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導演

183.導演(下)

導演這就不理解瞭。既然這一切都是真的,不說別的,光這一屋子古董傢具也能值不少錢;何必再辛苦折騰呢。就問第五名。

“我現在住的、吃的、用的都還挺過得去;再加上鐵公子和孫董的幫襯,其實怎麼都夠瞭。可您也瞧見瞭,我們村子太窮瞭。我日子是過好瞭些,可我希望他們也能過好。雖然這次是想拍個魚飼料的廣告,但這發展起來瞭,帶動的就是錦鯉飼養、傢禽飼養,往後說不定還更多的產業。水漲船高,村裡人就有瞭更多的工作崗位和收益。”直視導演的眼睛,第五名越發誠懇,“文藝創作上如何定義創業故事,我不懂。但我真心認為,我和孫董他們在辦的事情就是創業;除瞭……”說到這兒,又有些尷尬,“除瞭還沒有成功的結局。”可隨即又振奮而堅定起來,“不過,總有一天,我能把給您講過的那個創業故事走完整、走圓滿。等到瞭那一天,到瞭我伍傢溝真正富裕起來的那一天,我希望您能再回來看看。”說著,站起身給導演隆重鞠瞭一躬,“希望那時候,您能再幫我們拍攝;拍出一個真正的創業故事。”

“別默哀似的。”導演一把將第五名拉直瞭。電視劇裡講情懷,讓人看著總有些不屑一顧;可放到現實中親身感受到,就覺得眼角有些發澀。不是心疼什麼窮鄉僻壤的人在吃土,隻是第五名的講述勾起瞭對往日的某些回憶。故土的溫馨、闖蕩社會的艱難,人想要做點什麼的那種極度渴望的心情……誰他娘的還沒點夢想呢。何必為瞭跟富二代較勁,就虧待這樣一個好小夥子呢。

導演大步流星走回那寬敞的大正房,讓倆壯男把拆到一半的古董床再給裝回去。“拆瞭我睡哪兒!走時候再拆。”又回頭看瞭眼第五名:“我醜話說前面,你剛給我說的那些素材歸我瞭,不管是小說還是劇本,往後都是我的版權!”

這是要留下?“沒問題!”第五名激動地跟在導演身後,又到瞭剪輯那裡。鐵馬、孫婷還坐那兒較勁呢。制片過來告訴導演,這片子剪得差不多瞭,明天就能走瞭。

“走去哪兒?還沒拍完呢。”導演大手一揮,立刻改變行程。再看窩椅子裡生悶氣的鐵馬,哈哈一笑,“鐵公子,剛第五名都跟我說瞭,是我誤會你瞭。”

第五名這會兒真想給導演發個“感動中國”的獎瞭;能屈能伸,能主動給人臺階下,就是襟懷寬廣。

“沒誤會。我就是找你拍廣告。”鐵馬接的這話顯然就落瞭下乘。孫婷惡狠狠地看著他,第五名也想把他捏死。

導演卻不在乎。無欲則剛,這會兒沒打算有求於誰,直接把鐵馬的面子給卷瞭。“這片子有你沒你,沖著第五名我都拍瞭。”

嗯?鐵馬看向第五名的眼神就不大對瞭,怎麼搞定導演的?

看富二代小青年一臉茫然困惑,導演忍不住告誡他,“還有,往後再拍什麼東西,別糊弄我。實話實說,我哪次沒幫你忙?”

罵人誰不會,你兇我比你還兇;更不怕動手,也是跟散打教練學過一天半的,單挑一中年長殘瞭的導演還是沒問題。最怕和風細雨地講道理。聽導演最後一句話裡埋怨中帶著委屈,腔調又不那麼高亢;鐵馬就有些心虛瞭。覺得自己做人的確不規矩。再看瞭眼第五名,這貨還拿眼神指責自己,好像暗示自己順著話道個歉。

這不可能!爺從不道歉!鐵馬看導演拉著剪輯要繼續工作,抬手擋住,運瞭半天氣,就在第五名以為他要服軟的時候,硬邦邦地告訴導演,“你等等。”

這會兒還用命令語氣,實在太讓人銷魂瞭。導演都跟鐵馬生不起這氣。

鐵馬卻撥通瞭手機,“喂,爸——”

驚人很,剛呼喚瞭一聲;第五名等人就從電話中清晰聽到瞭鐵老板大嗓門的各種經典國罵,花樣之繁多,讓導演都想把它錄下來當素材。

第五名看瞭下表,足有一分鐘,裡頭的罵聲才停。

鐵馬這才把手機放到耳邊,“你罵完就好。我不是找你開卡,我不缺錢……”

怎麼能說不缺錢呢。這讓斷絕經濟來源期待兒子回頭是岸的鐵老板越發心塞。隔著手機又狂暴瞭一分鐘。

“好瞭啦。人傢缺錢會給你說嘛。”鐵馬的嬌嗔有效制止瞭父親的暴躁,“不過這會兒沒打算回去,因為我準備籌拍一部以你為原型的企業傢創業的片子。”

