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7 第四十七章 吹簫人去玉樓空(上)

我受冊為皇貴妃之後,固然是權勢傾倒後宮。因著意外的足傷,玄凌亦對我頗多愛憐。然而,我所受的寵愛,卻是一日不如一日瞭。

對鏡時,亦驚覺自己一月之間的蒼老變化,鬢角的發根隱約可見霜色,整張臉削尖而憔悴,眼角,已有細膩纏綿的細紋橫亙其上。知道此身隻是以色事君上,費心保養多年,不過短短月餘,卻仿佛十數年時光從我面容上匆匆逃逸而去。

是瞭。我老瞭,又有足傷。色衰,自然愛弛。

何況我的驟然衰老,是讓他疑心的。即便衛臨曾數次向他回稟,“娘娘是驚懼過度、足傷疼痛才致使容顏憔悴。”但我在無數次轉身後,感覺到他狐疑的目光如鋼刀,刀刀刮得我背脊發涼。

紅顏未老恩先斷。我瞭然一笑,這是宮中女子的命數。

笙歌飲宴,聖心歡悅,皆在胡蘊蓉的宮中。寵愛,恰如漸漸西移的日光,此刻,正無比明媚光耀地停駐在風華正茂的賢妃胡氏身上。何況,她此刻深得玄凌的信任。

因而,即便有我的皇貴妃身份,宮中權勢最煊赫的,終究是胡蘊蓉。

我默然低首,目光停駐在窗下搖頭晃腦讀書的涵兒和潤兒身上,他們的聲音還稚嫩,然而朝氣蓬勃,像新生的草,誰也不能遏制他們的長勢。

我慈愛地微笑,幸好,我還有我的孩子們。

乾元二十七年九月,天降暴雨,連綿數十日不歇,京師如浸在大水中一般,百姓寒苦無依。

已是入秋時節,依舊有雷暴天氣,一日間數度見雪亮閃電橫刺暗沉天空,雷聲如鼓如潮。天象之變,人心莫不惶惶。民間相士夜觀天象之變,皆雲是禍。民間卜亂紛紛,最後的矛頭竟指向紫奧城——東方多雨,鉤弋女禍。

彼時,已是欽天監司儀的季惟生垂手恭立於儀元殿內,不假思索地加以肯定,“民間相士之言並未有誤,帝都位於東方,連日多雨雷暴,主女陰之禍。至於鉤弋女禍之言,微臣所知,鉤弋夫人乃漢武帝寵妃。恕微臣大膽,應指皇上身邊的地位極尊貴寵妃,又與玉有關。此女蒙蔽上蒼,故而天象大變加以怒譴。”

玄凌正為天災人禍煩惱不已,不覺揮手道:“蒙蔽上蒼?朕乃天子,蒙蔽上蒼便是蒙蔽朕。試問朕的後宮,會有誰敢蒙蔽朕呢?胡言而已。”

是蘊蓉嬌俏的聲音,甜糯米一般黏人,“那也未必。”

季惟生這數月來與胡蘊蓉走得很近,曾屢言蘊蓉有凌雲之像,胡蘊蓉為他維護,也是情理之中。

夜已涼,我牽著潤兒的手佇立於儀元殿外,大雨如註,雨水沿著殿簷的瓦鐺激流而下,似密密的珠簾隔住人的視線,朦朧的水霧中望出去,原本朱紅色的宮墻被漫成幽戚的深紅,倒襯得金碧輝煌的宮殿有著水洗後的亮澤浮光。李長滿面為難,搓著手向我道:“皇上囑咐瞭,與季司儀有要事商談,誰也不得見。”

“誰也不得見麼?”我悄然一笑,目光幽幽如一息燭火,“那麼賢妃呢?”

李長示意我悄聲,苦笑道:“賢妃娘娘如今得皇上專寵,自然非比尋常。”

是瞭。自我被冊封為皇貴妃,榮耀無極,掌六宮之事。後宮之事自然皆由我掌握,可出入儀元殿,卻是胡蘊蓉漸漸做得熟慣之事瞭。

儀元殿近在眼前,可以隱約聽見裡頭的對話。隻是,我已是被摒棄在外,不得隨意出入之人瞭。

我淡淡一笑,“那麼本宮再耐心等候。”伸手挽一挽被水霧濡濕的鬢發,卻赫然見潔白指尖赫然呈現鴉翅般的黑色。才苦笑驚覺,原來槿汐細心為我染瞭兩個時辰的發根已經不起雨霧潤澤,被化開瞭少許。

豆大雨珠濺在漢白玉臺階上,劈啪作響,像一個個爆栗的聲音,激起無數雪白水花。潤兒看著我,輕輕道:“母妃,我冷。”

我溫文地笑,愈加握緊他冰冷的小手,彎腰緊緊擁住他,“是母妃不好,出來時不及為你多添件衣裳,等下回去母妃就親手幫你穿上,好不好?”

