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排難解紛(拯危類)

第六章排難解紛(拯危類)

〔開宗明義〕天地之間,除非是毫無仁心或是幸災樂禍,或是有令人咬牙切齒的深仇大怨,否則一般人看到他人煩憂危難時,很少不懷同情心的。可是,卻因為沒有好辦法去救難援助,也只能袖手旁觀,徒喚奈何而已。要想排紛解難,應該將本篇做為傚法的對象。

166 齊貌辨為田嬰賣命

春秋時代,齊國靖郭君田嬰對齊貌辨非常好,齊貌辨為人有很多毛病,門客都很不喜歡,而向田嬰勸止。孟嘗君(田文,田嬰之子)也私下勸止他。

田嬰很生氣的說:“除去你們這些人,毀了我的家產,如果能讓齊貌辨高興,我會樂意去做,一點也不會推辭。”

於是讓齊貌辨住最好的房舍,派長子為他駕車,早晚奉他進餐。

過了幾年,齊威王去世,宣王即位(公元前 319)。田嬰與宣王的關係非常不好,所以辭離王朝,到薛地去,與齊貌辨一起。留在薛地不久,齊貌辨向田嬰辭別,要去求見宣王。

田嬰說:“君王對嬰很不高興、不喜歡,公前去拜見,定會被處死。”

齊貌辨說:“本來就不求保全性命,請讓我一定成行。”

到了齊都,宣王忍下怒意來接待他。

齊貌辨拜見時,宣王說:“你,是靖郭君最喜歡、最信從的人吧!”

齊貌辨說:“最喜歡,是沒錯;最信從,則沒有。君王為太子時,我告訴靖郭君說:‘太子面相不仁慈,耳後見肋,眼光下斜偷視——像這樣的人一定反覆無常,不如廢了太子,重新立衛姬的兒子郊師。’靖郭君落著淚說:“不可以,我不忍心這樣。’這是不信從的第一件事。”

“至於薛地,楚相國昭陽希望拿數倍的土地來換,我對靖郭君說:‘一定要和他換。’靖郭君說:‘薛地是先王(威王)所賜,雖受後主厭惡,可是我怎麼向先王交代呢?況且先王的廟就在薛,怎可將先王的廟給楚國呢?’因此,又不肯聽我的意見。這是不信從的第二件事。”

宣王聽完,概歎一番,神色改變許多,說:“靖郭君對待我,竟然到這樣好的地步。寡人年少,全不知道這些。你肯替我請靖郭君回朝嗎?”

齊貌辨說:“謹遵命。”

田嬰穿上先王的衣冠,拿著先王的劍。宣王親自到城外迎接他,遠遠望見田嬰,不覺落淚。

當時田嬰可以說真正能夠認識、瞭解人才,有知人之明,所以雖然他人批評排謗這個人才,而自己依舊不受影響。這就是齊貌辨所以能夠不顧性命,樂於為田嬰解決危難的原因所在。

167 君仁則臣直

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公元前 408 年),戰勝之後,把中山封給自己的兒子擊。

文侯於是問群臣說:“我是怎樣的國君呢?”

大家都說:“是仁君。”

任座說:“君王取得中山,不封給弟弟,而封給自己的兒子,怎能說得上是仁君呢?”

文侯很生氣,任座就逃出去。

再問到翟璜,璜答說:“是仁君。”

文侯說:“從什麼地方看出來?”

答說:“君主仁德則臣下正直。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從這裡可以看出。”

文侯聽了很高興,就派翟璜去請回任座,並親自下堂迎接他,待他為上賓。

168 貂勃報效田單

貂勃曾譭謗田單說:“安平君(田單的封號)是小人。”

田單聽說了,特意擺酒席宴請貂勃說:“單哪裡得罪了先生,使先生常在朝中底毀我呢?”

貂勃說:“現在假設公孫子好,徐子不好,再假設公孫子徐子打鬥,徐子的狗還是撲過去咬公孫子的腳肚。若能離開不好的主人,做好主人的狗,那何止是撲過去咬對方的腿肚而已!”

田單說:“我聽你的意見,尊重你就是了。”

第二天,將他推薦給齊王。

齊王有九個寵幸的臣子,經常數說田單的壞話,想害田單。田單于是除了冠帽,赤著腳,脫去上衣,露出身體,先上前,再退下來請受死刑。

過了五天,齊王說:“你不曾得罪寡人,你照著臣子之禮做,我照著君主之禮做罷了。”

貂勃出使楚國回來,知道事情的原由。

齊王當面賜他飲酒,酒喝得正高興,王說:“請相國田單來。”

