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爭兵權索相入佟府 議西征學士遭駁斥

明珠的案子就這樣擱置瞭下來。索額圖於康熙二十八年奉旨赴尼佈楚與羅剎國劃定界限,其間康熙便命生母佟佳氏的幼弟佟國維入上書房。佟國維按輩分說是康熙的嫡親舅舅,按皇傢規矩,皇帝不稱他舅舅,他就隻能是“散秩大臣佟國維”。早在順治年間,佟國維已掛瞭一等侍衛的虛銜,不合因跟著明珠贊同撤“三藩”,惹翻瞭索額圖,在冷曹官中壓瞭多少年這才上來。他卻不似張廷玉那般兒瞻前顧後,上任伊始便連連提奏,將六部侍郎以上官員重加整頓,汰冗拔賢,一時間吏治刷新,頗得人心,幾個政績卓著的廉吏如於成龍、馬齊、王掞、范成勛、姚締虞、郭琇等人都加瞭宮保銜,賞孔雀花翎,晉為一品大員,卻把自己兒子隆科多的品秩按例由從二品調整為從三品。待到索額圖從尼佈楚談判歸來,朝局已是面目全非瞭。

索額圖是二十九年正月初十從東北回來的,皇太子以下出城搭棚設醴郊迎。向康熙面稟瞭尼佈楚締約經過情形,諸王、貝勒、貝子、各衙門主官便都趕去玉皇廟街,有的邀索額圖過府吃酒,有的稟事,有的被汰官員免不瞭就來撞木鐘、訴苦情。索額圖卻顯得從容不迫,迎來送往,淺談輒止,有說佟國維壞話的,也隻一笑置之。

正月十五,索額圖奉旨代康熙至天穹殿拈香。回來交旨後,又侍從康熙出順貞門至大高殿、壽皇殿、欽安殿、鬥壇拈香禮拜,這才召集六部主官隨康熙到太皇太後靈前行禮致祭。忙亂瞭一日。出大內時天已擦黑,早見天色陰晦上來,零零星星飄下雪花。

若在往年,今夜還瞭得?這個時辰早沸騰瞭,什麼社火、高蹺、大戲、故事、耍把戲、打莽式、龍燈、獅子早就出動瞭。但今年是國喪,民間遊樂一概禁止,北京城千傢萬戶一色兒全是白紗燈。門前,隻有成群的孩子在燈下嬉戲捉迷藏,遊人卻是稀少。索額圖站在西華門碩大無朋的白紗宮燈下怔怔站瞭一會兒,長籲瞭一口氣,上轎吩咐道,“去佟國維府!”

佟國維新賜府邸坐落西河沿,熟門熟路的,不一時就到瞭。大轎剛落,索額圖哈腰出來,便見靳輔從裡頭出來。靳輔見是索額圖,別轉瞭臉,想裝作沒看見,自往轎邊走去。索額圖呵呵一笑叫住瞭:“紫桓,你這叫做什麼?不想理我索老三瞭?”……一把扯住,寒暄道,“多時不見,你就瘦得這樣,頭發也全白瞭!見過佟相瞭?”靳輔確實變得瘦骨伶仃,黝黑的臉色也變得泛著青灰色。他是被革職閑居在京的官員,穿一件灰綢羊皮襖,稀疏的頭發幾乎全白瞭,顯得老態龍鐘,隻兩隻眼是在河風烈日下練出來的,仍是炯炯有神。見索額圖一臉假仁假義,靳輔幹笑一聲道:“哪裡敢當!靳輔是待罪之身,您是貴人,怎好沾惹呢?”索額圖哈哈大笑,握著靳輔的手道:“你昔日可不是這個脾性兒,真是愈老火性愈大!士大夫居朝為官,榮辱進退何足掛齒?說不定我將來還不及你呢!人情淺薄何至於就到這個地步兒?我算什麼貴人,小佟和廷玉才算新貴呢!”

