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犟驢子奉令殺宮 楊起隆途窮逃生

因大內禁軍都換瞭生人,小毛子很費瞭些周折才說服瞭善撲營的守軍,帶他見瞭內務府堂官,才放進宮去。這一夜他一直像被噩夢追逐著,直到此時,他的心一點也不輕松:宮裡總共千餘名太監,便有三百餘人在會,中間五十多名太監還拿到瞭“紅帽子”。單這一點,就叫人膽寒!

“奴才小毛子恭請聖安!”

康熙正在養心殿燈下披閱奏章,聽自鳴鐘響過十一下,已至子初時分,正要起身舒展一下筋骨,見小毛子突然跪在面前,真是又驚又喜:“是你回來瞭!起來,那邊坐瞭——出瞭什麼事,這麼久不回來?你是怎麼瞭,臉色這麼難看?”

“奴才沒什麼,”小毛子異樣地笑笑,“這都是分內的差事麼,萬歲爺準瞭奴才這幾日的假,奴才母親已在傢叩過頭瞭,托主子的福,她身子已經大好瞭。”

康熙目不轉睛地盯著小毛子,揣度他這雲天霧地的話是什麼意思。小毛子生怕他再問。起身過去將一件白狐裘捧過來,一邊笑道:“幾日不回來,宮裡的規矩都改瞭,連乾清宮那邊都沒有燈,魏大人他們也都不在這兒侍候瞭。外頭這麼冷的天,萬歲爺去儲秀宮,得披上這個。”康熙想想,不禁啞然失笑道:“你怕什麼!朕也不笨!你瞧瞧這裡……”說著,對帷幕後邊的一人笑道:“小魏子!小毛子想你們瞭,出來見見吧。”

話音剛落,帷幕已經打開,裡頭一溜木杌子,並排兒端坐著五個一等侍衛,魏東亭、圖海、狼瞫、穆子煦、犟驢子一個個衣冠整肅,掛劍危坐。還有一個文文氣氣的周培公,八字眉下的一雙眼睛又黑又深,閃著晶瑩的目光。除瞭圖海和周培公,都在看著小毛子微笑。

“我的娘喲!”小毛子一口氣松瞭下來,兩腿一軟,一屁股癱坐到地上,胸口一甜,吐出一口血來。康熙忙命犟驢子扶他起來,驚問:“你這是怎麼瞭?”小毛子道:“宮裡頭的事嚇人得很,要不是爺的保駕將軍都在這兒,小毛子就得鬥膽誆萬歲到娘娘那裡才敢說!隻消那邊一起事,全宮立時就會大鬧起來!”接著,他才若斷若續、有氣無力地將方才的遭遇、楊起隆的佈置一五一十說瞭個細。

“請萬歲當機立斷!”周培公剛剛聽完,忙向前跪下道,“事已十萬火急!”

康熙也感到事態嚴重。小毛子這一出走,楊起隆極有可能立即起事。京畿附近的八旗、綠營、銳健營已奉旨,開往太原、陜州、洛陽等地去瞭。京城隻有魏東亭和圖海手下的五千軍馬,散處城內城外。兩萬紅帽子若真的聚齊,確實難以應付。

“圖海!”康熙突然厲聲叫道。

“奴才在!”

“善攻人者藏其機,匕首將出而神色坦然!”康熙咬著牙,眼裡放著冷峻狠毒的光,“十三處起事地點及捉拿吳應熊、楊起隆的差使由你和周培公去辦!”

“喳!”

“放出你們的手段!”

“喳!”二人又是同聲齊應。

待他們出去,康熙轉臉又吩咐魏東亭:“你去隆宗門北,熊賜履、索額圖、遏必隆,還有米思翰、明珠他們都在那裡值夜,又都是手無寸鐵的書生,宮掖有變,傷瞭一個,惟你是問!”

