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的名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而羅曼羅蘭反而成了依附於三位巨匠身後的寄身蟲,不為人知。
這非常神似於目前流行於中國網絡論壇的標題黨,例如“劉亦菲前期的香艷照”“新聞聯播主持揭露央視待遇內幕”“少女一夜暴富的秘密(帶圖)”之類的。
說實話,想看《名人傳》的讀者,無非就是想瞭解一下貝多芬、托爾斯泰的事跡。
但在《名人傳》中,三位巨匠的事跡幾乎全部成了“光榮史”,就像中國一貫秉承的“報喜不報憂”一樣。
書中的三位名人似乎就是理所當然的巨人,其理所當然的程度與紅色電影中的正面人物如出一轍。而從“傳記”的角度來看,《名人傳》沒有任何人物傳記之類的客觀嚴謹,更無立體的人物展現。我們只能在書中看見三個超人,或者說是三種人為構造的價值觀,三個浪漫主義的英雄。而非三個名“人”。(名人也是人)
這些巨人面對邪惡時,不外乎整齊劃一地高舉右臂,氣勢如虹擲地有聲地發表慷慨的“革命宣言”。面對苦難的人民群眾時,巨人們的溫柔與仁慈總是猶如春天般溫暖。
這類高大全的人物塑造,非常適合少年讀者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之成為“白色的”好少年。
然後當“白色少年”長成“白色青年”,並開始接觸“灰黑色的”社會之時,這些巨人在青年心中就會變成活生生的假人、衰人。
拿書中的貝多芬傳來說。僅僅30頁的浪漫主義式的包裝,無論如何都無法讓人覺得這是“傳記”。而將貝多芬塑造成一個用強大的精神力量來面對社會醜惡的超人,則是最大的失敗。
在羅曼羅蘭之類的浪漫主義者眼中,只有善與惡、白與黑、美與醜的二元對立,而不存在統一的“灰色地帶”。
可現實是,無論名人或是凡人,都是“灰色的”。例如貝多芬傲慢偏激、牛頓爭權奪利、愛迪生打壓競爭對手、海德格爾支持納粹等等。
要學習一個人的思想精神,當然可以不考慮思想者的性格缺陷。但是既然要寫“名人傳記”,那起碼要客觀和實事求是吧?再進一步,起碼應當立體地去刻畫一個有血有肉,接近本原的原型吧?
否則,傳記只能成為某些人標榜和美化自己思想的工具。而偏偏這在中國也是經常發生的事。
所以,面對這樣一部標題主義的名著,12歲以上的讀者最好說“不”。