貂勃於是離開坐席,叩頭說:“王從何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王比起以前的周文王如何呢?比起最近的齊桓公如何呢?周文王得著呂尚,以他為太公;齊桓公得著管夷吾,以他為仲父。現在王得著安平君,獨稱他‘單’(直呼其名,無禮之甚),從何說出這亡國的話呢?況且王無法保住先王的社稷,燕人起兵攻打齊國領土,王逃到城陽的山裡,安平君以憂恐危殆的即墨城,殘弱的士兵七千人,虜獲燕軍的司馬,收復千里的齊國,這都是安平君的功勞。”

“那時,安平君如果關閉城陽,自立為王,天下沒有人能制止他。然而從正道來考量,從公義來著眼,他認為不可以如此。所以修築棧道木閣,到城陽的山中,去迎接王及王后,王才得以回國,治理百姓,現在國家已安定,百姓已經安居,王卻稱他‘單’。縱然是嬰兒幼稚的思考計量,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王不盡快殺了這九人,向安平君謝罪,國家危險了。”

齊王豁然醒悟,於是殺了那九人,並驅逐他們的家人,再將夜邑一萬戶封給安平君。

169 侯嬴竊符節救趙國

魏信陵君請門下賓客準備了百餘輛的兵車,想與賓客前去對抗秦軍,和趙國共存亡(公元前 257 年)。經過夷門(大梁城門名)去見侯生(嬴),

把要與秦軍一決死戰的情形都告訴他,然後辭別。

侯生說:“公子自己多用心了,老臣無法和公子前往。”

信陵君走了數里路,心下不痛快的說:“我平時對待侯生的禮數相當周到,天下幾乎無人不知。如今我即將戰死,而侯生竟然沒有隻言片語來為我送行,我難道有什麼過失嗎?”

於是掉車回頭去問侯生,侯生笑著說:“臣本來就知道公子一定會回頭的。公子愛好賢能之士,天下有名,現在有危難,不想別的辦法,就要去與秦軍作戰。就好像拿肉投擊餓虎一樣,會有什麼作用呢?還為什麼要禮遇門下呢?但是公子對臣非常禮遇,恩情深厚,公子出發,而臣不送行,公子心中一定不快,所以我知道公子必然再回頭。”

信陵君一再拜請追問。

侯生於是屏退其他人,低聲說:“嬴聽說晉鄙的兵符,常放在君王的臥室內,而如姬最受君王寵愛,能夠進入君王的臥室,一定有辦法拿到。嬴聽說如姬的父親被殺,想找人報殺父之仇,都沒辦法做到。如姬流淚的懇求公子,公子派門下客砍了那個仇人的頭,呈給如姬。如姬一心想為公子效命,是毫無條件的,只是沒有適當的途徑罷了。公子如果開口請求,如姬一定答應,那就可以取得代表軍令的符節,可以奪下晉鄙的大軍,並開往北方援救趙國,同時擊退秦兵,這等於是春秋五霸時所成就的事業了。”

信陵君照著侯生的計謀,請如姬幫忙。如姬果然偷了晉鄙的兵符給公子。

信陵君要出發了,侯生說:“將帥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為了國家安全的緣故。如今公子縱使符節符合,但是晉鄙不將軍隊交出,又再進一步請示,情況必然危險。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與公子一起前去,他是一個大力士。晉鄙聽從,就很好;不聽從,就讓了將晉鄙擊殺。”

於是信陵君去請朱亥。

朱亥歎說:“臣不過是市井間拿刀屠宰的人,而公子親自來訪好多次,我心中深深的感念。現在公子有急難,這正是臣效命的時候。”

於是與信陵君同行。

信陵君到鄴的地方,冒稱魏王下令他取代晉鄙帶兵,晉鄙果然在合了符節之後,有所疑心,而不願聽信陵君的。朱亥拿起預藏的四十斤鐵椎,擊殺了晉鄙。

信陵君於是帶著晉鄙的軍隊,命令軍士往北援救趙國,而完成救趙退秦的心願。

170 楚國神偷妙手退敵

齊國出兵攻打楚國,子髮帶領軍隊抵抗,大軍連著撤退三次,楚國的大夫都已盡了最大的力量,齊國軍隊卻愈來愈強。

有一個街上的小偷進來請見,說:“屬下有一點技藝,希望能為你做一點事。”

子發說:“好。”

也不問任何問題,就派他去了。

小偷趁著夜裡拆下齊國將軍的蚊帳,把它獻給子發。

子發於是派人將蚊帳送回,說:“士兵有人出去砍柴,撿到將軍的蚊帳,特地派人將它歸還將軍。”

第二天又去取他的枕頭,子發又派人送回。

齊國將軍大為驚怕,說:“今天不趕快離開,楚國的軍隊可能就取了我的頭。”

171 一語救中期一命

秦王和中期爭論,辯不過中期,秦王非常生氣,中期則緩步的走開了。

有人為中期向秦王開脫,說,“多麼強悍啊!中期也幸好遇到明君,否則剛才的行為,遇到桀紂一般的君王,一定要被殺了。”

