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豐澤園力壓群雄

北京這天分外晴朗,萬裡無雲,陽光溫柔。濟豐樓門前掛著比賽用的大牌匾。牌匾周圍用紅佈裝飾,顯得喜慶而隆重。胡濟祥帶著警察局的人在維持秩序。汪德甫在門口迎接著陸續到來的評委以及參賽飯店。

濟豐樓後院已經坐滿瞭人,空地上,壘瞭好幾個灶,每個灶前都有牌子,上面寫著參賽飯店的名字。濟豐樓在第一個位置,豐澤園在第三個位置,此外還有齊福樓、東興樓、泰豐樓、鴻興樓、正陽樓、慶雲樓、瑞祥樓、吉福樓等十餘傢的灶臺和旗號。

賓客們紛紛落座,評委們坐在前排,姚澤聖等人都在場。薑雲國走上臺前:“大傢靜一靜,今日廚藝大賽,實乃北京城一大盛事,在此我感謝到場的諸位官員,記者朋友,更要感謝參加比賽的各大飯莊,你們的參與就是對餐飲協會最大的支持,是對中華美食文化的最大支持。下面我先介紹一下本次大賽的評委成員……”

薑雲國說罷,響起瞭雷鳴般的掌聲。

一輛車停在濟豐樓門前,姚珍珍抱著巧妹跳瞭下來,楊常玉,甘思陽也來瞭。原來姚珍珍在報紙上看到北京舉行廚藝大賽,知道欒學堂一定會參加,就回來瞭。

姚珍珍看向豐澤園那邊,目光落到欒學堂身上時,眼圈紅瞭。

這時候,姚澤聖起身發言:“諸位好,受薑會長之托,我作為評委代表發言,人生在世不過吃穿二事。而我們中華美食,說得直接些就是一種‘吃’的文化,這也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文化之一,就其深層內涵,可以簡單概括成八個字:精致、悅目、墜情、禮數。這八個字反映瞭我們傳統文化中陰陽五行的文化思想、儒傢觀念、中醫攝生學說,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征等。今天在薑會長全力支持下,舉辦北京首屆廚藝大賽,以彰顯我泱泱大國之美食。希望每個飯莊拿出絕活,給大傢呈現出美味來,謝謝大傢。”

下面響起瞭持久熱烈的掌聲。甘思陽崇拜地說:“這位先生講得真好。”

姚珍珍沒好氣地說:“那當然!那是我爸爸!”

甘思陽有些驚愕:“啊……先生果然博學多才。”

姚澤聖:“我宣佈,北京首屆廚藝大賽第一項海鮮類比賽開始!”

話音剛落,每個飯店的廚師忙活起來,陳煥章、曾念安的刀子飛速轉起來,引得下面的評委和觀眾連聲稱贊,其他飯莊也是各種絕活。

第一道菜很快出鍋,是豐澤園陳煥章的“砂鍋通天魚翅”。菜一端上來,記者們爭相拍照,姚珍珍緊張地看著:“要贏瞭,要贏瞭。”

甘思陽不解地看著她:“別傢的還沒上呢。”

姚珍珍:“我就要豐澤園贏!”

一個夥計仔細地將菜用小碗盛瞭幾分,一一分給五位評委。

矢野:“軟糯而兼有柔潤,醇釅而不失清鮮,滋味雋永。”

陳煥章笑瞭,以欒學堂為首的豐澤園的人都很高興。

范煙橋:“可惜,這道菜有點遺憾。”

姚澤聖:“願聞其詳。”

范煙橋問陳煥章:“陳師傅,您可知道砂鍋通天魚翅為什麼要用最高級清湯嗎?”

