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防患未然(備患類)
〔開宗明義〕憂患的來臨,必有其徵兆;如果不預先設法消除,將後悔莫及。這種防患未然的做法,正是明哲保身的借鑒。
1 楚國攻齊,秦國守邊
秦康公(公元前 620~609 年)築台三年,楚國人發動軍隊,想攻打齊國。
任安對康公說:“百姓吃不飽會引來敵人,疾病流行會引來敵人,勞役頻繁會引來敵人,動亂會引來敵人。國君花了三年的時間建築城台,楚人就發兵攻打齊國,依臣下的看法,楚人恐怕是以攻打齊國為名義,實際上卻是要襲擊我國,我們最好及早防範。”
康公於是派兵防守東方,楚人因此才中止行動。
2 甘茂妙喻武王立誓
秦武王派甘茂攻韓國的宜陽(公元前 308 年),甘茂擔心會遭人誣陷譭謗,於是對武王說:“以前,曾參住在費的時候,魯國有個叫曾參的殺了人,人家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說:‘我兒子才不會殺人。’繼續自在的織布。不久,另一個人又告訴她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依舊自在的織布。不久,又有第三個人向她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立刻丟下梭子,離開織機逃走了。
“以曾參的賢明,和他母親的信任,有三個人接連的疑惑,他的母親都懷疑、害怕了。現在臣的賢能,不如曾參,王對臣的信任,又不比曾參的母親,疑心臣的又不止三人,臣恐怕大王像曾母一樣丟下梭子。”
武王說,“寡人不聽他們的話,你放心吧!”
於是與他在息壤立下盟誓。
3 驕奢是死神的催命符
魏公子牟到秦國遊歷之後,即將東行,辭別應侯(范睢)。
應侯說:“公子即將離去,難道沒有要告誡我的話嗎?”
公子牟說:
“即使先生沒有要求贈言,臣下本來就準備提供先生一些意見了。貴與富沒必然的關係,但是人一顯貴,財富就隨之來到;財富與美食沒有必然的關係,但一有財富,美食就跟著有了;美食與驕縱奢華沒有必然的關係,但是享受了美食,就不免流於驕縱奢華;驕縱奢華與死亡沒有必然的關係,但是死亡卻因人的驕縱奢華而來臨。歷代以來,因此而喪命的人太多了。”
應侯聽了這一席話,說:“公子告誡我的話,實在太豐厚了。”
4 龐蔥預防“三人成虎”
魏龐蔥和太子將至邯鄲當人質(約在公元前 339 年),向魏王說:“現在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王相信嗎?”
魏王說:“不相信。”
“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王相信嗎?”
魏王說:“寡人半信半疑。”
“三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王相信嗎?”
魏王說:“寡人相信。”
龐蔥說:“街上明明沒老虎,然而二個人一說,就成了有老虎。現在邯鄲離大梁(魏都)較街市為遠,而議論臣的人,超過三人。希望王明察這些議論。”
王說:“寡人不會輕信別人的議論。”
於是,龐蔥和太子辭行,往趙國去;而譭謗的話果然紛紛傳來,太子回國後,果然見不到魏王。後來魏王忽然想到龐蔥的話,才除去心中的疑慮,父子又相見了。
5 臣子施惠,君王得利
齊襄王即位(公元前 283 年),田單輔佐他。有一次經過淄水,看見一老人涉水,受不住寒凍,出水後無法行走,田單就脫下皮衣,給他穿上。
襄王嫌惡地說:“田單之施恩惠,不就是打算想借此謀取我的國家嗎?不如及早防著他。”
此時,襄王看看左右都沒人,只見巖下有一個名叫貫殊的人,襄王叫他來問道:“你聽到我說的話嗎?”
貫殊回答:“聽見了。”
襄王又問說:“你認為我該怎麼辦呢?”
貫殊說:“王不如順勢當作自己的善處。大王好好的嘉勉田單的善事,下令說:‘寡人憂慮百姓飢餓無食,田單收容他們,並且供養他們;寡人優慮百姓寒冷無衣,田單脫下皮衣,給他們穿;寡人憂心百姓勞苦,而田單也憂念百姓,合於寡人的心意。’田單有這些善處,而大王嘉勉他;嘉勉田單的善處,也就是王的善處。”
襄王說:“好!”
於是賞賜田單牛和酒,嘉勉讚賞他的行事。幾天後,襄王派人到鄉里察訪,聽見鄉里的人談論說:“田單愛人民,原來是大王教的啊!”
6 土地都不給,何況性命?
秦昭王稱帝(公元前 288 年),魏王將前往道賀。
魏敬告訴魏王說,“河內比得上梁(魏)的重要嗎?”
