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文話文釋義】
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不可分離,缺一不可。雖然五位一體,但層次有別,所以分而用之則誤,合而用之則吉。
道,是人人都需遵循的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萬事萬物都遵循著道的約束,道也寓於萬事萬物之中,因此我們身在其中反而感覺不到道的存在。也就是說,道的神奇之處還在於萬事萬物雖受制於道(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但又無法清晰追溯其發展的軌跡。好比是我們感覺不到空氣的存在,但空氣的的確確在我們的周圍甚至身體內存在著。好比是任何圓形均有圓心存在,但圓心既沒有顏色也沒有大小,不可見。
德,是人對於道的心得,也是萬事萬物受制於道的表徵。德是在人的身上具體體現道的存在,是道的感化,是道的一種人格化。道如規矩,而德如方圓。得道深則德也深,得道淺則德也淺。所以,德有深淺之分,德有賢愚之別。有所求必有所得,只是得之深淺,視造化之功而定。儘管如此,畢竟魚有魚途,蝦有蝦道。依德而行,人可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滿足;符合德的要求,自然界萬事萬物也因此各得其所。故曰,道者如河流,德者如堤岸,德高者能得上道,德弱者能得下道,各有所得也。道者如三千弱水,德者如瓠瓢,舉水幾何,視瓠瓢之器量而定。故德有上德與下德之分。
仁,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親近融合之心,如水入海,如雨潤土。有仁慈、聰慧、善良的情懷是促成仁的基礎條件。
義,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道德準則。義中蘊涵著理,所以人們根據義中之理獎善懲惡;以義的原則作為建立功業的基礎條件。
禮,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行為法則。人人遵循禮的規範,才能兢兢業業、勤奮努力,才能形成正常的社會秩序。
以上五個方面是做人做事的根本,缺一不可。
凡是賢明能幹的人物以及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夠看清國家盛衰的規律,也懂得存亡的道理;既瞭解治理亂象的途徑,更知曉隱退仕進的方法。其中的奧妙在於:盛衰有其規律性,成敗有其定數,治亂在於能分清勢之正逆,去留有其內在的邏輯性。
因此,當條件不成熟時,甘心隱伏,靜守正道,加強準備,等待時機。一旦時機來臨而有所行動,則能建功立業,位極人臣;看破玄機,順勢而為則能成就絕世之功。假如生不逢時,只不過無聞於世而已,不會有大的損害。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智慧就比別人高,名氣也比別人大。
【暮初評注】
人於出生之時,智力懵懂未開。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知識積累和社會歷練才逐漸掌握了生存的技能。但是,一個無可迴避的事實是,每一個人的生存技能千差萬別,假若人與人之間相比較,一生之中所得到的利益也是多寡不均。從生物學上講,雖然人的身體結構和基因水平具有極大的相似性,智力水平也具有較大的相似性,也就是說,差異性較小。但是,僅僅這樣的較小差異性就使人性形成了光怪陸離的多樣性。也就是說,無論哪朝哪代,也無論是古代或是現代,上智下愚的社會階層的結構分層永遠存在,利益多寡的差異性也是各個時代的客觀存在。
當然,處於“上智”的社會階層不願自己的後代淪為“下愚”的境地,不願意自己的既得利益煙消雲散;而現實中的“下愚”的社會階層更不願讓自己的後代世世代代淪為“下愚”。因而,雙方都在尋找突破這個瓶頸難題的解決辦法。
但是,由於這個問題從古至今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也使人懷疑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解決辦法。當然,人們是不會甘心的,找不到一條“上路”,那麼就找一條“中路”。這條中路就是讀書。從古到今,中國人都信奉一個理論,這就是讀書做官,以爭取在“仕農工商”的社會序列中處於高位。到了現代更加信奉“知識改變命運”的謬論,妄想通過“知識”來彌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並把取得文憑當作是進入社會的唯一敲門磚。事實上,文憑未必一定能成為晉身社會上層的通行證。知識的普及雖然有著積極和正面的意義,但是,無論怎麼普及也不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最多只是達到高位均衡而已。而且,這種均衡所反映的只是一種互補平衡,並不代表知識結構的相同性。何況,所謂的“知識”還得分“有效知識”還是“無效知識”,因此,連達到上述的均衡也是較為困難的事。雖然通過讀書,也就是通過積累知識獲得相應技能的模式,是憑一般人的智力水平能夠認同的最佳的一條路,而且別無他路。至於通過獲得社會關係或是通過務農、做工、經商找到晉身社會的路則是更加摸不著方向了。這也反映了社會價值認識中的趨同性,或稱之為羊群效應。
