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創業不是什麼偉大的事情

每個人都會有夢想,每個人的夢想都會破滅。如果你要創業,就必須能夠在夢想破滅之後還要繼續前行。至於有人能堅持到成功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有夢想,而是因為要生存。畢竟,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1.1 創業的夢想其實沒那麼偉大

現在不管在哪個行業,似乎每天都有「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有人創業了,有人融到資金了,有人上市了,有企業被巨頭整合了等。在這個風起雲湧、群雄逐鹿的時代,如果沒有創業的想法和作為,似乎對不起自己的夢想,於是很多小夥伴們也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可人在什麼時候最容易做「創業」夢?

當前工作不順心又找不到更好工作的時候。馬雲說:「為啥十八羅漢願意跟著我幹那麼多年?因為他們在別的地方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任正非是因為在工作時被人騙了近200萬元,44歲的他背著處分離開了國企之後必須要養家餬口,被逼無奈才創立了「華為」公司。大部分成功創業者當初的創業動機很簡單——為了多賺錢,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最終結果還不錯,還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

也有人的確是因為夢想而創業,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無論創業的「初衷」是什麼,「夢想」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偉大和重要。在實力還很弱小的時候,不切實際的夢想和情懷只會成為創業的包袱。

情懷往往是創業的包袱。對於創業公司來說,使命、願景、理想……這些文化上的東西都不需要過度糾結。

創業是一個非常專業和理性的過程,創業團隊的組建過程更是充滿了妥協和無奈。創業不見得就是什麼「偉大」的事情,創業只是一種生存和生活的方式而已。創業不能是夢想本身,創業只是實現夢想的方式之一。處在創業中的心理狀態應該是「悲觀而積極」——做最壞的預判,但是要以最迅速的行動,奔向最好的目標。創業者的任務就是盡快賺錢,讓自己的企業先活下來。

案例:華為公司1988年成立,但是《華為基本法》是在1995年萌芽、1996年形成大綱,最終在1998年才正式審核通過的,距離華為公司成立已經過去10年。《華為基本法》實際上是對華為前十年工作經驗的總結,並對後面的工作進行指導的大綱。如果華為從剛成立就制定《基本法》,那樣很可能會因為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中而自亂陣腳。

1.2 不能抱著學習的心態創業

很多「學院派大師」和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習慣用「職業化培訓」或「績效考核」模式來創造成長,卻不擅長使用「反覆試錯」和「戰術迂迴」來運作項目。他們更擅長調度資源,使其在業務邊界清晰的範圍內做到NO.1,卻不擅長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突破在未知領域的「瓶頸」。

有人認為創業就像談戀愛一樣,看再多的「如何談戀愛」的書籍,也不如實際去接觸愛情,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家面壁不如出去撞壁,「行動力」比「面壁」更重要。

創業者不是「培養」出來的,也不能只靠「學習」,必須是在實戰中摸爬滾打,在一點一滴的磨煉中成長,才能成為優秀的創業者。「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任何職業都只有從底層一點點做起,經過重重考驗,才會有更穩健的發展。

要想成功創業,就不能抱著一味學習的心態,也不能抱著「長經驗」的心態去創業,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就要想著應該如何創造出別人需要的價值並轉化成收入。創業和就業不同,創業如同上戰場,就是真槍實彈地幹,「置之死地」之後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徑,別無他法。絕大部分創業成功的人都是被逼出來的,他們中很多人也沒想到自己會有後來的巨大成功。

不光是創業,在職場中也是如此。很多剛入職場的畢業生,見資歷高的職場「老人」就喊「老師」,言必稱「我是來學習的」,自認為這是「低調」和「禮貌」,實際上這是不成熟的表現。從進入職場的第一天起,你就是來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至於「學習」,則應該是晚上回家之後的事情。很多職場高手利用晚上和週末的時間來學習,平日上班的時候則從不說「學習」,顯得很「專業」,哪怕是裝得很「專業」也行!