我心下一酸,不知今日過後,潤兒還能否鞠養在我的身邊。聽聞胡蘊蓉已數次向玄凌提出,“和睦年幼無伴,而皇貴妃多事辛勞,想把予潤接到身邊撫養”。玄凌未置可否,然而胡蘊蓉眼下最得玄凌信任,再多求幾次,玄凌未必不允。

蘊蓉從未想過要撫養潤兒,最近時常提起,不過是志在後位而已。無子的蘊蓉一旦撫養皇子,便是登上後座的有力一舉。

我嘆氣,輕輕撫一撫潤兒的頭發。後宮之爭,何必連累無辜稚子。何況,潤兒是眉莊臨終托付於我,我怎可輕易讓他被別人帶走,甚至淪為棋子。

潤兒年幼,尚不懂得這些曲折心事,隻是乖巧地點點頭,“好。”他粲然一笑,“母妃天天給潤兒穿衣服,可是很少給涵哥哥穿衣服。”

我俯首吻一吻他光潔的小額頭,微笑道:“因為母妃最喜歡潤兒,是不是?”

他極高興,很響亮地答瞭聲:“是!”

幾乎在同一瞬間,殿門豁然打開,蘊蓉穿著瑰紅織金的明媚衣裳,金絲牡丹披帛長長地流曳於殿前,似兩縷金紅霞光自雲端拂過,對比著我的明黃服制,愈加對比出我的衣衫呆板和她的年輕艷美。在看見潤兒的一瞬間,她的眸色驟然一亮,含瞭滿面笑意,彎腰拉住潤兒的手,“潤兒怎麼在這裡?等瞭許久瞭麼?”

潤兒按著禮儀,極恭謹地喚瞭聲:“賢妃娘娘。”

胡蘊蓉的笑容恰如被烏雲遮住的日光,倏地一斂,很快又笑道:“喚我母妃就好。潤兒可要去母妃宮中玩會兒,母妃宮裡有許多新鮮玩意兒,你喜歡玩什麼?七巧板、木麒麟、蹴鞠球還是風鈴塔?或者你可以和和睦帝姬一起玩耍。”

潤兒低瞭頭,往我身邊靠瞭靠,仰頭向我道:“母妃,我們再不回去,靈犀姐姐要找我瞭。”

我溫和道:“好。咱們見過你父皇就早些回去。”

蘊蓉似是才發覺我的存在,笑容輕輕一漾,“皇貴妃也在,方才沒瞧見真是失禮瞭。”一抹驕矜之色從她含笑的眼底漫出,“四殿下越來越可愛,難怪皇貴妃鐘愛異常,何時去我宮中長住便好瞭。”

我不與她置氣,隻是和婉一笑,“潤兒自幼長在柔儀殿,隻怕不慣。”

她唇角的弧度愈加揚得高,聲音清亮,“三年五載之後,隻怕都慣瞭。”她美目流轉,掩口笑道:“方才皇貴妃說要見皇上,隻怕皇上此刻不得空瞭,正與季司儀有要事商談呢。”

雨聲如註,濺起幾許秋寒,無數水泡在渾濁的水潭裡浮起五彩濁光,旋即被新的雨水打破沉滅。我沉靜道:“妹妹既這麼說,我也不便進去瞭。”

我拉過予潤的手轉身欲離去,蘊蓉笑吟吟看著我,眸色如這陰暗的天空,沉沉欲墜。她的聲音輕柔而隱秘,“姐姐曾經的閨名是不是叫甄玉嬛。”

我淡淡道:“妹妹怎麼這樣耳聰目明。”

胡蘊蓉唇角含著詭秘的笑意靠近我,身上帶著龍涎香潤澤的香氣,“姐姐的三位妹妹名玉隱、玉姚、玉嬈,妹妹才鬥膽揣測。”

“隻是很早我便不喜歡這個玉字,棄之不用瞭。”

她的笑意在滿天雨水之下顯得淡漠而陰冷,“可是,姐姐還是甄傢玉字輩的兒女,不是麼?”

下令將我禁足的日子是在九月十四,此前數日,宮中關於“東方多雨,鉤弋女禍”的流言紛傳不止,而我舊日的閨名“玉嬛”二字亦在嬪妃之間流傳開來,而所謂“蒙蔽上蒼”,逐漸地,連玄清將我自摩格軍中帶回之事亦被傳得不堪入耳。

李長滿面愁容來宣旨時我正坐於窗下繡著一幅“柳絮春華圖”,淡淡柳絮輕煙,要用極淺淡的銀白絲線一毫一毫繡在潔白素錦上,看得久瞭,眼睛會酸痛發花,仿佛是幻覺一般,看著繡像上的嬌艷春花一朵一朵肆意怒放開來。

我神色平淡地接旨,不去察覺李長眸中的憫色,他溫言道:“娘娘自己保重。”

我低頭重新專心於繡像之上,淡淡道:“無妨。昔年貞一夫人亦曾因天象被禁足,後來也能否極泰來。”

李長道:“貞一夫人亦曾為此事去勸過皇上,隻是這雨……”他抬頭看著窗外瓢潑大雨,憂心忡忡,“賢妃娘娘她……”

我“啪”地一聲拍上桌案,桌上擱著的一把小銀剪子倏地跳起來,鋒利的剪頭險險戳到我身上,我不顧還有跟隨李長而來的侍從在外,揚聲怒罵道:“一切過錯,都怪季惟生巧言令色,令得皇上誤解本宮!本宮不能出此未央宮,必定日日詛咒豎子,要其不得好死!”