也就是說,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總是一片黑暗,人生的前行道路中原本就沒有什麼指路明燈,都是盲聽盲從,都是別人舉什麼燈,我也舉什麼燈;別人走什麼路,我也走什麼路。手中的燈能否照耀自己的前途,確實誰也沒有把握。何況,更多的時候,自己的手中並沒有燈,是靠別人的指引並摸索前行的道路。
《素書》是一本天書,簡潔地直指人心和道心,猶如一盞人生的明燈。但是,這盞明燈有一個局限性,那就是只能一個人用,不能讓大家都用。當只有一個人知道時,才能佔據思想的高地,統馭別人。當人人都知道時,就將這種差異性消除了,也就不存在這種位勢了。這也是《素問》在現代社會中作用不大的原因所在。也就是,當秘籍已不成為秘籍時,一些殺招就不起作用了。
但是,《素書》真是一無是處了?答案也是否定的。其實對於當今社會還是具有較好的借鑒作用。只是《素書》的論述方式過於簡潔,使人誤以為所謂的“天書”也不過如此。這或許就是古人的高明之處,看似平凡的書卻使上智者得道,中智者得德,下智者得仁義,全憑個人的慧根和悟性。遍觀古代的著作如《道德經》、《易經》者莫不如此。因此,以今人的智力輕視古人智慧,是無知的表現。
《素書》開篇就建立起一個金字塔結構,這就是“道、德、仁、義、禮”,最上端的“道”最不容易捉摸,也不容易理解,因而知道的人也最少。而“禮”知道的人最多,但是層次最低。因此《素書》認為,一個治國者必須統盤瞭解這個結構,並通過這個結構層次去治理社會。只有站在思想的金字塔高端才能洞悉世人的行為舉動,才知道什麼人可以為我所用,什麼人必須小心提防;什麼人可以團結,什麼人必須消滅。其次,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的力量積蓄的程度,能否真正戰勝一切與已抗衡的勢力,從而選擇時機,選擇敵友,絕不把自己置身於危險的境地。先求生存,再求發展,步步為營。其三,要以“道、德、仁、義、禮”的要求去規範整體的社會行為,把整體社會分層次地裝進這個金字塔中,統治者剩下的工作就是牢牢看住這個金字塔。當然,這一點不能讓百姓們看透,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素書》隱藏起來。漢代張良所採取的辦法就是隨葬。誰曾想,後來被人盜墓,這或許也是天意。好在《素書》也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懂,粗看之下似乎都是陳詞濫調,因此得以流傳至今。要是總是誰一拿到一本奇書就視為珍寶,而且動不動就將其隨葬,估計今天我們連這本書的名稱也不知道了。
當一個人凡事能夠洞穿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整體結構變化,從而慎始敬終,那麼這個人要他不成為“上智”之人也是很難。所以,這也是張良非常珍惜《素書》的原因之一。想想也是,張良僅憑參悟了這本書的一部分道理就幫劉邦取得了天下,因此這本書一定還隱藏著我們至今無法破解的道理。也就是說,當我們瞭解這本書的字面意思後,可能無法參透各個基本要素依據某種神秘法則的組合形式。或許,神秘的力量就在這些組合之中。例如中國古代每位軍事家都熟悉《孫子兵法》,因此《孫子兵法》幾乎沒有秘密可言,但是每個時代總是有一小部分軍事家能夠成為常勝將軍,這似乎是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但是,答案非常簡單。之所以能夠能成為常勝將軍在於有一個整體觀、全局觀,尤其是各種要素的組合變化和力量對比的條件,也就是說,心中有一個整體結構並清楚地知道這個結構中哪些是薄弱環節,哪些是兵力浪費的環節。按照文學的說法,就是“胸有成竹”。
所以說,當《素書》告訴你需要注重“道、德、仁、義、禮”這五個要素,但是究竟這五個要素是以怎樣的空間結構(空間模型)組合在一起,這就是秘密所在了。好比是磚頭、瓦片、木料是造房子的材料,但是在這些材料沒有組成房子之前,材料就是材料;但一旦搭建成房子後,這些磚頭、瓦片、木料就不是單純的材料了,是組成結構的一部分了。但房子的結構如何設計既與搭建房子所用的材料有關係,但又沒有多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房子的結構意義遠遠大於單純的磚頭、瓦片、木料分散的意義。
本章之所以命名為《原始章》在於是通篇的立論基礎。而立論的底氣在於建立一個包含“道、德、仁、義、禮”結構要素的體系。知道了組合形式,可能會找到一條通往神秘之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