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道德經》38章 宇宙論

38章 宇宙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世界的本原,“有”和“無”的對立統一體。
一:太極、太一、細胞、原子,是生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功能單位。
二:由一化生出的相對獨立的-陰-陽兩性*物質。
三:由-陰-陽兩性*物質媾和而生成的多種不同性*質的物質。三,不是一個確數,是多的意思。如果結合我國古老的《易經》文化來解釋,三,可以看作是由-陰-陽三爻排列組合而形成的八卦。八卦與八卦重疊,形成六十四卦,象徵著“三生萬物”。可以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對太極八卦圖的解說。太極八卦是《易經》的核心,它濃縮了宇宙生成論、-陰-陽生剋原理以及科學的術數體系。易經的“易”是對立統一、對立轉化的意思,而《易經》所揭示的-陰-陽生剋原理就是貫穿於《道德經》始終的對立統一規律。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規律,也是老子辯證法的靈魂,它包含一著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太極載道,八卦寓德。太極八卦,合為道德。《易經》和《道德經》,其思想體系是一脈相承的,其理論基礎都是來之於內修實踐。
原子是生成非生命物質的基本功能單位。細胞是生成生命物質的基本功能單位。不論是原子還是細胞,都含有-陰-陽兩種屬性*。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屬陽)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屬-陰-)組成。原子核所帶的電量和核外電子所帶的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從而保持自身的-陰-陽平衡。每個細胞核有-陰-陽兩套染色*體,呈雙螺旋狀的階梯結構,鹼基-陰-陽成對排列。一個原子的體積不等於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的體積之和,而是遠遠大的多,其中空部分就是氣場的存在。細胞也是這樣,細胞中的染色*體是在不停地旋轉運動的,其旋轉運動的空間就是元氣的存在。正是因為有了運動空間,-陰-陽兩性*物質形成一定距離,才能因氣而動,相互激發,相互滌蕩,交感而生,從而化生出新的原子、細胞。
沖:通“盅”,為虛、空的意思。“沖氣”,是說-陰-陽兩性*物質之間存在氣場,形成空間距離。這裡,“沖氣”是對立的前提,也是統一即“和”的必要條件,“和”是對立的結果。和:在平衡、和諧的運動中煥發無限生機。“和”是化生天地萬物的根本,有了“和”就可以化育一切。
“萬物負-陰-而抱陽”,是言“對立”,揭示了矛盾的普遍規律。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存在著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沒有一切。“沖氣以為和”,是言“同一”,說明平衡、和諧的運動空間是一切事物發生、轉化的前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揭示的正是宇宙間的對立統一規律。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孤:孤兒。寡:寡一婦。不穀:沒有糧食。
人們最痛苦的就是當孤兒、做寡一婦、沒有飯吃,而王公卻用來作為自己的稱號。王公所稱皆自損之辭,道理何在?王公以此自稱,是在昭示天下,自己時時刻刻心存弱者,為百姓的生活著想,以示有德。其根本目的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獲取更長久的既得利益罷了。表面看來,王公以“孤、寡、不穀”為稱,損害了他的高貴形象,實際上卻有利於樹立他們的“明君”形象。樹立了明君形象,就有利於統治地位的穩固,從而更好地滿足自己的欲|望——“或損之而益”;統治者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自己的利益,卻損害了勞動人民的利益——“或益之而損”。這是以辨證的觀點對統治者的虛偽性*和欺騙性*的斥責。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
吾將以為教父。
“人之所教”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而施行的教化,教化的內容不外乎以強勝弱、以剛勝柔、弱肉強食、自我有為等等。老子說:既然他們這樣教化,那麼,我也要正告他們:違背天理,以強一暴欺壓柔一弱者的人不得好死!“強梁者”,是違背道德,以強權政治或罪惡手段欺壓人民、傷害無辜的強盜。“不得其死”:不得好死、不得善終。表達了老子對“強梁者”的無比憤恨和對善良的勞動人民的深深同情。既有否定,就有肯定。老子否定了“強梁”之教,必然肯定與之相反的“柔一弱”之教,也就是老子一貫倡導的貴柔貴弱思想。而貴柔貴弱思想,即是貴民思想。於是老子在詛咒之餘,高呼並斷言:我將成為貴民教育開端的人。或者說:貴民教育必將從我開始。br /> 就治身而言,“得其死”者,功夫高深,無疾而終,坐化而去,即“有罪以免邪”;“不得其死”者,必有天災人禍,或臨終遭受疾病的折磨而死。
天下之至柔,
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於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天下最柔和的莫過於氣,天清地寧之時,誰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誰也不在乎它的作用,它卻始終默默無聞地發揮著柔和者的本能。當天昏地暗之時,它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柔和,飛旋怒吼,直衝雲霄,以震天撼地之勢,折枝斷本,甚至於連根拔起;天下最軟弱的莫過於水,風平浪靜之時,它行走山谷,居低就窪,任人利用。沒有人去愛惜它,也沒有人去保護它。它始終自然無爭地發揮著軟弱者的本能。當暴風雨到來之時,它一改往日的平靜和軟弱,奔騰咆哮,一瀉千里,以排山倒海之勢,沖基倒廈,刷新世界。
水和氣是再柔一弱不過的了,但是,當它們馳騁天下,摧枯拉朽,滌蕩污垢的時候,卻充分顯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威力。這一威力是“強梁”者永遠無法阻擋的。
如果說“馳騁天下之至堅”顯示了柔一弱者的外在威力,而“無有入於無間”則顯示了柔一弱著的內在威力。鋼鐵可謂堅一硬,可它們都是由原子組成的,每一個原子之內無不充滿了至柔之氣;骨、木可謂堅強,可它們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每一個細胞內無不充盈至柔之水。水和氣無堅不摧,無孔不入,從這裡我們才真正認識了柔一弱者的巨大力量和作用,明白了“無為之治”即民一主法治的好處。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是老子貴民思想的基礎。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不言之教”的科學,“無為之治”的好處,天下的統治者很少有人認識到,即他們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一思想境界。這說明老子已經深刻洞察了統治階級的貪婪本性*。表明把施行“不言之教”和“無為之治”的治國策略完全寄托於統治者是根本不可能的。人民要想獲得民一主和自一由,還得依靠自己的力量。
本章通過宇宙生成論揭示了宇宙的根本規律。正告統治階級不要為了既得利益而對勞動人民實行強權統治,強與弱是可以轉化的。老子把弱者比於百姓,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無比同情。“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明確表達了老子推翻反動統治還人民權力和自一由的強烈願望。“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充分肯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天下希及之”,則說明只有人民群眾的真正覺悟,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獲得幸福和自一由。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