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孫臏兵法
關於孫臏及《孫臏兵法》孫臏,齊國人,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帶,是春秋時期著名兵法家孫武的後代。其生卒年月已無從查考,只知在孫武之後一百多年。他活動的時代大約是在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在吳起之後,與商鞅和孟子同時代。
當時中國正值戰國中期,諸侯割據兼併十分頻繁。少年孫臏意識到,戰爭的勝負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直接影響人民的生活,於是,他便下決心學習軍事,他想,只有這樣,才能有一番作為。孫臏投於自號鬼谷子的王栩先生門下,學習兵法。與他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的還有龐涓、蘇秦和張儀。鬼谷子將孫武的《孫子兵法》13篇傳授給孫臏。孫臏得到這部兵書高興極了,便日夜不停地研讀、背誦。三天之後,鬼谷子一篇篇考問,孫臏全都對答如流,背誦一字不差。鬼谷子十分高興地稱讚說:「孫武子後繼有人了!」孫臏的同窗好友龐涓,學成之後當了魏國的將軍。本來他在下山之前曾和孫臏約定,他一旦站穩腳跟,便替孫臏引見。但他當了魏國將軍,打了幾次勝仗,名聲大振之後,便把當初的約定拋到了腦後,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孫臏來了,定會影響他的地位。墨子有個門生叫禽滑厘,雲遊天下時到了鬼谷,見孫臏熱情招待他,便很喜歡孫臏。後經一番交談,更發現孫臏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便勸孫臏下山一展才華。孫臏把和龐涓的約定告訴了禽滑匣,禽滑厘答應下山後替他打聽關於龐涓的情況。禽滑厘到了魏國,把孫臏的情況向魏惠王作了一番介紹。魏惠王把龐涓召來,對他說:「聽說你有一位同學叫孫臏,據說他是孫武子的後代,只有他知道孫武子13篇兵法的秘訣。你為什麼不把他請來呢?」龐涓借口說孫臏是齊國人,怕孫臏心向齊國,不敢推薦。魏惠王說:「不是本國人就不能用嗎?」龐涓不好再反對,便派人送信去把孫臏請到了魏國。孫臏到了魏國,魏惠王接見後,便要封孫臏為副軍師,讓他跟正軍師龐涓一起執掌兵權。龐涓找了些借口,說服魏惠王,讓孫臏當了個客卿。龐涓裝作很關心孫臏,套出了孫臏的家庭情況。大約半年後,龐涓耍了一個花招,以搜出孫臏給在齊國的家人的書信為借口,向魏惠王進讒言,說孫臏私通齊國,隨之對孫臏處以「刖刑」,即把孫臏雙膝的膝蓋骨剜了,並在孫腹臉上刺了字。但龐涓掩飾得很好,把一切刑罰責任都推在魏惠王頭上,而對孫臏,表面上又裝出一副十分關心的樣子。這一來,孫臏受了他的害,心裡還十分感激他,老覺得欠他的情。龐涓便趁機讓孫臏把孫武子的13篇兵法默寫下來。虧得龐涓派去伺候孫臏的一位老人同情孫臏,悄悄把真像告訴孫臏,孫臏才恍然大悟。孫臏為了擺脫龐涓的魔爪,便裝起瘋來。龐涓為了試出孫臏是不是真瘋,竟讓人把孫臏扔到豬圈裡。孫臏將計就計,把豬糞往嘴裡塞,裝得十分逼真。龐涓完全相信了,便放鬆了監視。後來,孫臏得到禽滑厘幫助,巧施掉包計,逃出魏國,回到了齊國。孫臏到達齊國都城時,齊國大夫田忌親自到城外迎接。到了田忌家中,稍事休息整理,田忌便用車送孫臏去見齊威王。威王聽他談論兵法後,只恨沒有早點得到他,當即便要封他官職。孫臏說:「一則我沒有功勞,不該受封;二則龐涓如果知道我回到了本國,定會來生事。不如我暫不露面,大王有用我的地方,我定當竭盡全力。」孫臏便在田忌家中住了下來。田忌很賞識孫臏的才華,以上賓的札儀,慇勤款待他。孫臏第一次展露才華,是幫助田忌贏了一場馬賽。田忌常跟齊國的貴族子弟賽馬,下的賭注很大,田忌也輸過一些錢財。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孫臏對田忌說:「您儘管下大賭注,我保證您贏!」田忌深信不疑,便和齊王及貴族子弟下了千金賭注。臨場比賽時,孫臏告訴田忌:「先用您的下等馬和他們的上等馬比,用您的上等馬和他們的中等馬比,再用您的中等馬和他們的下等馬比。」田忌照孫臏說的辦法出賽,結果一負兩勝,贏得了齊王的千金賭注。