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

一場大事做完,胤禛覺得疲累已極,剛想和胤祥鄔思道文覺聊聊,松乏一下,卻見高福兒進來稟道:“四爺,十三爺,毓慶宮魏公公方才傳話,太子爺請你們進去呢!”

“好長耳朵,”胤祥伸著懶腰起身笑道,“這麼快就知道瞭?”胤禛搖瞭搖頭,苦笑著也站起來,卻沒說什麼。鄔思道見他兄弟忙忙穿戴瞭要走,像是忽然想起瞭什麼,問胤祥道:“性音呢?叫他陪著你們一道去!”胤祥笑道:“他在粘竿處練功夫。他一個武僧,有事沒事叫他跟著幹什麼?再說他也進不瞭大內。”

鄔思道用火筷子撥弄著炭,說道:“文事已畢,自然武備緊隨。二位爺,你們已經和權勢最大的人結瞭生死冤傢,難道自己還不知道?”胤禛正扣著腰間的帶紐,住瞭手,沉思片刻說道:“性音暫且不宜出頭,叫狗兒坎兒帶幾個貼身武士換便裝跟著就是瞭。”鄔思道隻一笑,沒再言語,二人徑自出來同乘一轎而行。

“鄔思道這人要算厲害。”胤祥坐在轎中望著緩緩後退的街道房屋,說道,“隻是有點怪,太不合群瞭。尋常士人風流自命,他連這點嗜好也沒有。四哥也該給他成個傢嘛!”胤禛嘆道:“十三弟,你還是不知道他。我若不用他,或許他要削發為僧呢!”

胤禛說著,見胤祥像是想起瞭什麼,已經斂瞭笑容,便笑道:“你這拼命十三郎,這會子又怎麼瞭?早年皇上說我喜怒不定,我看你才是三伏天氣性情呢!”胤祥嘆息一聲,說道:“四哥是個有福的。像三哥,八哥,傢裡養著幾十號清客相公,我瞧著都是些無賴文人,一些用也不頂!我府裡若有半個鄔思道,不知省我多少心!”胤禛點頭微笑,道:“人傢以多取勝,我隻好以精取勝。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半筐,這是我的章程。”

“雖說如此,我還勸四哥一句話。”胤祥隨轎上下閃動,幽幽地說道,“高福兒年羹堯兩個人,我就瞧著不是很地道。”胤禛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兩個都是欠我大恩的,高福兒是不學無術,也不夠精幹,所以我沒放出去做官。年羹堯雖說驕縱,對主子交辦差使,還是盡心盡力的。”胤祥冷冷說道:“人說四哥刻薄,我看你還是厚道瞭些——”從袖子裡摸出幾個金瓜子遞瞭過去。

胤禛接過看瞭看,信手丟在橫枋上,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在江夏,我送給老王頭的。”胤祥說道。他的眼像隔著轎看著遠方,“老王頭叫年羹堯殺瞭,這是他的二小子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帶進京的。老王頭臨終隻說瞭句‘進京,找四爺十三爺……告禦狀!’就咽瞭氣。”胤禛聽瞭默然,良久才道:“辦這麼大的事,不免要死幾個人。世間事原本如此,哪個廟裡都有屈死鬼吶……”胤祥苦澀地一笑,說道:“不是他兒子親眼見,我死都不敢信,年羹堯在你我跟前那麼隨和,生性竟如此殘忍,一個江夏鎮男女良賤六七百都活活燒死在梨香院……有跑出來的就補一刀再扔進去!”

胤禛渾身一顫,睜大瞭眼睛,又疑惑地搖頭道:“不至於吧?年羹堯說隻殺瞭二十幾個人!再說他又何苦如此,於他又有什麼好處?”胤祥冷冷一笑,說道:“四哥,所以我說你厚道!王二嘎子現在我府,再說嶽鐘麒,我也問過,他雖有點支吾,也說死瞭大約三四百。二十幾個人?真是活見鬼!姓年的可真能蒙!你不是問他何苦如此?我看是莊裡銀子錢太多,他既辦差又發財,怕人知道,所以殺人滅口!”胤禛閉上眼睛,陷入瞭深思,許久才瞿然開目,伸出兩個指頭道:“一、年羹堯這事功大於過,如今情勢,決不可追究,你要切切牢記;二、把那個王什麼嘎,密送到我的黑山莊園養起來,任誰問不要提這事。這樣辦好麼?”

