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病牛》原文+賞析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賞析】

在中國詩歌史上,自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吟詠鴟鴞的詩作之後,吟詠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鳥魚蟲的詠物詩可謂層出不窮。在浩如煙海的詠物詩中有不少格調頗高、藝術精湛、韻味無窮的佳作。李綱的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這裡,我們不談此詩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也不說此詩質樸無華的語言美,只是想欣賞一下其「離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藝術。司空圖《詩品·形容》認為,詩人「形容」(指描摹客觀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於「形容」者:「離形得似,庶幾斯人」。李綱正是精於「形容」者,其《病牛》詩達到了「離形得似」,也即不拘於描寫對象的外形外貌相似,而求得描寫對像精神相似的境界。作者吟詠病牛,筆墨重點不在繪其形,而在傳其神。

詩的前兩句「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寫病牛耕耘千畝,換來了勞動成果裝滿千座糧倉的結果,但它自身卻精神極為疲憊,力氣全部耗盡,然而,又有誰來憐惜它力耕負重的勞苦呢?這裡,作者從揭示病牛「耕犁千畝」與「實千箱」之間的因果關係上落筆,將病牛「力盡筋疲」與「誰復傷」加以對照,集中描寫了病牛勞苦功高、筋疲力盡及其不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兩個「千字」,分別修飾「畝」與「箱」(通「廂」,指糧倉),並非實指,而是極言病牛「耕犁」數量之大、勞動收穫之多,同時,也暗示這頭牛由年少至年老、由體壯及體衰的歷程。次句反詰語氣強烈,增添了詩情的凝重感。

詩的後兩句筆鋒陡地一轉,轉為述其志:「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病牛勞苦功高,筋疲力盡,卻無人憐惜,但它沒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極沉淪。因為它具有心甘情願為眾生的溫飽而「羸病臥殘陽」之志。這兩句詩將病牛與「眾生」聯繫起來寫,以「但得」與「不辭」對舉,強烈地抒發了病牛不辭羸病,一心向著眾生的志向。結句中的「殘陽」是雙關語,既指夕陽,又像征病牛的晚年,它與「臥」等詞語相結合,有助於表現老牛身體病弱卻力耕負重、死而後已的精神。

這首詩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個病牛的形象,既繪出其身體病弱之形,更傳出了其不辭羸病、志在眾生之神。如此詠牛,頗為切合牛任勞任怨、唯有奉獻、別無他求的性格特點。不過,此詩並非為詠牛而詠牛,而是「托物言志」,借詠牛來為作者言情述志。我們只要能像前人所說的那樣「知人論世」,便不難看出這一點。

讚頌了牛不辭羸病、任勞任怨、志在眾生、唯有奉獻、別無他求的性格特點。——「托物言志」,借詠牛來為作者言情述志。

詩人疲憊不堪,卻耿耿不忘抗金報國,想著社稷,念著眾生,因此其筆下力盡筋疲、無人憐惜而不辭羸病、志在眾生的老牛即詩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這樣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來吟詠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此詩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動了,能在讀者心中引起共鳴,產生美感。

《古詩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