“喳——隻是萬歲這邊……”

“豈有一宮皆反之理?”康熙冷靜地說道,“朕這裡應付得瞭,滿打滿算他們隻有三百餘人,有什麼瞭不得的?”說著便又對狼瞫說:“傳旨儲秀宮皇後、貴妃鈕祜祿氏,叫惠妃帶著皇子,即刻至慈寧宮陪伴太皇太後慈駕,將慈寧宮太監全都扣起來,命其餘各宮主事太監將宮門封瞭,一律不準任何人出入。你與朕守好慈寧宮便是功勞!”

狼瞫聽完康熙的旨意,忙叩頭答應:“是!——穆兄、薑兄(犟驢子本名薑立子),你們要多擔待些瞭!”穆子煦嚴肅地點點頭。犟驢子搓瞭搓手笑道:“你快辦你的差吧!別學魏大哥那樣,絮絮叨叨婆婆媽媽的——我們省得!”

“你受累瞭。”康熙待一切安排妥,便過來撫慰小毛子,“先到後頭歇歇,事完瞭朕放你半年假,好生調養一下——來人,扶小毛子到後頭去,再點燃十支蠟燭來!”

“回萬歲爺的話,”養心殿副管事太監侯文走過來跪稟道,“自臘月十五萬歲下旨嚴管燈火,各宮各殿的蠟燭都是數著數兒給的,咱們也沒多餘的。若再添十支,兩個時辰以後,養心殿就得黑著瞭。”

“放屁!”康熙咆哮大怒,“嚴管燈火是怕失火,怎麼連朕也管起來?即刻派人去領!”

侯文慌得連忙跪下:“奴才豈敢欺主!隻是燭油庫的劉朋今晚不在宮裡,這會子不好尋他。”

康熙氣得無話可說,擺擺手道:“滾!把養心殿各房太監的蠟都拿來——明日多領些!”說完復又坐下,看瞭幾行奏章,覺得心亂如麻,索性靠在大迎枕上閉目養神。穆子煦和犟驢子睜著虎彪彪的雙眼守護著康熙。

醜末時分,火起瞭。先是城東北響起爆炸聲,將冬夜中沉睡的北京城撼得一震。接著西邊又是一團火球,炸雷般響瞭一聲。蒙矓中的康熙瞿然開目,大踏步走出殿來,立在丹墀下觀火——隻見臥佛寺方向,濃煙沖天而起,火光照紅瞭一片。康熙未及細想,西南邊鼓樓也起瞭火,這次響聲更大、火光更亮。接著便聽到宮外四處響起鑼聲,順天府、兵部衙門、善撲營、九門提督府的大鼓擂得山響,號角聲此起彼伏。急促的馬蹄聲敲擊著宮外禦街堅硬的凍土和石板道,還夾著婦女和孩子驚恐的哭聲、尖叫聲和咒罵聲,北京城陷入瞭極其恐怖和不安的混亂中。

康熙算計著,已到瞭雙方動手的時間。圖海他們能維持六七處就算不錯。見到隻有三處起火,康熙不禁點瞭點頭,高興地對穆子煦道:“圖海搭上周培公長進不小,若能拿住賊首,那可——”話音未落,宮中燭油庫也著瞭火。

霎時間,大內一片騷亂。滿宮到處人影幢幢,鬼哭狼嚎。養心殿大院也像突然炸瞭營一樣,太監們沒頭沒腦地大叫大嚷,到處亂竄亂鉆,所有燈燭突然一齊滅掉,一片黑暗混亂。

“侯文掌燈、掌燈!”穆子煦大叫一聲,和犟驢子同時拔劍在手,挾瞭康熙至養心殿琉璃照壁跟前靠墻立定。

侯文渾身抖得篩糠,抱瞭二十幾支蠟燭過來,心慌得連火也打不著。穆子煦急得一把將他推個仰面朝天,晃著火折子瞧時,不禁呆瞭:原來蠟燭芯全被抽瞭。犟驢子大怒,上去一腳踏住侯文,獰笑著問道:“你八成是那個屌朱三太子的人!”

“不不……不……”侯文嚇得連話也說不清楚。

“去你娘的吧!”犟驢子一劍剜瞭下去,“不是反賊,抽去蠟芯幹什麼?”