齊王非常驚奇,問田忌取勝的辦法,田忌說:「今天的勝利是孫臏出謀劃策的結果。」田忌又趁機推薦孫臏,齊威王便把孫臏當做老師,向他請教兵法,不久,又封他為軍師。在孫臏輔佐下,沒用幾年,齊國便強盛起來。在對抗當時十分強大的魏國時,孫臏接連打了兩個漂亮仗,使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第一次,在趙國向齊國求救時,田忌出任救趙軍主將。孫臏為田忌出謀劃策,來了個「圍魏救趙」,在桂陵地區設伏,把龐涓帶領的魏國大軍打得大敗。第二次,韓國向齊國求救,孫臏仍擔任主將田忌的軍師,他用「減灶計」把龐涓的精兵誘入馬陵道,一舉消滅了這支魏軍,迫使龐涓自刎而死,隨後又打敗魏軍後續部隊,俘虜了魏太子申。孫臏運籌帷幄,連勝強敵,威名遠揚。齊國也日益強大,成了一方霸主。孫臏以殘廢之身,協助齊威王和田忌打了許多勝仗,幫助齊國強大起來。但他並不貪圖名利地位,他謝絕了齊威王的封賞,辭官隱居,帶領一批弟子,專心研究兵法,並總結自己的作戰經驗,寫成了名著《孫臏兵法》。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孫臏兵法》共有89篇,還有圖四卷。非常可惜的是,這部曠世巨著後來失傳了,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損失!令人稍感欣慰的是,1972年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古墓中,意外地發現了《孫臏兵法》殘簡,共30篇,1.1萬餘字,後經文物出版社整理出版,算是稍稍彌補了一些損失。
《孫臏兵法》又名《齊孫子》,以區別於孫武的《孫子兵法》。僅從現存的30篇就足以看出,《孫臏兵法》繼承和發展了孫武和吳起等著名兵法家的兵法思想。在這部兵法中,孫臏結合自己所處時代的特點,溶入自己的豐富經驗和精心研究的成果。孫臏繼承前人,超越前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軍事理論體系。他的論著可謂博大精深,從戰爭的地位和作用等戰爭觀,到用兵的戰略戰術思想,進而到兵陣戰法、攻防戰術、將領的選用及對其修養和素質要求,直至戰略戰術的思想基礎及理論基礎,都有深刻精闢的論述,確實是留給後人的寶貴的財富。從《孫臏兵法》中,可以看出孫臏的以下主要觀點:
(一)他既主張「戰勝而立」,又指出「樂兵者亡」。他認為,只能通過戰爭才能實現統一,這在他那個時代無疑是正確的。但他反對濫用戰爭,更反對打無準備的戰爭,他強調「事備而後動」。
(二)他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雙方的力量對比,而是戰爭的性質,他指出「戰而無義,天下無能以固且強者」。
(三)他認為軍隊強大、戰無不勝的根本在於士兵和民心。他說,「兵之勝在選卒」,對士兵應「愛之若狡童,敬之若嚴師」。他多次提到民心問題,並明確指出,使百姓遭受痛苦的軍隊會遭受失敗。
(四)他認為強兵的關鍵是「富國」,而「富國」的途徑又是愛惜民力和積聚民力,特別強調休養生息,積蓄民力。
(五)他的主導戰略戰術思想是「奇發而不報,則勝矣」,「有餘奇者,過勝者也」。極力倡導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出奇制勝。
(六)他力主「必攻不守」。認為積極主動進攻是取勝的法寶,消極防守難逃厄運。
(七)他強調領軍將帥必須知「道」,要求統兵將帥知天文、明地利、善人和,真正懂得用兵的規律。
(八)他很重視正確處理軍隊內部關係,主張君王全權授命,將領同心協力,官兵上下一心,建立一種和諧的內部關係。孫臏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卓越的軍事家。
《孫臏兵法》是一部內容豐富、極有價值的重要著作,值得人們好好閱讀,仔細咀嚼,用心領悟。我們今天看到的《孫臏兵法》系根據竹簡整理而成,因此殘缺較多,文中用□或【□】表示缺字,缺字較多的地方則以表示。【】中的文字系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所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