秦王因此不再記恨中期。

172 不必借兵糧,還能得高都

楚國圍攻雍氏的時候,韓國向東周借兵甲與糧食。東周君王很憂慮,將此事告訴蘇代。

蘇代說:“君王擔心什麼呢?代可以為君王做到使韓國不向周借兵甲與糧食,並且能替君王得到高都。”

周惠王很高興說:“你真能做到,我就把國政交你處理。”

蘇代就去見韓國的宰相公仲,說:

“你沒聽說楚國的計劃嗎?昭應對楚王說:‘韓國已經軍隊困頓,糧食空虛,無法再守住城池了。我們只要趁著他們飢餓時繼續攻打,不超過一個月,一定可以攻下他們。’如今楚攻雍氏五個月了,還攻不下,表示楚國已經出問題了。楚王已開始懷疑昭應的計劃了。現在公又向周徵兵甲、糧食,這等於告訴楚國,韓國已經力量不支了。昭應知道後,一定會勸楚王增兵圍攻雍氏,雍氏一定被攻下。”

公仲聽了說:“很有道理。可是我們的使者已經派出了。”

蘇代說:“公何不將高都送給周呢?”

公仲聽了生氣的說:“我不向周借調兵甲、糧食已經夠好了,為什麼要給周高都之地呢?”

蘇代說:“給周高都,那麼周必回頭歸附韓國。秦國知道,一定大怒,必然燒了周的符節,不再與周互相派使者,從此絕交,這等於公用破落的高都換得完整的周國,為什麼不給呢?”

公仲說:“很好。”

於是不向周借調兵甲、糧食,並且將高都給周,楚國終於不再攻雍氏,就離開了。

173 畫蛇添足

楚王派柱國(功勳大臣,地位極高)昭陽率軍攻打魏國,在襄陵將魏軍打敗,連下八個城(公元前 323 年),並移轉軍隊要攻打齊國。

齊王很憂慮,陳軫剛巧為秦國出使到齊國,齊王問他說:“此事怎麼辦才好呢?”

陳軫說:“君不必憂心,就讓我去聽他放棄攻打齊國。”

陳軫就前往昭陽的軍中拜見昭陽說:“不知道楚國的戰法,對於打敗敵

軍,殺死敵將的人,是怎樣封賞的?”

昭陽說:“官是上柱國,爵為上執圭。”

陳軫說:“還有比這更尊貴的嗎?”

昭陽說:“只有令尹。”

陳軫說:“現在你官拜令尹,這已是一國之中最高的官位。我打個比方,有一個人送他的門客一卮(卮,酒)酒,門客彼此說:幾個人喝著卮酒不夠,大家就在地上蛇,蛇先畫成的就一個喝了。’有一位說:‘我蛇先畫好。’拿了酒,站起身說:‘我可以替蛇畫上腳。’等他為蛇畫腳而還沒畫好,另一個人奪下他的酒,喝了下去,說:‘蛇本來就沒有腳,現在你卻為它畫腳,這就不是蛇了。’”

“現在你輔佐楚國,攻打魏國,消滅魏軍,殺了魏將,功勞再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你的官位不可能再加高了。如今又移轉軍隊攻打齊國,打勝齊國,官爵不可能再加;打不勝齊國,自身犧牲,爵位也被解除了,在楚國將一無所有,這等於是畫蛇添足一樣。不如帶軍隊離開,留些恩德給齊國,這才是長保豐余的方法。”

昭陽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撤軍離去。

174 招降一人得三十城

武臣(武信君)攻下趙國十座城之後,其餘的都不肯投降,於是帶兵向東攻打范陽。(約在公元前 209 年)

范陽人蒯通,就去遊說范陽縣令說:“因為感傷公即將死去,所以特別來哀悼;雖然如此,可是我也要恭賀你因為有我而得生。”

范陽令說:“為什麼哀悼呢?”

蒯通答說:“秦國的法令非常嚴格,你當范陽令十年了,殺人家的父親,讓人子女成為孤兒,也砍別人的腳,在別人的臉上刻痕劃記,一個個的數也數不清。而那些慈父孝子之所以未向你報仇,親自殺了人我,是害怕嚴厲的秦國法律。如今天下紛亂,秦國的法律已經無法施行。那些慈父孝子,必將要親手殺了你,他們才會甘心啊!這就是臣下為你哀悼的原因。”

“現在諸侯一一叛離秦國,武信君的軍隊也將來到,而你還要固守范陽,城內的年輕人都想殺了你,投降武信君。你如果趕緊派臣下去見武信君,還可扭轉災禍,求得福運。”

范陽令於是派遣蒯通去見武信君。

蒯通說服他說:“足下若能聽臣下的計謀,必可以不攻而讓范陽投降,不必作戰而能佔有城池,只要發出戰書而能平定大片的地方,很值得吧?”