正混亂間,垂花門像打雷似地被撞開瞭。霎時養心殿院子裡更加混亂,太監們連嚎帶叫,像沒頭蒼蠅般亂竄:“天爺爺、祖奶奶——反瞭,反瞭!”一個太監舞著刀,一邊大叫“捉拿反賊”,一邊撲向照壁。穆子煦護定瞭康熙一動不動;犟驢子一個箭步,一把將那持刀的太監擒瞭過來,順手斜刺一劍,血如泉噴一般灑瞭康熙一身。接著垂花門邊又響起嘩啦一聲,一群人點著五六支火把擁瞭進來!犟驢子大吼一聲:“好賊!”撲上去便要動手,卻被穆子煦一把扯住,急忙說道:“是老佛爺來瞭!”

來人真的是太皇太後!康熙心中一陣激動,熱淚奪眶而出。定睛看時,皇後赫舍裡氏、貴妃鈕祜祿氏一邊一個攙扶著白發如銀的孝莊太皇太後。火把光映照著狼瞫,隻見他提劍瞋目侍立在一旁。

“墨菊,多點幾個火把!”皇後赫舍裡氏大聲吩咐道。她懷孕已近九個月,中氣有點不足,卻顯得沉穩有力,“犟驢子在哪裡,快出來答話!”

犟驢子正逮住一個太監猛抽耳光,聽見皇後招呼,忙一縱身過來,在火把光亮中躬身答道:“主子娘娘,犟驢子在!”

“我乃六宮之主,天下之母!”赫舍裡氏厲聲說道,“你改名武丹,今日許你在宮中大開殺戒!”正說話間,從暗地裡躥來一個黑影,旁邊侍立的墨菊舞著火把去抵擋,早被來人一刀砍中瞭小腿,“咕咚”一聲栽倒在地,連皇後也被撞得打瞭一個趔趄。

武丹大怒,他原是關東馬賊出身,性子最是殘暴,自跟瞭康熙,受瞭很多約束,更不能隨便殺人。見造反太監如此猖狂,武丹大吼一聲:“奴才謹遵娘娘懿旨!”飛身撲過去抓住那人後項衣領,隻一扭,翻扳過來,用劍從那人胸口直劃到肚臍下,一把掏出心肝來丟給呻吟著的墨菊:“吃瞭他的心,就不疼瞭!”見他如此兇惡,皇後嚇得閉上瞭雙眼,太皇太後盡管見多識廣,也禁不住合十念佛。

見狼瞫和穆子煦已護定瞭這幹主子,武丹怪叫著撲向黑地裡,瞧見帶刀的便殺——橫豎宮中早有規定,太監們不許私藏兵刃,所以被殺的一個也不冤枉——他一連殺瞭五六個,都是開膛破肚。嚇得太監們魂飛天外,再不敢亂竄。隻餘下二十來個,大約是喝瞭燒過的符,紅著眼握著刀,一邊狂叫一邊念咒語:“天皇皇、地皇皇,大災大難沒處藏……”向康熙身邊撲瞭過來。

這一來形勢便十分明朗瞭。狼瞫為人精細冷靜,瞧準瞭中間一個為首的,便從火把影中“嗖”地一聲冷不防鉆瞭出去,將那人劈胸一把拖至火把當中,向他後腿窩猛地踢瞭一腳,那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狼瞫回頭朝那群太監大叫一聲:“你們瞧他的樣兒!”說著揮起劍來,像砍瓜切菜般飛快地剁瞭幾下——那太監的一雙胳膊、一雙腿全被砍斷,腰也被切成三截,然後又將頭割瞭下來——一眨眼工夫已是大卸八塊。

太監們嚇傻瞭,一個個魂不附體,丟瞭刀趴在地上搗蒜般叩頭求饒。原來,宮中的太監大部分是前明留下的。

“叫慎刑司先監起來,過後發落!”康熙見地下污血斑斑,屍骸狼藉,也覺惡心,又怕驚壞瞭宮眷,便吩咐侍衛們住手。一回頭見魏東亭汗淋淋地走瞭過來,便問:“你那邊沒事?”