“西華門到瞭,落轎!”

隨著一聲高呼,大轎四角落地。胤祥隻說瞭句“省得瞭”,便隨胤禛哈腰出瞭轎。

“兩位弟弟在傢做得好大事。”胤礽在毓慶宮後工字書房召見瞭胤禛胤祥,一見面就呵呵笑道,“請你們來聊聊,我也高興高興。”

胤禛行禮,欠著身子坐在繡墩上,抬頭看瞭看胤礽。胤礽穿著玫瑰紫黃緞猞猁猴皮袍,上罩黑緞珊瑚套扣巴圖魯背心,腰間系一條湖色絲綢腰帶,綴著兩個明黃緞的繡龍荷包,青緞帽上頂著一塊攢花寶石結子,一條油光水滑的長辮直拖到腰間,外面的雪光映照進來,顯得十分精神。胤禛因賠笑道:“今兒是我的生日,頭場雪下得這麼大,心裡歡喜,請三哥和弟弟們進一杯水酒消寒賞雪。原本沒什麼大事,不防這件案子出來,就鬧得驚動瞭太子爺……”因將萬永當鋪的情形備細說瞭。

“兵法所謂‘守如處女,出如脫兔’,痛快!”胤礽聽罷放聲大笑道,“你甭遮掩,此事我早已瞭如指掌。安徽阜司衙門有個折子,奏聞瞭年羹堯剿滅江夏鎮匪人的事,任伯安活著我也知道。特意吩咐陳嘉猷朱天保,雍親王要在北京揭一件大案,不進來稟知,自有他的道理,任伯安活著的消息萬萬不可走泄……如今果不其然!嗯……立這個功,又是狗長尾巴尖的好日子,賞你點什麼呢?……來!”

“在!”

“把雕著碧玉百桃的那副八寶琉璃屏著人送雍親王府!”

“喳!”

胤祥眨巴著眼,心下詫異:這人怎麼瞭?裝腔作勢故作豪爽?太子素來不是這樣的呀!胤禛卻撫膝一嘆,說道:“難得主子如此體恤!這事沒有先稟,為防的事機不密,逮不住黃鼠狼惹一身臊,又擔心主子見怪。想不到太子爺成竹在胸,早已暗中庇護。有您這幾句話,我就安心瞭。既如此,一切聽太子爺安排!”

“你已經辦得很好瞭。”胤礽手剔指甲,看去平靜瞭許多,一笑說道:“我原想由老八來審,你既安排瞭胤禟,也是一樣的。依我說,加上個老五,胤祺膽小,謹慎老成,和胤禟一起來辦,隻怕更周全些,你說呢!”胤禛想瞭想,老五無門無派,外頭人看著確實少些嫌疑,因道:“太子爺思慮周詳,這樣確實更好。既這麼著,我就不具折子瞭,由太子發六百裡加緊遞送萬歲爺那裡,由阿瑪批辦就是。”胤礽滿意地點點頭,說道:“甚好,一會兒我就叫他們辦。有功人員你列個名單,一並保舉。”

胤禛心下也是十分愉悅:自己把紅炭從爐子裡扒出來,別人願意兜起來,有什麼不好?因見胤祥一臉不高興,隻掃瞭一眼,擺瞭擺袍襟問道:“萬歲爺幾時啟駕回京?”

“已經是第六次南巡瞭。”胤礽舒瞭一口氣,“臨去之時,阿瑪告訴我,這或許是他最後一次出巡,要多耽些日子。昨兒收到張廷玉札子,說元旦前趕回來。”他神情變得有點陰鬱,許久才又道:“老人傢這次出京,我自覺我是盡力做事的,沒有出什麼大的差錯。回想起來,我這回復位,不知怎的就時時犯躁性,也辦瞭幾件不出色的事,還得你兩個體諒。”胤禛聽瞭兀自沉吟,胤祥在旁說道:“太子爺,休怪我性子粗魯。你既說到這裡,我也就不忌諱,你那次在水亭給四哥沒臉,就是有些過分!”胤禛忙擺手道:“老十三,你又沒在跟前,那日是我先不是,頂得太子爺下不瞭臺。”

