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讓生活更糟糕——嘉定區世博論壇演講稿

韓寒:
    大家好!
    我很少來這樣的場合,我比較習慣回答問題,我覺得在上面講總有一種想要說服人的感覺。只參加過一次,當時區裡面請一些在外面混得比較好的人回來,我有幸是比較好的人,當時講了高速公路修的多方便。論到我講的時候還有點緊張,講了兩個問題。這次是嘉定區兩位朋友請我來的,還有在位的幾位老師,都是我比較敬佩的人。我也準備了一點東西,主要也是為了約束自己。
    講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糟糕,與世博會的口號有一點出入。我一個同學,邀請我一起吃飯,我的朋友當一個很小的職位,當時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夠好,應該是「城市,讓美好的生活更美好」。
    不知道從那一年開始,上海要給每一個區定一個方向,金山區被並成了了化工業,嘉定很幸運,松江發展的也很多,閔行區、南匯區漁業發展比較好。嘉定區我每年都要來幾次,這裡面有F1的賽車場。雖然建得太豪華一些,當時應該是最豪華的賽車場。後來中東建了兩個賽車場,把嘉定的賽車場比下去了。
    最近油價又漲了,我有些朋友用過以後,反映油啟動起來很困難,車輛有點發抖,油耗非常大。發改委跟法院一樣是服務於政府的。不知道發改委打飛機的笑話大家聽過沒有。有人發現,只要發改委一漲價,就要墜一個飛機,有美國的、伊朗的等等。我懇求在和平的年代,中國政府不要隨意使用發改委這個武器。
    油價最好一步到位比較好。在短期內,一兩年內不會有什麼影響,不久的將來油價應該在10塊錢一升,中級的目標再加上通貨膨脹應該在20塊錢一升,應該是全世界油價最貴的一家了。
    漲到20塊錢一升,政府是有理由的,比如是為了促進環保,因為大家都喜歡用環保這個詞,很多人對環保的概念非常凸顯。拿汽車來說,開小排量的車是環保的,這個理念在中國不成立。假設是300萬的大排量的汽車,交稅應該有30萬左右,如果像增收的目的一樣,用於環保事業,這些大排量的車主對環保事業的貢獻是很大的。
    我現在在做雜誌,我的雜誌社在浦東,離開我住的地方大概20公里,每次開過去要花2個小時,平均時速是每小時13公里,我住的地方要通過一個地道,地道是閔行區,閔行區沒有絲毫要拓寬的意思。有一天滬杭高速修路,那時我請朋友吃飯,我從家裡6點鐘出來,到一家必勝客去,但是到哪裡已經關門了。於是我就買了自行車、電動車。
    我是一個非常不喜歡大城市的人,我生來就是一個鄉下人,從小在向下長大,一直到初中時候還是農村戶口,父親和母親都是農村戶後,父親是文革時候考取華東示範大學,後來因為肝炎退學了。退學以後自學,但是還是拿到了大學文憑。父親當時在農村的文化站工作,我也受了他很多影響。但是父親開車不行,還好這點沒有受他的影響。
    我的母親非常焦慮,因為我的戶口是農村戶口,我不知道戶口有很重要的意義。好在現在戶口不是那麼重要的,只要有套房子就可以了,這也是社會的進步。當時我也不在乎戶口的問題,媽媽擔心我要談戀愛,其實當時我已經談戀愛了,但是那個時候的戀愛比較單純,女朋友從來不問家裡房子有多大。當時我們互相留了電話,那個時候裝電話是很激動的事。有的時候通過電話聊天,我覺得我家的電話哪兒都好,就是聲音就點空,後來已經爸媽也在樓上聽。
    在龍州的時候,當地要發展經濟會想一些辦法,當時有一個龍游石窟,後來才知道是龍門石窟。有一個肯德基會覺得很溫暖,而不是像上海有那麼多的中心,我對這些是沒有感覺的,跟我是沒有關係的。
    我當時在北京住望京,後來到了朝陽區,是北京最好的區。我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命中注定,住的地方不是特別合適,但始終在郊區。在上海以前在金山,後來在松江。可能是天生更喜歡郊區,有藍藍的白雲天,但是向下很多不是這個白雲天了。
    我覺得城市是實現年輕人夢想的地方,尤其是上海。經常有人問我中國會不會出現垮掉。我說不會,如果中國要出現怎麼樣的一代,首先是房地產業先垮掉,然後年輕人才會有理想。年輕人的理念有很大的轉變,旅行是大部分年輕人的理想。80年代有很多年輕人去流浪,現在如果有人去流浪一定是認為不正常的。歌詞中經常有讓心去流浪,這意味著人還在城市裡面。