王說:“當然是魏重要。”
“魏比得上身體性命重要嗎?”
王說:“當然是身體性命重要。”
“假使秦國要求河內的土地,那麼王給他嗎?”
王說:“不給。”
魏敬說:“河內,是三個討論事物中最次等的;身體性命,是三個事物中最重要的。秦國索取最次等的,而王不願意;索取最重要的,而王卻答應他,為什麼呢?”
王說:“對啊!太好了。”
於是不去了。
7 王翦求秦始皇贈田園
秦攻打楚國(公元前 225 年),派王翦帶領軍隊六十萬人,始皇親自送到灞上。
王翦出發前,請求很多豐美的田宅園地,始皇說:“將軍即將出發,何必擔憂貧乏呢?”
王翦說:“做大王的將領,有了功勞還是不能封侯,所以趁大王看重臣的時候,臣也及時借此請求田園做子孫的家業罷了!”
始皇大笑。
王翦到關上之後,前後派遣五位使者返回請求良田。有人對王翦說:“將軍的請托要求,也太過份了吧。”
王翦說:“不是這樣。秦王心中憂懼,並且不信任別人。現在將全部秦國的軍隊交付給我,我不多請求田宅做子孫家業以表白自己的心意,只會令秦王懷疑我罷了!”
8 以羊率領狼群
黔布造反(公元前 196 年),漢高祖派太子率軍隊攻打他。
商山四皓互相討論說:“太子率軍,有功則對地位沒有幫助;沒有功勞,那麼從此要遭受災難了。”
於是說服建成侯,趕緊請呂後趁機流淚對高祖說:“諸位將領都是定天下的猛將,太子帶領他們,無異於使羊領狼,誰肯受指揮?”
高祖當下醒悟,於是親自率兵出擊。
9 蕭何花錢消災
呂太后用蕭何的計謀,殺了韓信(公元前 196 年)。
劉邦知道韓信已死,派遣使者任命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派兵五百人及一個都尉,做為相國的護衛。
諸人都恭賀蕭何,只有召平一個人為他感傷。召平是以前秦國的東陵侯,秦朝敗亡後成了平民,生活貧困,在長安城東種瓜。召平的瓜長得很好,一般人所說的東陵瓜,就是從召平種瓜以後開始的。
召平對蕭何說:“災禍從此開始了。皇上征戰於外,而你固守干朝中,沒有受到戰爭的災難,卻加封你,設護衛,那是因為淮陰侯剛造反,在朝中對你有所顧慮。設置護衛保衛你,不是因為寵信你。希望你辭謝封地不要接受,全數將傢俬財物拿出來資助軍隊。”
蕭何聽從他的計策,因而使皇上龍心大悅。
10 呂後為何哭而不哀
漢惠帝駕崩(公元前 188 年),呂太后訃告天下,當時只是哭號而不見流淚。
留侯張良的兒子張辟疆為恃中,年齡十五歲,告訴丞相陳平說:“太后只有惠帝一個親兒子,哭起來卻不悲傷。你知道原因嗎?”
陳平說:“什麼理由?”
辟疆說:“帝無年長的兒子,太后畏忌你們,而這顧忌之心超過了喪子之痛,所以如此。現在丞相不妨奏請任命呂台、呂產為將,帶兵處在南北兩軍,讓呂氏諸人都在朝中任事。這樣的話,太后就心安了,你們也可以解除災難。”
丞相照辟疆的計策,奏請太后,太后覺得滿意,顧忌之心輕了,她的哭泣才顯得很哀傷。
11 將相交歡保權力
呂後家族專擅政權(公元前 181 年),想挾持幼主,威脅劉家天下。丞相陳平對此深為憂心,常在閒居時陷入深思。
一天陸賈前去拜見,也不請示,就直接入坐。陳正在沉思,沒看到陸賈。
陸賈說:“什麼事想得這麼專注?”
陳平說:“你猜我想什麼事?”
陸賈說:“只不過是憂慮呂氏家族以及幼主罷了!”
陳平說:“是啊!究竟要怎麼辦才好?”
陸賈:“天下安定,留意丞相;天下危難,留意將軍。將軍丞相和合協調,那麼士人就會親慕歸附;士人親慕歸附,就算天下有變,權力也不會被分散。丞相何不乘此時增進與太尉的親近關係?”