胤礽站起身來,背著手看瞭看外頭,說道:“雪下得小瞭……豈止是水亭?賑濟山東的事我也駁瞭老四。還有攤丁入畝,我當面駁瞭,其實還是批下去照老四的主意辦瞭……我心情不好,不拿你們出氣,難道能把老八叫來訓一頓?”他臉上閃過一絲無可奈何的笑容,“你們心裡有數,就不怪我瞭。”

這話說得動情,不知哪一句觸瞭心,胤礽漲紅瞭臉,眼睛裡竟汪滿瞭淚水,胤禛胤祥都低下瞭頭。許久,胤祥長嘆一聲,說道:“太子拿我們當心腹,我們哪裡敢有自外的心?這朝廷、這天下早晚有一天……是你來坐——聽十三弟一句心腹話:我真的不明白,你改那個貪賄名單是怎麼想的,寒瞭百官的心不是耍的!”

“我這個太子當得窩囊啊!”胤礽籲瞭一口氣,緩緩說道,“讀過楚辭《招隱士》麼?‘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鬥兮熊羆咆,禽獸駭兮亡其曹。王孫歸來兮!山中不可以久留!’淮南小山寫這些驚心駭目險惡慘酷的情形,豈止深山幽谷裡有?我看這北京城,這紫禁城也是一般兒光景!王孫歸來,還有個安樂窩,太子歸來何處?你們都曾見過瞭的,連狗窩也不如!所以你們做別的事,我或有高興的或不高興,但鏟除朝中雜穢,排揎那個八爺黨,我覺得就是為王前軀!”

兩個人這才明白胤礽的心思。胤祥忽然泛上一股莫名的懊悔,覺得出力費勁,竟是為此人作瞭嫁衣裳,強打精神正要說話。胤禛正容說道:“太子爺,君無戲言,臣吏不應有戲言。我做這些事不是本太子這個宗旨。但於宗廟社稷有利,國計民生有益的,我勉力去做。不然,我是不敢奉命。據我的愚見,太子朝廷原為一體,自當一德一心,萬不可存瞭私意,反給小人可乘之機。”

“好好!我聽你的還不成麼?”胤礽說道,“老王師傅也這麼說,我知道你們的心。就這樣吧,名單我再看看,斟酌一下再辦。江蘇昨日送進奏折,又運來糙米一百萬石,今冬明春京畿直隸已有四百多萬石糧,老百姓不至於吃樹皮瞭——這不是國計民生?老四催催戶部,把糧庫趕著整修好,黴爛瞭我要追究!”

胤禛胤祥相跟退出,直到西華門外才站住腳。呼吸瞭一下清冽寒冷的空氣,胤祥覺得清爽瞭不少,一邊下臺階,說道:“這倒好,折騰來折騰去,他一伸手把功勞搶得精光!我們呢?空空如也!一幅琉璃屏換走我多少心血!”胤禛踏著滿地碎瓊亂玉,一邊走一邊說道:“你什麼時候才能明白?原來是太子坐山觀虎鬥,如今是我們壁上觀!這件事不久就傳遍朝野,誰能埋沒掉你十三爺?”

“哦!”胤祥如夢初醒,佩服地看瞭一眼胤禛,說道:“我明白瞭!——你坐轎回去吧,我改日再去。這離我府不遠,在內務府借匹馬,我騎馬回去!”

“唔。”胤禛點點頭,不再說什麼,哈腰上轎迤邐而去。胤祥目送他去遠瞭,才慢慢向內務府走去。

回到十三貝勒府儀門前,胤祥看看表,正指申末時牌,見賈平正帶著合府男丁,拿著簸箕掃帚雪推板出來要掃雪,胤祥一邊下馬,叫過賈平道:“誰叫你掃雪的?都回去!”

一句話說得眾人面面相覷:下雪掃雪,這麼丁點兒事,還用著“誰叫”?賈平看看胤祥,不像是不高興,呵著手賠笑道:“是奴才的主意。方才一個丫頭給阿蘭姑娘送茶,盤兒盞兒滑丟出去老遠,雪這陣子小瞭些,下得太厚瞭掃帚擁不動……”

“都回去,都回去!爺賞你們酒,烤火吃酒是正經!”胤祥笑嘻嘻往裡走著,說道,“好好的雪,你們掃瞭我看什麼?”因見文七十四也在,又道:“我早說過,你不用來應差嘛,怎麼也來瞭?”文七十四吭吭地咳瞭幾聲,說道:“老奴才是個賤性兒,能動彈就想著給府裡做點什麼……”賈平笑道:“要是下白禟還有點看頭,這白乎乎的連著白乎乎,有什麼看頭?”