武信君說:“怎麼說呢?”

蒯通說:“現在范陽令膽怯怕死,貪得無厭又看重富貴,所以想及早投降,只是怕你當他是秦國派任的官吏,而像前面十座城一樣,在投降或淪陷之後,也被殺了。你何不給臣下侯印,讓臣下為你帶去封范陽令為侯。范陽令就可以乘著有紅色車輪、華麗車蓋的馬車。一旦讓他去燕、趙附近奔馳往來,看到的人都會說:‘這就是先投降的范陽令所享有的待遇。’那麼燕、趙的其他各城,就會不戰而降了。這就是臣下所說,只要發下戰書即可平定大片土地的道理。”

武信君聽從蒯通的計策,於是派他賜給范陽令侯印,趙國一帶,聽到這

個消息,不戰而投降的,就有三十餘座城。

175 朱家遊說,季布脫罪

季布率軍作戰,經常使漢王劉邦受困。項羽滅亡之後(公元前 202 年)。高祖就懸賞千金捉拿季布,並且對於收留、窩藏季布的人,三族(說法不一,有指父族、母胰、妻族)連坐其罪。

季布藏匿在濮陽一位姓周的人家裡,周先生就將季布的頭髮剃掉,用鐵環束在他的頸上,給他穿上毛布衣,裝在喪車裡面,連同他的家僕數十人,送到魯國賣給朱家。

朱家心知這個人是季布,就往洛陽拜見汝陰侯(夏侯嬰)滕公,對他說:

“臣下都各為自己的主上效命。季布被項籍任用,為項籍效命,那是他的職責。而且,項籍的臣子也沒有辦法一一都殺了。現在皇上才取得天下,單只為了一己的私怨,要搜捕處死他一人。為什麼要表現得讓天下人覺得皇上胸襟狹窄呢?”

“況且以季布的才幹,被漢這樣嚴厲的搜捕,如此下去,他不向北逃亡胡地,就會向南逃亡越地。一個國家最忌諱賢能英勇的人跑去幫助敵人,因為這樣,君王可能落得像楚平王被伍子胥鞭屍一般的下場。你何不找個月暇的時候對皇上說明呢?”

滕公答應了。等到閒暇的時候,真的就照朱家的意思向高祖進言,高祖因此赦免季布,並且召見他,任命他為朗中。當時的諸侯都讚美季布能夠將剛強的心性,折抑得這樣的柔弱;朱家也因此而名聞當時。

176 朱建迂迴援救辟陽侯

漢朝平原君朱建,為人辯才無礙,而且嚴厲廉潔,又正直剛強,言行不隨意迎合世俗,辟陽侯(審食其,歿於公元前 177 年)行為不端正,卻得到呂太后的寵幸,想要和朱建深入結交,朱建卻不願意理他。

到後來朱建母親去世,家裡窮得無法出殯埋葬,正在借貸準備喪服及喪葬器物。

陸賈一向與朱建友好,就叫朱建準備出殯,而自己去見辟陽侯,向他道賀說:“平原君的母親去世了。”

辟陽侯說:“平原君的母親去世,為什麼向我道賀呢?”

陸賈說:“前些時候你想結交平原君,現在他的母親去世了,你如果能夠豐厚的幫他出殯,那麼他就會為你效命了。”

辟陽侯於是奉上百金給朱建辦理喪事。

過了一段時間,有人譭謗辟陽侯,惠帝大為生氣,交由法庭審訊,準備處死,呂太后覺得慚愧,不便自己為他說情,大巨大多不滿他的作為,起趁機殺他。

辟陽侯處境非常危急,便派人去見朱建。

朱建推辭說:“訟案審理正急,不方便見面。”

朱建卻一面求見孝惠帝寵幸的臣子閎孺,說服他說:

“你之所以被皇上寵幸,其原因天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如今辟陽侯送交法庭治罪,到處都傳言說是你進讒言,想殺害他。如果辟陽侯被殺,明天

太后懷恨,也會殺了你。你為何不袒露身子,懇切的替辟陽侯向皇上求情?皇上聽你的請求放了辟陽侯,太后一定非常高興。如此兩位主都會寵幸你,你的富貴就加倍了。”

閎孺也非常擔憂,就依照朱建的辦法,向孝惠帝求情,皇上果然赦免辟陽侯。

當辟陽侯被羈押時,想見朱建,朱建拒絕,辟陽侯以為朱建背叛他,非常憤怒;等到朱建成功的救了他,才大為驚訝。

呂太后崩逝(公元前 182 年),大臣殺了許多呂後家族及有關係的人,辟陽侯和呂太后家族關係非常深厚,卻沒有被殺。而整個保全性命的謀略,全靠陸賈和朱建兩人策劃。

177 東方朔片言動主

漢武帝(公元前 157~?)的乳母有一位兒子犯法,罪當處死,武帝準備依法辦理。

乳母就去請求東方朔幫忙,東方朔對她說:“這不是口舌言語所能爭取的,你想要有些幫助的話,就在你拜見過皇上、要離開的時候,時時的回頭望著皇上,並且小心千萬別說話,這樣或許有一線希望。”

乳母到後,完全照東方朔的意思做。

東方朔於是對乳母說:“你太癡心了,皇上已經長大,怎會再想到他吃過你胸前的乳呢?”