言必稱「學習」的人,其潛意識可能是「人家是來學習的嘛,犯點錯也是難免的」,這是一種「承擔不起後果」的心態。創業者尤其需要的是能獨當一面的搭檔,所以創業者要慎提「學習」,將注意力聚焦到創造用戶價值上去。

1.3 英雄不問出處,創業不分早晚

總有一天你們會慶幸:幸虧我在30歲的時候還沒錢創業,否則哪來現在的好機會!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有人提醒「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張愛玲的那句「成名要趁早」更是影響深遠,因此很多人犯了「著急」的毛病。

首先,我們要正告大家的是:機會隨時都會有,創業沒有早晚。比如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提問:

「我們大學生創業能成功嗎?」

「畢業後是先就業還是先創業?」

「創業失敗還有公司會要我嗎?」

「投資人說大學生創業不靠譜,他們只投資有工作經驗的人。而有的投資人說職業經理人缺乏創意和闖勁兒,寧願投在校創業的大學生。我該聽誰的?」

「人家×××,只比我大一歲,公司都上市了!」

坦白地講,如果你的提問還是停留在這個階段,至少你現在還不適合創業,也不必急於去創業。適合創業的人往往有非常清晰的認知,主要包括能很清楚地回答下列問題:

1.我是誰——你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2.我擅長做什麼——別人搶不走、偷不走的核心技能/資源優勢;

3.怎樣把我的特長/資源變成錢——懂市場交換的法則而且能快速變現。

準備創業的關鍵並不是資源和錢,也不是「好項目」,而是弄清楚「我是誰」。我們倒不是認為學生不可以創業,而是說絕大部分大學生在自我認知方面還有所欠缺。就像電影《後會無期》裡的那句話——「你連世界都沒觀過,談什麼世界觀?」

在企業管理中有個很重要的思想叫作「人崗匹配」——人的特點和特長與崗位需求相匹配,創業也是要講究「人的特點和特長與創業項目的需求相匹配」。你連自己都認識不清,怎麼去找合適自己的項目呢?

廣潤老師有個師弟,讀大學的時候就非常癡迷打網絡遊戲,他對於很多網游都有深刻的研究,寫出了各種攻略分享給「圈內人」,甚至能寫出某個網游的優化策略。他畢業之後,很多遊戲企業搶著要他去上班。工作不到一年他就辭職自己做遊戲公司創業,現在發展得很不錯。他回憶自己的創業經歷時就說,要想做遊戲創業,就必須要癡迷於遊戲,有極度的熱情而且能夠廢寢忘食地玩。而且還得保證大學考試「不掛科」(自律性強)。他讀大學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來的工作一定跟遊戲有關,而且未來肯定是要創業。

本書作者秋葉老師,活了36年想都沒有想過創業,等他37歲的時候,突然發現可以借助自己在PPT領域的影響力,創造一個別人難以複製的在線教育模式,這才帶著小夥伴一起創業。如果讓秋葉老師36歲就創業會如何?——除了把家產都賠進去,秋葉老師估計很難有什麼好結局。所以說夢想和情懷是很貴的,一定要想好自己能否為它持續埋單。

1.4 太堅持和太靠譜不見得是好事

很多人說「要選定一個方向堅定地走下去才能成功」,而只有創業過的人才知道「選定一個方向」比「堅定地走下去」要困難得多。創業者最怕的就是被別人認為「不靠譜」,但是幾乎每一個創業者在某一個時期都會被人認為「不靠譜」。網上有當年馬雲到處向人宣揚他的「中國黃頁」的視頻,那個模樣是何其地「不靠譜」!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用時間換空間,保存有生力量,活下去就有機會。創業初期,就要做好這種準備。創業者要不停地犯錯、不停地修正,他們在不斷地為主業尋找足夠的現金流。與此同時,身邊的人不停地嘲笑、挖苦、諷刺……這些都強烈地撼動著創業者的神經,也增強了創業者的抗打擊能力,擴充著創業者的胸懷。馬雲也是做了幾年「中國黃頁」之後,發現真的「不靠譜」,才從北京回到杭州做了阿里巴巴。