胤祥笑著往裡走,說道:“你懂個屁!爺就喜歡這白乎乎又白乎乎的雪!叫王二嘎子到我那裡去。從賬房支二十兩銀子弄幾個菜,你們吃酒去!”說著已進瞭三門,因見阿蘭喬姐都站在廊下,便逗著架上的鸚鵡問道:“紫姑呢?叫她把早上煨的王八湯端一碗,給我祛祛寒氣!”

“爺怎麼忘瞭,那湯都澆瞭蘭花,還是爺自己說的呢!”喬姐笑道,“紫姑姐姐娘傢捎信,她娘氣喘犯瞭,頭午回去,說瞭,要是重瞭,未必就能立時回來——爺既然冷,再加個炭盆子,熏籠燒得熱熱的,燙點黃酒喝瞭,一樣暖和。”胤祥因見茶幾上尚有殘局,笑道:“紅巾翠袖,擁爐圍棋觀賞雪景,這份雅興不淺——叫他們小丫頭子侍候,我獨酌觀戰!”

一時便見王二嘎子進來,笨手拙腳地行瞭禮站在一旁。這是十分忠厚樸訥的莊稼院小夥,穿一身胤祥賞的皮褂子,十分不慣這種場合,熱得頭上冒汗,結結巴巴說道:“十三爺……您叫我?”胤祥接過一杯黃酒一仰而盡,伸著手讓人再斟,笑道:“是這麼回事。你說的事情四爺和我都知道瞭。剿匪嘛,誤傷好人的事常免不瞭。有些備細情形四爺還想問問,叫賈平找兩個小廝這會子就帶你去。人命案子關天,四爺自然要還你個公道。”說罷命人:“拿十兩銀子賞王二嘎子——找兩個妥當人送他雍和宮!”

“他是什麼事,值得四爺過問?”喬姐看著棋子兒,手握絹帕子輕咳一聲問道,“不是說您收留瞭他麼?”胤祥卻不答話,指著棋盤一個角落笑謂阿蘭:“你這裡須補一著,喬姐要在裡頭做劫瞭——你們不知道,今兒四爺府裡好熱鬧,除瞭太子爺,阿哥們差不多都去瞭,從沒這麼快活!我還唱瞭一首歌呢!”阿蘭抿嘴兒笑道:“必是好的!幾時爺也唱給我們聽聽,譜個曲兒,比幹唱總好些兒!”胤祥連喝幾碗黃酒,加上在雍和宮喝的,已是酲然欲醉,雙手抱膝搖頭道:“歌是好歌,小時候聽精奇嬤嬤韓劉氏教的。隻是譜不成曲兒,難為死行傢,不信你們聽——”因扯開嗓門唱道:

下大雪,凍死老鱉!

頭一句唱出來,喬姐阿蘭已是怔瞭:這是什麼村歌?兩個人一愣,旋又笑得前仰後合,阿蘭手裡棋子撒瞭一地,噎著氣道:“這是搖籃曲兒,十三爺也不怕人笑死瞭!”“搖籃曲兒有什麼不好?”胤祥道:“你們聽著瞭——”

老鱉告狀,告給和尚。

和尚念經,念給先生。

先生打卦,打給蛤蟆。

蛤蟆浮水,浮給老鬼。

老鬼磨豆腐,磨他媽的一屁股!

歌沒唱完,屋裡屋外已是笑倒瞭一片。胤祥乜著眼道:“你們笑什麼?世道上的事不就是這樣兒!老鱉的官司打不贏!”

正說笑熱鬧,卻聽架上那隻紅頭鸚哥學舌:“磨他媽的一屁股,磨他媽的一屁股!”眾人一發前仰後合。胤祥一回頭,見紫姑穿著件小羊皮風毛昭君套,捧著手爐子進來,便笑道:“你來遲瞭,沒聽我的歌!”因見紫姑站著,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便起身覷著紫姑道:“怎麼瞭,不高興?我竟忘瞭,你娘病瞭,這種天兒氣喘病最難過的……要什麼藥叫賈平他們去抓,別替我心疼銀子——要不要請個太醫?”