武帝雖才志雄大,心意堅忍,卻一下子動了眷戀之情,因而起了悲切憐惜之念,就赦免她的兒子。

178 鄒陽巧救梁孝王

梁孝王(劉武,文帝子)因事觸怒漢景帝,想起鄒陽先前對他的一席忠告,於是找他深入的討論,並且表達謝意,又贈送千金,請他謀求可以消解皇上怨怒、責罪的策略。

鄒陽一向與王先生認識,王先生八十多歲,奇計百出,於是就拿這件事去求見他。

王先生說:“這種事情很難辦啊!人主有很深的仇恨和憤怒,即一意的想殺了對方,來消解自己的憤恨。縱使以太后那樣的尊崇,及親生骨肉的深厚恩情,都還不能制止,何況為人臣下的呢?你只要去求見王長君,以情感的問題來說服他,他一定會為你想辦法,替你出力。”

鄒陽心下領悟了王先生的意思,說:“很感謝你,我遵照你的教誨。”

於是辭別而去,直接到長安請見王長君。

王長君,是王美人的兄長。鄒陽在長安留了幾天,趁著空閒的適當時機,就拜請說:

“臣下並不是因為長君沒有可供役使的人,而來服侍。臣下愚憨,有些自不量力,希望能告訴長君一些事情。”

“臣下聽說長君的妹妹受皇上寵幸,沒有人能比得上;而長君的行事作為,卻有些不依常理。如今袁盎被刺殺的事(公元前 148 年)正要繼續追查下去,梁王很可能因此被殺。這樣的話,太后也只能將愛子被殺的悲痛,積

壓心頭,不能對皇上發洩她的怨怒,可是太后必然會遷怒皇上所親近貴幸的臣子。臣下擔心長君處境可能很危險,所以為你憂愁。”

王長君聽了,一時有些驚惶失措,說:“那要怎麼辦才好呢?”

鄒陽說:“長君若能勸皇上,不要再追查梁王涉及袁盎的事,必可以增強你和太后的關係。太后得到你的幫忙,內心必然深深的感激你;那麼你的妹妹,就同時受到太后、皇上的寵幸,她的地位也就會非常鞏固了。但願長君好好的為自己想一想。”

“以前,舜的弟弟象,一天到晚所想的、所做的,就是要怎麼把舜殺了;等到舜當上天子,卻將有卑之地封給他。一個仁者,對自己的兄弟不會懷恨於心,不會長久記仇,有的只是更加親善厚愛罷了,所以後世的人特別讚揚他們。希望你用這些事例來說服天子,好讓天子不再查辦梁王涉案的事情。”

王長君聽了,說:“好吧!”

就找了適當時機向皇上進言,整個事件果然就不了了之。

179 諸葛亮一語驚醒夢中人

東漢末年,劉表的後妻蔡氏,寵愛自己的兒子劉琮,厭惡前妻之子劉琦,和自己的弟弟蔡瑁天天譭謗他。

劉琦自覺得很不安全,和諸葛亮研究維護自己安全的辦法,可是諸葛亮不願作答。

後來與諸葛亮一起爬到樓上,隨即叫人拿掉梯子,然後對諸葛亮說:“現在上不到天,下不到地,話從你口中說出,就只有我一人聽到,可以說了嗎?”

諸葛亮說:“你沒看到申生留在國內而遭受危險,重耳在外流亡很卻安全嗎?”

劉琦有所領悟,從此暗中規劃離去的事宜。適逢黃祖去世(公元 208 年),劉琦請求代替他的職位,劉表就派任他為江夏太守。

180 曹沖戳衣,庫吏釋罪

三國時,曹操剛定都許縣(許昌)時(約在公元 196 年前後),國事紛雜,所以用刑非常嚴酷。

曹操的馬鞍放在庫房中,被老鼠咬破了,庫房的官吏擔心自己會被處死,想要前去自首。

當時小侯王曹沖就對他說:“等過了第三天,才去自首吧!”

