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日志:SOL90

今天是我找到探路者號的第七天,也是回傢路上的第七天。

正如我希望的那樣,來時的車轍給出瞭一條回劉易斯谷的清晰路線。接下來是四天輕松駕駛。有左手邊的山丘作參照,根本不可能迷路。地形相當平坦。

但好運氣到頭瞭。回到阿西達裡亞平原時,老車轍早已不見蹤影,畢竟上次經過這裡都是16天前的事瞭。無論天氣再怎麼平和,那些印跡也早已被覆蓋瞭。

來的路上,我應該每隔一段距離放一堆巖石作標記,這塊區域是如此平坦,就算相隔數公裡也能一眼看到。

我腦海中閃過艱辛堆斜坡的場景……算瞭。

好吧,隻好繼續當沙漠浪人,靠弗波斯來導航,祈禱別開得太偏。我要做的就是進入棲息艙40公裡范圍內,這樣就能接收到信標。

我感到樂觀,自從出事以來,我第一次感到有希望活著離開這顆星球。有瞭這個信念在心,我每次EVA都會有意識地帶點土壤和巖石標本回來。

一開始的時候,我心想這是我的責任。如果能活下來,地質學傢們會愛死我的。但緊接著,這變成瞭一種娛樂。現在,我連在駕駛時都在熱切地盼望著能早點出去拿袋子裝石頭呢。

重回宇航員思維實在很開心。就是這樣。不是不情不願的農民,也不是電氣工程師,更不是跑長途的司機。一名宇航員。我在做宇航員該做的事。我懷念這種感覺。

日志:SOL92

今天收到瞭來自棲息艙的訊號,隻有兩秒鐘,然後丟失瞭。但這是個不錯的兆頭。我已經大致朝著西北偏北的方向開瞭兩天,至少離棲息艙還有百來公裡,能收到信號本身就是個奇跡。最近的天氣條件一定是好得不能再好瞭。

在那些無聊到死的時間裡,我看瞭劉易斯指揮官近乎狂熱的70年代廢話收藏品中的一部,《無敵金剛》。

在我剛看的一集裡,史蒂夫·奧斯汀跟一個誤降地球的俄國金星探測器幹瞭一仗。作為行星際航行的專業人士,我必須指出,這個故事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上的瑕疵。探測器誤降到別的行星實在是傢常便飯。此外,這個探測器巨大的平板外殼顯然也是針對金星超高壓大氣的精心設計。對瞭,大傢一定也知道,探測器這東西,向來喜歡跟指令對著幹,見到視野內的任何人都會無差別地攻擊。

到目前為止,探路者號還沒有試圖謀殺我,但我也得留個心眼。

日志:SOL93

今天又收到棲息艙的信號瞭,這下再也丟不瞭瞭。根據電腦給出的結果,我離棲息艙的準確距離是24,718米。

明天就能到傢。即便漫遊車在半道徹底癱瘓也沒事。這點距離,我走都能走回去。

我不記得之前提到過沒有,但我想再次強調一下,我他媽受夠瞭這該死的漫遊車。要麼坐太久,要麼躺太久,後背已經廢瞭。在所有親愛的隊友裡,我現在最想念的就是貝克,他能治好我的背。

沒錯,他經常拿一堆屁話來提醒我。“你為什麼不做伸展練習?你的身體很重要!多吃纖維。”諸如此類。

眼下這處境,巴不得來一個健康講座呢。

在訓練期間,我們必須經歷極其恐怖的“失軌”演習。具體如下:在MAV上升返回時,由於二級失敗,使得我們雖然已經入軌,但高度不夠,無法接觸到赫耳墨斯。由於掠過大氣上層,軌道衰減得厲害。NASA會對赫耳墨斯進行遠程控制,讓它來接我們。然後,在赫耳墨斯沒有受到嚴重拖累之前,我們得離開那個鬼地方。

為瞭演練這個情形,他們讓所有人都待在MAV模擬艙中。真是可怕的三天。原本預定的二十三分鐘返回航天器硬是拉長成整整三天。空間確實有點狹窄。“有點狹窄”的真正意思是:我們想幹掉身邊的每一個人。

可現在我願意付出一切,隻要能換回那個狹窄膠囊,跟那幫人窩在一起。

夥計,我真希望能讓探路者號恢復工作。

日志:SOL94

傢,甜蜜的傢!

今天,我是在巨無霸洞穴——棲息艙記日志的!