“我是哪個牌名上的,敢勞動太醫?”紫姑的臉色異常蒼白,勉強笑道,“她六七十的人瞭,隻是早晚的事瞭。人生本是同林鳥,劫難來時各自飛……我也早預備著這一日瞭。”胤祥聽瞭默然,看瞭看陰沉沉尚自落雪的天,嘆瞭口氣,說道:“想開瞭,就不要窩在心裡。今兒天晚瞭,明兒我親自去太醫院請賀孟,他看痰癥還是有一手絕活的。”說著酒一陣陣湧上來,覺得頭暈,打著酒嗝對阿蘭喬姐道:“安置著,早點歇瞭。今晚你兩個侍候,叫紫姑歇歇。”紫姑忙道:“還是我來。左右反正是難睡,我在這紗屜子外頭做針線,這屋裡暖和,累瞭歪一會子就是瞭。”胤祥聽瞭無話。阿蘭喬姐也難爭,對望一眼,忙著掌燈下帷,為胤祥脫靴掖被。頃刻間,胤祥已酣聲如雷,二人躡腳兒退出,天已黑定瞭。

紫姑守在搖曳不定的孤燈前,聽著外頭淒厲的風聲,心像浸在冰水裡一樣,渾身都在瑟縮。她其實是胤禩和任伯安精心安置在胤祥身邊的密探,今晚奉瞭主人和母親雙重命令,下手殺掉胤祥,她陷入瞭極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對於滿人,她原本懷著一種刻毒的仇恨,無所謂太子黨八爺黨,清兵入關,在嘉定屠城三日,做過前明副將的祖父楊伯君一門良賤三百餘口,被殺得幹幹凈凈。奶娘抱著年僅七歲的母親逃出屍橫遍野的嘉定,投奔南京做生意的叔叔楊仲君。叔叔和任伯安是結義兄弟,康熙二十六年,皇帝第一次南巡金陵,他們跟著朱三太子,在莫愁湖畔的昆盧寺院禪山上架起紅衣大炮,要炸康熙皇帝的行宮。事發之後,叔叔一傢幾十口又遭劫難,年邁的楊仲君被零割一萬餘刀,慘死在南京柴市……這些事當然她都沒有親歷目睹,但母親、哥哥,還有任伯安從她記事時就講,一直聽到長大成人,已是烙到心上、融在心裡。胤禩利用她,她自然知道,但眼見是一心要學趙高“毀秦報仇”的任伯安又落入滿人手中,而且始作俑者正是自己朝夕相伴的胤祥!

望著煌煌閃爍的燭光,紫姑又想到方才病得奄奄一息的母親。也是一枝燭,不過細些,忽悠忽悠的光影裡,母親枯瘦如柴的手緊緊拉著紫姑的胳膊,聲氣微弱但又十分清晰:

“孩兒呀……國仇是報不瞭瞭,傢仇不能不報!你任叔為報這仇,連傢也沒成……如今也要去瞭……當年你父親入獄,正下大雨,天上的雷震得房子打顫,他臨去仰著臉吼:‘呸!老天瞎瞭!一命換一命……為什麼我楊傢幾百條命換不瞭一個滿人?’……從那日,我在觀音菩薩跟前許下宏誓大願:我是個女人,做不來大事,我必叫兒女遂你的願!你哥哥死瞭,你……你……你得叫我下去能見你爹!”

……燭花一爆,紫姑又仿佛見到胤禩那張清秀的團臉。胤禩的命令再簡單不過:“胤祥不除,國無寧日。你讀過不少書,知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保不住,你母親你弟弟怎麼辦?他能殺你任叔,你殺他還不是天理人情?你或許覺得我心狠,但你想想胤祥做事,有半點手足情分?他已經瞄著白雲觀,再毀瞭這處地方,接著一個就是我!所以你不過是按天意辦事而已!事情做完,你立即逃出十三貝勒府,我外頭晝夜都安置著接應你的人……”

“紫姑……紫姑……”