很多剛開始創業的人給其他人的感覺就是很「飄」,今天賣手機,明天做電商,一陣子不見又開始做日用品批發……對初創者來說,這種「不靠譜」的狀態,也許才是最靠譜的。不要怕被人嘲笑「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也不要怕被人指責「主業不明」,對於創業者來說,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讓公司先賺錢活下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案例: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在他們創業的初始階段,往往都沒那麼「高大上」。要知道柳傳志創業做聯想也是從做國外電腦代理開始的,但最後一步步做大反過來收購了IBM的PC業務。無獨有偶,馬雲創業早期做翻譯社補貼電子商務,劉強東創業做京東商城的底氣來自做硬件代理的經歷,都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出身。華為已經如此成功,但是任正非說華為的目標永遠都是「活下去」,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相濡以沫,莫若相忘於江湖」,如果你的創業團隊做得苦兮兮的又看不到前景,調整方向、趁早重組也許對大家都好。

1.5 改變世界不重要,活下去才重要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我們不認為「改變世界」就是創業的好理由。如果實力不足而又抱著「改變世界」的想法去創業,到最後很可能是自己給自己挖的坑,含著淚都要跳下去。

如果你的夢想是改變世界,那麼「爭取加入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公司」和「自己成立一家公司來改變世界」都是可選項,千萬不要以為只有一種選擇才能實現夢想。

案例: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通過搭建電商平台,改變了整個國家的貿易和產業結構,解決了數百萬人的工作問題;華為「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其設備已經服務了全球數十億的人口,讓廣大亞、非、拉國家和很多不發達地區都用上了先進而廉價的通信網絡,幫助當地百姓享受網絡帶來的信息,脫離貧困。在這樣的企業和平台上工作,同樣可以讓個人的價值放大很多倍,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改變世界。

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這麼詭異,就像有人點評《紅樓夢》一樣:凡真心相愛的最後都散了,凡是湊合過日子的最後都圓滿了。我們選擇創業項目,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不能憧憬「我要改變世界,然後自然有人會為你的情懷投資」,而是要「一開始就有現金流活下去,然後再找機會做大做強,說不定能有機會改變世界」,連最被人說是情懷教主的羅永浩,在知道自己的手機加工廠會倒閉後,發的微博也是「我們愛我們的倒霉工作,也愛這千瘡百孔的世界」,真的會有一種打碎牙和血吞的痛。

說句很「直」的話,大部分創業者不要想著改變世界,先要改變自己。一旦開始創業,你會發現你很難改變世界,但是世界卻很容易改變你!

1.6 創業是一種心態,而非一種狀態

不要認為只要註冊了自己的公司,自己當了老闆就是創業,在企業工作就不是創業。即使你在企業工作,如果你能把老闆的事業當自己的事業來做,你終究會成就自己的事業;如果你認為「反正這是老闆的事,我拿一份工資幹一份活而已」,那麼你很可能終生一無所成,而且還會活得很累。華為智能手機老大余承東,就是在華為內部從0到1,五年時間把智能手機做成了華為的核心業務,讓華為直接改變了公司定位,這何曾不是一種了不起的內部創業?這種難度一點也不比在外面創業簡單。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老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現在就「做老闆」,我們並不號召大家去註冊公司「做老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與其盲目追求「做老闆」的排場,不如扎扎實實地做好手頭的事情。此外作為一個職場人來說,學一些創業的思維對於職業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首先,學會站在創業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對拓寬自己的職業道路非常有幫助。你會在職場中獲得很多「外來」的信息和資源,具備其他同事沒有的視野,提升自己的職業品牌,當然就能獲得更多的晉陞機會。

其次,你的老闆很可能是有過創業經歷的人,只要你理解了創業思維,就會更容易地理解老闆的想法和行為。當你有過創業的經歷,或者有了創業的思維,你就會明白,老闆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他的道理。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只有大公司工作經歷的人,喜歡給企業老闆提「合理化建議」。而當你有了創業的思維,瞭解了現實的無奈、體諒了老闆的苦衷,你才會知道——所有看似「不合理」的情況,往往都有其合理的地方。

