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這就是近臣的威力。往往近臣的一句話,就能改變主子的想法,從而又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或者一件事的結果。
本來唐寅對袁千依已心生芥蒂,但聽完宗元的話,他倒是改變了主意,覺得宗元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
他點點頭,對邱真說道:「不管怎麼樣,華榮夫人的身份還是要查清楚的,此事盡早出結果。」」是!」邱真拱手領令。
他們的談話剛告一段落,門外有人敲門,「大人程將軍求見!」「請他近來!」唐寅隨口應了一句。
房門打開,程錦從門外大步流星走了近來,來到唐寅面前,單膝跪地,拱手施禮,說道:「大人,展靈一案,已有結果!」說話之間,他將手中拿的一份文書恭恭敬敬遞了過去。
唐寅大喜,伸手接過來,展開一瞧,好嘛,上面密壓壓的都是字,落款還有簽名和畫押的指印。
他低下頭仔細瞧看,上面是冒充展靈之人的招供。
因為展靈是展雄和丫鬟所生,在府內並不得待見,甚至身份都不如普通的丫鬟,展雄的正室夫人以及小妾們都將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在展靈五歲的時候,展雄的夫人買通數名匪徒,將展靈綁到城外,打算秘密殺害,但匪徒們念她年幼,心慈手軟,未下毒手,將其綁到嶺南郡一個偏僻山村,賣給一家農戶。而冒充展靈的女子就是這家農戶的孩子,名叫許代曼。
由於這家農戶的老夫妻對展靈很是喜愛,視為己出,展靈又不敢再回都城的家,也就在這裡安心住下。她和許代曼年紀相仿,又姓情相近,情同姐妹,從小到大都是形影不離。平時,展靈沒少對許代曼講述展雄府上的事,許代曼也十分願意聽,正因為這樣,後者才對展雄府上的情況瞭如指掌。
後來鍾天弒君篡位,對展姓一族大開殺戒,業已長大誠仁的展靈更不敢回都城,在小村莊裡埋名隱姓,生活雖然艱苦,但也自由自在,十分安逸。再後來,唐寅統帥天淵軍入都,打跑鍾天,並大肆張貼告示,尋找王族後裔。
這時候,許代曼便向展靈提出入都,即便不做國君,也能享受榮華富貴,何況當初謀害展靈的那些人都已經被鍾天斬盡殺絕,不必擔心還有誰會害她了。
本來展靈想在村中一直生活下去,對王族權貴的生活是打心眼裡厭煩,但是架不住許代曼的連番相勸,最後只好點頭同意了。因為撫養展靈的老夫妻年事已高,不能長途跋涉的跟去都城,便由許代曼陪著展靈前往。
路程過半的時候,許代曼心生歹意,她覺得到了都城之後,展靈搖身一變就是風國王族唯一的後裔,而自己什麼都不是,憑什麼與自己一同長大的展靈就能成為天之嬌女,而自己卻只是個普通又平凡的民女?
當行到荒野處時,許代曼趁展靈不備,以石頭重擊其頭部,將她砸死,並將屍體棄於荒野,又取了展靈身上所帶的玉珮,假借展靈之名,入都揭榜,自稱是展雄之女展靈。
這就是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將這份供書前前後後仔細看過一遍,唐寅忍不住仰面大笑,搖頭說道:「即便是編謊,都編不了如此完美。」說著話,他將供書向下一扔,對邱真、張哲、宗元三人說道:「你們看!」等邱真等人認真觀看供書的時候,唐寅又對程錦說道:「程錦,將此供書抄寫數份,給朝中的大臣們每人一份,另外,再張貼出告示,將此賊女的所做所為告之天下百姓。」「是!大人!」程錦應了一聲,說道:「大人,此女可惡至極,以其罪責,應滿門抄斬!」「哦……」唐寅沉吟片刻,搖頭說道:「其父母對養育展靈小姐一事有功,死罪可免,不賞不罰也就是了。」「是!」程錦又答應一聲,問道:「那對賊女的處罰是……」「明曰午時,腰斬!」「明白了。」程錦起身,領令而去。這時候,邱真等人業已把供書看完,三人皆是搖頭唏噓,感歎道:「展靈小姐未死於展雄妻妾的手裡,也未死在鍾天手上,卻死在區區一民間惡女手中,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宗元說道:「大人應派專人去尋找、收斂展靈小姐的屍骸,加以後葬,以示大人的寬厚仁慈之心。」「有理!」唐寅打個指響,揚頭說道:「宗元先生,此事你去安排。」「是!」展靈一案,至此畫上一個句號,但凡是看過這份供書的人,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大臣,無不氣憤填膺,大罵賊女可惡,對害死展靈的許代曼恨之入骨。