小侯王隨後用刀子將自己的衣服刺破,就如同被老鼠咬的一樣,然後裝出失意的樣子,加上一臉的憂愁。

曹操見了,問他為什麼。

小侯王就說:“民間傳說,衣服被老鼠咬破,衣服的主人會不吉利。如今我的衣裳被咬破了,所以很擔憂。”

曹操就對他說:“這都是亂說的,不要被影響了。”

不久,官吏就來報告說,馬鞍被咬破了。

曹操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在身邊都被咬破了,何況馬鞍歸懸在柱子上呢?”

於是不再查問。

181 滿寵施“苦肉計”救楊彪

漢朝末年,太尉楊彪與袁術聯婚(公元 197 年),曹操因此很討厭他,想借陰謀廢掉舊君另立新君的理由,來誣賴陷害他,就將他押到牢獄中,派許縣縣令滿寵偵訊他。

當時將作大匠(負責重大土木工程的官職)的孔融和荀或囑托滿寵說:“只要言辭上偵訊,千萬不要用刑拷打。”

滿寵聽了,全不理會,還是依法拷打訊問。

過了幾天,滿寵去見曹操說:“楊彪經過拷打訊問,都得不到什麼供詞,這個人名滿天下,若是罪狀不明不白,而受刑罰,一定會使明公大失民心,我為明公感到很不值得。”

曹操於是當天就放了楊彪。

最先荀或和孔融聽到滿寵拷打楊彪,都非常憤怒。後來竟因這樣才讓楊彪得以出獄,於是更加親善滿寵。

182 華佗的“盛怒藥方”

三國時華佗,是著名的神醫。當時有一位郡守得重病已經很久了,華佗認為只要生很大的氣病就會好,於是多拿他許多錢財,而不為他醫療,沒多久又放下他不管,並且留下一封信罵他。

太守果然非常生氣,派人追殺華佗,可是卻追不上,因此憤怒到極點,口吐黑血幾升,病就好了。

183 王偉元為門生擔飯

魏朝王偉元,名裒,門生被本縣派去服勞役,請求偉元向縣令說情免去勞役。

王偉元對門生說:“你的學識不足以保持你自己,我的德行也不足以維護你,去請托又有什麼用呢?”

於是自己步行擔著干飯,兒子背著鹽豉(加鹽的豆豉),送門生到縣府。

縣令以為王偉元來拜訪自己,就穿著整齊地出來迎接。王偉元於是由小道走到土牛傍,屈身敬謹的站著,自己稟明說門生要服勞役,所以來送他。

縣令因王偉元德行高尚,受人崇敬,而現在這樣,自覺失禮,就立刻下令免去門生的勞役。

184 誤死誤生的星象家

晉朝習鑿齒,字彥威,年輕時即有遠大的志氣,學問深厚,見聞廣博,因為文章極好,著名於當時。桓溫(公元 312~373 年)提拔他為佐吏,關係很親密,很受禮遇。

當時桓溫胸懷大志,找來蜀地善看天文星象的星象家,問他國運的長短。

星象家答說:“國運還正長著。”

桓溫疑心他有不好說出口的事,於是表面上說:“照你所說,這豈只是

我個人的福份,應該是天下百姓的幸福了。但是今天所談論的事,希望你能說得更詳盡、更明白,如果有些小小的災厄,也應該都說明白。”

星象家說:“太微,紫微、文昌三宮的氣運徵候就是這樣,一定沒有任何值得憂慮的事。至於五十年後的事,則沒有辦法說它了。”

桓溫很不高興,就不再談了。過幾天,桓溫送絹一疋、錢五千文給星象家。

星象家趕忙去見習鑿齒說:“我家在益州(四川),受命遠來此地,如今又受命自殺,不知要如何處理這一身屍骨。因為你為人仁慈敦厚,所以請求你替我準備棺木,樹立墓碑。”

習鑿齒問他原因,他答說:“賜我一疋絹,就是命令我自裁的意思;送我五千文錢,就是用來買棺木的。”

習鑒鑿聽了,說:“你差一點錯死了。這絹是用來開你玩笑的,錢則是供你返鄉作盤纏用的,意思是隨你任意去留。”星象家聽了大喜,便去向桓溫道別。桓溫問他為什麼要離去,他就將習鑿齒的意思說了。”

桓溫笑說:“鑿齒擔心你錯死了,你一定是錯活了。只是徒然白讀了儒家的書三十年,不如拜見習主簿鑿齒一次。”

185 村婦借火,婆婆知錯

有一位裡中的婦人與同裡的許多太太感情很好,這位婦人家中夜裡丟了肉,婆婆懷疑是她偷的,很生氣地把她趕走。

這位婦人早上離去時,會見她親近的好些太太,並且告訴她們這件事。

其中一位太太說:“你慢慢走,我現在就讓你的家人來找你回去。”

就綁了一束麻,到那位婦人的婆家借火,說:“昨天夜裡,狗咬了一塊肉,紛紛的爭著吃,結果互相咬死了。希望借火來熏烤這些死狗。”