李長忙勸我低聲,連連道:“娘娘息怒,娘娘息怒!”

我猶不解恨,“季氏有眼無珠,妄觀天象,本宮定要他有碎屍萬段的那天!”

我再度回宮後一向馭下寬和,甚少有這樣疾言厲色怒罵的時候,隨侍在外的宮人侍從無不變色咋舌。

大雨嘩嘩不止,整個未央宮浸在一片嘈雜陰濕之中,靈犀從未見過柔儀殿中如此死氣沉沉,宮人相對垂淚的場景,不免畏懼,水汪汪的眼中盡是欲落未落的眼淚,緊緊依偎在我身邊。

我緊緊攏住她,面向落著無盡大雨的天空,沉聲道:“不怕!有母妃在,什麼都不必怕!”

自我禁足,宮中妃嬪皆不可來柔儀殿探望,唯有朧月,她貴為帝姬,又生性大膽,常常不顧禁令出入柔儀殿中探望我與幾個孩子,玄凌不忍過分呵責於她,倒也由得她去。

朧月每每來,皆帶瞭新鮮瓜果糕點分與諸弟妹,偶爾駐足立於我身邊,長久地看我繡著“柳絮春華圖”。終於,她忍不住出言詢問,“母妃,你被禁足也不焦急麼?”

我莞爾,“若我焦急,你父皇會解瞭禁足令放我出去麼?”

朧月想一想,默默搖瞭搖頭,又道:“可是母妃隻是繡花打發日子,也不會厭倦心煩麼?”

“不會。”我註視著朧月,目光溫煦如四月輕暖的陽光,“你瞧這柳絮,在艷陽下翻飛若輕淡梨花,可有多美。柳絮此物,是春日勝景,極受人詠嘆。可是此物,有時也會是要人性命的東西。母妃繡這個,是想時時提點自己,事情往往有正反兩面,即使此刻身在逆境亦無需灰心,若在順境得意之時,也莫忘殺身之禍或許轉瞬即到。”

朧月似有沉思之狀,她微含怯意,問我道:“母妃,我也會這樣麼?”

我含笑握住她的手,“大約不會。因為你是帝姬,這是你比我與德妃幸運的地方。”我微微沉吟,“隻是你要當心,居安思危,才不會招致禍患。”

朧月乖順地點點頭,自從我小產之事後,朧月的性子沉靜許多,不復幼年時任性活潑,似一株婉轉的女蘿,緩緩長出堅硬沉默的枝葉。她的眸光環顧柔儀殿四周,最後註視著窗外依舊不停歇的茫茫大雨,忽然輕聲道:“母妃雖被禁足,但衣食用度絲毫未損。其實那日李長來宣旨,母妃不該痛罵季惟生。如今人人盡知母妃不喜他,反而賢妃更賞識季惟生瞭,母妃得不償失。”

“是麼?”我輕淺的笑,又拿起銀針繡瞭幾針,轉首看著窗外雨水打損瞭數株翠綠芭蕉,不覺自言自語,“雨還是沒有停呢,不知要下到什麼時候去。”我問道:“我被禁足已有幾日瞭?”

“七日。”朧月精致的面龐上露出深深的隱憂,“因為母妃被禁足而大雨未停,昨日德母妃聽聞賢妃已向父皇進言,是對母妃懲罰不足才天怒未歇。”

“那麼她以為該如何?”

“賢妃向父皇建議,廢去母妃位份或是隻給母妃更衣或采女的名位。”朧月瞥一眼在旁玩耍的潤兒,不覺微露忿然之色,“她還說,母妃現在被禁足,不宜撫養潤兒,她想要帶走潤兒。”

“那你父皇肯麼?”

朧月緩緩搖頭,神色稍稍松弛,“還好父皇尚未答應,隻是賢妃一向癡纏,隻怕父皇總會有答允的一天。德母妃為此憂心如焚,夜不能寐,想要與貴母妃商議同去為母妃求情。”

我不疾不徐道:“朧月,你已勸告母妃不宜怒形於色。那麼你也該知道,身為宮中女子,做人不可顏形於色,做事不可急於求成,否則隻是自毀長城。你回去也要勸告德妃,不要為我的事操心。”我招手示意她靠近我,輕輕附在她耳邊道:“此事除瞭你,誰也沒有辦法。”

《後宮甄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