話說得雖很隨和,靳輔卻聽著弦外有音,遂笑道:“什麼新貴舊貴我都不理會。蒙聖恩我隻得瞭革職處分,正是無官一身輕!我是為陳潢的事來的,不清不白地把人扣在獄神廟,一扣就是幾年,既不定罪,也不放人,算是怎麼回事?聽說皇上有意起用我去任貴州巡撫,我是請佟相代奏,我老瞭,請皇上憐惜一下這把老骨頭,免瞭這個差使吧。”

索額圖不禁一怔,別人巴不得的事,這老傢夥怎麼倒推辭?尋思片刻方道:“這也用不著辭。我曉得皇上心裡對你並沒什麼。那年幾個臺臣吵著要殺你,皇上還說:‘要殺也等河治好瞭再殺。’如今河治好瞭,莫不成真的就殺,可不是昏瞭?”說著便抿嘴兒笑。說到治河,靳輔眼睛一亮,隨即又黯淡下來,嘆道:“論理我一句也不該說。振甲如今又扒開瞭蕭傢渡的縷堤,河道加寬,減水壩置閑無用,兩年之內泥沙淤起來,不決口才怪呢!”索額圖笑道:“前日接到刑部轉來陳做在獄中的上書,也說的是這檔子事。你是革職官,他是罪囚,管這些閑賬做什麼?如今不比昔年,朝廷有的是錢,決口瞭再堵就是——決瞭口不恰證明你是對的?”

一個國傢首輔說這樣的話,靳輔心頭不禁猛地一沉,想想又不能公然反駁,喟然一嘆正待說話,索額圖伸手一握,笑道:“佟府裡來人接我瞭,回頭再說吧。別傻瞭,有旨叫你去貴州,你就去!在京衣食住行缺什麼,隻管差人到我府裡要。陳潢的事別說是你,就是我們上書房大傢一齊去說也不濟事——皇上不殺他就是他的造化!”靳輔冷笑道:“你們不說,我還是要說。有罪的是我,陳潢、封志仁、彭學仁一概無過——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話我說定瞭!”說罷舉手一揖踏雪而去,索額圖悵然望著他遠去,方轉過臉來。此時佟府中門洞開,佟國維帶著幾個師爺已迎瞭出來。

索額圖和佟國維執手聯袂,說笑著直至後堂西花廳。這裡與外頭冷冷清清的景象迥然不同。佟國維正在宴請他的門客師爺,十幾個人都在花廳大筵席前坐著說笑;廳內廊下站著二十多個長隨聽招呼,幾十枝銀燭高燒,照得通明徹亮,廊下放的煙火盒子一個接著一個燃,什麼泥函沙鍋兒、花盆煙火、花筒起火、地老鼠兒,不響、不起,隻噴著七彩璀璨的光焰,滿院都是濃鬱的火藥味兒,滿屋都是興奮熱烈的氣氛。眾人見佟國維帶著索額圖進來,忙都起身肅立迎迓。

“都坐,坐嘛!”索額圖滿臉堆笑,擺著手道,“今個正月十五,我府裡就是那麼幾個朋友,覺得太冷清瞭些兒。回來這幾天一直窮忙,也沒顧上來看看國維,可不要見怪喲!你這裡倒好,人又多又熱鬧,還有這麼一桌子好菜,就是禦膳,也不過如此吧!”

佟國維四十多歲,紫棠色臉,絡腮胡子剃得溜凈兒,兩隻眼睛黑如點漆,不怒亦威。見索額圖讓得殷勤,眾人方斜簽著身子坐下。佟國維替索額圖倒瞭門杯,把粗黑油亮的辮子輕輕甩到腦後,方撩袍端端正正坐下,說道:“方才靳輔來過瞭,我很替他難過,辛苦這些年落瞭這個下場,還要替旁人操心。前日吏部提奏,要他去貴州任巡撫,索相得便兒跟聖上說說,讓他去得瞭。”