陳煥章:“不知道,以前師父說怎麼做,我就跟著學,從來沒問為什麼。”

范煙橋:“用最高級清湯是為瞭保持魚翅的鮮味,而您的這道菜正好清湯裡混瞭點東西,魚翅味道稍顯雜味。”

陳煥章想瞭想,忽然醒悟:“真是醍醐灌頂,陳某受教。”

范煙橋笑笑:“陳師傅謙虛瞭,您的這道菜已經是做得很好瞭。”

接下來,曾念安的蔥燒海參上來。夥計分發,評委們一一品嘗。

矢野嘗瞭一口。

范煙橋:“如何?”

矢野:“海參清鮮,柔軟香滑,蔥段香濃,食後無餘汁。妙!”

范煙橋:“姚先生?”

姚澤聖:“不得不承認,真乃天上之味,人間少有。蔥燒海參是‘古今八珍’之一,蔥香味醇,我找不出這道菜的缺點。”

“說瞭半天也沒說結果,曾師傅的蔥燒海參和陳師傅的砂鍋通天魚翅哪個好呢?”後面有觀眾問道。

薑雲國:“諸位稍等,還有東興樓、泰豐樓等各大飯莊尚未出勺,品完之後宣佈結果。”

曾念安自信地坐在灶臺後的長椅上,後面的夥計上來給他揉著肩膀。陳煥章也坐瞭回來,有些喪氣。

甘思陽:“看來濟豐樓贏的機會大。”

姚珍珍頓時不滿:“有什麼瞭不起的?一道海參做瞭一輩子有什麼好炫耀的。”

各傢飯莊的第一道菜全部品嘗完畢,評委之一的司法部唐部長拿著一個類似於聖旨一樣的紙,站在評委會前宣佈:“我宣佈,海鮮類比賽,第一名獲得者為……濟豐樓,曾念安,蔥燒海參。”

觀者們紛紛鼓掌。汪德甫臉上笑開瞭花。厲秋辰身後的鑼鼓隊也響瞭起來!

唐部長將第一場勝利的錦旗交給曾念安,曾念安舉著錦旗,興奮地向大傢展示,然後回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局,河魚類比賽開始在緊張中進行著。

各大飯莊廚師們又是一陣忙碌,而欒學堂這邊卻毫無動靜。

陳煥章有些著急:“學堂,不然我先做一道吧。”

關雅麗:“是啊,這麼等也不是辦法。”

欒學堂看瞭看時間:“做瞭也是輸,等!”

大傢都很焦急,卻也隻能幹等。

姚珍珍也有些著急:“豐澤園怎麼回事?我去看看。”

甘思陽趕緊攔住:“姚小姐,這是比賽,咱可別亂來。”

姚珍珍隻得站在原地,焦急地看著欒學堂。

姚澤聖等人看向豐澤園這邊,卻見大傢並未動手,也是疑惑。

這次第一個出鍋的菜是曾念安的“糟溜魚片”。

矢野輕輕地吃瞭一口,點瞭點頭。

范煙橋:“好一道糟溜魚片,用香糟曲加紹興老酒、桂花鹵等泡制釀造而成的香糟鹵,魚片香鬱鮮嫩,味美無比。”

矢野:“曾師傅可知道這道菜的典故?”

曾念安搖搖頭:“跟同行學的手藝,隻知道是宮裡的菜。”

矢野揚聲道:“那我來說說,諸位見笑。這道菜起源於明朝,話說隆慶年間,兵部尚書郭忠皋回鄉探親,從老傢福山將一名廚師帶回京都。適逢穆宗皇帝為寵妃做壽,宴請文武百官,郭尚書便推薦福山廚師主持禦宴。那廚師使出全身技藝,令禦宴一掃舊顏,滿朝文武無不開懷暢飲,尤其是一道糟溜魚片更是讓人贊不絕口。多年以後,那廚師告老還鄉,而皇帝竟不思飲食,懷念那廚師的糟溜魚片,皇後娘娘派半副鑾駕趕往福山降旨,將那名廚師和兩名徒弟召進宮來。那名廚師的傢鄉被後人稱為鑾駕莊,至今仍在。”

姚澤聖看著矢野,十分驚愕:“想不到矢野君對中國飲食文化竟然瞭解到這等程度。佩服,佩服。”

矢野:“不敢當,姚先生知識淵博是美食大傢,矢野也敬佩得很,不知道姚先生對這道菜有何看法?”

