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童年離我越來越遠瞭

初中時,母親一改往日的“慈母”形象,不再對我采取如過去那般“放養”的態度,每天早早的就從店裡回傢來督促已經放學的我寫作業、溫習白天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對我的管理和要求也愈發嚴格苛刻。

當然,在這種環境下,我原本“大哥”的頭銜至此也沒能保住,整日除瞭被母親嚴加“看管”外我的學習之外,盡是練不完的習題,但好在完成規定的任務後我媽還是挺通情達理的放我出去玩一會兒。

那個時候港片在大陸開始盛行,火遍大江南北,對於港片來說90年代可能就是它最繁榮鼎盛的時期瞭吧。走在大街上,很多年輕緊跟潮流的人們都已經開始模仿著電影中人物的模樣裝扮自己,無論是從服裝、造型還是化妝上都在極力還原電影中的人物。那時,我們觀看影片的方式無非就兩種,一種是電視機播放,但是這種方式太具有隨機性瞭,有時候並不能找到自己喜歡看的影片;還有一種則是通過影碟機播放,就是我們通俗一點稱為DVD/VCD的東西,隻需購買相應電影的光盤,並將光盤放進指定位置,它便可以讀取光盤中的影像視頻,從而通過連接電視機與影碟機上的線纜便可達到在電視上觀看電影的目的。

那時候我同班非常要好的同學傢裡就買瞭一臺全套設備,我清楚地記得我第一次見到它的那種震撼,左右兩邊各有一臺立櫃式的音響,在影碟機下方擺放著的則還有一臺機器,貌似是用來控制音響音量大小及聲音混響的東西,後來才知道這玩意兒叫功放器,所有的設備加在一起放就等於是傢庭影院的全套設備。那天晚上,他們全傢也在調試這個設備,第一次放進碟片播放出來時我聽到音響裡傳來的聲音特別激動,直擊人心,大概就是第一次見到這新奇玩意兒的那種好奇與激動。

一就是放錄像帶的那種機器看到的第一部電影叫做《東方三俠》,裡面梅艷芳、張曼玉還有楊紫瓊扮演的女俠,劫富濟貧,打擊邪惡實力的故事被讓我為之神往,也就是那個時候我夯實瞭我要做一名女俠的決心!

但自從上瞭高中之後,我媽對我的管理就更加嚴苛,三年來與我的三個兄弟就沒怎麼聯系過,更別提見一面瞭。隻是知道他們有的已經輟學去打工,有的因早戀而耽擱瞭學業。雖然兒時拜把子的鬧劇大傢都早已經遺忘,我媽也讓我跟她所認為的這幫“壞孩子”保持距離,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們兄弟幾個之間這“情比金堅”的友情,偶爾還會在過年或者約定的時間偷偷聚一聚。

由於我們傢所在的烏雲鎮上沒有高中,所以我考上的那所縣城重點高中在距離烏雲鎮七十多公裡的縣城裡,上學或是放假回傢,乘坐客車的話僅單程就要三個多小時,車費大約是六十幾塊錢,而我那時一個月的生活費才不過350塊錢,所以除去我從傢乘車到學校往返的路費以及未來一個月的生活費用基本上所剩無幾,所以我並不能像其他住的離學校比較近的同學那樣可以在周六周日休息時隨時回傢。

就此,我不得不寄宿在學校的宿舍裡,住宿費則在開學報到時同學費一塊兒交到學校,住在學校裡面也有好處:一方面是為瞭上課方便,另一方面也是省下來一些錢可以讓自己這個月的生活更好一些。

《海風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