丟肉的人家一聽,立刻一面追一面喊的要找回媳婦。

186 機智豁達的小兵

晉朝蘇峻叛亂時(公元 327 年),庚氏家族的人四處逃亡。

庚冰當時擔任吳郡太守,自己一人逃走,手下的官吏百姓都走掉了,只有郡中一位小兵,獨自用小船載他離開錢塘口,並用粗竹蓆將他蓋住。

當時蘇峻縣賞捉拿庚冰,交代只要庚冰可能出現的地方,都要嚴密搜察,情況很危險。

小兵就丟下船到洲島上買東西,順便喝了酒,醉醺醺的回來,揮舞著船槳指著船裡叫道:“到哪裡去找庚吳郡(冰)呢?這裡面就是他了。”

此時,庚冰聽他一說,大為驚慌恐懼,但是又不敢亡動。監守的官吏看見船很小,能載的地方又很狹窄,認為小兵發酒狂,一點都不懷疑。小兵於是將庚冰送過浙江,寄居在山陰魏家,而得以逃過劫難。

後來叛亂平定之後,庚冰要報答小兵,看他要什麼都盡可能的要滿足他。

小兵說話:“我出身僕身,不希望什麼名位富貴。年輕時苦幹駕車勞身,常常怨歎無法痛快的喝酒。假使能為我準備足夠痛快喝一年的酒,我就滿足了,不再需要任何東西了。”

庚冰於是為他蓋了大房子,買奴婢來服侍他,讓他家中常有百斛的酒,

一輩子都讓他喝個痛快。

當時的人都說,這個小兵不只機智,而且也能看透人生。

187 宋典打馬救皇帝

晉元帝司馬睿(公元 277~322 年),字景文,是宣帝的曾孫,瑯琊恭王覲的兒子。繼位瑯琊時,叔父東安王縣被成都王穎所殺。元帝因怕災禍監身,所以暗中逃出。

成都王穎先就下令各關防不可讓顯貴的人出城,所以元帝到了河陽之後,就被津渡官吏攔止下來。

他的隨從宋典晚到,就拿到鞭子打元帝的馬兒,笑著說:“管客館、津渡的長官是禁止顯貴的人出走,怎麼連你也被拘禁啊!”

那些官吏聽說這樣,也就任他們離去了。

188 心病心藥醫

劉倩,南齊明帝時,任尚書吏部郎。他有一位妹妹嫁給鄱陽王,夫婦倆恩愛異常。

後來,鄱陽王慘遭明帝殺害,王妃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日夜悲傷,久而久之,成為病疾,各種可行的醫療方法都試過了,卻不見有任何療效。

當時陳郡有一位名叫殷茜的畫家,畫出來的人像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劉倩於是趕快叫殷窗作一張畫,畫中的鄱陽王,與他生前的寵姬親呢的照鏡子,一副就要雙雙入寢的模樣。

殷茜作好畫後,劉倩就叫王妃的奶媽偷偷將畫拿給王妃看。王妃一看,嫉火中燒,不但向畫像吐口水,還大罵:“死鬼,早死的一點不冤枉。”

從此以後,王妃的病情就慢慢好轉了。

189 曇冰棒喝,津吏釋疑

當晉王廞起事剛失敗的時候,佛僧曇冰藏匿了他的幼子王華(公元 358~427 年),叫他自己提著衣裳跟在後面。

結果看守巡邏渡口的官吏起了疑心,曇冰就大罵王華說:“你這奴才,這麼懶,怎麼不走快一點!”

並拿起棍子連打他幾下,那管渡口的官吏才不疑心,因此得免於災難。

190 李穆揮鞭,宇文泰避險

侯景與宇文泰作戰,宇文泰的馬中了流箭,摔落地上,東魏(侯景)的軍隊隨即追到,但左右的人都已逃散。

當時都督(大元帥)李穆就下馬,拿起鞭子打宇文泰的背,罵說:“隴東(在今陝西境內)軍士,你們的主子在哪裡?難道逃得只剩你一人嗎?”

追來的人聽李穆一罵,對宇文泰一點也沒有疑心,就放他走了,李穆就將馬給宇文泰乘坐,一起逃走。

191 李忠臣以情打動皇帝

唐朝辛京杲因為私自打死家僕,主管的官吏上奏朝廷,認為罪當處死。皇上批准了。

李忠臣要救他,卻想不出好辦法,於是對皇上說:“京杲早該殺了。”

皇上問他原因,李忠臣說:“京杲的父執長輩及兄弟,整個家族都戰死了,只有京杲到現在還活著,所以臣認為他早該死了。”

皇上聽了無限同情感傷,才只將辛京杲貶官。

192 張說賜婢,書生報恩

唐朝姚崇(公元 651~721 年)當宰相時,有一天在便殿(天子休憩閒宴之殿)上奏彈劾張說(公元 667~73Q 年)的罪狀數百言(事在公元 713 年)。

玄宗非常生氣,說:“你回中書省後,應抄一副本送給御史中丞,和御吏中丞一起追查這些事。”

可是張說完全不知情。

大約十個月前,一位張說教導的書生,私通張說最喜歡、最寵愛的侍婢,正巧被抓到姦情,這件事被張說知道了。張說很生氣,準備送他到京兆尹去接受審問判罪。

這位書生大聲的叫說:“見了美色,情不自禁,這是人之常情。公貴為宰相,難道不會碰到緊急要人幫忙的時候?而竟然要吝惜一位婢女呢?”