“就是這個話。”索額圖夾瞭一口菜慢慢嚼著,沉吟道,“我也是這麼想。不過靳輔未必領這個情。若實在不願意,我們也不要勉強。戶部漢尚書還有一個缺,請旨讓他補進去,他還不算外行——話說到這兒,我順便問一下,耿索圖兵部尚書做得蠻好的,怎麼又換瞭謝倡義?這些時我不在傢,人都被換得差不多,我都不認識瞭。”

佟國維望著索額圖沒言語。幾個門客見東傢和客人冷瞭場,忙過來勸酒夾菜。佟國維想定瞭,方說道:“謝倡義在圖海和周培公營裡呆過,懂軍務。耿索圖撤差我沒說話,是皇上的主意,叫他和傢兄國綱都到飛揚古部歷練。”索額圖替佟國維斟瞭一杯酒,自己慢慢吃著,說道:“那是不同的。耿索圖是兵部尚書,無罪降調,沒有這個例嘛。這件事今日在欽安殿我奏瞭皇上,還是要調回來。我來這裡給你們打個招呼,咱們同在機樞,我辦瞭事不告訴你不好。”佟國維這才知道索額圖來訪的真意,心裡冷笑,口中卻道:“六部裡換瞭人,索相不要介意。都是言官彈劾瞭,按聖上意思辦的,我不過奉旨辦差而已。有些人不換也不行,比如說徐乾學,平日伸著舌頭溜溝子舔明珠的屁股,一翻臉就落井下石,是他娘的什麼玩藝兒?我就不能叫他再做翰林院的祭酒!”

“言官隻知道沽名釣譽,他們懂個屁!”索額圖心裡上瞭火,臉上卻仍在笑,“查慎行一個狂放書生,不就是國喪間唱瞭兩句長生殿麼?下到獄裡折騰得死去活來,也不怕後世說我們不珍惜人才!這事我奏明瞭聖上,聖上叫放人。我送他盤纏,到南京養起來,國傢升平時,包容幾個呆書生怕什麼?”

佟國維不動聲色地聽著,良久,突然噗嗤一笑,說道:“索相似是憋瞭一肚皮火,到我這裡發泄來瞭。不說這些瞭。今夜不能聽曲子,您剛從尼佈楚回來,大夥都想知道和議談得怎樣,若不妨事,您就說說如何?”索額圖也覺自己失態,當著眾人發這些牢騷頗失相臣身份,也笑道:“就是,我今天不知怎麼瞭,盡說這些不高興的話!來來來,大傢飲酒,過咱們的元宵節!”眾清客聽這二位宰輔意見相左,含骨頭帶刺地你一言我一語,早都捏著一把冷汗,巴不得有這一聲兒,忙都起身把盞,從中插科打諢,一時氣氛方緩和瞭。

“羅剎國進場議和,是帶著手雷的。”索額圖三杯酒下肚,臉上泛起紅光,尼佈楚一行,是他一生辦得最得意的差使,因此說得嘴響,正要細說,忽見養心殿內侍何柱兒進來,便問道:“你來做什麼?”索額圖現兼著內務府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何柱兒見是他,忙斂容收笑,打瞭千兒回道:“原來索中堂也在這,省瞭奴才再往玉皇廟街跑。主子傳話,叫中堂和佟相這會子就遞牌子進去呢!”

派人分頭傳叫大臣們,康熙便啟駕翊坤宮,精奇嬤嬤韓劉氏見是康熙進來,忙挑燈在前引路,高聲道:“貴主兒,萬歲爺來瞭!”

阿秀正在燈下逗著兒子胤祥嬉笑。自康熙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滿五歲的胤祥便被內務府抱走,進毓慶宮跟著皇太子聽湯斌講學,除朔望之日,母子不得會面。今年正月康熙不知怎的發瞭善心,命各皇子停書半月與母親團聚,這在宮中已是浩蕩皇恩瞭。自從邯鄲與陳潢琴斷音絕,對男女情愛,阿秀看得極淡,一心一意隻想著能廝守著自己的兒子,有朝一日能回傢鄉看看。明珠的事出來後,宮裡人言紛紛,惠妃納蘭氏自然被掃瞭臉,待阿秀親熱瞭許多。她看過阿秀剛出去,康熙後腳就到瞭。阿秀聽韓劉氏報說,忙扯瞭胤祥出來,跪在殿門口,輕聲說道:“奴婢章佳氏叩見主子!”

