的目光楚楚似水,盈盈流轉,“皇上隻當是為咱們的孩子積福。”

玄凌禁不住我求懇,再猶豫,終究也是答應瞭。何況那些如花的青春容顏,他重罰之後未必不會更垂憐心疼。

此事一壓再壓,我也隻作不知,索性連出柔儀殿的時候也少瞭,隻靜靜養著。派出去的小允兒和品兒、花宜等人自會將暗中詆毀之人的名單列與我看。

我斜臥在榻上,舉瞭一柄玉輪慢慢在面上按摩,聽浣碧念瞭《搜神記》與我聽,偶爾調笑兩句打發辰光。浣碧道:“小姐腹大之事我頭鬧得沸沸揚揚,小姐竟還穩如泰山。奴婢一時想不明白,那日驀然想起小姐說的話,才回過味來。”

我含瞭一枚枇杷,清甜的汁水緩緩洇進喉中,我慵懶道:“我甫回宮,又懷著身孕得盡盛寵。阿諛奉承之人有之,背後詆毀之人有之,敵我難分,難免有腹背受敵之虞。不如借此一事分出個你我來也好。”

浣碧側首想一想,道:“如今她們以為風頭大轉,此時毀謗之人必是小姐之敵,默然者便是小姐之友,可互為援手。”

我仰首一笑,“哪裡有這樣容易。毀我者是敵不錯,然而默不作聲的也未必是友。譬如敬妃向來是明哲保身的,而景春殿那一位也是至今無聲無息呢。”

浣碧蔑然一哂,“徐婕妤一事她已不招太後待見,皇上礙著太後,又忌諱著‘不祥’兩字,聽聞楊芳儀的陪嫁侍女在儀元殿伺候著茶水甚是用心,皇上見仆思主,念及楊芳儀,也覺惋惜。”

“皇上覺得惋惜,才會想到當日安氏身邊的寶鵑是如何一口咬定、言之鑿鑿的。”我揚一揚手,腕上的赤金環珠九轉玲瓏鐲便玲玲作響,“皇上不去她那裡,倒是常常去灩常在處,可見她如今之得寵。”

浣碧撇一撇嘴,道:“奴婢瞧葉氏對皇上是不冷不熱的,也不知以什麼狐媚手段得寵。”她停一停,“奴婢看誹謗之人中並無她,想見她即便要詆毀小姐也得有可說話之人,她即便得寵,太後嫌棄,嬪妃怨恨,又有什麼趣兒!”

我微微一笑,搖頭道:“她也未必是個肯背後說三道四的人。”我瞥一眼浣碧,道:“你和葉瀾依也不過是幾面之緣,何以如此不喜歡她?”

浣碧低頭思量,撥著耳朵上白果大的蜜蠟耳墜子,道:“奴婢也不曉得為何這樣不喜歡她,隻覺得她妖妖調調的。大約有安氏前車之鑒,奴婢總不喜歡這樣的人。”

正說著,外頭花宜進來道:“徐婕妤來瞭,娘娘見還是不見呢?”

我微微一怔,忙道:“怎麼不見,快請進來。”

徐婕妤身子依舊單薄,氣色卻好,可以想見連日來玄凌必定對她曲意關懷,十分憐惜。

她身子已經有些笨重,走路也吃力,須扶著手才走得穩當。她一見我便要行禮,我忙叫浣碧攙住,打趣道:“妹妹一向本宮行禮,本宮忍不得就要去扶,一個不當心,咱們的肚子必要撞在一起瞭。”

徐婕妤低首掩唇道:“娘娘真是風趣。”

我忙叫看瞭座,笑道:“妹妹若喜歡可多來柔儀殿坐坐,咱們湊在一起多少笑話說不完呢。”

徐婕妤盈盈一笑,氣質婉約,如一闋唐詩,婉兮清揚。與之相較,得寵的葉瀾依便是清冷中帶著冶艷,風姿綽約。玄凌已過而立久矣,歲月匆匆,何來年輕時的心性甘心耗費心力欣賞追尋細膩如織的女子。後宮中美麗的女子那樣多,自然是葉瀾依一類更得他喜愛。

徐婕妤道:“早就想來看娘娘的,奈何身子總沒有好全。如今能走動瞭,便想來向娘娘請安。”她一貫的輕聲細語,如同吹面不寒的楊柳風。

我把素日所飲的翠羹叫品兒盛瞭一碗出來與她,含笑道:“身子好瞭是該多走動走動。”

徐婕妤微微蹙一蹙眉,眉心便似籠瞭一層愁煙,低柔道:“不出來時盼著出來,一出來便又覺得紛擾不堪。”她懇切道:“娘娘為嬪妾幾番費心,甚至懇求皇上和太後解嬪妾禁足之困。當日若無娘娘,隻怕今日嬪妾腹中的孩子不保。”她的手溫柔覆蓋在自己的小腹上,以一種珍惜的姿態,“嬪妾別無所求,隻求能保住腹中胎兒便是萬幸。”

我亦誠懇相對,“十月懷胎多少艱辛,隻有咱們自己知道,若一朝保不住,何嘗不是痛徹心肺。”

