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工 福布斯中文網總編輯
拿到書稿,通讀一遍,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本書適用於從事傳統行業的讀者,他們中可能有許多人,在面對互聯網大潮的衝擊時,感到迷茫、失落,甚至恐懼。
以前與互聯網企業家和傳統行業企業家來往,感覺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從來不關心宏觀經濟,什麼GDP、CPI、PMI、貨幣政策、外貿出口等,而這卻成為後者整天刷屏的規定動作。在過去的兩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開始與中國的「舊經濟」分道揚鑣,這體現在資本市場上,也體現在實體經濟中。中國經濟處於減速通道,傳統行業陷入困境,而互聯網公司卻加速發展,一片繁榮。
更為明顯的是,互聯網開始顛覆傳統行業,並且以比美國更加迅猛的態勢衝擊著經濟,甚至產生了一些破壞性。由於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市場經濟體系,國家仍然干預和壟斷著經濟命脈,互聯網公司高度競爭、快速創新、猛烈顛覆、前赴後繼,傳統行業如何應對,一時間令人猝不及防,也顯示出中國經濟面對「破壞性建設」的脆弱。
這裡所說的傳統行業,是指那些仍然沒有「互聯網化」的行業,正如19世紀電力行業進入經濟一樣,並非所有的行業都去從事發電與輸電,但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必須接通電源,才能提供產品與服務。互聯網時代也是同一個道理,如果拒絕互聯網,將被無情地淘汰。
互聯網力量的來源,是它能以更高的效率替代線下競爭者,一個經典的案例是,馬雲當年對衛哲說,只要增加幾台服務器,就能把銷售量提高一倍。高速成長吸引了風險資本的進入。在風險資本的「補貼」下,互聯網產品能夠以免費的模式迅速積累起大量的用戶,許多領先公司都能從某一成功產品發展為行業性平台,推行所謂「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策略——免費提供搜索服務,卻向廣告客戶收錢;免費提供硬件,卻從軟件服務收錢;免費提供開網店服務,卻從推廣賺錢;免費提供安全服務,卻從販賣流量賺錢;免費提供社交服務,卻從遊戲收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一策略向更為複雜的方式進化,免費提供線上服務,卻從線下收錢;免費提供Wi-Fi服務,卻從後續的服務收錢,等等,形成更加高級的生態系統。書中寫道,其本質是爭奪用戶,在PC時代形成最寶貴的流量,在移動時代獲取最寶貴的時間,最終為用戶創造價值。
這種做生意的方式,傳統行業是難以理解的。有些傳統產業注定會被顛覆,服務業首當其衝,從本質上來說,服務業是基於信息流動的行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互聯網當然不會炒出一盤菜來,但它可能決定了用戶張口吃菜之前的一切行為,更不必說傳媒娛樂行業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育和醫療是正在呼喚顛覆的行業。
對於傳統行業來說,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擁抱互聯網。如果說第一階段是傳統行業守住家門,不斷被互聯網顛覆者們「踢門」的話,那麼接下來將會迎來的第二階段是打開城門,向互聯網進軍。尤其是服務業要盡快主動擁抱互聯網,制定轉型和創新的戰略。對於製造業來說,還有機會爭取主動,先把製造領域的服務環節互聯網化,再把生產過程互聯網化,即物聯網。這個領域的革命,更加可能由傳統行業的軟件工程師們發起。這個過程才剛開始。
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目前仍是一個比較新的話題,既沒有專家,也沒有理論,大家都在探索。劉潤先生的這本書從當前互聯網領域的熱門話題切入,通過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案例,總結和探索了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實現轉型的方法和策略,有助於從事傳統行業的讀者理解互聯網並在實踐中學會駕馭互聯網。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