姚澤聖:“菜肉質滑嫩,鮮中帶甜,糟香四溢,確實是大傢美味,想不到曾師傅還有這一道絕活兒,以後大傢可別都隻盯著曾師傅的海參瞭。”

豐澤園這邊的人漸漸坐不住瞭,武興璋不滿地說:“別光顧著說好,難道曾師傅這道菜就沒什麼缺點嗎?”

薑雲國起身:“一道菜講究色香味俱全,然而廚藝比賽,既然是有個‘藝’字,就不得不說說這道菜的不足。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一道菜除過色香味,如果再知道這道菜的故事,一邊品嘗,一邊想著故事,豈不完美?”

范煙橋:“不錯,中華美食,到最後講究的就是一個‘藝’字!曾師傅手藝卓絕,可在這個‘藝’字上,仍要多多考究。”

曾念安上前施禮:“謝謝諸位點評,曾某拜服。”

厲秋辰上前說話:“曾師傅的菜已經做完,其他飯莊的菜即將出爐,豐澤園到現在還未動手,不知道是不是自動棄權呢?”

武興璋不滿地說:“我們什麼時候做關你什麼事?”

姚珍珍在觀眾席中也大喊:“評委才有權決定,你沒資格說人傢棄權!”

大傢紛紛看向姚珍珍。

甘思陽小聲地說:“姚小姐,別亂說話,伯父在上面很難做的。”

關雅麗也看到瞭姚珍珍,繼而看瞭一眼欒學堂,隻見欒學堂目光流露出深深的關切,趕緊提醒:“學堂,正事要緊!”欒學堂這才收回目光。

厲秋辰看著姚珍珍淡淡一笑,繼而拱手:“豐澤園是不是棄權,還請五位評委定奪。”

薑雲國:“學堂,你們真的是要棄權?”

關雅麗上前施禮:“回薑會長,我們的原材料在路上,想必也快到瞭。”

厲秋辰:“你們這要我們等到什麼時候?比賽要有比賽規矩是不是?”

評委們面面相覷。姚澤聖不得不起身:“既然如此,我建議,最後一傢飯莊的菜出來之前豐澤園仍未動手,算豐澤園棄權。”評委們紛紛點頭。

眾人一片議論紛紛,正在這時候,豐澤園的四個夥計抬著蒙著黑佈的大缸匆匆走瞭進來。

武興璋:“來瞭來瞭,諸位評委,我們的魚來瞭!”

魚頭孫掀開黑佈,裡面一個大水缸。大傢好奇地看著這兩條怪模樣的大尾巴魚。

范煙橋:“這是什麼魚?我可從未見過。”

姚澤聖:“此乃密雲泉魚,平日難得一見!”

矢野:“我也是孤陋寡聞,在北京從未吃過這種魚。”

薑雲國笑笑:“諸位有所不知。這魚很難上桌,我也隻吃過一次。主要是這魚遠在深山,不喜見光,最重要的是,離開山泉水必死無疑。豐澤園在等這條魚,想必是連夜趕到密雲山泉,清晨捉魚,片刻不停運過來的。”

栓柱:“薑會長說得不差,這一路,每小時換一次水,我腿都累抽筋瞭。”

范煙橋:“瞭不起,瞭不起,為瞭保持魚的鮮味,這麼費時費力,隻有體會瞭菜的‘鮮’味,才能理解其精髓。”

厲秋辰:“菜還沒做就誇贊成這樣,這是廚藝比拼,最後還得菜的味道說瞭算不是嗎?”

姚澤聖提醒:“既然如此,還不趕緊動手。”

關雅麗:“魚頭孫!”

