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原文]

—————————原文版—————————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注音版—————————

致(zhi)虛(xū)極(ji),守(shǒu)靜(jing)篤(dǔ),
萬(wan)物(wu)並(bing)作(zuo),吾(wu)以(yǐ)觀(guān)復(fu).
夫(fū)物(wu)芸(yun)芸(yun),各(ge)歸(guī)其(qi)根(gēn).
歸(guī)根(gēn)曰(yuē)靜(jing),靜(jing)曰(yuē)復(fu)命(ming).
復(fu)命(ming)曰(yuē)常(chang),知(zhī)常(chang)曰(yuē)明(ming),
不(bu)知(zhī)常(chang),妄(wang)作(zuo)凶(xiōng).
知(zhī)常(chang)容(rong),容(rong)乃(nǎi)公(gōng),
公(gōng)乃(nǎi)王(wang),王(wang)乃(nǎi)天(tiān),
天(tiān)乃(nǎi)道(dao),道(dao)乃(nǎi)久(jiǔ).
沒(mei)身(shēn)不(bu)殆(dai).

[譯文]

致虛極,守靜篤

人的心本來就是虛名。寧靜的。(人之初性本善就像這句話一樣人出生的時候就是虛名、寧靜的。)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但是人往往會被欲一望 所控制,因此觀察其物而不得其正(就是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老子能看到很多面而常人之觀察到事物的表面),因為觀察期物不得其正所以行事的時候也是失其常。有句話說得好叫做先做人後做事,人要想做好事就要先學會做人,這裡的「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努力回到內心虛明、寧靜的狀態。就因為這樣咱才能看清萬物蓬勃生長,看出往復循環的道理。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為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萬事萬物紛紛芸芸,各自回到它們的根本。歸根叫做靜,靜則覆命,既恢復到了不生不滅的狀態,保持在常態,因而又叫做「」瞭解了「」的道理叫做「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不瞭解「」的道理而輕舉妄動就會有禍害。瞭解「」的人是包容萬物,能夠坦然大公,就能做到公正,就能順氣自然,就能合於道,因此就能長久不殆。

[長篇大論]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述了「順其自然」下面的故事大家看看~

  禪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黃,小和尚看在眼裡,對師父說:「師父,快撒點草籽吧!這草地太難看了。」br /> 師父說:「不著急,什麼時候有空了,我去買一些草籽。什麼時候都能撒,急什麼呢?隨時!」
中秋的時候,師父把草籽買回來,一交一 給小和尚,對他說:「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起風了,小和尚一邊撒,草籽一邊飄。
「不好,許多草籽都被吹走了!」
師父說:「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擔什麼心呢?隨性!」
草籽撒上了,許多麻雀飛來,在地上專挑飽滿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見了,驚慌的說:「不好,草籽都被小鳥吃了!這下完了,明年這片地就沒有小草了。」
師父說:「沒關係,草籽多,小鳥是吃不玩的,你就放心吧,明年這裡一定會有小草的!」
夜裡下起了大雨,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心裡暗暗擔心草籽被沖走。第二天早上,他早早跑出了禪房,果然地上的草籽都不見了。於是他馬上跑進師父的禪房說:「師父,昨晚一場大雨把地上的草籽都沖走了,怎麼辦呀?」
 師父不慌不忙的說:「不用著急,草籽被衝到哪裡就在哪裡發芽。隨緣!」
不久,許多青翠的草苗果然破土而出,原來沒有撒到的一些角落裡居然也長出了許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興的對師父說:「師父,太好了,我種的草長出來了!」
師父點點頭說:「隨喜!」
這位師父真是位懂得人生樂趣之人。凡是順其自然,不必刻意強求,反倒能有一番收穫。
為求一份盡善盡美,人們絞盡腦汁,殫一精一竭慮。而每遇關係重大、情形複雜的狀況,更是為之寢食難安。
其實,就如我們遇上難越的坎兒,與其百般思量,不如順其自然,反倒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

通過這個故事大家可以看出人要懂得「順其自然」這樣人才會自在不去煩惱~

《道德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