陳平採行他的計策,於是以五百斤黃金為降侯作壽,隆重的準備各種佳餚作樂。太尉也同樣的回報。兩人關係變得極為密切。
呂氏家族的計謀逐漸破敗。到後來殺除呂氏家族(公元前 180 年),擁立孝文帝,陸賈都有付出心力。
12 侮辱宦官,免除暗算
西漢袁盎常直諫國家大事,意氣激昂剴切。宦官趙談因為善於星歷數術受寵幸,常陷害袁盎,袁盎深以為苦。
袁盎兄之子袁鍾為帝輿車侍騎,對袁盎說:“你只要在眾人之前羞辱他一次,以後就算他再譭謗你,皇上也不會相信。”
因此當文帝拜太后時,趙談同車坐陪,袁盎伏拜車前說:“臣聽說和天子共乘輿車的人,都是天下的豪傑英才。雖然如今漢朝人才不多,陛下為什麼卻與太監同車?”
於是,皇上笑一笑,令趙談下車,趙談流著淚下車。後來雖想陷害袁盎,皇上都不聽。
13 逆耳之言徒然招禍
漢宣帝時(公元前 73~49 年),蓋寬饒自認為操守清廉,能力高強,有益於國家,而職位被平庸之輩超越,感到失意不痛快,多次上疏諫爭。
太子的庶子王生,推崇蓋寬饒的節操,卻不苟同蓋寬饒的做法,於是寫信對他說:
“國君賢明,知道你是廉潔清白、公正不阿、不怕欺凌弱者的強悍之輩,所以命你擔任司隸校尉,負責察舉不法,讓你擁有專一的特使的權力,高官厚祿,都已給了你,你應該早晚深思當今重要的國家大事,奉行法制宣揚教化,為天下百姓憂心操勞;如果只想用古老久遠的事情,匡矯天子,常進不切用而難以入耳的話,來糾纏切責天子及群臣,這並不是用來顯揚美名、保全壽命的方法啊!
“當今掌權執政的人,都嫻熟法令,他們的言詞足以掩飾你所說的話,他們的文采足以虛構你的過錯。你不求傚法蘧伯玉‘邦無道則隱退’的高尚情操,而思慕伍子胥‘強諫不止自取殺身’的行為,以寶貴的性命,去面對不可測的險境。我實在為你感到無限的痛惜。”
蓋寬饒不能聽從,最後竟然因此而招禍。
14 劉備聞雷失箸
三國時,曹操平常心忌劉備,曹操曾很自在地對劉備說道:“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曹操兩人罷了。本初(袁紹)等人根本算不上是英雄。”
劉備不及回答,正吃飯中,聽得一陣雷響,故意掉了手中的筷子,順勢對曹操說:“聖人說:‘遇到迅疾的雷鳴猛烈的暴風一定要改變常態,表示有所戒慎。’實在是有道理啊!一陣打雷聲的威力,竟然嚇人到這樣的地步。”
曹操終於不再心忌劉備。
在劉備統治蜀地之後,曹操慨歎說:“奸詐狡猾的小人騙我,這哪裡是怕打雷的人呢!”
15 打落頭巾杜絕讒言
晉朝溫嶠盡忠於王室,在王敦的手下做事,因為王敦有叛逆的計劃,於是表面上偽裝恭敬的樣子,經常貢獻機密的計策以附和王敦的心意。正巧丹陽尹懸缺,王敦就派溫嶠為丹陽尹(公元前 324 年)。
溫嶠憂慮自己一旦離去,錢鳳(王敦的謀士)會在後面離間;因此王敦為他餞別時,就起來向眾人敬酒,到了錢鳳前,錢鳳才舉杯不及喝下,溫嶠裝醉,用手板將錢鳳的頭巾打落在地上生氣地說:“錢鳳是什麼東西?溫太真(溫嶠字)敬酒竟敢不飲一杯啊!”
溫嶠與王敦分別時,滿臉的眼淚,出了屋子又再回頭進去,接連三次。
離去後,錢風對王敦說:“溫嶠和朝廷的關係很密切,不能相信他。”
王敦說:“太真昨天醉酒稍微給你一點顏色,何必就要說他的壞話。”
從此譭謗批評溫嶠的話都起不了作用。
16“賜書加點”救侯景一命
北魏高歡病重(公元 546 年)。世子高澄假冒高歡的信召回侯景。
先前侯景與高歡相約說:“現在我帶兵在遠方,別人很容易狡詐欺騙,以後所賜予的書信,都請加細點。”
到了這時候,侯景拿到信,發現信中未加細點,於是推辭不到。
17 徵召突厥參加封禪
康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 725 年),張說因為皇上要到泰山行封禪之事,擔憂突厥乘隙入侵,於是召請兵部郎中裴光庭籌謀此事。
裴光庭說:“封禪,是報謝天地使我天下太平,萬民安樂的。現在要將天下諸侯萬民太平安樂之事升告於天,卻擔憂戎狄的入侵,這怎麼拿來彰顯盛德呢?”