“起來吧!”康熙笑著撫摸胤祥的小辮兒,一邊說一邊就進瞭殿內,“幾個月沒翻你的牌子,一則你身子不好,二則朕也實在太忙——朕今晚還要見大臣,這會兒是空兒,特來瞧瞧。這回不比康熙二十三年,真的要和葛爾丹決戰一場,朕不食言,要禦駕親征烏蘭佈通!可趁瞭你的心願瞭!”

阿秀捧著茶奉上來,聽見這話,手一抖,熱茶濺瞭一桌子,目光霍地一跳,顫聲問道:“真的?”

“當然真的!”康熙笑吟吟坐瞭,將孩子攬在懷中,“卓索圖王有辦法,到底把這條大魚引上瞭鉤,葛爾丹這個貪利小人難逃此劫!”阿秀興奮得心頭亂跳,淚水在眼中打個圈兒還是淌瞭出來,忙拭淚笑道:“烏蘭佈通離古北口隻有幾百裡,這麼大的事,奴婢竟一點兒也不知道!”“你當然不知道。”康熙大笑道:“別說是你,除瞭局中人佟國維,北京沒人知道!叫那些京官們曉得,又轟得滿天下不安瞭。”

“奴婢要從駕!”阿秀毫不遲疑地說道,“當初萬歲答應過的!”

“那不成。”康熙笑著說道,“軍中帶個女人,像什麼話?又是刀槍又是火炮,還得騎馬,你怎麼行?”阿秀怔瞭一下,忙道:“萬歲大約不知道,我能馬上舞刀,去年木蘭圍獵,您都親眼見過的。”

康熙見她上瞭拗性,起身扳著她的肩頭,說道:“打仗不是圍獵,兒戲不得,懂嗎?”阿秀把身子一扭,雙手掩面哭道:“君無戲言,這不是你當初說過的?我的父王、哥哥,我的姐妹,我的一傢……好慘吶,要不為瞭他們能雪恥,我來這中原顛沛流離受盡磨難為的什麼?萬歲……你……你好歹替我想想……”康熙聽她這樣說,陡地想起人們傳言阿秀和陳潢的事,不由變瞭顏色,鐵青著臉站起身來,踱瞭幾步,幾次欲言又止,良久才說道:“看來你仍舊是放不下……你的傢鄉草原!入宮以來朕是何等待你,哪個嬪妃這麼快就當瞭貴妃的?……好,既是這樣說,朕就帶著你,你好自為之!”說罷一徑起身去瞭。

康熙懷瞭一腔心事匆匆回到養心殿。阿秀戀傢報仇,這是情理中的事,他並不生氣。可氣的是,郭絡羅氏和幾個內監都說阿秀入宮後還向外臣打聽過陳潢,可見無論域中域外,惟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聖人之言半點不假。

“萬歲,奴才高士奇接駕!”

康熙一怔之下,才見已到養心殿垂花門外。高士奇接旨剛剛進宮,是在這裡碰上的。康熙沒好氣地說道:“進來吧。”便自進院。滿院雪亮的燈光下,索額圖、佟國維、張廷玉、飛揚古和李光地已挨次跪在丹墀之下,見康熙帶著高士奇進來,各自向康熙叩瞭頭,默默起身魚貫進內。康熙收攝瞭心神,要過熱奶子飲瞭一杯,偏過頭問李光地:

“李光地,如今是你管著戶部,到底黃河以北諸省有多少存糧?”