躺在床上的胤祥翻瞭個身,喃喃道:“口渴……弄點水來……”紫姑慌亂地起身,顫聲答應道:“就來……”就銀瓶裡倒瞭半杯水,又兌瞭點壺中的開水,倚在胤祥身邊喂瞭兩口,胤祥咂瞭咂嘴又酣然入夢。紫姑從袖中抽出一柄雪亮的匕首,呆看著胤祥:此時下手,一百個十三阿哥也頓時瞭賬!她遲疑著湊近瞭胤祥,腦海裡一時是虛幻中血肉狼藉的嘉定將軍府,一會兒是胤禩面帶憂慮的臉,一會兒是血淋淋的任伯安,一會兒是母親欲哭無淚的眼睛……忽然間,她看到胤祥腰帶上的平金荷包——那是她一針一線繡出來的……她原想往上加一條淺黃繡龍,胤祥苦笑著告訴她:這顏色不能用,叫大哥他們看見,又要罰我跪日頭……當時自己怎麼回答來著?記不清瞭,但記得胤祥說完就哭瞭,扯著自己的袖子揩淚說:“阿哥裡頭,我是由人作踐的,明黃荷包別人都有,我不敢用……”

這一瞬間又是萬緒湧來:這個胤祥使性任氣,有時也踢自己幾腳,但更多時是溫存……從十五歲就和自己耳鬢廝磨,從來沒有拿自己當下人,高興時有時還把自己緊緊抱著滿地打旋兒……她陡地發現,自己其實早就愛上瞭這位英氣勃勃的青年阿哥,隻是心被什麼東西禁錮著、壓抑著,自己不敢承認罷瞭。紫姑手持匕首踟躕著,徘徊著,高大的帷幕上時時掠過他頎修的倩影。突然拱辰臺傳過三聲沉悶的午炮,正是鐘漏將盡之時,窗縫裡襲進一股陰森森的涼風,紫姑不禁渾身一顫。

“這是命,這是天意……”紫姑眼中閃著鬼火一樣的光,慢慢踱至案前,提起筆,在胤祥未畫完的一幅白梅傲寒圖的空角,抖著手寫瞭幾句什麼。掣起匕首,慘笑著看瞭看,對準自己心窩紮瞭進去。肋間骨骼輕微地響瞭一聲,像一株剛剛砍倒的小樹,胸前流著殷紅的汁液,顫顫地抖動瞭幾下,整個世界都消失在渺冥中……

沉沉酣夢一夜,胤祥醒來時已是滿屋大亮,以為睡過瞭,一翻身起來,又想到外頭下雪,雪光映得屋裡亮,不禁自失地一笑,喊道:“紫姑,倒口茶來漱漱!”連喊幾聲沒人應聲,睡在東配房裡的阿蘭聽見瞭,忙披衣起來,笑道:“紫姑姐姐也有睡沉的時候兒?”因挑簾推門進來,但見碧血一汪中紫姑側身僵臥,手中兀自握著那把匕首,阿蘭唬得渾身一顫,立住瞭腳,隻是動不得,驚叫:“老天爺!這是怎的瞭?”

“失驚打怪的叫什麼!”胤祥掀開帷幕,掩著扣子出來,話沒說完,臉上的笑容像凝固瞭似的,死死盯著地下的紫姑。猶恐是夢,揉瞭揉眼,跨前一步抓起紫姑脈息,方知連身子都僵瞭,忽地抬起頭來,盯著阿蘭不言語。阿蘭被他的神態嚇得後退一步,問道:“十三爺,您……”胤祥獰惡地一笑,下意識地向腰間摸瞭摸,一回頭看見那張梅花,疾走幾步拿起來一看,又丟在地下,頹然落座,雙手掩面,許久才發出一聲似嚎似泣的深長嘆息,連連搖頭道:“這不是……這不是真的……不是的……”阿蘭小心地撿起那張圖,還有一枝尚未畫好。蟠螭虯枝胭脂淡染,一叢茂梅開在冰天雪地的江岸,上頭幾行細字十分娟秀,寫道:

詠梅:

不堪蕭瑟對野渡,寂寞孤傲寒江渚。

搖手休問玲瓏枝,爾是漢陵第幾樹?

紫姑於甲申後六十六年絕筆

“這事情你和喬姐不能向外說。”胤祥抬起瞭頭,深沉地望著遠方,籲瞭一口氣,“……好好發送她。”

《雍正皇帝(全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