回到棲息艙的第一件事就是拼命甩手臂,繞圈甩。感覺棒極瞭!我在那個天殺的漫遊車裡待瞭22個火星日,甚至沒法脫掉太空服走路。

要想去阿瑞斯4,須忍受的時間還要長一倍。這個問題暫且擱下。

我又繞著棲息艙走瞭好幾圈,然後開始幹正事。

第一件事,打開氧合器和大氣調節器,檢查空氣成分。看起來很不錯,還有一些二氧化碳,可見在沒我呼氣的這些天裡,作物們沒窒息。

當然,我對莊稼進行瞭詳盡檢查,它們都十分健康。

我把袋子裡收集的大便倒進糞堆。我跟你保證,氣味很可愛。混進去一批土壤後,刺鼻味兒馬上減弱不少。我把尿盒裡的液體也統統倒進水循環裝置。

為瞭植物著想,在離開的三周裡,整個棲息艙的濕度非常高。如此高的濕度可能會對電子儀器產生損傷,因此,我又花瞭幾小時對所有系統進行瞭常規檢查。

接下來我閑逛瞭一會兒。我倒想今天就這麼歇著瞭,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穿上太空服後,我來到漫遊車旁,將太陽能電池板拽瞭下來,然後又花瞭幾小時將它們一一歸位,接上棲息艙的電力網。

把登陸艙從車頂卸下來比裝上去不知道他媽要容易多少倍。先從MAV平臺上卸下一個支柱,拖到漫遊車旁,靠在車艙上,在底部支撐點挖瞭幾寸進行加固,斜坡就成瞭。

我去找探路者號的時候,真該帶上這個支柱。這就叫,活到老學到老。

把登陸艙搬進氣閘?想都別想,瞧它的個頭。當然,也可以把它拆瞭,然後分部件搬進去,但不這麼做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由於沒有磁場,火星地表對太陽輻射沒什麼抵抗力。如果我直接暴露在外,就會得癌癥,連我的癌癥都會得癌癥,所以棲息艙有屏蔽電磁波的功能。換句話說,如果登陸艙放在棲息艙內部,那麼任何通訊傳輸都會被屏蔽。

說起癌癥,是時候把RTG請走瞭。

再坐回漫遊車裡實在是太痛苦瞭,但我必須這麼幹,如果RTG發生任何泄漏,我就死定瞭。

NASA認為四公裡之外才是安全距離,對此我不打算跟他們爭辯。我直接開到當初劉易斯指揮官埋它的地點,還把它放進那個洞裡,然後開回棲息艙。

明天對付登陸艙。

現在,讓我在真正的床上睡個長長的、甜蜜的覺。還有一點叫人感到安心的是,明早我的第一泡尿將會尿在真正的廁所裡。

日志:SOL95

今天的主題是修復!

探路者號任務終止的原因是登陸艙出現不明嚴重錯誤。JPL和登陸艙失去聯系後,他們無從得知旅居者號的情況。它也許沒那麼糟,也許隻需要更多動力。在它的太陽能電池板佈滿灰塵之後,動力自然會被切斷。

我將這輛小漫遊車放到工作臺上,撬開一塊嵌板觀察其內部。它的電池是一個不能充電的鋰亞硫酰氯電池。我是通過一系列微妙的線索看出來這是一個鋰亞硫酰氯電池的,比如接觸點的形狀、絕緣體的厚度,以及表面上寫著的“LiSOCl2 NON-RCHRG”等事實。

我小心地將太陽能電池板清理幹凈,然後讓一臺小型折疊臺燈直接照上去。電池早就耗幹瞭,但電池板也許還能用。旅居者號即便沒有那塊電池也能工作。先觀察觀察再說。

接下來該輪到旅居者號的老爹瞭。穿好太空服,出門。

對於大部分登陸艙而言,弱點都在電池。這是最精貴的組件,而且隻要它完蛋,就沒有任何辦法補救。

在電力微弱的情況下,登陸艙不能一關瞭事,等待電力恢復。隻有在最低溫度滿足一定條件時,電子元件才能工作。因此,它自身也含有加熱裝置來保持內部溫度。這個問題在地球上不是很嚴重,嗨,這兒是火星。

日積月累,太陽能電池板上覆蓋的灰塵越來越厚。冬天氣溫下降,光照時間縮短。綜合起來,結論就是:火星對你的登陸艙豎起瞭中指。最終,由鋪滿灰塵的電池板接收光照轉換成的電力,再也不能支撐供熱系統的需求。