“回主上的話,”李光地忙道,“臣在文淵閣行走,因原來管過戶部,隻是兼辦戶部差事。糧食的事並不十分清楚,大約存有一千五百萬石,散存直隸、山東、山陜各省。”

李光地是個十分機敏的人,見飛揚古今夜來見,料是康熙要在西部用兵。這件事大半朝臣不贊同,他也不願國傢在承平之日輕動幹戈,便有意裝糊塗兒。但一千五百萬石也不是個小數兒瞭,放在前十年簡直不可思議,康熙心裡踏實瞭許多,笑道:“你是理學名臣,也不肯和朕推誠相見?朕心裡有個盤算;恐怕你打瞭埋伏吧?”“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李光地騰地紅瞭臉,說道,“臣焉敢欺飾?”

康熙盯著眾人,良久,突兀說道:“朕看有一千多萬石糧也就差不多夠用。想當年平吳三桂,京中隻有七百萬石糧,江南的糧還指望不上,照樣把事辦瞭。朕答應過於成龍,軍糧籌足,要訂下制度永不加賦,看來時機到瞭。”

“永不加賦!”四個字像一聲巨雷,震撼瞭所有的大臣,自開天辟地,沒有哪個朝廷敢於如此宣佈!高士奇進前一步,朗聲說道:“此誠萬世罕有之善政!隻是要詳慮周全,一旦興兵,糧秣不繼,無轉圜餘地怎麼辦?”

“正是要親征葛爾丹,朕才出此決心!”康熙沉靜地說道,“前幾年賦斂過重,老百姓叫苦,官吏也叫苦。如今一宣佈興軍打仗,恐怕有不軌之徒借機煽惑民心,這一道聖旨就是絕大的定心丸,你明白麼?”

“主上還要興軍?”李光地撲通一聲跪下,“撤‘三藩’興兵是不得已,平臺灣興軍已弄得財源竭蹶,如今中原一片太平景象,百姓安居樂業,不知何故又要興軍?”

“為中華天朝一統天下興軍!”康熙冷冷說道,“朕為天下共主,不能以中原大治,就不顧西域百姓處於水深火熱!聽說你對著國維卜瞭一卦,說朕這次出師不利,可是有的?”

李光地叩瞭頭答道:“臣正是要國維將這話轉奏聖上!臣那日卜得‘師’卦,是兇兆!明知不利,臣子怎敢不言?”

“李光地之言可謂偏頗!”高士奇插口說道,“‘師’卦固然內中有兇,但總綱就說‘貞丈人吉,無咎’!我皇上睿智天聰,親臨前敵,正應‘丈人’統帥,正是大吉大利吉卦!”

康熙被李光地一番話說得臉色難看,經高士奇一番辟解,講得精當,臉上又回過顏色來,冷笑道:“想不到你李光地隻看目不看綱!你還得讀幾年書才成呢!實話對你們講,朕為民興兵,原本就不在乎什麼吉兇!這才是‘易’經大理所在。如有什麼不吉、大兇,天也隻會降到葛爾丹身上!你李光地是怎麼瞭,連這也不懂?”

“臣不懂易經。”飛揚古聽瞭半日,緩緩說道,“臣隻知道皇上苦心經營多年張網捕鳥,良機不可錯過!皇上永不加賦臣也心悅誠服,一千五百萬石糧,因還要拿出四百萬石京師支用,七百萬石賑濟甘陜從蒙古逃進來的難民,其實隻有四百萬石可供軍用,原來是差得很遠的。但據臣所知洛陽、陜州庫中有二百萬石糧,井徑藩庫存糧一百四十萬石,還有於成龍今年征糧五百一十萬石沿漕運北上,都未計入戶部存糧中,這個仗好打,這就是吉利。”

康熙聽著心中不由暗笑,這個飛揚古真不含糊,但他卻不知自己親自在延安等處設的四個廳,暗存瞭四百萬石糧,見李光地尷尬,此時也不便說,遂起身打瞭個呵欠道:“無論主戰不主戰朕都不罪,天不早瞭,你們跪安。張廷玉和高士奇與索額圖商議一下,哪些人留京,哪些人從駕,叫禮部預備,二月二日,朕在五鳳樓閱兵,禦駕親征!”

《康熙大帝3:玉宇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