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召議事

太後今日高興,紫蔦是她最心儀的火翊女人的人選,奈何紫蔦眼界高,不願意跟火翊的女人共侍一夫,現在她好不容易想通瞭,願意進宮。這件事情再沒有人比太後更高興的瞭。

她想要讓火翊帶著柳婧去她的慈禧宮用晚膳,想提前讓柳婧跟紫蔦好好相處,屆時好一同侍候火翊。

柳婧以自己身體不適為由推瞭太後的好意,火翊想瞭想,還是決定他自己一個人過去。一個是他的母後,一個是他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這樣的關系他沒有理由不過去。

“皇後,你先歇息,朕去去就回。”火翊眼裡的柔情似水,剛才的喂藥方式勾起瞭他身體內最原始的欲望。他還想要得更多。

柳婧點頭應下,她能說阻止不願意讓火翊去見舊情人嗎?心裡想要阻止,嘴上卻說出瞭反話:“皇上快去吧,替臣妾向母後說幾句好話吧,等臣妾覺得精神好些時候,再去跟母後問安。”

“放心,母後不會往心裡去的。現在母後對皇後的身體比朕還上心。一定不會降罪於皇後的。”

“那敢情好,那麼皇上快些過去吧。”柳婧心裡明白,她還真的是得瞭母憑子貴的福氣。若是她肚子裡沒有這個孩子,她倒想看看太後會不會還對她那麼客氣。

火翊也不再多留,又再叮囑瞭一番讓柳婧好好休息,他才前往慈禧宮。

柳婧目送著火翊的背影,心頭有瞭一些淡淡的苦澀,這就是後宮女人的悲哀吧。

今夜火翊依然一夜未歸,隻是今晚火翊未歸的緣由,卻是讓柳婧驚喜交集的。

火翊去瞭慈禧宮,陪同太後跟紫蔦用過晚膳之後,太後暗示火翊今夜就留宿於慈禧宮。她有意讓火翊跟紫蔦提前洞房,以解紫蔦對火翊的相思之苦。

太後特別樂見火翊跟紫蔦成就好事。隻是火翊今日心中有事,無心花月之事。晚膳後,他不顧紫蔦失望的眼色離開瞭慈禧宮。

火翊沒有直接回龍吟殿,沒有猶豫的回到瞭朝陽殿,並令德祥公公傳來瞭趙可,並讓他火速讓阿蒙達、趙全、吳一強、丞相進官。

德祥公公是在德全公公被眨去守宮門後,提撥上來近身侍候的公公。他沒有想到一上任就擔當大任,不敢耽誤,連忙去通知趙可。

丞相被火翊急召進宮,一路上他不知道朝廷上發生瞭什麼大事,心中沒有底的一直忐忑不安。他甚至還想到瞭,會不是他通過選秀之事斂財之事被火翊發覺瞭,現在急召他進宮是為瞭找他問罪而來。

幾乎是跟丞相的腳程相同時間,趙全跟吳一強也來到瞭皇宮。朝陽殿中,火翊穩坐在龍椅上批閱著奏折。

“你們來瞭,先坐著稍候片刻。”火翊隻是抬起頭看瞭一眼前後腳進殿來的丞相等人。他在等阿蒙達。

阿蒙達不到,他的會議就沒有什麼意義瞭。

趙尚書跟吳尚書對視瞭一眼,心中也如丞相一般的驚疑不定。好在阿蒙達並沒有讓他們多等,一盞茶的功夫,他也就趕到瞭。

“皇上,發生瞭什麼事。”阿蒙達一到瞭朝陽殿後,就直言。

他跟火翊的關系讓他有時跟火翊也是沒大沒小的。不似丞相他們那般的心中透著緊張。

火翊的眼神掠過的怒意在看到阿蒙達到來之後,他那雙深邃的目光掃視瞭一圈朝陽殿裡的數人。

這幾位大臣,看著就那麼三四個人,卻是把持著朝政的重臣,任何國傢大事得不到他們的贊同,就是火翊一意孤行也是極其困難的。

朝陽殿外,在片燈籠中的燭光點綴著夜晚的靜穆。殿中更是被數支點燃的火燭照耀得如同白晝。

“皇上深夜召來我等,可是有要事相商。”趙尚書神情恭順的看著高堂上的火翊。

火翊臉上佈滿瞭心事重重的神態,目光轉到瞭丞相的身上,面無表情的說瞭一句:“丞相是幾任君王的朝中元老瞭,敢問丞相,若是他國的君王欺到瞭你的君王頭上時,你會如何處理此事。”

丞相連忙答道:“回皇上的話,那自然是行不得的。”

火翊又追問瞭一句:“那麼如果是大魏的皇帝想要看朕的笑話,通過泄露皇後的身份一事,來恥笑朕這個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呢?”

丞相聽得此言,沉默瞭片刻,阿蒙達早忍不住的回瞭過去:“別說是大魏的皇帝對皇上出言不遜,就是大魏的一個百姓對皇上不敬,咱們昌邑也要讓大魏明白,昌邑不是他們可以捏的軟柿子。”

“正是,皇上,臣也贊同阿蒙達將軍的意思,真要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就是大魏的末日瞭。”吳尚書打斷瞭阿蒙達的話,臉上如火翊般的露出瞭怒意。

他通過火翊的話中,仿佛明白瞭火翊深夜急召他們入宮的意思。

一直沒有吭聲的趙尚書,他精明強幹的眼神瞟向火翊。當他看到火翊的目光也投向他時,當場一怔,一時愣著不知該如何應答。

對於柳婧,他並沒有多大的情意,況且他的女兒趙依柔即將進宮,柳婧是他女兒最大的阻力,柳婧能夠有什麼事情讓她出醜,私心裡他還是開懷的。

感覺到火翊看著他的目光,趙尚書趕緊應道:“臣以為,任何對皇上大不敬的人,無論他是一國的君王還是一國的百姓,都得要為他的所做所為負責任。”

“說得好,朕今日得到消息,原來泄露瞭皇後身份秘密的人正是那元盛清,這還不算,他此舉還是受大魏的君王所指。意在借機污辱朕的治國能力,意有所指的嘲笑朕的皇位是朕篡位而來。”

阿蒙達臉色陡變,對著火翊急聲道:“皇上,大魏眼裡無皇上,就是對昌邑的不敬,這樣的大魏,不給他一個警告還以為咱們昌邑無人瞭。”

火翊點瞭點頭,對站在朝堂上的丞相道:“丞相以為此事如何處理。”

丞相依然默瞭一會兒,這才小心的道:“皇上,也許是這其中有些誤會也未償不可。畢竟大魏連派兩大重臣來昌邑商議,跟昌邑的建交之事,也不似那自己打自己嘴巴,左右不統一的樣子。”

他好不容易才抓到瞭柳婧的錯處,哪能那麼簡單的就讓柳婧從此事中脫身出來。

《替嫁公主(替嫁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