兒子轉戰影視圈瞭?鐵老板想想,這總比無所事事好。“你啥時候鼓搗的這事兒?”還以老子為原型?這沒一百八十集恐怕拍不下來吧?鐵老板思路忽然就歪瞭。

“一直有這想法。”鐵馬對著手機開始撒嬌賣萌,“你知道我從小就最崇拜你。正好碰到個不錯的導演,人傢劇本也拿手……放心啦,到時候讓他跟你聯系……麼麼噠~”

如果不是導演臉上露出瞭某種期待,第五名這會兒都想豁死鐵馬瞭:這嘴臉太惡心瞭。

合上電話,鐵馬卻重回高貴冷艷,告訴導演,老爺子那邊說通瞭。“錢不缺,但劇本能不能讓他滿意,就是你的事兒瞭。”

導演剛還一輩子都不想理鐵馬;這會兒眼裡突然就溫情脈脈瞭。這趟山裡來對瞭。得瞭一大古董床不說,還能接下這麼一個大活兒。不過,以鐵總創業的過程,到時候別說是央視,連地方面臺縣級深夜時段播放的可能性都不大。但關鍵是人傢有錢吶,怎麼不得砸個五六千萬?光自己這導演的收入……算算,帶感!認瞭。這就是命啊。

認同瞭這點,就等於認同瞭現在的地位。倒不覺得拍廣告委屈瞭。責任心使然,讓剪輯把今天所拍的素材輪放瞭一遍。不由感嘆自己運用鏡頭之巧妙,如鬼斧神工。對比孫婷的要求……

缺什麼補什麼,要的就是創意無限。原始、自然、淳樸這些方面都挺到位……

“太土瞭。”鐵馬剛上手指點,即被孫婷打斷,語言稍微修飾瞭一下,“能不能做得洋氣一點兒?”

洋氣?和金坷垃那樣弄幾個非洲人?第五名抓住點重點,試探地提示,“要不,弄個研究員什麼的?”

即刻被孫婷否定瞭。“那不更像金坷垃瞭嘛,賣的飼料又不是化肥。再說瞭,養錦鯉的又不是農民。”

“農民怎麼瞭?”第五名這純粹屬於條件反射,別人已經無所謂瞭,對孫婷這麼說還是有點兒不快。

這屬於第五名軟肋,導演即刻明白第五名的感受,把話岔開。“我倒覺得這個提議挺好的,隻要換個角度表現,立刻就有內涵瞭。”

看人這詞用的多好,要的就是內涵。實驗室無非也就是想表現飼料的配方有多麼高大上,咱反其道行之。不要什麼白袍大褂的精密儀器,直接指向古典秘方。就從秦始皇那代算,不行就拍成秘境追蹤。一個遺失的秘方;一種神秘的魚類……要不就走近科學。

這麼一來,大傢的思路就打開瞭。走進科學那種鬼扯蛋被高票制止。秦始皇的秘方雖然古早瞭一些,可從唐朝起,就有養花魚的文獻記載,這就靠譜瞭。秘方是要改良的,十年不夠,咱就一千三百年。具體怎麼改,那得看孫婷能謅成什麼樣兒。

空間、實景,文化氛圍一出來,就變成瞭這樣的場景:巍峨雄偉的秦嶺山脈,植被密佈的原始森林,空曠深邃的地下涵洞,有一個小姑娘拿著一本上古竹簡……

立刻被孫婷打斷。“演鬼片啊。”

客戶不滿意是一種激勵,場景又變。

清澈見底的水塘,五彩斑斕的遊魚,樸素簡陋的茅舍,滄桑和善的老者。臨終之前,臥榻之邊,一本古舊的書籍交到瞭一臉哀泣的小姑娘手裡……

“太LOW瞭吧?”連鐵馬都聽不下去瞭。“就拍文獻,要繁體的。孫傢養魚的本事在業內鼎鼎有名,不用折騰那麼多。”

導演有點失落,“咱這不是廣告嗎?那得讓消費者有消費欲望才對啊。”

孫婷趕緊解釋,“沒那麼多消費者,您就當內參拍。”

第五名聽不懂瞭。“內參?”

“少管。”孫婷朝第五名擺擺手,告訴導演,“越真實越好,就算客戶也有針對性的。不是阿貓阿狗都配養錦鯉的。”

第五名識趣地閉嘴瞭。導演不樂意瞭,自傢沒養錦鯉,連阿貓阿狗都不是瞭,對孫婷積累的好感瞬間就清零瞭。

真實、文獻、內參,這容易。即刻吩咐制片,“明天開始,分A、B組。B組補景,A組跟我去拍真實……”看瞭眼第五名。

“東壩頭。”第五名思路隨即回到真實上。偌大的水庫,十多萬斤魚,怎麼拍怎麼真實。

“對,明早發兵東壩頭。”

《第五名發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