張說對他的話很驚異,於是放過他,並把侍女送他。

書生離開之後,十個多月不見蹤影,也無消息。有一天突然來訪張說,滿臉的憂愁,並且說:“我感激張公的恩德,一直都想報答。現在聽說張公被姚相國陷害,御史台已準備調查,張公危難就要臨頭了。我希望能取得張公生平最喜歡的寶物,送給九公主,想辦法請她幫忙,一定能即刻擺平此事。”

張說於是一一指出自己最喜歡的寶物,書生都認為不恰當。

當看到雞林郡所進獻的夜明窗,書生就說:“這件很合適,我的計劃可以成功了。”

同時請張公寫幾行懇請幫忙的話,一起帶走。

書生很快離去,急忙趕路,到了晚上才到九公主府邸,書生一五一十的將張說的意思,以及整個情況告訴九公主,同時以夜明窗做為見面禮,並且請公主對玄宗說:“皇上難道不想想在東宮時(當太子時),不是一直想要好好對待張丞相嗎?現在怎麼反而要對他有所不利呢?”

第二天早上,公主進去拜見,完全將這些活上奏。玄宗受感動,趕緊命高力士到御史台宣示前回交待審訊調查的事情,一律停止。書生從此後也不再拜見張丞相了。

193 王旦速焚占卜書

宋朝王旦(公元 957~1017 年)為宰相時,有位命相師上書談論宮廷的事,卻因而被殺,在抄沒他家時,找出許多朝廷官員和他往來占卜吉凶的一些記錄。

皇帝很生氣,想要一律交由御史去審問情節。

王旦說:“這是人之常情,況且所談的事情,沒有牽涉朝廷政事,不足以構成罪狀。”

於是自己拿出曾經占問過的記錄文書,進呈皇帝,說:“臣年輕微賤的時候,不免也去做這些,如果一定要論罪,那麼連同臣下也一起送交刑獄吧!”

皇帝此時怒意才稍微消解。王旦於是往中書省,將搜得的文書全部焚燬,後來皇帝又後悔,派人去取回,卻已經都燒掉了。

194 翁蒙之恩救趙汾一家

宋朝趙鼎(公元 1085~1147 年)因得罪秦檜而被處死,他的兒子趙汾一路護送靈樞回衢州埋葬。

郡守章傑,知道出葬的當天,朝廷內外的士大夫都會帶酒來祭弔,於是暗中派縣尉翁蒙之,借搜查私酒的名義,去搜趙鼎過去與人往來的書信,以便取來當作珍奇的東西,好拿它來要脅或陷害別人,卻不知道翁蒙之一直就是一個正人君子。當翁蒙之接到指令之後,趕忙寫了張紙條,派僕人從後園出去,暗中通知趙汾,叫他將箱中的書信全部焚燬,連同家中弓箭刀子之類的東西,一併銷毀,等到官兵來搜索時,完全一無所得,趙鼎一家人因此得以逃過一劫,這全靠翁蒙之出力幫助。

195 一首詩平反佃戶

明朝趙漸齊先生的佃戶陸老大,為人樸拙勤儉,衣食還算過得去。

突然一天,有數位嘉興來捉強盜的兵,擁進他家,說盜賊供出他是同謀有罪。於是將他綁捆送到船停泊的地方,推出一位盜賊,大聲責問說:“你將什麼東西寄放他家?”

賊答說:“有什麼……有什麼……”

結果陸老大就受了一頓拷打偵訊,陸老大不勝痛快,將所有財物給官兵,還無法獲免,最後將家產田產都拿出來,才免於刑罰。

雖然逃過一劫,可是陸老大心下憤怒不平,於是一狀告到監司。行文到了縣府,由縣府追查此事,陸老大一向木訥,拙於言語,不知如何對質,就向趙漸齊請教。

趙漸齊就送他一首詩:“自昔只聞人捕虎,於今駕虎偏傷民。可時得向龔黃語,除盜先除捕盜人。”

並且又告誡他說:“小心別洩露此詩,等對質時,有不妥當的地方,就拿出給縣官看。”陸老大依他的話做,終於平反,捕快另外捉到盜賊,發送邊疆從軍。

《經世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