“和這裡一模一樣,全宮作怪隻此兩處!”魏東亭道,“奴才已處置過瞭,隻是不放心皇上這邊,特地趕來瞧瞧。”

太皇太後素來賞識魏東亭,見他身上並未沾血帶污,驚異地問道:“你沒有殺人?”

“奴才不奉聖命、懿旨,不敢殺人。”魏東亭忙跪瞭回道,“隻挑瞭十幾個人腿筋,殘廢怕是免不瞭的。”太皇太後合掌道:“阿彌陀佛!賞你黃金一百兩,這邊一人五兩!”

康熙聽祖母如此處置,不禁開懷大笑。

圖海、周培公行動迅速,先封瞭京師各個要道,使城外反徒不能入內,隻分派少量軍士到點火地點擂鼓吹號、遙遙吶喊,紅帽子反眾自不敢照計行事。大部軍士由管帶率領,沿路捉拿犯夜的人。圖海帶一百名親兵在長安街駐紮,掌總兒指揮;周培公帶三百人往紅果園捉拿首犯——楊起隆一旦進城,必經此處。

楊起隆原計劃在十三處點火起事,有九處不及舉事,便倉皇潰散,隻有四處點瞭火。後來聽到清兵合圍的吶喊聲,他們也都忙不迭地棄瞭紅帽子逃散,卻被巡邏的大隊人馬一個個拿住,送往獄神廟待勘。

“事情一敗至此,真是料想不到!”楊起隆隨身隻帶二百餘人,龜縮在紅果園裡。看看天將拂曉,清點人數時,已又逃去大半,連吳應熊和郎廷樞也杳若黃鶴。大傢默坐在樹下草叢裡,流著熱汗,喘著粗氣,誰也不發一言。楊起隆覺得氣悶,又哭不出來;想狂笑,又怕人聽見,按捺著心中的鬱結,長嘆一聲:“我就在此歸天吧!”說著便拔出劍來。

李柱攀住他的肩臂。他渾身都在發抖,淒然說道:“少主,是我這個軍師無能,害瞭……您!可是,你不能輕生,天下少瞭你,大明便永劫不復瞭!”方說至此,在外放風的人跑瞭進來道:“少主,軍師,有一大隊人馬開過來瞭!”

眾人立時緊張地站起身來,側耳細聽時,果然遠處傳來雜沓的腳步聲。

“如今怎麼辦?”焦山急急問道,“這裡將要被圍!”張大在旁說道:“既然天意不許我們成功,人力又有什麼法子?”朱尚賢咬著牙狠狠說道:“看來,隻有暫時分散民間,以後設法東山再起吧!”

李柱聽得不禁發急:“不能再議下去瞭!朱兄的話雖然有理,但是當前最緊要的是,三太子如何脫身!你們如果怕死,我什麼也不說,立地在此自刎!我全傢被清兵殺得幹幹凈凈,決不能與他們共戴一天!”

“你說誰怕死?”朱尚賢惱怒地問道,“我和你不一樣麼?”

確實如此,這裡百十個人,境遇都差不多。

“如果大傢都不怕死,我卻還有個必死之策,而且可以保全三太子!”李柱拭淚咬牙道,“我們一齊到圖海那裡出首!”

“你瘋瞭!”張大驚得一跳,說道,“那不叫不怕死,那叫送死!”李柱道:“你說得對,我們去送死,共推一人為假三太子,少主兒就能乘亂逃出京城!”這時,園外已沒有腳步聲瞭。顯然周培公正部署人馬圍園。

周圍的人霍地都跳瞭起來,握住李柱的手道:“也……隻好這樣辦,我們聽你的!”朱尚賢見張大不語,陰沉沉地問道:“張閣老,你呢?”

張大咬著牙,半天才道:“我看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他第二個“人”字尚未出口,陳繼志和史國賓兩柄長劍已同時從張大後心直摜前胸!