徐婕妤微微抬起頭,目光清澈似一掬秋水盈然,低低道:“嬪妾聽聞娘娘曾經身受其苦,生產朧月帝姬固然是困頓萬分,頭一個……”她聲音略低瞭低,然而由衷之情不減,“或許因為這個緣故,娘娘才會對嬪妾如斯關懷吧。”

我微微一笑,隻用銀匙緩緩舀著七翠羹,道:“徐妹妹很是聰慧。”

她的笑淡然而傷感,微微側首看著瓶中供著的幾枝秋杜鵑,依依道:“聰慧又如何呢?譬如這杜鵑開得再好再美,終究是春天裡的花朵,如今快入秋瞭,再怎麼好也是錯瞭時節的。”

那秋杜鵑本是浣碧日日用來簪發的,徐婕妤無心之語,浣碧聽著有心,不由微微變色。

我隻作不覺,微笑恬靜,“妹妹如何這樣說呢?做人不過是一口氣撐著,若自己的心都灰瞭,旁人怎麼扶也是扶不上去的。妹妹好歹還有腹中這個孩子呢。”

徐婕妤溫婉微笑,“嬪妾不中用,經不得人言,過不瞭自己這一關才會自傷其身,娘娘可要性子剛強些才好,萬勿如嬪妾一般。”

我的唇齒間含瞭一抹淺淡平和的微笑,“妹妹甫出宮門就聽到如斯言語,可見宮中對本宮一胎是非議良多瞭。”

“非議終究是非議,”徐婕妤笑道:“娘娘如此待嬪妾,嬪妾對娘娘亦要推心置腹,有些事嬪妾自己未必做得到,但希望娘娘不要因旁人而自己傷心。”

我握一握她冰涼瘦長的手指,輕笑道:“妹妹自管安心就是。本宮不出這柔儀殿,她們又能奈我何?”徐婕妤憂心忡忡地點瞭點頭,才肯回去。

如此流言蜚語滿天,議論得多瞭,不免連皇後亦出言相勸:“宮中人人說莞妃之胎不同於人,皇嗣一事上謹慎再謹慎也是應該的。”

皇後雖然不得寵,然而多年來居國母之位,玄凌亦對其頗為敬重。且皇後自稱在病中,數月來一事不管,一言不發。如今既然皇後說話,他也不好一口撂開,於是道:“皇後操心,隻是宮中風言風語從來沒有斷過的時候,皇後若要為這些不著邊際的話費心費神,隻怕對保養自身也無什益處。”又道:“皇後身子總沒全,後宮之事自有端妃和敬妃為你分擔,她們不把這些不像樣子的話聽進去,皇後又何必理會。”

彼時我正在梳妝,聽完小允子的回報,隻揀瞭一對翠玉銀杏葉耳環戴在耳垂上,顧盼流連,“其實皇後這樣說也是無可厚非,她是後宮之主,留意後宮一言一行都是她的職責所在,何況是這樣揣測皇嗣的大事。隻是皇上早上心裡存上瞭這件事,皇後又恰巧撞上,才如此罷瞭。”

玄凌一向敬重皇後,如今這樣說出這樣的話來,已是有幾分薄責之意瞭,甚至在我面前亦流露出幾分意思,“皇後向來穩重得體,如今也毛躁瞭。聽風就是雨,耳根子軟和,跟著那些年輕不懂事的胡亂操心。”

我機巧道:“皇後娘娘也是好心罷瞭——皇上沒有將臣妾懷有雙生胎之事告訴娘娘吧?”

他的手滑過我的肩頭,“你這樣囑咐,為瞭咱們的孩子這樣委屈忍辱,朕還能說麼。”

我低首,婉約一抹身為人母的溫和,“隻要為瞭這孩子,臣妾做什麼都是心甘情願的。”

玄凌慨嘆道:“為瞭孩子,你每每委屈。”

我含瞭幾分親昵,“是為瞭孩子,更是為皇上。前朝的事繁冗陳雜,回瞭後宮皇上且安心歇歇吧,臣妾沒有什麼委屈的。”言畢,我又特特加上一句,“穆貴人她們到底也年輕,哪裡曉得什麼是非輕重,若皇上聽見瞭她們說些什麼也別生氣才好。”

玄凌的性子,一向對年輕嬌艷的嬪妃們寬容些。穆貴人等人之事本來若責罰過瞭,過些日子也就罷瞭。隻是她們誹謗議論愈多,我愈苦口婆心勸諫玄凌不要因我一己之身牽連後宮,玄凌反倒存上瞭心思,對一眾非議的妃嬪都冷落瞭下來,再不踏足一步。

逐漸,宮中得寵的也唯有寥寥幾人瞭。倒是槿汐說起,胡昭儀雖也略有非議,玄凌倒不加斥責,依舊寵愛如常。我輕哂道:“她是什麼身份,皇上自然是要讓她幾分的。隻是胡昭儀的嘴還是那張嘴,皇上的性子也還是那個性子,何曾變過呢。”

槿汐聞言,隻扶一扶髻上通花,意味深長一笑,“是,譬如從前的慕容華妃,皇上縱容她未必是真寵著她。”

我的神思有些倦怠,也不言語,隻揮一揮手叫槿汐退下瞭。

《後宮甄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