    北京一個國土司的領導講,大量的人湧入城市,從房價長遠來看,還是要漲價的,但是會通過稅收的方式將漲價的這部分返還給民眾。這個說法是比較新穎的。說房子沒有特別大的意義,因為不被大家說的很爛了。上海的公寓是203萬一套,在外環線之內,沒有1萬塊錢的房子裡。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拿房價和國外資本主義國家對比,因為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那個司長說的話,好比汽油漲了20塊錢一升,再多加5塊錢的稅,這個稅用於經濟的發展。這個提法是非常新穎的,無論是物業稅對房價的影響。我認為房價的多少完全是政府的意思,政府已經維護證券的穩定,要讓足夠多的公務員和官員得到好處,行政的成本是非常大的。政府的收入主要靠兩塊,一塊是土地,一塊是稅收。
    地都賣完怎麼辦?就是所謂推進城市化的進展,高房價對政府來說有很多的好處,一個是自己賺得比較,第二是朋友賺得比較多,因為房地產和政府有關係。房奴還有一套房子,所以他們最害怕失去。高房價對執政地位有幫助,所以房價不會低的。我並不奢望政府有什麼舉措,讓老百姓用5年或者10的收入買到房子。
    我最近發現,老是攢我下錢來,雖然我的收入還算不錯。因為身邊的朋友都要到要買房子的時候,很多時候缺錢會想到我,其實我住的房子也很破。正是因為,我才在抱怨社會,我覺得太貴了。他們的問題是,如何將生活過下去,尤其在上海,除非你是無產階級高官的兒子。
    中國的大城市就是這樣,毀滅100萬個理想,用這100萬個理想誕生出1到2個新富。事實上,我個人很不喜歡這樣,我的同學無論是生活還是戀愛都非常現實。這兩年大學擴招了,我並不奢望大學擴招能多培養人才,我覺得可以稀釋大學生很腦殘的萌動,從學校出來的學生是很可憐的。現在的大學生真的很幸福,因為他們出來的時候並不是忙自己的事業,更多的是被房子所困擾。一方面房子替代了戶口,一方面上海這個城市不能給人安全感。在這個地方生活下來不是很容易,隨著世博會的臨近我們的生活成本越來越貴,出租車是13塊錢起步,地鐵是3塊錢起步。
    我認為上海不是一個真正大都市,因為我覺得一個真正的大都市是可以安居樂業的。上海政府把上海當成冒險家的樂園,保險家的樂園雖然好聽,但是我不贊成。我覺得這樣的城市並不適合居民居住,這也是把為人民服務當成養豬做。
    我體這些建設性的意見,在座的各位,包括新聞媒體的從業者,包括以前的領導,都懷有自己的理想,來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到最後都變成了迫於生計。任何一個精神獨立,作品帶有批判色彩的人,對自己的行業肯定少不了建設性建議意見。事實上,在大家少年不懂事的事物,也提過所謂建設性的意見。最後你會發現提建設性的意見是很痛苦的事情,因為沒有人需要你建設性的意見。短期內還是不要做一個建設者。
    當時跟陳老師說的時候,在北京有一個對話,說起故鄉的概念。我發現現在農民未必那麼熱愛自己的土地和故鄉。我回去的時候,那裡有一個老房子,我覺得到哪裡就像到了根一樣。有一次聽說要拆遷,當時我不同意,堅決不能拆我的房子,給我多少前也沒有用,我爺爺也很著急,想想有沒有辦法不把這個房子拆掉。
    我是一個很可怕的稅民,我有一個希望,有一天我不小心死掉了,我希望政府能免費撈我的屍體。爺爺說能不能搞一個故居,我說爺爺你把我當余秋雨了,不行。那時候那裡搞了一個物流城黃了,還有一個雕塑園黃了。最後那塊地有幸得以生存下去,最後這個房子還留在那裡,沒有人拆,短期內也不會有什麼威脅。
    我就很高興告訴鄰居這個房子沒有拆掉。但是鄰居不一定那麼高興。我鄰居的鄰居在上海上學,我發現他跟我不一樣的是,他可能相中了上海這個地方,看不起以前的那個土地,希望和以前所有的土地關係決裂。好歹在鎮上買一套公寓,兩三代人住在一起,他們也願意。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現在的女孩子出去嫁人的時候,特別看中房子。有的時候男性改變世界,女性改變男性的世界觀,真的是沒有辦法。但是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故鄉。如果連故鄉都沒有的話,心裡並不是特別好的滋味,這樣一個城市是沒有腔調的。
    上海是我的故鄉,很多地方請我去,有的時候送我別墅。我說不是從上海出來的,這裡是我的故鄉,我希望我的故鄉可以讓每個來這裡的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有一個自己容身的地方。
    ……最後期望世博早日的開幕,如果是城市讓生活更痛苦的話,我就希望它早日的閉幕。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