孫碧娘答應一聲,撈出魚開始加工。

不一會,豐澤園的菜也端瞭上來,竟然有三道,魚頭一道、生魚片一道、魚湯一道。

孫碧娘:“我這菜沒什麼名堂,諸位先生要是覺得好,就給賜個名兒。好不好吃,還請大傢品嘗。”

矢野:“一魚三吃,真是有創意。”

范煙橋:“在江南也有這種做法,主要是江南菜肴精細,不想北方也能見到。”

夥計將菜分開後一一遞給評委。

孫碧娘又說:“吃這菜,最好就著山泉水,吃一口魚頭,喝水凈凈口,再吃魚片,再喝口山泉水,然後再喝湯。”說完,栓柱將山泉水倒在碗裡,一一給評委遞上。

唐部長:“不瞞諸位,我生平最愛吃魚,這魚的鮮味確實獨步天下。”

薑雲國:“關鍵是豐澤園竟然費心費力將魚從很遠的地方運到這裡,這份誠心已在菜裡,難得難得。”

矢野:“原料難得,菜味絕佳,尤其是這山泉水凈口實屬創意。我們日本人也喜歡吃生魚片,吃的就是個鮮美,而吃生魚片喝清酒,與這喝山泉水一個道理,是為瞭品嘗下一口的鮮美。”

汪德甫聽著點評,臉色越來越難看,厲秋辰也是焦急:“請評委宣佈誰是優勝者。”

評委們議論一陣,大傢關註地看著。

自然,這局的勝負已經寫在瞭評委們的臉上。

欒學堂終於松瞭口氣,臉上露出瞭笑意,關雅麗拉住瞭欒學堂的手,看瞭他一眼,以示鼓勵。

武興璋嘟囔著:“早知道咱也帶個鑼鼓班子。”

最後一局,雞鴨類比賽,開始瞭。

厲秋辰走到曾念安面前:“曾師傅,最後一局全看你的瞭。”

曾念安掩飾著緊張:“請二爺放心。”

曾念安走到灶臺前,一個夥計端來水盆,曾念安將手放入水盆中凈手,繼而接過夥計遞來的白毛巾擦手。後面的夥計,抓過一隻大公雞,現場宰殺,熱水褪毛,幹凈利落。

豐澤園這邊,康遠橋已經站在灶臺前,卻並沒有動手。小安子小心翼翼地端來一個托盤放到灶臺上,打開,裡面是各種已經事先準備好的原料——雞肉和各種輔料。

陳煥章:“康前輩請。”

康遠橋:“你主廚,我打下手,陳師傅請。”

兩人走上灶臺開始做菜。

姚珍珍緊張地念叨著:“狗剩兒,加油,加油,你一定贏……”

甘思陽:“姚小姐,您這麼上心,豐澤園跟您什麼關系?”

“我就喜歡!”姚珍珍哼瞭一聲。

第一個出鍋的還是濟豐樓,曾念安親自將八寶雞端到評委桌前,說道:“濟豐樓,曾念安,吉祥如意八寶貴妃雞,請諸位先生點評。”

評委一一品嘗。

姚澤聖:“選料考究,采用雲貴的八寶,更顯這道菜的珍貴。”

范煙橋:“以八寶入味貴妃雞,堪稱首創。”

矢野:“雞肉細嫩可口,而八寶更是益氣補虛,健脾暖胃,這道菜不但是美味佳肴,還有養生之功效。”

薑雲國:“曾師傅壓箱底的手藝可真不少,今日薑某真是大開眼界。”

曾師傅微微一笑。

其他飯莊的菜肴都依次端瞭上去,隻有陳煥章和康遠橋還在忙活著。

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一道“八仙過海鬧羅漢”端瞭上來。康遠橋和陳煥章一並站在評委面前。

薑雲國:“八仙過海鬧羅漢,這可是孔府菜。”

康遠橋:“薑會長果然是行傢。”

聽到這裡,曾念安原本閉著的眼睛突然睜開瞭。

汪德甫緊張不已:“曾師傅,這菜有什麼說道?”

曾念安:“這菜極是難做。”

汪德甫:“啊?”

