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景棲遲慘白著一張臉,大滴汗珠順額頭往下落,表情極其痛苦。正做冰敷的老師建議,“去醫院拍個片子吧,看有沒有傷到骨頭。”

宋叢當下指揮歡爾,“去門口攔輛出租車,我倆先回去。”說罷背起景棲遲,用很小很小的聲音說,“千萬別再傷到膝蓋。”

25,變故1

歡爾沒有跟回,她的任務是替他們請假、拿書包。

整個晚自習都心神不寧,雖然她並不確切知道景棲遲傷到何種程度,這場意外是否會影響接下來的聯賽選拔。課間給宋叢去電話,關機;打給母親,剛響一下記起早晨出門錢醫生特意交待今晚有場大活兒要晚回來,趕忙掛斷。第二節自習老徐親自盯場,歡爾不敢作亂,一個小時磨磨蹭蹭隻做出一道數學題。

快下課收到陌生號碼短信——歡爾,我手機沒電瞭。搭不著伴別騎車,坐公交回來吧,到瞭再說。

是宋叢。

她敲回幾字,轉念猜測宋叢大概是借醫院裡誰的電話發這條消息,一來一回未免給他人添麻煩,隻得作罷。

挨到放學,歡爾第一個沖出教室,在校門攔輛出租車直奔醫院。先去急診找一圈沒看到人,與認識的護士姐姐打聽,這才知人已被轉到住院區。她不由緊張起來,若無大礙,最多急診觀察一夜瞭事。再者像他們這種身份,不是開刀切口的大病留院爹媽都嫌占用公共資源,景棲遲真遇到麻煩瞭。

她在住院區樓道外見到宋叢。這幾個小時,心就像被捆塊大石頭扔進海裡,越來越重越來越無力——若是樂觀結果,這一刻宋叢應該在景棲遲身邊才對。

“人呢?怎麼樣?”歡爾急著發問。

宋叢先是緩緩搖頭,繼而指指自己膝蓋,低聲說道,“前十字韌帶斷瞭,半月板損傷。”

歡爾其實不太懂,可宋叢沉靜的表情和接下來的話讓她懂瞭,“以後……不知道還能不能踢球。”

景棲遲心馳神往的職業夢,在離夢最近的地方,戛然而止。

歡爾欲往病房沖被一把拉住,宋叢告訴她,“叔叔阿姨在,等會吧。”

她站到夥伴身邊,頭微微揚起靠上墻面,視線裡出現筆直堅硬的墻角線。母親常說不要小瞧身體的每個器官,它們都是有強大供給力和生命力的,一呼一吸,一走一動,它們的密切配合晝夜運轉才讓人具備載體意義。歡爾本不屑這套言論,在醫生眼裡,人可不就是一堆器官的拼湊,他們哪兒懂軀殼之外的情趣和靈魂?

可此時此刻,她忽然覺得母親這番話充滿深奧的哲學意味——隻是身體裡的某個小小零件罷工瞭,所愛所念所追求的統統變成無解,人生隨之岔出另一條路,別無選擇必須要去走的路。

這就是擺在景棲遲面前的現實。

歡爾問,“接下來怎麼辦,手術嗎?”

宋叢點頭,“我爸說棲遲身體年齡情況都更適合手術,再說保守治療他自己也不會同意。”

他還不願放棄。

“那之後還能踢嗎?”

宋叢嘆氣,“恢復期怎麼都得小半年,得看恢復情況。”

樓道裡有拄拐慢走的患者,偶爾有醫生經過宋叢會起立問好,父親同事他大半認識。其餘時間兩人都是靠墻呆坐,各自沉思。

安慰是他們此刻共同的難題。

一刻鐘過去,景傢爸媽出來關緊房門,“睡瞭,明天手術。你倆別等瞭,回去吧。”

歡爾很想進去看看,又擔心隔日上臺影響病人情緒,悶頭不吭聲。

“行瞭。”景媽見她低落反倒勸慰起來,“情況和利弊都講清楚瞭,你倆也別太擔心,這時候必須相信他。”

多像一位悉心開導病患親友的醫務人員啊,可歡爾清清楚楚看到她臉上一閃而過的蹙眉,那是屬於一位平凡母親隱藏不住的憂心和顧慮。

再堅強的人也有軟肋。

景爸攬過妻子肩膀,鼓勵似的握瞭握。

四人沉默著前後出醫院,到傢屬院時要分開時景爸拿出拜托語氣,“棲遲這時受傷,嘴上不說,心理上一時半會肯定接受不瞭。這小子怕我們擔心絕對不會講,你倆在身邊幫叔叔阿姨多開導,拉他一把。”

歡爾與宋叢答好,各自回傢。

春天來瞭,這個殘忍的、打碎希望的春天。

隔日早晨陳媽精神抖擻起來做瞭早餐,歡爾問及幾點回來的,錢大夫一聲哼笑,“十一點多。我以為你還學習呢,結果睡得六親不認。”

歡爾呲牙示好,埋頭吃飯。

“我下手術才知道棲遲受傷,聽宋叢他爸說情況一般啊。”

母親的個人習慣,對病患評價通常從優到劣分四個等級——挺好,還行,一般,不樂觀。乍一聽四種說法相差不大甚至拉低壓高勉強可劃在同一水平線,事實上植物人蘇醒出現醫學奇跡她也隻會說句挺好,命懸一線血壓每降一點都讓人捏一把汗她也隻會評價不樂觀。

《樹下有片紅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