最後,一個人現在不想創業,不代表未來也不想創業。提前學習和瞭解創業思維,會讓你有意識地在工作中積累今後創業需要的經歷、人脈等資源。你將來創業的第一筆業務、第一個客戶,很有可能是來自你過去的僱主、客戶或者朋友。

「老闆思維」是什麼樣的思維?「老闆思維」其實就是「多管閒事」,絕不能夠局限於本職工作的思維。職業經理人習慣性地先明確自己的責任和利益,並以此提煉KPI考核要素並定期進行考核,每個人各自負責一攤事,根據考核來獲得獎勵和晉陞,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老闆思維」就是需要站在更宏觀的層面上考慮問題,技術、市場、財務、人事、宏觀政策、微觀管理、客戶關係層面、企業投融資等都需要通盤考慮,缺一不可。難怪有人說從副總經理到總經理之間的距離是一條巨大的鴻溝,就像電影演員從黃金配角到最佳主角,有很多人一輩子也跨不過去。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你無時無刻不在創業,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人生沒有綵排,天天都是現場直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在打造你自己的品牌,其實就是在為自己「創業」。這個「業」不僅是「事業」,也是「業力」。很多創業成功的人,他們今天的成就源自於若干年前的某個「不起眼」的事情,或者某次無心插柳的拜訪。比如俞敏洪之所以能夠說服同學從美國回來跟他一起創業,居然是因為他在讀書的時候給同宿舍同學打了四年開水!

機會永遠都會有,但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要等到馬上要創業了,才想到去找機會、找資源,也不要等到馬上要創業了才想到去經營人脈。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是給創業打基礎,當你決定創業、成立公司的時候,你所需要的資源應該已經基本完善。

1.7 創業雖苦,但不要苦大仇深

創業苦不苦?創業當然苦!創業比打工辛苦得多。但是這種苦心甘情願,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苦,而不是被逼無奈,所以不要苦大仇深地對待創業。就像生兒育女一樣,雖然很辛苦,但是這是你自己做的選擇,不值得你到處說。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苦」文化,動輒說「頭懸樑、錐刺股」「苦心人、天不負」「學海無涯苦作舟」,如果創業是這種心態,那就不要創業了。用足球賽來比喻,創業的「苦」是德國足球的那種橫衝直撞、酣暢淋漓的「苦」,而不是被別人壓著打、疲於奔命、氣喘吁吁的苦。雖然德國人每次踢完球跑動距離都比別人要長,足球踢得更賣命,但是他們的內心是開放的,是痛快的,結果往往都還不錯,即使輸了,也無怨無悔。

所以,「苦大仇深」的人不適合創業,這種人有「弱者」的心態,在創業團隊中會不知不覺散發「負能量」——雖然他的初衷可能是好的。創業是要有點「匪氣」和「賭性」的,不能太過理智,而我國的傳統教育恰恰忽視了「氣場」的培養。

創業其實就是一個「願賭服輸」的過程,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必須心無旁騖、奮力向前,叫苦叫累沒有一點意義。就像當裁判鳴哨開球以後,你只需要奮力拚搏用盡一切辦法去贏球,越怕輸球反而越容易輸。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你的老闆/合夥人的人格是「怨婦型」,那麼請你盡快地離開。作為一個老闆,就算輸了也要打碎牙和血吞下去,積極解決問題,抱怨沒有任何作用,只會讓員工失去對老闆、對企業的信心。企業中的每個人都有權利抱怨,唯獨老闆不行,這也是「老闆性格」。

1.8 要有目標,但不能糾結於目標

有人說成功就是「設定一個目標,並且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達成這個目標」,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大航海家哥倫布的目的是「從地球的另一邊抵達印度」,而不是發現新大陸,而且他到死都認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雖然最後哥倫布名利雙收,但他算是成功者嗎?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找到並聯合大月氏來共同對付匈奴,而等他找到大月氏的時候,大月氏早就不想與匈奴為敵了。張騫出使西域的基本目的並沒有達到,但是卻開發出了延續千年的絲綢之路,那張騫算是成功者嗎?