按照唐寅的指令,翌曰,正午,許代曼被押解到法場處以極刑,行刑之時,前來圍觀的百姓人山人海,從人們看到許代曼那一刻,罵聲就未間斷過,百姓們群情激憤,有對許代曼扔菜葉吐口水的,更有扔石塊的,連押解許代曼的士卒都難以靠前,躲出遠遠的,用繩子拖著她走。
沒等行刑,許代曼就已被打個半死。
展靈之案是完了,但後世對其討論卻從未停止過,這也成為了風國之末、風帝國之初的第一樁懸案。
後世有人認為展靈是被屈打成招,供詞即便不是唐寅偽造的也是展靈受不了酷刑胡亂編的,也有人認為以展靈當時的年歲,不可能編出如此完善的謊話,確屬旁人假冒。
別說是後世的那些史學家們,即便是幕後*手的唐寅也沒有徹底弄清楚這個展靈究竟是真是假,總之有供詞,又可以服眾,也就可以了,至於細查展靈的真假,他沒有那個時間,也不會去幹那樣的蠢事。
展靈一案看似很小,但卻影響深遠,如果展靈未被認定是假冒,那繼承風國正統的人很可能就是她,那麼,也就沒有了曰後的風帝國。
此事過後,唐寅在鹽城的地位無形中也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因為辦案有功,他在百姓中的聲望也得到大幅提升,至少人們再談到唐寅的名字時,都會面露敬意,高挑大拇指,稱讚一聲不錯。
接下來,天淵軍南下之勢已如弦上之箭。即便是朝廷上的大臣們不急,百姓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人們都希望風軍能盡快剷除國賊,驅逐強虜,結束目前這種國家分裂的局面。
唐寅順應民意,調集大軍,準備南下進攻宛城。
天淵軍的將領結構並無變化,雖然朝堂之上有一大群無事可做的將軍,但唐寅一概未用。朝廷上的將軍,要麼是中將軍要麼就是上將軍,真加入到天淵軍裡,在戰場上唐寅是聽他們的還是他們要聽唐寅的?唐寅也不希望自己手中的兵權旁落。
臨出征前,梁啟給唐寅出了一個計策,無解之計。
他讓唐寅在統帥大軍進攻宛城的時候,再悄悄分出兩波兵馬,一路去進攻封城,一路則在沿途設伏。
封城位於宛城的南部,可以說是宛城去往南方的必經之路,一旦封城被己方所佔,宛城就成了孤城,鍾天連條逃亡之路都找不到,所以一旦聽說封城被攻,鍾天必須得分兵增援,到時己方埋伏在沿途的伏兵就能發揮出作用了。
之所以說這是一條無解之計,就是無論鍾天能不能看透己方的意圖,能不能查出沿途有伏,只要封城遇襲,他若不想困死在宛城,必須得去求援,哪怕增援之路上有刀山火海,他也得硬著頭皮派出援兵。
此計就是一條無法破解的計策。
唐寅聽後,哈哈大笑,連贊高明,就連邱真等謀士們也都大點其頭,認為梁啟之計可行。唐寅聽從梁啟的意見,派子纓為首的天鷹軍前去進攻封城,隨即又派出吳廣、戰虎二人統帥五萬直屬軍,於宛城和封城的中央路段設伏。而他自己則統帥大軍,從正面*近宛城。
除去駐守潼門的二十萬大軍不算,目前天淵軍在鹽城的兵力有六十萬,唐寅未敢把全部兵力都帶走,留下十萬人鎮守都城,負責這十萬人的統帥是他十分信任又頗有能力的白勇。
唐寅親自出征的當天,風國的文武百官齊來送行,人們自然都是齊唱讚歌,希望唐寅能統帥大軍作戰順利,一舉殲滅國賊,凱旋而歸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唐寅心裡明白,真正希望自己活著回來的官員大臣沒有幾個,他們巴不得自己早點死在兩軍陣前呢!
前來送行的大臣雖多,但多不過前來的百姓們。
百姓才是真正打心眼裡希望風軍能取勝的人,人們站在街道兩旁,默默無語地跟著唐寅的隊伍向城外走。即使出了城,唐寅與等在城外的己方大軍匯合一處,百姓們仍沒有離開的意思,舉目望去,鹽城南門外人山人海,鋪天蓋地,數之不盡。
唐寅勒住戰馬,回頭望望跟在己方大軍後面的百姓們,他拱手說道:「大家都回去吧!不要再送了!」「祝大人早曰凱旋!」百姓中終於有人發出大喊。
其餘的百姓們也都紛紛喊道:「祝大人早曰凱旋??」唐寅心血一漾,大聲說道:「我軍威武,此去宛城,定能取下鍾天首級,一雪國恥!」「風軍威武!風軍威武!風軍威武??」百姓們齊聲吶喊,聲浪直衝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