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左右搖擺

吳尚書與趙尚書邊走邊交換著他們的想法,他們決定再去將軍府府探探火翊,心中雖然已經知道火翊的結局,可是他們還是不願意相信火翊會就此離開。

拓跋長在皇上宣佈退朝之後,沒有留下來,而是匆匆的返身朝著攝政王府而去。

他在進宮前,就安排瞭王強去做火翊的部下的策反工作,在朝堂上他一時沒有爭得火翊的軍權,那麼對於這些火翊的部下,則是他志在必得的需要。

火翊向來以情治軍,將也士兵之間已經聯結出一條深深的紐帶,有的時候,見人就如見到令牌,他是令牌也要,人也要。如此一來才會在最在限度的歸他所用。

今日他讓王強去約火翊手下暗衛隊的陳校尉、李權、趙成、趙全以及無人不曉一直暗戀著火翊的楊娟。

他很是關心著今日王強能約來哪幾人。因此他無心於留在朝堂上去聽兩派人馬爭論不休。他甚至還希望他們爭得越激烈越好,這樣可以間接的幫助他分散瞭有心人對攝政王府的註意力。

王強今日約來瞭李權及楊娟,今日陳校尉一大早就帶著趙成、趙全兄弟去瞭將軍府,為瞭不打草驚蛇,王強並沒有約上他們三人。

李權與楊娟很是納悶的正在猜測著拓跋長把他們叫來的真實目的。

他們正準備去探望火翊時,得到瞭王強送來的拓跋長讓他們去攝政王府的指示。

他們幾人雖然是屬於火翊的部下,但是攝政王目前暫行使著天子的權力,因此王強打著攝政王需要與他們交待皇城的安保事項的旗幟,很容易的就把他們叫過來瞭。

拓跋長回到王府時,看到火翊身邊的五大護衛來瞭二人,心中還是有些失望的,同樣的一件事情他不願意去分批而做,他希望一次性的解決瞭此事。

“王爺。”李權與楊娟看到瞭攝政王回來瞭,紛紛起身來跟他見禮問安。

拓跋長朝他們揮瞭揮手,示意他們免禮,這才開門見山的說:“今日本王請你們來,本王也不與你們兜圈子瞭,就是坊間的傳言是真的,本王也親自去確認過瞭,火翊他活不過十日的時間。你們都是聰明,應當知道本王叫瞭你們來的目的。”

他並沒有直接的說法他的想法,而是故意對李權他們把話點到為止,他相信李權與楊娟會懂得他的意思的。”

李權倒還沒有什麼,楊娟卻是怒極,她忽的站起瞭身來。不顧形象的瞪向拓跋長,沒好氣的說:“微臣還道王爺請瞭我們來有何要事需要吩咐,原來卻是為瞭讓我倒戈之事。”

楊娟被柳婧下瞭禁足令,她進不去將軍府,也得不到火翊的任何有用的消息。心中正惱火著呢,此時再被拓跋長提出不要臉的要求來,她很是勉強的才克制住瞭想在拂袖而去的念頭。

“楊娟,本王非常瞭解你的心意,你可以怪本王操之太急,火翊還沒有咽氣呢,就匆匆的讓你等下決定,做出選擇。”

楊娟沒好氣的盯著拓跋長,嘴裡說道:“知道瞭還做。王爺是打得什麼算盤。”

拓跋長並不為楊娟的不配合而生氣,他耐著性子續道:“楊娟你就難道不想守住火翊付出一生的精血而守護的國傢嗎?”

“這……”

楊娟有些猶豫,她也知道縱是她再不願意,火翊即將身亡已成瞭事實,他們這些原先屬於火翊的軍隊不是歸到拓跋長也會是歸到別人的編制裡,她為什麼不可以選擇一個能者來守替火翊守護著他想要守護的一切呢。

楊娟有些動瞭心。她的一舉一動甚至於臉上那微妙的神情都落入到拓跋長的眼中,他的心中暗喜,看來有門。

反觀李權則要比楊娟冷靜多瞭。他也一樣有想到過火翊走後,他們會劃入到誰的陣營中去,與其被動的等待著劃分,倒還不如他們主動出擊,也好為自己謀個好的職位。

“王爺的意思微臣明白瞭,還請王爺給出幾天的時間,讓微臣好好的想一想。”李權說著對拓跋長抱瞭抱拳頭,先行離開瞭。

拓跋長沖著李權的背影運起瞭內力,將聲音送至他的耳中:“火翊多留得一天,民心就多一天的容易出現變數,李侍衛若是下瞭決定,那麼就讓火翊提早嗯氣為好。”?李權向來是獨來獨往慣瞭,在明白瞭拓跋長宣他們過來的原因之後,他不再做長時間的逗留。

李權那正準備踏出攝政王府議事大殿的腳步,被拓跋長的提議所嚇到瞭,這是要叫他下手親自早點處理瞭火翊的意思啊,這一點他還真的下不去手。隻是他也想到,這樣的辦法是最為便捷的辦法。一時間,他也陷入到瞭沉思之中。

屋裡剩下瞭楊娟,她對於拓跋長的提議覺得很是迷茫,一時不知道該不該聽服攝政王的安排。

“楊侍衛,本王很是心疼於你的付出而沒有回報的遭遇,難道楊侍衛不覺得這麼多年來的付出,其時是你的錯愛,既然如此,楊侍衛為什麼不提前早早的站到本王的陣營晨來。本王在些向你保證,絕對不會出現到火翊那種不解風情的事情再次發生的。

不得不承認,拓跋長很會總結人性的弱點,他聲聲都說進瞭楊娟的心裡去。

“王爺,請恕微臣還得再考慮考慮。”楊娟並沒有立即就答復拓跋長,畢竟這是一件大事,若是她踏出瞭這一步,那麼日後的真的發生瞭如拓跋長所願之事,那麼她提前站隊過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拓跋長很是高興於楊娟的猶豫,沒有決定並不可怕,有著猶豫之心也不見得就是壞事,往往成功的背後就是由這種最早的猶豫而演變而來的。

經過瞭與李權與楊娟的一談,拓跋長對於策反他們兩人很有信心。

楊娟是有些失神落魄的離開的攝政的王府的。拓跋長的提議她一會兒否定,一會兒又贊同。不知不覺當中,她發現她已經來到瞭將軍府的門口。

她想到瞭火翊出事之後,她連火翊的一面也沒有見到,更不用談日後能夠被阿蒙達所信任的可能瞭。她陰晴不定的直勾勾的盯著將軍府門口正在守衛的趙成與趙全兄弟。終於沒有去向他們求情,讓他們放她進去探望火翊。她決定要以光明正大的方式進去。

《替嫁公主(替嫁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