如果用「設定目標並達成目標」來考核哥倫布和張騫,他們恐怕都算是失敗者。創業的過程就像是哥倫布在大海裡漂、張騫在沙漠裡跋涉。「目標在哪裡?手段是什麼?」恐怕都是個未知數,甚至連自己都難以說服自己,只是覺得希望就在前方。即使這樣,創業者也要表現出一副熱血沸騰的樣子給員工看,也是給自己看。

難怪有人說「成功是個副產品」。提倡「向××榜樣學習」,很容易犯「刻舟求劍」的錯誤。因為此時此刻,並非彼時彼刻,時過境遷,很多東西不能照搬照抄。有些文章介紹創業者,經常「只秀小偷吃肉,不秀小偷挨打」——講述那些成功者後來多麼厲害,或者有意渲染「小偷挨打」的經歷,讓別人感覺成功的不易。但太多的創業案例都有意無意地隱瞞了創業者成功的關鍵條件,如果拿這些創業成功者經驗作為自己的創業指南、創業寶典,那樣只會南轅北轍,距離目標越來越遠。

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牛頓的那句名言道出了成功創業的關鍵:「我之所以看得比別人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這句話其實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

1.你要用自己的慧眼找到合適自己的巨人(尋找機會);

2.用一切方法爬到巨人的肩膀上(抓住機會);

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非躺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享受機會的時候,要繼續努力)。

中國古話說:「人各有命,富貴在天。」你不得不承認「×二代們」有其先天的優勢,他們的巨人也許就是父母、長輩,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技巧,身邊有著普通人沒有的「資源」。但是這個社會也很公平,尤其是在今天,在互聯網所主導的新興產業中,傳統行業經驗所發揮的作用有限,行政干預的影響也非常小,「富二代」和「官二代」所擁有的資源優勢並不像在其他行業那麼明顯,所以很多充滿夢想和行動力的「屌絲」們集中在互聯網行業創業也是很有道理的。

創業者不是被培養出來的,而是在實戰中摸爬滾打一點一滴地積累而成的。創業的基因也許有遺傳和家庭的影響,也有機緣巧合甚至被逼無奈等因素。我們覺得「技術大牛+有夢想的×二代(資源型)」的創業團隊,是很值得投資的團隊構成。

1.9 創業者千萬別追求做一個「完人」

很多雞湯類的文章都在分析創業者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如果按照這些文章的標準來看,幾乎沒有人是合格的創業者。

有些人喜歡塑造一種「完美型」的人格,認為成功者都是完人,但實際上很多成功的人都有性格或者能力上的缺陷。我們認為「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比「追求完美」更有意義。因為只有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才會有胸懷去找與自己互補的合作者。從心理學上來講,「嚴於律己」的人,很難「寬以待人」。與其去追求做一個「完美的自己」,不如打造一個「由一群不完美的人所組成的能產生價值的團隊」。

因此,與其要求一個創業者必須是一個怎樣的人,不如分析創業之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值得注意的是,等完善所有要求,也可能會失去創業激情,小心「萬事俱備的時候,就是機會錯過的時候」。

有很多成功學之類的書籍,動輒就說「成大事者的N個習慣」「成功者的N種性格」等,輔之以所謂的「情商」「逆商」「財商」「×商」等概念,大訴其道。這些書還真能把一部分人給嚇住,覺得自己距離那些「牛人」實在太遠,於是不敢嘗試創業。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規定哪種人一定會成功,或者哪種人一定不會成功。無論是開朗還是內向、無論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無論是偏執狂還是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高手,他們都有成功的可能,這些人中也不乏各種創業成功案例。

看看足球場邊的那些教練——弗格森是個暴脾氣、溫格是個紳士、穆裡尼奧是個狂人、裡皮以淡定著稱,可是他們個個都是成功的超級教練,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那些成功的創業者身上。無論是國外的比爾·蓋茨、喬布斯,還是國內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他們的性格完全不同,但是都是非常厲害的創業者,都能帶領企業走向巨大的成功。

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也有這麼一段精彩的描述,可以給大家借鑒:

「在我認識和共事過的許多有效的管理者中,有性格外向的,也有令人敬而遠之的。有超然世外的、卓爾不群的,也有遇人羞答答的。有的固執獨斷,有的因循附和。有的很胖,有的則很瘦。有的生性爽朗,有的則總是心懷憂慮。有的能豪飲,有的卻滴酒不沾。有的待人親切如家人,有的卻嚴峻而冷若冰霜。也有的少數生就一副令人一望而知其為「領導者」的體形,也有的其貌不揚,顯得毫無吸引力。有的具有學者風度,有的卻像是目不識丁。有的具有廣泛的興趣;有的除了自身的狹窄圈子外,其他一概不懂。還有些人雖不是自私,卻始終以自己為中心;而有的卻落落大方,心智開放。有人專心致力於他的本職工作,心無旁騖;也有人其志趣全在事業以外,做社會工作、跑教堂、研究中國詩詞、演唱流行歌曲。在我認識的那些有效的管理者中,有人能夠運用邏輯和分析;有人卻主要是靠他們本身的經驗和直覺。有人能輕而易舉地決策;有人卻每次都一再苦想,飽受痛苦。換言之,有效的管理者,他們之間的差別,就像醫生、教師和小提琴家一樣各有不同類型。因此,有效的管理者與不稱職的管理者,在類型、性格及才智方面,很難加以區別。」

我們相信任何人都有可能創業成功,前提是他能夠經過嚴格的訓練,遇到合適的土壤,並發揮出自己的特長。

案例:本書作者秋葉老師在決心進入在線教育領域創業之前,如果沒有15年的教學、講座、內訓、分享積累,如果沒有他在PPT領域七年如一日的堅持積累的口碑,如果沒有趕上在線教育的流行趨勢,如果沒有遇到一群給力的小夥伴,僅僅靠他個人的能力,就算他再能幹,他還會有創業成功的可能嗎?

1.10 融資和上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創業當然需要融資,能夠實現最終上市當然是很好的結果,但是創業決不能以融資或者上市為目的。

很多「創業導師」或者「天使」喜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的項目又融了2000萬」「××的公司上市了」。其實這種信息跟「×××中了五百萬」一樣對你沒什麼太大價值,而且融資和上市未見得就一定是好事。

我們認為的好項目,就是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併合理成長的項目,跟天使和投資人是否喜歡沒什麼關係。有些朋友(尤其是年輕的創業者)和天使打交道之後,就變得心浮氣躁,盲目尋找那些「有數百倍」的成長空間的項目,而對於那些發生在身邊的需求視而不見,這就是捨本逐末了。

天使投資人雖然致力於尋找有「數百倍」成長空間的項目,但是很容易「看走眼」,他們也不知道什麼項目是好的項目,當年馬雲在美國為了融到「區區200萬美金」,連續被硅谷30多家風投公司拒絕。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雷軍的小米公司,在創業初期,所有的老牌風投和投資人都拒絕投資他的企業。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並不是所有項目都適合找投資,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上市。比如俞敏洪認為他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新東方的上市,就像「娶了個把控不住的女人」。教育行業講究的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上市之後則要求他們每年的效益必須增長20%~30%,必須開××家分店,上市的要求和教育的本質發生了背離。

很多企業不上市,卻一樣受人尊重,隨便列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企業清單:華為、娃哈哈、順豐、老乾媽、立白、方太……

所以,創業絕不能以是否能融資/上市作為成功的標準,也絕不能以「投資人是否喜歡」為唯一標準。唯有保持這樣的心態,你才能更理智地和天使投資人打交道。作為真正的投資人,他們並不喜歡和那些天天趕場子要錢的創業者打交道,創業者還是要把精力放到項目中,「創業者要在意你的用戶投給你的小錢,而不是投資人拍胸脯承諾給你的大錢」。

在現在的社會,想見到幾個「投資人」甚至「大佬投資人」也不是什麼難事,在大學校園和周邊就有很多的投資融資會。不過越是這樣,越要潛心做好產品。我身邊有很多創業做得比較成功的朋友,對於資本都有理性的認識,他們認為很多事情要靠「機緣」,強求不得,你把業務做好了,錢也就自己來了。

《不是誰都能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