厲秋辰安慰:“我看他們商量瞭半天,估計也是拿不準,為瞭贏,這是拼瞭命瞭。”

范煙橋:“別傢飯莊做菜都是一個大廚,為何豐澤園特別,第一道菜是陳師傅,第二道是孫女士,第三道卻是你們兩人合作?”

陳煥章與康遠橋面面相覷。

陳煥章:“實不相瞞,康前輩是宮廷禦廚,現在在豐澤園指點在下廚藝,也可以說是我的師父。”

眾評委紛紛點頭。

厲秋辰站瞭出來:“我反對。康遠橋不是豐澤園聘用的廚師,參加本次廚藝大賽是違反規則的,這道菜應該判定無效!”

武興璋不滿地說:“胡說!康師傅是我們費盡心血請來的,憑什麼不算我們豐澤園的人。”

厲秋辰:“他與你們豐澤園可有用工的契約?”

武興璋:“我也沒有!”

栓柱等人:“對,我們都沒有,可我們就是豐澤園的人。”

眼看雙方就要吵起來瞭,姚澤聖一拍桌子:“幹什麼!”頓時都安靜瞭下來。

欒學堂走上前:“諸位評委,實在對不住,底下人莽撞瞭。我想請問厲二爺,您說康師傅跟豐澤園沒有用工的契約,就不算豐澤園的人,實屬強詞奪理,據我所知,濟豐樓除瞭曾師傅簽訂瞭十年的用工合約外,其他人也並無用工契約。隻怕其他飯莊的大廚也是如此。”

眾人紛紛點頭。

欒學堂繼續說:“咱京城裡飯莊用工向來看重的是個義字。掌櫃的從來不為難後廚的大師傅,大師傅也從來是盡心盡力地為飯莊出力。如果你非要以此為根據說我們豐澤園違反規定,隻怕其他傢的師傅們都沒有資格參加本次廚藝大賽!”

大傢紛紛表示認同欒學堂的說法。

關雅麗也走瞭過來:“諸位評委好,本來沒有小女子說話的份兒,可我實在是想說幾句。剛才康師傅和陳師傅做菜你們也看到瞭,一邊做一邊商議。這豈不是更能體現傳承中華菜肴的精髓嗎?薑會長說過,舉辦本次廚藝大賽的初衷就是這一點,那麼我想問問二爺,難道一個名廚非要抱守著自己的手藝?那豈不是與本次大賽的初衷相違?”

甘思陽:“她是誰?”

姚珍珍噘著嘴說:“豐澤園內掌櫃。”

矢野:“我覺得欒太太言之有理,薑會長,您以為呢?”

薑雲國:“舉辦本次廚藝大賽,並不是要看著大傢在這裡爭個頭破血流,而是為瞭發揚中華美食。”

范煙橋:“菜就在這裡,我們不如趁熱品嘗一番再下定斷如何?要是涼瞭,可就枉費瞭人傢的心血。”

姚澤聖:“我可早就想動筷子瞭。”

評委們紛紛動筷,觀眾們關註地看著。

矢野:“這是今日最後一道菜,請薑會長說說如何?”

薑雲國:“好,我就獻醜瞭。這道八仙過海鬧羅漢是孔府喜慶壽宴時的第一道名菜,它的年頭可久瞭,從漢初到清末,多少皇帝都親臨曲阜孔府祭祀孔子,乾隆爺就去過七次。這也讓孔宴聞名四海,這道八仙過海鬧羅漢,便是孔府名菜之一,這道菜一上席隨即開鑼唱戲,一面品嘗美味,一面聽戲,十分熱鬧。”

范煙橋:“薑會長說得不差。這道菜選料齊全、制作精細、口味豐富、盛器別致,不過我在孔府菜取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蝦、雞、蘆筍、火腿十幾種原料為主,以雞作為‘羅漢’,其中八種主料為‘八仙’,故名為八仙過海鬧羅漢。可是這道菜用料卻很奇怪,請陳師傅解惑。”

陳煥章:“回諸位先生,因為這次比賽第三局是雞鴨類,所以我們沒用魚翅、海參,而是事先準備瞭各種禽類,除瞭主料宮廷黃雞,采用的是乳鴿、山禽、飛龍等……”

曾念安:“且慢,陳師傅,我有一問!”