電池電力一旦下降到臨界點以下,電子元件就會統統因為太冷而無法運行,整個系統也就掛掉瞭。太陽能電池板會嘗試繼續充電,但是沒有任何辦法讓系統重啟。必須通過電子元件才能下達重啟指令,可惜它們全都不能正常工作瞭。最後,長期沒有使用的電池也就失去瞭儲存電力的能力。

這是機器失靈的常見路數。我很肯定這也是探路者號倒斃的原因。

我用MDV殘餘物搭建瞭一個臨時工作臺和斜坡,然後將登陸艙拖到工作臺上。穿著太空服幹活兒已經是很操蛋的事瞭,穿著它還得長時間貓著腰就更操蛋瞭。

我把工具箱打開,開始研究。打開面板不難,找到電池也很容易。JPL給每樣東西都打瞭標簽。這是一個40安時的銀鋅電池,最佳電壓為1.5伏特。哇喔!他們還真給這堆儀器準備瞭夠強勁的動力源。

我把電池拆下來,繼續探究。我用測電儀試瞭試,明白裡面是死翹、死翹、死翹翹瞭,我在地毯上摸一把測出來的電流都比這個強。

但現在,我知道登陸艙所需的電壓瞭,1.5伏特。

跟我從Sol6以來的種種壯舉相比,為臨時工作臺上的這堆垃圾準備電力簡直是小菜一碟。我的工具包裡就有調壓器!隻要十五分鐘時間,我就可以讓調壓器接上一根備用電源線,然後再用一個小時到戶外去將那根線接到電池原先的接口。

但是,氣溫仍是個問題。隻有將電子元件的溫度保持在零下40℃以上才可行。今天的室外溫度是凜冽的零下63℃。

電池的個頭很大,很容易找到,但是加熱器就難瞭。就算我找到瞭它,直接把它跟外電源相連也不行,風險太大,很可能會把整個系統燒得冒煙。

最後,我去瞭那輛別名“零部件”的老漫遊車,拆瞭它的環境加熱器。我掏瞭這可憐的傢夥那麼多零件,簡直就是把它停在瞭城市裡那些小偷最愛出沒的地方。

我把加熱器拖到室外工作臺邊,接上棲息艙電源,然後將它擺放在登陸艙內原先電池所在的區域。

我等待著,期望著。

日志:SOL96

今天起床時真希望能看到一個恢復工作的登陸艙,但沒那麼走運,它的高增益天線還停留在昨天的位置。這有什麼關系呢?嗯,且讓我道來……

如果登陸艙恢復工作(我是說“如果”),它就會試圖恢復和地球的聯絡。問題在於,沒有人接收。探路者號團隊成年累月在JPL蹲點,就是為瞭等待他們早就完蛋的探測器被一個任性的宇航員修好——這怎麼可能?

如果說有任何希望的話,那也隻能依靠深空網絡和SETI捕捉到我的信號。無論是哪個網絡,隻要能接收到哪怕一個來自探路者號的閃光信號,就會通知JPL。

JPL馬上就會明白發生瞭什麼事,特別是當他們測出這個信號是從我的站點發出之後。

他們會告訴登陸艙地球的位置,登陸艙就會自動調整高增益天線的方位。說白瞭,隻要看看天線的方位,我就能知道它有沒有跟地球連上線。

目前,沒有任何變化。

希望還是有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延誤。漫遊車加熱器原本是為瞭加熱車內一個大氣壓的空氣,而火星上的空氣極其稀薄,很可能會拖慢它的工作步伐。因此,電子元件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來恢復溫度。

此外,地球隻有在白天才可見。昨晚修好登陸艙(希望如此),現在天才剛剛亮,過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黑夜,沒有地球。

旅居者號也死氣沉沉的。它整晚都待在溫暖可愛的棲息艙裡,燈光直射它那潔凈發亮的太陽能電池板。也許它在作擴展自檢,也許接到登陸艙指令前它都會保持沉默,誰知道呢?

現在我隻能暫時不想這些。

探路者號日志:SOL0

系統序列初始化已完成

時間00:00:00

失去電力已被偵測,時間/日期不可知

裝載操作系統……

VXWARE操作系統(C)WIND RIVER系統開始硬件檢查:

內部溫度:零下34℃

外部溫度:無效

電池:滿

高增益:OK

低增益:OK

風傳感:無效

氣象傳感:無效

大氣結構儀:無效

成像儀:OK

漫遊車坡道:無效

太陽能電池A:無效

太陽能電池B:無效

太陽能電池C:無效

硬件檢查完畢

無線電狀態

偵聽遙測信號……

偵聽遙測信號……

偵聽遙測信號……

信號獲得……

《火星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