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魏皇宮

大魏國的官道上,一輛沒有標志的馬車正急速的駛向大魏皇宮,“站住,來者何人。”沒有標志的馬車被皇宮的守門侍衛攔下,一雙修長的手從馬車內揚瞭揚一張令牌。守門的侍衛愣瞭一下,很快就直接揮手放行。

馬車裡坐著的人一路沉默,直到馬車長驅直入,來到瞭皇上的寢宮前,車把式才把手上的韁繩勒瞭勒,低聲道:“王爺,到瞭。”

車廂裡的人沒有回話,直接掀開瞭車簾,皇甫修那略顯疲憊的容顏露瞭出來。他身手敏捷的下瞭馬車,“先下去候著吧。”簡潔的吩咐下去之後,則頭也不回的往皇上的寢宮走去。

“勞煩陳公公通傳一聲,皇甫修有急報。”

“王爺稍候,小的這就去通報。”禦前侍候的陳公公領命快速地往寢室內走過去。

“皇上,王爺回來瞭,正在殿前相候。”陳公公對皇上小心的稟報。

“皇甫修回來瞭。快快有請。”低沉的聲音裡透露出一抹喜色,這次皇甫修出使昌邑,肩負著大魏的近期的安定的責任,想不到那麼快就回來,希望他能夠帶回好消息。

大魏皇帝皇甫華喜滋滋的親自迎瞭出去,他已經等不及皇甫修按著禮數一層層的通傳進來。

“見過皇上,皇上萬萬歲。”皇甫修貴為王爺,也不敢望瞭君臣之禮,見到瞭皇上,依然行瞭一個全禮。

“快快平身,快快給朕說說這一次的昌邑之行收獲如何?”皇甫修那急切的眸子盯著皇甫修看,氣勢上很是親和與客氣。

“皇上可知昌邑的新皇為何人?”皇甫修沒有立即回話,而是跟皇上賣起瞭關子。

“不就是從哪個皇子中選瞭一人為新君,知與不知也沒有什麼區別。”

皇甫華心不在此事之上,故沒有耐心去與皇甫修捉迷藏,“兩國建交之事如何瞭?”他關心的是朝廷大事,昌邑國由何人任新皇,不在他的考慮之內。也無須考慮,不就是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嗎,有什麼好值得去在意的。

皇甫修搖瞭搖頭道:“皇上,此事還非得在意不可,皇上可知,昌邑的新皇是護國大將軍火翊。”

“什麼,怎麼會是火翊,他即不是皇室中人,連駙馬都不是,怎麼算也不可能由他擔任新皇,況且昌邑的國號也沒有改變,還是拓跋的國姓,怎麼會是他呢?”皇甫華聞言,眸中透出瞭暗暗的心驚之色,這樣的結果對大魏大大的不利。

“皇上,還不止如此,還有一件更為駭人聽聞的事情。”皇甫修重重的嘆瞭口氣,硬起心腸來準備把柳婧的事情和盤托出。

這件事在他看來,比昌邑的新皇是火翊還要來得驚駭。畢竟柳婧的名字,在大魏可是一個禁忌。

“還有何事?”皇甫華被皇甫修陰沉的神色嚇到,火翊上位,這本身就已經讓他短時間內無法消化這個事件所帶來的沖擊,觀那皇甫修的態度,還能有什麼事情比這件事情還要來得給瞭他一個措手不及。

“皇上,在說此事之前,臣鬥膽,一個有件事情,不知當問不當問?”皇甫修心裡臨到此時,都搖擺不定,不知柳婧的事情當說不當說。

“有話快說,否則你就閉上你的嘴什麼也別說。”皇甫華被昌邑國由火翊繼位的消息深深的打擊到瞭,心情也變得煩燥,看著皇甫修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心情則更加的鬱悶。

“是。”皇甫修被皇上的厲聲的語氣所嚇到,豁瞭出去的言道:“臣想知道,柳太傅一傢人都處理幹凈瞭嗎?”

皇甫修裝起膽子問出瞭他心頭的疑問後,低垂著頭,不敢去看皇甫華的臉。

“你為何會有如此的疑慮,此事已成蓋棺之事。”皇甫華說著,當下眼眸暗瞭暗,緊接著他的眼神閃爍不定,若是皇甫修此時抬頭,定會從皇甫華的臉上看出一些端倪。

“皇上,臣自問還沒有到那老眼昏花的地步,臣……在昌邑國,看到瞭端坐於新皇身側的昌邑國的皇後,長得與那柳太傅之女柳婧,那可是一模一樣。”皇甫修狠下心來把他在昌邑的所見所聞一一道來。

他擔心一旦停頓瞭一下都會讓他放棄這個話題,沒有給自己後悔的機會,口若懸河的把這一次的昌邑之行所發生的事情一件不落的說著。

“到底還是東窗事發瞭,朕就知道,此事早晚有一天會成為世人的話柄。”

皇甫華說著沒頭沒腦的話,可是聽到皇甫修的耳中,卻是那般的觸目心驚。他從皇甫華的話中猜想到瞭一種可能。

皇甫修滿眼的驚愕,不禁脫口而出:“皇上,難道此人真是那柳婧?”他滿眼驚疑的不顧君臣之儀,直視著皇甫華。

“不可能,此事絕對不可能。若是此事當真,那麼真正的公主皇甫靜呢?皇甫靜自從遠嫁昌邑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在大魏見過她,難不成皇甫靜出事瞭?”

皇甫修心裡瞬間就閃現出無數個疑團,一個接一個的撲面而來,他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在哪兒,也為皇甫華瞞瞭他那麼長的時間而生出瞭惱意。

皇甫華看出瞭皇甫修那陰晴不定的雙眼,感覺到瞭他的不快,不得不解釋道:“此事在朕得知真相時,已經是處於木已沉舟的地步,就是朕貴如天子,也無能為力。”

皇甫華撫額閉上瞭雙目,仿佛又憶起瞭皇甫靜隨著昌邑來的迎親使者離開瞭大魏的國境之後,忽然有一夜,皇甫靜一臉惶恐不安的站在瞭他的跟前,那滿臉的懼意與得意之色相互交融於她的臉上。那時他的神情也如此時的皇甫修這般的不可思議。

“還請皇上明言,此次昌邑之行,昌邑很是強硬的提出,兩國欲要建交,大魏一是退兵於千裡之外,二是奉送上黃金十萬兩金子以表示大魏的誠意。此事臣得知道事情的真相,這才能對下一步的計劃做出一個正確的考慮。”

“什麼,昌邑竟然敢如此的獅子大開口,他們所仗的是什麼,難道大魏就真的怕瞭昌邑不成。”皇甫華怒道:“大魏先提出來的兩國建交之事沒錯,那也不等於咱們大魏就怕瞭他昌邑不成。”

《替嫁公主(替嫁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