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陳倉

示之以動1,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2」。

【註釋】

1示之以動:示,給人看。動,此指軍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動等迷惑敵方的軍事行動。

2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益,卦名。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震,震為雷。意即風雷激盪,其勢愈增,故卦名為益。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這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為順,那麼,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此計是利用敵人被我「示之以動」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虛而入,以達軍事上的出奇制勝。

【按語】

奇出於正,無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昔鄧艾屯白水之北;姜維遙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結營焉。艾謂諸將日:「維令卒還,吾軍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我.令不得還。必自東襲取洮城矣。」艾即夜潛軍,逕到洮城。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破。此則是姜維不善用暗渡陳倉之計;而鄧艾察知其聲東擊西之謀也。

【解析】

這則按語講出了「奇」、「正」的辯證關係。奇正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孫子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所謂「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規原則;所謂「奇」,指的是與常規原則相對而言的靈活用兵之法。其實,奇正也可以互相轉化。比如說,「明修找通,暗渡陳倉」,寫入兵書,此法可以說由奇變為正,而適時的正面強攻又可能轉化為奇了。鄧艾識破姜維「暗渡陳倉」 之計,認定姜維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過是想迷惑自己,目的是襲取洪城,等姜淮偷襲洪城時,鄧艾已嚴陣已待了。鄧艾懂得兵法中奇正互變的道理,識破姜維之計。由此可見,對於熟悉兵法的人來說,戰場上千變萬化,使用各種計謀,必須審時度勢,機械搬用某種計謀,是難以成功的。

【探源】

暗渡陳倉,意思是採取正面佯攻,當敵軍被我牽刺而集結固守時,我軍悄悄派出一支部隊迂迴到敵後,乘虛而入,進行決定性的突襲。

此計與聲東擊西計有相似之處,都有迷惑敵人、隱蔽進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處是:聲東擊西,隱蔽的是攻擊點;暗渡陳倉,隱蔽的是攻擊路線。

此計是漢大將軍韓信創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成功戰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並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中,攻進咸陽。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中後,逼迫劉邦退出關中。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劉邦此次脫險後,只得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痺項羽,劉邦退走時,將漢中通往關中的棧道全部燒燬,表示不再返回關中。其實劉邦一天也沒有忘記一定要擊敗項羽,爭奪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派大將軍韓信出兵東征。出征之前,韓信派了許多士兵去修復已被燒燬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關中守軍聞訊,密切注視修復棧道的進展情況,並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各個關日要塞加緊防範,阻攔漢軍進攻。

韓信「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由於吸引了敵軍注意力,把敵軍的主力引誘到了棧道一線,韓信立即派大軍繞道到陳倉(今陝西寶雞縣東)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故事】

一般來說,一個將領實施某一計謀取成功之後,敵方會吸取教訓,防止再次上當。因此,故伎重演,難度很大。古代軍事奇才韓信,二施「暗渡陳倉」的計謀,玩弄敵人於股掌之上,堪稱一絕。

楚漢相爭,各路諸侯,自知力量不敵劉邦、項羽,他們密切注意戰爭動向,尋找靠山。西魏王豹,本已投靠劉邦,後見漢兵受挫,就轉而投靠項羽,聯楚反漢。

大將軍韓信舉兵攻打西魏,大軍進至黃河渡口臨晉關(今陝西大荔東)。西魏王豹派重兵把守臨晉關對岸的蒲阪(今山西永濟西),憑借黃河天險,緊守度日,封鎖臨晉關河面,森嚴壁壘。

韓信深知,如果從臨晉關渡河,損失太大,難以成功。他決定再施「暗渡陳倉」的計謀。他佯裝準備從臨晉關渡河決戰,調集人馬,趕造船隻,派人沿黃河上游察看地形。

經過認真調查韓信決定從黃河上游夏陽(今陝西韓城南)渡河,那裡地勢險要,魏兵守備空虛。韓信一面命大軍向夏口調集,一面佯裝從臨晉關渡河,派兵丁擂鼓吶喊,推船入水,作出強攻的樣子。魏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就在漢軍佯裝大舉強渡的時候,漢軍已在韓信率領下從夏陽渡河後,直取魏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等到西魏王豹得到消息,派兵堵截漢軍,已經來不及了。漢軍生擒西魏王豹,佔領了西魏。

《三十六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