張說問道:“那麼該怎麼辦呢?”
裴光庭說:“四邊的異族中,突厥國力最強大,近來屢次要求和親,而朝廷不允許。現在派一位使者去徵召他們的大臣,跟著去泰山封禪,他們一定會欣然接受。突厥來了,那麼其他異族的君長也都會跟著一起來,到時就可以放下軍旗戰鼓,高枕無憂了。”
張說說:“很好。”
就奏請辦理。
18 死姚崇算計活張說
唐朝姚崇(公元 651~721 年)病重,告誡諸子說:“張丞相(張說)和我嫌隙很深,但是他好奢侈享受,尤其喜歡美服珍玩。我死後他來弔慰,你們可以陳列我所有的美服珍玩、寶帶、貴重器物在廳前,張丞相如果不看一眼,你們全家人大概都要遭不幸了。如看了這些,就該送給他,並借此請他撰寫神道碑,一得到他的文章之後,立刻謄寫,進呈皇上,並預先磨好石碑等候,等他的文章一到,立即刻石。
“張丞相看事情反應常常比較慢,幾天後,一定後悔。如果回頭徵求原來碑文說要拿去刪改,就引領他去看刻好的石碑,同時告訴他已奏呈皇上了。”
姚崇去逝,張說果然來了,一再的看姚崇的珍玩、美服。姚崇家人完全遵照指示。
張說的碑文敘述得非常周密切要,當時人一致稱讚,認為是絕頂的好文章。
幾天後,張說果然派人來說,文辭不夠周密,要取回修改。姚崇諸子說帶使者去看刻好的石碑,並告知說已呈皇上。
使者回去報告情況,張說悔恨異常,拍著胸說:“死姚崇,竟然能算計活張說。我現在才知道才能比不上姚崇太多了。”
19 十九支箭析不斷
後梁時吐谷渾阿豺生病,召來他的弟弟慕容延說:“你拿一支箭來折斷。”
慕容延輕易地折斷了。
“你拿十九支箭來折。”
慕容延折不斷。
阿豺說:“你們瞭解嗎?單支容易折,多了就很難折斷了。大家同心努力,這樣國家領土才可以鞏固。”
20 郭崇韜受賂安眾
後唐郭崇韜一向清廉,自從到了洛陽,卻一反常態,開始接受各種的賄賂饋贈。
故舊的子弟有人提到此事,郭崇韜說:“我位居將相,皇上賜給的俸祿極為豐厚,哪裡缺少這些!只是現在各方的藩鎮諸侯,很多是梁朝的部將,都是皇上爭取天下時的敵對者。現在如果完全的拒絕他們的饋贈,能夠讓他們不起叛逆之心嗎?”
隔年,天子行祭天之禮,郭崇韜便將所藏寶物全部貢獻出來,做為天子賜與臣下之用。
21 墨筆攪水嚇退惡臣
宋真宗身體不適(公元 1022 年),李迪與宰相一起祈禱消災,住宿內殿,這時仁宗年幼,八大王中的元儼,借探問疾病的名義,留在宮中不出,宰相等人為此感到憂心。
剛巧有一個金盆裝著熱水,李迪問知是元嚴所要,於是暗中拿桌上的墨筆在水中攪和。
元儼見到了黑水,大為驚駭,懷疑有毒,就立刻上馬離去。
22 以瑣事來制皇帝
宋朝李沆(文靖)當宰相時(公元 999 年),每天拿國內水、旱災及盜賊的事情奏知皇上(真宗)。
副相王旦認為,小事不必煩勞皇上知道。
李沆說:“人主年少,應使他知道國內艱苦困難的事情,不然,血氣剛強,不是留心聲色犬馬的事,那麼就會大興土木、興兵動武、祈禱祭祀。我老了,看不到這些,這是參政(王旦)你未來的憂愁所在。”
23 十分只取九分
明朝有一個富翁為人激切率直,在處理各項事務時,經常惹來煩怨。
唐一庵(樞)就對他說:
“我知道你沒有別的意思,但是一位有錢的人處在現在這個時候必須自己委屈壓抑一些,才能夠得到別人公平的對待。就如要從別人處獲取一百,應該只取九十;要給別人的,則應該給一百一十才算公平。若是這樣,那麼別人都會親近附和你。在十分之中,取得其中的九分,做為自己用度的需要,放棄其中的一分,以立定我們有爭取應得利益的立場。並以和悅的臉色,溫
和的言語,體諒別人甘苦的心,這種不花費金錢的恩情,特別值得去做。”
可是那位富人聽了只是認同、喜歡,也不仔細思索、篤行,後來就受好多事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