大傢見曾師傅親自出來問,都紛紛關註。

陳煥章拱手:“曾師傅請說。”

曾念安:“你說你的這道菜主料是宮廷黃雞,我不信。”

大傢面面相覷。

薑雲國:“不錯,宮廷黃雞乃是大清朝宮廷禦用,民間一概不準飼養,宣統皇帝遜位後,這宮廷黃雞就沒瞭下落,據說極為難養。我也有多年不見宮廷黃雞瞭,不知道你們哪裡找到的?”

厲秋辰得意地走上前:“曾師傅用的益陽貴妃雞可是現場宰殺,不知道你們的宮廷黃雞在哪裡?拿個毛出來看看也成啊。如果你們信口開河,就是欺騙評委!”

大傢都關註地看著豐澤園的人。

所有人愕然。

欒學堂走上前:“諸位評委,曾師傅跟薑會長說得不差,宮廷黃雞確實是宮廷飼養,要是不小心飼養不周,飼養的太監還要論罪問斬。如今雖然皇上沒瞭,可這宮廷黃雞可沒絕種,康遠橋康前輩是宮廷禦廚出身,他在鄉下就養瞭這種宮廷黃雞。說來慚愧,第一次去我們竟然有眼無珠。我能開眼見到宮廷黃雞,也是拜康前輩所賜。”

厲秋辰還在爭辯:“空口無憑!”

欒學堂走上前,笑笑:“二爺,我們沒有當眾殺雞,是因為雞肉要經過醃制,不過我已經料到您會有這個疑問,所以專門備瞭一隻。既然您真想看看宮廷黃雞,我就讓您開開眼。”說完,對身後揮揮手。

小安子、小賴子提著後面蒙著的籠子過來,打開上面的罩子,裡面果然是一隻樣子奇特的大公雞。薑雲國快步走過去,看瞭看:“不錯!是宮廷黃雞!”

厲秋辰還是不死心:“薑會長,怎麼證明?”

薑雲國:“宮廷黃雞也叫北京油雞,是明、清時極享盛名的禦膳貢品。大傢看,這黃雞外貌獨特,頭長大鳳冠,嘴長羽胡須,腿長毛,俗稱‘三毛’;更奇的是大腿飛節處和爪上長翅羽,行走似舞。此雞肉質鮮嫩,肉味特別鮮美,是其他雞種所無法相比的。”

圍觀的人紛紛贊嘆。

欒學堂:“二爺,您不過來看看嗎?”

厲秋辰沒好氣地哼瞭一聲:“薑會長,咱還是說說他們這道菜吧。”

范煙橋:“我覺得不必再說瞭,孔府名菜,天下聞名,何況是孔府菜的上品,康師傅、陳師傅這次加以改良,更適合北方人口味,對於這道菜,我實在說不出什麼瑕疵。”

大傢紛紛點頭。

姚澤聖:“康師傅宮廷禦廚出身,想必還有更多手藝,希望可以傳給後人,讓中華美食發揚光大。”

矢野:“今日我算真正領略瞭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

薑雲國:“這一次廚藝大賽,真是讓人眼界大開。”

姚珍珍大喊:“到底誰贏瞭?”

觀眾們也紛紛喊著趕緊出結果。

不一會兒,唐部長再一次宣讀結果。

豐澤園的人歡呼雀躍,小安子與小賴子興奮地抱在一起。欒學堂也笑瞭。

濟豐樓的人個個垂頭喪氣。曾念安失望地坐在椅子上,手已經在發抖。汪德甫懊惱:“我這幹的什麼事啊!”

《乞丐大掌櫃(傳奇大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