“兄弟們……”楊起隆本就是假三太子,見眾人如此保扶自己,先是一陣心驚,接著淚下如雨,“你們不要這樣,不要這樣……張大的話並沒錯……”

“就這樣辦,我們到西直門投案,人們必都過來瞧熱鬧,你乘亂逃瞭出去!”李柱果決地說道,“別忘瞭收攏人馬為我們報仇!”說著,將楊起隆猛地推瞭一個踉蹌,兩手圈成喇叭形朝外叫道:“喂——外頭圍園的聽瞭!天將亮瞭,我們也無心再逃瞭,隻我們三太子是個有身份的人,要面見圖海將軍才能投降,不然我們就一齊自殺在這裡,一個活的你們也捉不到!”良久,方聽外頭答道:“既如此,兵刃丟下,列好隊從西門出來!”

人們悄無聲息地離開瞭紅果園。楊起隆伏在濃霜掛葉的草叢裡,用雙手狠命地抓撈自己憋悶的前胸,低聲泣道:“康老三,隻要我有一線生機,不雪此仇,誓不為人!”耳聽幾個兵士撥草搜尋過來,忙伏低瞭身子,直待人靜瞭,才蹣跚離開瞭這座荒園。

天色已亮,西直門開瞭。圖海為防萬一,隻開這一扇城門,由自己親自把守。郎廷樞站在他身邊,目不轉睛地盯著來往行人,不時有人被如狼似虎的兵士擒下。

突然,街市上轟動起來,一百多個戴紅帽子的人,被周培公的兩行兵士押解著緩緩行進。瞧熱鬧的人立時圍攏過來,夾成兩道厚厚的人墻。李柱他們離城門約一箭之地,停住瞭腳步,挨次兒跪在長街上,高叫:“朱慈炯特率殘部向大清圖軍門歸降!”這下子圍看的人更多,連守門的兵士也不住地翹首往這邊張望,顧不得盤查過往行人。楊起隆乘機悄沒聲兒地溜瞭出去。

見周培公押解囚犯過來,圖海心裡一陣歡喜,向在馬上彈壓眾人的周培公略一點頭,問道:“誰是朱慈炯?出來!”

沒人答應。

“都抬起頭來,郎廷樞,你來認!”

沒人抬頭。

“上當!”周培公驚呼一聲,高聲對守門兵士命道:“封門!”

恰在此時,一聲唿哨,一百多人同時起身,大吼著撲瞭過來,有的捉拿圖海,有的撲向郎廷樞,周培公的坐騎受驚尥起蹶子,幾乎將他顛下馬來。眾兵士見主帥出瞭事,呼嘯一聲持矛揮刀撲上來營救。圖海接連打倒瞭四五個人才得脫身,那郎廷樞是一文弱書生,早被人活活掐死在裡頭。

“哈哈哈哈……”李柱被綁得米粽一樣,兀自縱聲大笑,口中道:“白楊綠草,奈黃土青山何?非古來歌舞場,握雨攜雲早埋香!別鶴離鸞一曲,伸欠傾耳之間——三太子已是遠走高飛去也!”

圖海抹著嘴角的血痕冷笑一聲:“走瞭和尚走不瞭廟,豈不聞‘人生三尺,世界難藏’?別得意,吳應熊身帶兩面令箭,又攜有兵部勘合,照樣兒沒逃出去!”說著一擺手,軍士們押著吳應熊出來,搡進瞭“朱三太子”的俘虜隊伍中。

康熙在乾清宮接見瞭圖海,聽他詳奏瞭擒拿吳應熊和楊起隆的經過,半晌沒有言語。

“奴才慮事不精,奉職無狀,走瞭奸民兇首,求皇上重重治罪!”圖海深深叩下頭去。

“你和周培公用這點人,平此大亂,有什麼罪?朕心中不悅的是小毛子昨夜在亂中被殺瞭。”康熙命圖海起來,久久才問道:“昨夜一共拿瞭多少?”

“回萬歲爺話,按犯夜的拿瞭二千四百人,今日拿到一百一十三個,都是正兇。”

“犯夜的取保暫釋,聽候勘問!”康熙冷冷說道,“這餘下的一百多都是坐實瞭的,除吳應熊交大理寺監理外,其餘的問明後一律腰斬棄市!”

《康熙大帝2:驚風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